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堑变通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与”读经“者共舞---送给老虫及爱好读经的众MM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27 22:56:0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楼主大概不太了解这个栏目开初的来龙去脉,如果了解您大概就会知道,为什么这栏目里争论这样少,尽管在网上关于读经历来就是永远论辩的火种。这个栏目里,虽然有很多激烈言辞,你看那时间,大概都是久远的事情了。而且这些争论当初大多集中在早教论坛,这个栏目成立既晚,也没有版主,所以以前的一些和这题目相关的东西,就由目师或谁谁顺势移了过来,而也很少有人接茬再辩。原因是大部分的人都了解这栏目的起因,知道虽则常来这里的家长可能学疏才浅、懵懂盲目,但是大多冥顽难化,故好些志士虽则扼腕叹息,也只好由他们去。你说的对台戏,论坛里从来不缺乏,你若肯花些工夫,大概就会对在我们的论坛里,读经到了哪个阶段有更清楚的认识。相关的主题大概有:读经害处大 经典是毒还是药(老鼠请进) 听妈妈讲论语 听爸爸讲论语 讲个读经的故事 我也讲一个读经的故事 看这些题目大概就可窥到当时的情形吧。读经栏目的起因,在这里,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7384&extra=%26pp%3D50你看从不缺争论的,真正缺少的是争论的时间。此帖由 tiantian03 在 2006-01-27 22:56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05:37:22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2006-01-27 22:56-->引用:tiantian03 @ 2006-01-27 22:56 我想楼主大概不太了解这个栏目开初的来龙去脉,如果了解您大概就会知道,为什么这栏目里争论这样少,尽管在网上关于读经历来就是永远论辩的火种。这个栏目里,虽然有很多激烈言辞,你看那时间,大概都是久远的事情了。而且这些争论当初大多集中在早教论坛,这个栏目成立既晚,也没有版主,所以以前的一些和这题目相关的东西,就由目师或谁谁顺势移了过来,而也很少有人接茬再辩。原因是大部分的人都了解这栏目的起因,知道虽则常来这里的家长可能学疏才浅、懵懂盲目,但是大多冥顽难化,故好些志士虽则扼腕叹息,也只好由他们去。你说的对台戏,论坛里从来不缺乏,你若肯花些工夫,大概就会对在我们的论坛里,读经到了哪个阶段有更清楚的认识。相关的主题大概有:读经害处大 经典是毒还是药(老鼠请进) 听妈妈讲论语 听爸爸讲论语 讲个读经的故事 我也讲一个读经的故事 看这些题目大概就可窥到当时的情形吧。读经栏目的起因,在这里,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7384&extra=%26pp%3D50你看从不缺争论的,真正缺少的是争论的时间。
其实对这读经栏目俺很少光顾,自然是有点孤陋寡闻,俺开本楼并不是想辩一辩读经的利和弊的,不知道怎么被几位认为俺有这个意图.俺从小读过经而且现在也带孩子读点经,象俺这样爱扯淡的都不会为"读经害处大"、“读经是毒还是药”所动,又怎么会奢求坛子的读经大家和反对读经的大家为俺一家之言所动呢?俺只是觉得老虫这寒假课堂的读点文言文的立意比较对俺的路,所以开这一楼与其共舞,顺便说句:读经如果到心动的时候,这经不读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06:39:30 | 只看该作者
dawnch+2006-01-27 20:35-->引用:dawnch @ 2006-01-27 20:35 根据JERRY曾经的定义,“儿童教育论坛”批判读经的对象是有特指的,“读经”的经,就是指四书五经。唐宋词不在其内,洋经不在其内,神经也不在其内。
这个定义俺就有不同看法,既然四书五经批的,那唐宋词和洋经又为何批不的?只是这神经批不的俺赞同,一批自己也变神经了<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俺虽然是儿童教育论坛最爱扯淡的猪猪,也试着定义一下儿童教育论坛批判什么样的读经对象才合适: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唐宋词也包括洋经在没有经过自己大脑过滤时先都别乱批,真正该批的是带功利心去看待经的(卖经的和以为如小和尚念经般就有助于孩子智力大提高的)以及道听途说几句经文就断章取义歪批中国月亮没有外国圆的
dawnch+2006-01-27 20:35-->引用:dawnch @ 2006-01-27 20:35 经典的选择范围很多,可诗可史,可经可论,可儒可道。。。。。。但为何有人推崇四书五经,除了其文学价值外,还有另一层更深沉的东西。
俺这样理解“另一层更深沉的东西”就是可以为统治阶级所用,禁锢和规范大家的思维范围
dawnch+2006-01-27 20:35-->引用:dawnch @ 2006-01-27 20:35 读经,首先在佛家弟子处得到共鸣,读经运动的兴起,与居士们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分的。按理,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为何亦得到佛弟子的认同呢?因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是基础与根本的。
儒家经典统治国人思想几千年,具有很强的溶他性和排他性,汉、唐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以及后来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都被儒家思想溶化了,也都按儒教容许的方式存在于中国,这也是中国没有发生宗教战争的原因。所以此佛教已经非彼佛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31 17:21:42 |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开始读经都首推《论语》,但依我看论语糟粕最多。我是先从《老子》给宝宝听起,其中的辨证思想,美妙的韵律感,相信不但孩童、连成人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读经典,勿庸置疑,是需要提倡的。而书籍的选择,则依赖家长的喜好进行,问题不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7:22:09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1-27 11:12-->引用:jerryhao @ 2006-01-27 11:12 拿砖头砸天堑,本人是责无旁贷的。首先,楼主把此文送给各位MM,就好像MM都是鼓吹读经的罪魁祸首,这实在是非常不公平的,实际上,大肆鼓吹的几乎都是男人。
<img src="images/smiles/smil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这一段忙几乎忘了这还有一大砖头,整的俺猪脑涂地<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此文送给MM俺觉得是恰到好处,君不见儿教相夫教子着众,若送给“鼓吹的男人”,这些男人还偏偏有点主见,岂不是对牛弹琴搞错了码头<img src="images/smiles/laugh.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jerryhao+2006-01-27 11:12-->引用:jerryhao @ 2006-01-27 11:12 <font color="#ff0000" size="3"><font color="#000000" size="3">那老虫说是要给孩子们读古文,提高孩子们的修养,这个出发点就比较准确了。因为读古书绝对不要拿古人的思辨方式和道德标准去灌输和规范孩子,否则只能让孩子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让孩子难以接受现代知识。从文学角度上讲,四书五经其文学之价值极低。几乎全为道德说教。天堑虽发现了这一问题,却开出了一个不合格的药方,看来天堑也是个中医大夫。天堑开的药方是什么呢,那就是读寓言。他以为寓言和童话故事差不多呢,岂不止无论是。《韩非子》、《吕氏春秋》、《庄子》、《列子》、《战国策》…,那里面的寓言故事,都是诸子百家为了思辨自己的理论编造出来的,其中不符合常理和逻辑的颇多,真正符合现在思维的,也仅有名、墨两家,真正能读的,可能只有《公孙子》了。大家想想,在小孩子正确的思维模式形成之时,用那些古人低级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孩子,其怡害可能更深于四书五经对道德的教化。读这些,还不如读些《山海经》或《XX志异》之类的神话,尽管我也不赞成给孩子读这些。那读些什么呢,没有可以选择的了么?非也,还是回到老虫想要的东西上来,读就要读些优美的东西,古文里这些东西是不缺乏的,就象给孩子读儿歌一样,以优美的韵律、朗朗上口的短句,让孩子领略意境之美,岂不快哉!很多父母给孩子背“唐诗宋词”了,其实呢不要拘泥于唐宋的作品,其他年代照样有很多优美之作,大家可以找找《千家诗》呀。以前就是做童蒙教材的,所选的分门别类很齐全的,不错的教材呢。还可以让孩子学对对子,古文里有《声律启蒙》呀。除了诗词,魏晋时代有优美的骈文,宋明清都有优美的散文。以前启蒙教材里,还有《蒙求》,每句都有一典故。《龙文鞭影》,韵律又好,介绍自然知识和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内容生动有趣。这些都是不错的教材呀,不过呢后两部对家长要求高一些,因为很多做父母的都不了解那些典故呀。总的说,读诗不读经,读典不读寓,才是目前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font color="#0000cd" size="3">老鼠君批中医看来批上瘾了,见什么都先扣一顶帽子让你低头再说,不愧是文革过来的人啊,深谙大批判的三味<img src="images/smiles/smil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0000cd" size="3">其实东方的科学思想的优点是整体性思想,这种思想对全面了解世界是有好处的,但缺乏认真地分析容易陷入泛泛的空洞的思辩中;而西方的思想比较着重分析,有使用数学方法和符号系统的传统,同时强调实验,因此理论显得严密,科学体系也相对完善。但也有过于强调分析,过分强调机械性的弊病。所以说俺做个中医大夫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谈文言文那还是中医说的比较对症,而西医那才是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laugh.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0000cd" size="3">因为老虫MM谈的是教孩子文言文,而我们这一代人除家学渊源外在小学首先接触的文言文也是这些先秦诸子中提取的寓言,那俺自然要谈如何让孩子能够上路的方法。而俺开的方子就是让孩子们能感兴趣的东西,许多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很多都是来源于这些寓言,这些寓言通俗易懂而且有趣,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称:“寓言是理性的诗歌。”所以要使孩子对文言文感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而读这寓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font color="#0000cd" size="3">俺再看看你开的方子还是留有“王派读经法”的深深烙印啊,你批读经是急先锋,可拿出的东西呢?先读“唐诗宋词”行吗?一个孩子基本的文字功底都没有,那个读法和鼓吹读四书五经的有什么不同啊!你说的“优美的骈文”六朝浮艳文字者多,小孩子暂时读不得的,至于你谈到的“龙文鞭影”(不是还有个“幼学琼林”吗?为何不一并而谈)那文字更要不的,读它真还不如去读四书五经。<font color="#0000cd" size="3">言而总之,让孩子读文言文一定不能让孩子变成小和尚读经---有口无心<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3-3 08:27:03 | 只看该作者
天堑变通途+2006-01-27 06:56-->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6-01-27 06:56 <font color="#0000cd" size="3">胡侃了这么多无非告诉盲目读经的朋友,读经可不是光读四书五经的王派读经法就叫正规读经的,自己都糊涂的经就别再叫孩子读了.俺也学学鲁迅先生大喊一声:<font color="#ff0000" size="5">救救孩子!!!
跟着天天过来,发现天天针对<span><span class="normalname">tiantian<img src="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span></span><span><span class="normalname">其实,说实话,偶对<span><span class="normalname">tiantian03读经方法还是比较欣赏滴<img src="images/smiles/gla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class="normalname"><span><span class="normalname">读经,首先要自己懂,这个扯淡的楼主越发爱显摆文采了<img src="images/smiles/tongu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class="normalname"><span><span class="normalname">建议自己不懂经文的,就不要费心了<img src="images/smiles/smil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class="normalname"><span><span class="normalname"><font color="#ff0000" size="5">救救孩子!!!<img src="images/smiles/cry.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span></span></span></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3-3 08:30:12 | 只看该作者
天堑变通途+2006-01-28 05:37-->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6-01-28 05:37 其实对这读经栏目俺很少光顾,自然是有点孤陋寡闻,俺开本楼并不是想辩一辩读经的利和弊的,不知道怎么被几位认为俺有这个意图.
跟mm出来混,这种待遇是经常滴<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rolleyes.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3-3 08:31:27 | 只看该作者
天堑变通途+2006-01-28 05:37-->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6-01-28 05:37 读经如果到心动的时候,这经不读的好。
啥个意思嘞<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embarasse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3-16 11:12:51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就不懂,所以没有给孩子读经,但周围人都读,自己不懂就放DVD给孩子看,搞不明白,更糊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6-27 22:56:18 | 只看该作者
看论坛的老前辈辩的好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02 , Processed in 0.09586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