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父母的言传身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6 14:4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tr height="10"><td></td></tr><tr><td>为人师表是教育者的天职,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自然更应当如此。不过,做儿童的师表并非容易,起码有几关要过。 第一关是放下架子。儿童是晚辈,因而家长对待儿童常常容易以长者自居, 教训儿童多,听取儿童的意见少;命令式口气多,商讨的口气少. 从而很容易造成儿童同家长的心理距离。 第二关是坦诚相待。 家长对儿童必须坦率、诚实,任何虚伪的表现,儿童都会有感觉, 影响家长在儿童心目中的威信。第三关是是非态度鲜明。 孩子小,分清是非的能力不如成人,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受成人影响。 因而家长必须做到处处是非态度鲜明,不要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使儿童无所适从。 只有当儿童对家长既亲近又诚服,而且明确地知道应该向家长学习什么时, 家长才可能真正成为儿童的师表。为人师表必须言正身端。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模范言行 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同样,家长的不良言行也会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离家长最近, 他们的行为品德如何,自然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  言正者,顾名思义,就是要言论正确,不说违背社会公德的话。 我们的社会有共同生活的良好道德行为准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 家长有义务向儿童正面宣传这类良好的道德观念,自己更应当树立这种观念。 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思想修养,是为人师表的先决条件。 家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思想修养,这只是基本的条件, 当同儿童谈话时,还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经验状况, 以及人际交往特点,确定应给儿童谈什么,不谈什么。 例如,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家长应该主要向他们讲述好人好事, 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榜样,让他们从正面接受教育,吸取力量。  家长的言谈不仅要注意场合、对象,而且还要注意讲话方式, 对子女总用命令式口气讲话不好,吐露污秽的语言则更要不得。 不仅对儿童讲话时要注意这些,即使家长之间谈话,也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 但是,有些父母常常当着儿童的面互相谩骂,这类粗俗语言会伤害并毒化儿童的心灵, 有意无意地成了教会儿童骂人的第一任教师。 这不能不说是父母教子的一大失误。 身端者,顾名思义是立身要正,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行 为做子女学习的榜样。对儿童的教育,榜样或范例的影响常常超过说教。 这是因为儿童的思维比较具体, 他们更善于抓住并理解那些生动具体的形象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儿童从几个月开始就跟父母“呀呀”学语,一岁左右蹒跚学步, 数年后其说话的语调、神情、走路的步态都可能带有父母影响的痕迹。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尤为明显。 有人称3岁前小儿处在“图谱时代”,即他们把外界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 照着这些图谱学习人类的各种行为,纠正自己的某些偏离了图谱的行为。 比如,礼貌用语,父母在早晨见到儿童或他人时要问“早上好”, 同儿童或他人分手时要道“再见”, 这些都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图谱。 儿童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慢慢也会照此行事,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在父母同子女来往的若干年中,父母会给子女提供大量的行为图谱. 父母只有身端,才有可能提供各种有良好教益的行为图谱, 并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这种影响虽然日效甚微, 但日久天长却有“滴水穿石”的功力。 </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35 , Processed in 0.09351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