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5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7 16:5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人初来乍到,对于子女教育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首先我想谈谈对于儿童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对孩子将来成就为什么样的人的探讨。司马迁对人的归类大体为四类:圣人、君子、庸人、小人。我是传统的人,所以我承袭司马先生的划分标准。当然,谁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庸人或小人;成为圣人,则更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我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就只能将其确定为君子了,毕竟这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为什么将孩子成长的目标定位为君子,说得大一点是"做人之道",说得小一点是"利人利己"。我不想说太多大道理,我只希望孩子成为善良、正直、既能善其身,又能济天下的人。而我的这一目标似乎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人们都向往善良、美好,却又担心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许多人用“潮流”、“生存”等似是而非的字眼来说服自己和教育孩子。由此引出我的第二个话题当代儿童教育偏重技能而忽视道德。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父母身上,也体现在诸如幼儿园等儿童教育机构上。许多父母注重孩子的艺术修养、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却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当今,国学似乎有复苏的迹象,许多家长鼓励孩子读经、背经,却忽视了传统经典对于儿童道德教化的作用,而仅将其作为拓展知识,甚至装点门面之用。当孩子脱口而出“融四岁,能让梨”时,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认真考察孩子是否真正的理解其含义并实践之吗?第三、我认为所谓的“快乐教育”值得商榷。现今许多家长把“快乐教育”奉为圭臬,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我只要快乐就好”。果真如此吗?你只要快乐就好吗?你快乐别人就快乐吗?你今天快乐明天就快乐吗?你明天快乐就永远快乐吗?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乐观主义,我认为这是一种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我知道“快乐教育”并非如我上面所说鼓吹自私和享乐,我也承认快乐对于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催化作用。我只是想说,“快乐教育”不是万能的和唯一的教育方法。我觉得除了让孩子快乐还应该告诉他,“你还有责任”。想想中国几千年来戒尺教育出来的无数伟大人物吧。目前只想到这些,希望大家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2-28 13:39:3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2-28 17:02: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上面朋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28 17:55:26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子女教育,我还有一个想法,即父母应不应该将自己的想法或意志加之于孩子身上的问题。已为人父母的我们想必对此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多人也有切身的体会。回想我们这一代的成长过程,似乎都或多或少的融入了我们的父辈对我们的期望。我发现一个现象,多数人的兴趣爱好都深受自己父母的影响。我觉得, 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给我们的智慧、爱好和处事原则,而不是苛责他们指引给我们一条我们不喜欢的生活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可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不快。我会尊重自己的孩子,我也会给他应有的带有我的意志的指引。我不轻视孩子,但我质疑他们能否作出明智的选择,因为他们还是孩子,心智还不成熟。这时,家长的引导和志趣理应成为孩子成长的指南(至于家长如何健全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是另一个问题)。我很喜欢看《大长今》,尽管其中有绝大部分的虚构成分,但我认为该剧很能教育人、启发人。我对长今的坚韧不屈、以及她对烹饪和医术的执着热爱由衷地佩服。长今的成功当然有其天资聪颖和后天的勤奋以及贵人相助等诸多因素,但我认为其卓越的意志品质和对厨艺的热爱均来源于她的母亲对她幼年的教育。她的母亲是如何教育她的呢,是犯错时,用树枝使劲抽打小腿。我听一个孩子的父亲引述一个钢琴教师的话,大意是说,那位钢琴教师执教多年从未见过任何一个由衷喜爱钢琴,并自愿刻苦练习的孩子,尽管如此,在家长和教师的严格指导下,许多孩子最终学有所成。难道这些不喜欢钢琴的孩子都不应该学习钢琴,而应任其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吗?孩子是多变的,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喜欢了。其实,当一个人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并能为之付出一生精力,那么什么爱好啊,兴趣啊也都不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3-21 16:12:58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树立责任意识是很必要的,但快乐教育也并不是不可行的。快乐教育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只要快乐,那么木偶匹诺乔就只能是个木偶甚至是头驴子而不能成为真正的男孩。爱孩子是很重要的。孩子的快乐也是父母的快乐。但为人父母更有责任。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的一生都尽 可能地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09:26:25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3"> 首先感谢楼上朋友的回复。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反对快乐教育,我只是说快乐教育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快乐也不应是教育唯一的目的。<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3"> 什么是快乐呢?快乐就是一种愉悦的感受,感官刺激可以带来快乐,心性的升华也可以产生快乐。如果一个人仅仅把由感官刺激产生的快乐作为维系生命的动力时,我认为他的快乐不会持续很久;只有一个人的德行和操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他才可能长久地体会到真正的快乐。<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3"> 其实,古代贤人对于快乐的阐释是很深刻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quot;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quot;<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3"> 人若能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地,个人快乐与否就实在不是很重要了。<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3"> 虽然<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3">常人无法企及范仲淹先生的胸怀,但我觉得这种境界至少应该成为我们个人努力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3-24 12:43:30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royalblue">  说得很好,特别下面这段。

emuniver+2006-03-24 09:26-->引用:emuniver @ 2006-03-24 09:26 <font face="仿宋_GB2312">  什么是快乐呢?快乐就是一种愉悦的感受,感官刺激可以带来快乐,心性的升华也可以产生快乐。如果一个人仅仅把由感官刺激产生的快乐作为维系生命的动力时,我认为他的快乐不会持续很久;只有一个人的德行和操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他才可能长久地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do=showthumb&amp;u=62362&amp;extension=gif&amp;attach=1130408058.gif&amp;attachpath=6/2/3/6/2"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emuniver+2006-02-27 16:55-->引用:emuniver @ 2006-02-27 16:55 ……

第三、我认为所谓的“快乐教育”值得商榷。现今许多家长把“快乐教育”奉为圭臬,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我只要快乐就好”。果真如此吗?你只要快乐就好吗?你快乐别人就快乐吗?你今天快乐明天就快乐吗?你明天快乐就永远快乐吗?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乐观主义,我认为这是一种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知道“快乐教育”并非如我上面所说鼓吹自私和享乐,我也承认快乐对于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催化作用。我只是想说,“快乐教育”不是万能的和唯一的教育方法。我觉得除了让孩子快乐还应该告诉他,“你还有责任”。<font color="red">想想中国几千年来戒尺教育出来的无数伟大人物吧。

目前只想到这些,希望大家斧正。
emuniver+2006-02-28 17:55-->引用:emuniver @ 2006-02-28 17:55 ……
长今的成功当然有其天资聪颖和后天的勤奋以及贵人相助等诸多因素,但我认为其卓越的意志品质和对厨艺的热爱均来源于她的母亲对她幼年的教育。她的母亲是如何教育她的呢,是犯错时,用树枝使劲抽打小腿。

我听一个孩子的父亲引述一个钢琴教师的话,大意是说,那位钢琴教师执教多年从未见过任何一个由衷喜爱钢琴,并自愿刻苦练习的孩子,尽管如此,在家长和教师的严格指导下,许多孩子最终学有所成。难道这些不喜欢钢琴的孩子都不应该学习钢琴,而应任其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吗?

孩子是多变的,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喜欢了。其实,当一个人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并能为之付出一生精力,那么什么爱好啊,兴趣啊也都不重要了。


emuniver+2006-03-24 09:26-->引用:emuniver @ 2006-03-24 09:26 <font face="仿宋_GB2312">  首先感谢楼上朋友的回复。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反对快乐教育,我只是说快乐教育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快乐也不应是教育唯一的目的。

<font color="royalblue">  你对戒尺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看法,不敢苟同。

  先说说快乐教育。
  我以为,学习本来就是快乐的,受教育本来就是快乐的,只不过,要维持快乐的方式家长或者老师需要多操点心。
  一个压着练钢琴的孩子和一个想练钢琴而又没有机会的孩子,想法肯定不同。
  很简单的,逼着孩子吃饭、逼着孩子学习,是现在家长的两大难。
  但是,以前穷的时候,为孩子准备糊口的东西和潜孩子攒学费是两大难。甚至攒学费这一难根本不成立,还没有列上议事日程。
  按照现在的看法,不给孩子上学,孩子就快乐了?以前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很能说明问题,希望工程也能说明问题。

  再说说戒尽教育。
  不错,古时很多伟人是受过戒尺,但不表示戒尺能教育出伟人。
  大长今犯错在头脑,不在小腿,如果要正确地处罚,应该不是用树枝使劲地抽小腿,而是要用树干使劲地砸大脑。

  <font color="red"> 戒尺教育不出伟人,但伟人都能扛得住戒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3-24 13:57: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多人倡导的儿童读经活动应该也是旨在教育孩子学习一些正确的生活态度。就象最近中央号召学习贯彻的“八荣八耻”吧?但是要求一个孩子很早就有那无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则乐的心胸未免也是不太现实 的。我认为,教育孩子要让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一些美德,治学之前先打好基础学会做人。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求各位家长以身作则。所以各位家长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此帖由 jialinmummy 在 2006-03-24 13:5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3-25 17:20:15 | 只看该作者
索取——痛苦:当你为你的欲望,不断的索取时,而你又不能得到赋予——快乐:你付出的时候,给别人以帮助,你得到了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0:33:21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感谢楼上各位朋友,特别是hp1966女士(或先生)。我想参与本贴探讨的都是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吧,向你们致敬。<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我以前写的东西有一些不严密的地方,我重新明确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快乐可以是教育的手段,但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手段也不应仅局限在快乐教育,适度的惩罚(包括体罚)是可行的。还是举大长今的例子,长今幼年经常受到母亲抽打小腿的惩罚,但她的童年一样充满了快乐。<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让孩子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当然不现实,但我认为这应该成为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子女成长的方向。<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顺便说一句,我儿子现在没到4岁,我也没少敲打他,但他仍然是他们班中最快乐的孩子,这是他们班老师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7:42 , Processed in 0.09964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