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7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利读书录:陈京慧《我的儿子是“小爱因斯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 17:5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的教子原则:只站在领先孩子半步的位置上教育孩子,不要过分低估孩子的能力。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此帖由 huge57 在 2006-01-23 11:54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21:49:52 | 只看该作者
1 作者是韩国人,从母亲的角度谈儿子的成长,所谈基本可信,而且理念很好,我很赞同。 因为是东方人,其理念与我们非常接近,也容易为我们所理解。东方人在美国属少数民族,从少数民族在美国教育中的实际感受来看美国的教育,也有利于我们将中美教育进行对比,从而对现今的中国教育会有更深的认识。 附作者情况:生于汉城,1982年到美国留学,获美术学学士、硕士。除曾在日本做过一年半的兼职英语老师,是一位全职的家庭主妇。此帖由 huge57 在 2006-01-23 13:23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1:30:04 | 只看该作者
2先要纠正译者在此书中的一个错误:那就是把美国人普通所讲的“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与有其特殊含义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 home educating 等)”,未加区别。此书的很多地方出现的“家庭教育”,都应该翻译成“家庭学校”才合适,这一点,读者在阅读中应予以注意。该书如有机会再版,也应考虑予以订正。关于此问题,也可参看笔者的《<font color="#000080">闲话异域洋私塾:美国的家庭学校》、《美国的家庭学校与我国传统私塾散论》。此帖由 huge57 在 2006-01-24 22:0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2:14:12 | 只看该作者
3作者的儿子Sho,九岁上了美国的私立大学(在美国的228所四年制的综合大学中,排名第36位),而且得到了除住宿费、学生会费以外的全额奖学金,成为全美最低年龄的大学生。作者将其如何养育和培养儿子的经过情况,用一种平实的笔调作了叙述,并叙述了自己的一些重要的想法和理念。该书对于我们思考早期教育、超常孩子的教育、个性化的超前教育,乃至家庭与教育、学校与教育、社会环境与教育等重要问题也都很有价值。同时,也给我们对美国教育体制方面的情况提供了一些思考的问题和素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3:07:17 | 只看该作者
4对Sho的成功教育,使我们看到这位了不起的东方母亲的充满爱心的无私奉献,以及这种奉献的意义和价值。这位母亲有很强烈的个性化和超前的教育理念,尽管她的具体提法是:只站在领先孩子半步的位置上教育孩子,不要过分低估孩子的能力。这位母亲也有很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尽管Sho三岁半,她就开始把他送去学前教育班(一种类似我国的幼儿园)、后来又将他送去针对超常儿童的学校学了三年,但是她始终未放松对儿子的家庭教育,乃至最后跨入了美国家庭学校的行列。必须明确指出,美国家庭学校的模式和理念,对于Sho的成长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前文之所以提出纠正译者的这一差错,并不是要卖弄自己的博学或有找茬的爱好,而确实是太重要了的一个理念和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6:47:53 | 只看该作者
5而且,在家庭学校这个范围里,在亲子教育这个题目上,作者也是在理念和实践方面,将其发挥到了几近极限。她的孩子,在知识的学习上,在情商的发展上,在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只能建立在父母如下的认识上:“父母丰富的知识能够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以父母的爱和关心为基础的正确生活态度和习惯,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孩子提供父母的能力所不能及的重要的教育环境。”“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绝不是全部,因此,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学校、教材和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7:22:23 | 只看该作者
6然而,客观地说,美国的教育在当今世界还是一流的。就Sho的个案来说,发现Sho属于超常儿童的,并不是其父母,而是一个普通学前学校的普通老师。而且,美国又有针对超常儿童的特别教育体系和有关法规。于是,Sho很幸运地被送入超常学校学习了三年。反观我国,人们对超常或天才教育有着很多的偏见。不用说什么超常教育,就是来点超前教育,也要被人骂得好像真地犯了罪似的。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我国十四亿人口,却为什么出不了什么天才人物?难道是我们的人种劣等?还是我们的观念和体制扼杀了无数的天才和可能成为天才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21:22:22 | 只看该作者
7Sho是天才吗?——作者用这样的标题写了一节。关于天才的问题,人们至少已经争论了几百年,也至少还要再争论几百年。我不想把那些无聊或者有聊的东西搬到这儿来谈论。但据说Sho是属于天分很高的,因为他的IQ已超过200,而且尤其在音乐方面,据维也纳的一个音乐老教授与他接触了一个小时后、对他的结论说:其音乐方面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据他妈妈回忆,Sho四岁的时候,在没有任何人教他的情况下,它能用一个手弹出了肖邦的钢琴曲。不过他妈妈也毫不夸张,因为这是她喜欢的曲子,她经常弹;其时,Sho就拿着玩具在边上玩。何况他们家也经常放着各种古典音乐,不知不觉中,孩子已感受和学到了不少。天分的存在我从不怀疑,这有现代遗传学可以实证。但我更欣赏作者的认识:“父母必须起到发现孩子的才能,并且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培养的作用。。。。。。如果急功近利,孩子会感到过于疲劳,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就此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才能就会被埋没。”此帖由 huge57 在 2006-01-24 22:07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23 21:28:21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我国十四亿人口,却为什么出不了什么天才人物?难道是我们的人种劣等?还是我们的观念和体制扼杀了无数的天才和可能成为天才的人呢 说的不错,不是我们的天赋低,而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0:11:36 | 只看该作者
8Sho进的那所超常学校,每年要一万多美金的学费,属私立学校。所有进入的学生,其IQ都在145以上。“这所学校采取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根据年龄的大小进行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我的英语角也是如此,常有初中生与学前儿童一起上课,而且可以进行不断地跳级。这个学校怎么教?教什么?“直到那时,我还一直认为超常学校会把重点放在数学和科学上,让孩子们学习更难的知识,但学校的超常教育完全推翻了我的预想。与解决数学和科学难题相比,学校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写读后感、诗和散文等方面。学生们和老师进行讨论,选定主题,自由发言。这种课程比普通学校要多,而且水平也更高。学生们选定主题后开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到图书馆借阅书藉,完全像大学的教学模式一样。”——作者这样回顾道。这些做法,我都十分赞赏。我让女儿读经典,上网写日记、聊天等,就是要她学会阅读、思考、争辩(或讨论)、以及表达。再进一步,就是自己独立进行研究了。而反观我们的学校,强调的是低层次、高强度的反复练习,耗尽了学生的体力和脑力,虽得到了一百分,却丧失了思维能力、灵气、悟性。过多的数学类的强化训练,实际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未必很好。因为,幼时,乃至稍大一些的孩子,十分需要的是自由和广泛的思维驰骋,应当不受格式和答案的拘束,越是海阔天空,越是有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此帖由 huge57 在 2006-01-24 22:1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44 , Processed in 0.07964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