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3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给他一个位置,还你一个惊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4 12: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15pt; TEXT-ALIGN: center;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mso-outline-level: 1" align="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 <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列夫进行过这样一项研究:他对一对同卵双生的女大学生进行了四年的观察,发现她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在同一所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历史系中接受教育,但性格特征却有明显的差异。姐姐处事果断、主动、勇敢、好交际、擅谈吐;妹妹则较为顺从、被动。在谈话或回答问题时总是姐姐先回答,妹妹只表示赞同或作补充。造成姐妹俩性格上有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她祖母从小把她们中的一个定为姐姐,另一个定为妹妹。从童年起,姐姐就担当起保护、照顾妹妹的责任,所以姐姐就较早地形成了独立、主动、善交际.果断等个性,而妹妹则养成了追随姐姐听从姐姐的习惯。<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个体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我母亲是个营业员,只学到了初中,却曾经是单位的宣传骨干。有一天,母亲兴冲冲地说:“我的诗在单位的宣传栏上贴了出来。领导还表扬了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时,我们还小,弟弟刚满周岁,母亲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但她的写作热情却极高,几乎每期宣传栏上都能见到母亲的诗。工作的需要把母亲推上宣传干事的位置,母亲的写作能力由此得到锻炼,使一个学历仅为初中的人成了单位的宣传骨干。<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据说日本有一位广为人知的职业棒球教练——三原修,他一向以知人善任出名,许多默默无闻的选手,都是在他的训练下成为一流选手的。被誉为日本头号游击手的丰田泰光,就是他一手栽培的结果。丰田最初被选入球队时,刚刚高中毕业,表现一般。三原教练独具慧眼,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便把他定位在游击手的位置上,竭尽全力培养他。在三原教练的精心栽培下,丰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量,在守备和打击两方面称雄一时。<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把一个人放在某种位置上,就会影响这个人的态度与能力,使之逐渐地朝着适合于该位置的方向发展。<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亲爱的家长们,也许你孩子并不怎么优秀,但这并不影响你把他当着一个优等生看待。你可以向他请教问题,请他给你示范,耐心地听他的发言,给他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渐渐地就会产生自信心,功课也将有所进步,你的孩子就会朝着优等生的方向发展。相反,即使你的孩子很优秀,但如果被人看贬了,你孩子的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正常发挥,成绩就可能因此而下降,逐渐失去优等生的地位。</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5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2.0p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把你的孩子当作优等生看待吧,你也许会获得意外的惊喜!</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2-24 14:11:3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我把孩子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孩子与你交流时,千万不要不屑一顾,更不能指责他的错误,而是要以一个朋友的立场说:如果我是你,我将怎样做?这样孩子容易接受。孩子不愿与父母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的唠叨和指责。当一个朋友与你交流的时候,你会指责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吗?当然不会,你只会和他一起出谋划策,对待孩子也要这样,孩子才会什么话都与你说,你才会了解孩子到底想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18:58:47 | 只看该作者
张译+2006-02-24 14:11-->引用:张译 @ 2006-02-24 14:11 首先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我把孩子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孩子与你交流时,千万不要不屑一顾,更不能指责他的错误,而是要以一个朋友的立场说:如果我是你,我将怎样做?这样孩子容易接受。孩子不愿与父母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的唠叨和指责。当一个朋友与你交流的时候,你会指责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吗?当然不会,你只会和他一起出谋划策,对待孩子也要这样,孩子才会什么话都与你说,你才会了解孩子到底想什么?
说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25 11:33: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28 20:07:51 | 只看该作者
孪生姊妹的故事很典型,相同的环境,不同的发展,引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0:35 , Processed in 0.10710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