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双双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用哭声来逃避惩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19 09:20:44 | 只看该作者
双双妈+2006-01-13 18:27-->引用:双双妈 @ 2006-01-13 18:27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可是我就弄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我们自始至终都是采用说服教育,从不打骂孩子。每次她做错事,我都是把她叫到一旁,跟她说:到妈妈这儿来,妈妈给你讲道理。</span>
讲道理是可取的,不过如果经常的讲大道理,和平时的操作脱节的话,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孩子哭有逃避惩罚的目的的可能,如果每次她用哭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不过最主要的可能还是他做错事以后,承受压力所致,所以你现在的做法应该是先减轻他的压力。道理,也许再晚一点讲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49:15 | 只看该作者
Qmom+2006-01-18 22:33-->引用mom @ 2006-01-18 22:33 双双妈,为什么怕孩子哭呢?我觉得你说的“逃避惩罚”是一个很大的帽子,给双双戴上有些委屈她了。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后会有自责、内疚、恐惧、不知如何是好等多种感情。对于小孩子而言,她不知道该如何对付这些感情,哭是很自然的一种表现。孩子是处于成长的过程中,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接受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个不很完美的阶段。泪水是她用自己的方式走向勇敢的过程。我是这么想的。所以你说给双双的第三条,我不很赞同。止住她泪水的应该是发自她内心的强大(这是一个她自身发展的过程),而非来自爸爸妈妈的惩罚。
很感谢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家长也需不断地学习与成长,不是吗?我非常希望能养成孩子坚强的性格,我一直朝着这个愿望努力着,我不希望她遇到什么事情就眼泪来解决,即使是内疚或其它,都可以认真地解释和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19 14:19:42 | 只看该作者
有不爱哭的孩子吗?此帖由 麦兜王子 在 2006-01-19 14:1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20:01:06 | 只看该作者
恩恩+2006-01-19 08:36-->引用:恩恩 @ 2006-01-19 08:36 后来呢,请继续。想知道孩子后来怎么样。
我女儿现在四岁零五个月,说实话她很乖、很听话。听了我讲的三点后,她对我说:妈妈,我记住了。然后我们做&quot;1、2、1&quot;(女儿取的名字,就是我们俩各绑一条腿,然后齐步走)的游戏,再然后洗澡睡觉,睡觉前讲了两个故事(这已经是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20:15:35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1-19 09:20-->引用:jerryhao @ 2006-01-19 09:20 讲道理是可取的,不过如果经常的讲大道理,和平时的操作脱节的话,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孩子哭有逃避惩罚的目的的可能,如果每次她用哭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不过最主要的可能还是他做错事以后,承受压力所致,所以你现在的做法应该是先减轻他的压力。道理,也许再晚一点讲为好。
谢谢!道理不一定是“大”的,我给女儿讲的通常是这样的:“双双,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认为这样不对,你觉得呢?”、“爸爸批评你了吗?为什么呢?你觉得你做得对吗?”、“不对,那咱们下次改正,行吗?”……在孩子未出生前,我就决心做个好妈妈,我一直很注意用疑问句来和孩子说话。值得说明的是:孩子的外婆、我自己的妈妈(在我18岁的时候妈妈已经出世,我没有埋怨的意思)是个很急躁的人,她的教育使我从小到大都不是很自信,所以我想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19 22:12:46 | 只看该作者
双双妈+2006-01-18 21:49-->引用:双双妈 @ 2006-01-18 21:49 我非常希望能养成孩子坚强的性格,我一直朝着这个愿望努力着,我不希望她遇到什么事情就眼泪来解决,即使是内疚或其它,都可以认真地解释和说明。
孩子流泪也许是SHOW给别人看用以达到缓解来自外面的压力(比如父母的责备等),但流泪也许是孩子对内心压力的一种释放,一种自我调节的行为。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作为家长我们是不应该阻止的。应该<font color="#4682b4">接受并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坚强、勇敢这样优秀的品质是我们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之一。而达到目标是有过程的。对一个4岁多的孩子,上来就要求她做到妈妈眼中的“坚强、勇敢”,这个台阶太大了,她小小一个人迈不上去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台阶拆成三阶或5阶让她一步一步慢慢地来呢?勇敢是什么?是遇到任何危险都从不畏惧吗?在我看来,勇敢并不是不知畏惧,而是在明明畏惧的情况下还能迎面而上的心理素质。坚强是什么?是遇事从不流泪的刚毅的面孔吗?在我看来,应该是一颗遇事能让自己尽快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够很好调节自己来从容面对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与其说告诉她要坚强、要勇敢,不如先鼓励引导她用恰当的方式发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不快。不管怎么说勇敢坚强的后面都是因为有了一颗富有弹性而柔软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19 23:58:18 | 只看该作者
双双妈+2006-01-19 20:15-->引用:双双妈 @ 2006-01-19 20:15 谢谢!道理不一定是“大”的,我给女儿讲的通常是这样的:“双双,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认为这样不对,你觉得呢?”、“爸爸批评你了吗?为什么呢?你觉得你做得对吗?”、“不对,那咱们下次改正,行吗?”……在孩子未出生前,我就决心做个好妈妈,我一直很注意用疑问句来和孩子说话。值得说明的是:孩子的外婆、我自己的妈妈(在我18岁的时候妈妈已经出世,我没有埋怨的意思)是个很急躁的人,她的教育使我从小到大都不是很自信,所以我想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是,所以我认为,同样做一件事情,方式方法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讲道理是很好的,其实讲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比方说:我的孩子还很小,就基本不能用你例子里那些话去和他讲,我和他谈,基本回用直接的,结论性的东西来和他说,偶尔有问话,也是问问他的想法和感受。很少使用类似你说呢?可不可以?为什么?你觉得?这些问话和反问句。所以我只跟他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你应该XX做;你又犯了这个错误,下次爸爸会惩罚你了。我认为对我的孩子,问他问题是要得到答案,而不是用某种口气去表达我的不满和告诉他该怎么做,我的孩子小,他还不习惯大人的话里隐藏的东西。我如果问孩子:“你是穿这个衣服,还是穿那件”可定是他穿那个衣服我都同意,否则我会直接告诉他,你该穿这件衣服。如果我说,你说呢?可以不可以?实际上它没有任何选择,只有我暗示的那个答案可以回答的话,以后我去问孩子,就不可能得到他真实的想法了。我的孩子小,和你的情况不一样,说一说也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20 00:28:02 | 只看该作者
双双妈+2006-01-13 18:27-->引用:双双妈 @ 2006-01-13 18:27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但今天却出现这样的举动,我感到压力真的很重。<font face="Tahoma">
</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ahoma" size="3"></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ahoma" size="3">看得出双双妈也是一个将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得很重的妈妈。但我还是觉得不必这样,这样自己会很累,孩子也不见得能轻松,不就是哭两声吗,不见得就有那么深的意议。有时适当地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开,对孩子也许会是件好事。</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ahoma">
双双妈+2006-01-13 18:27-->引用:双双妈 @ 2006-01-13 18:27 我继续问女儿:“你为什么会怕被责怪呢?”</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因为做错事!”女儿怯生生地回答。</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可妈妈从未打骂过你,而且你也不是故意的,为什么会认为是做错了事呢?”</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不知道!”<font face="Tahoma">
</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face="Tahoma" size="3"></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face="Tahoma" size="3">这么大点的孩子,也只能意识到自己摔坏东西是不对的,哭也是很正常的反应,她是不是真想到哭是可以躲避惩罚呢,我可不这么认为。</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face="Tahoma" size="3">这一句不知道,才是孩子真正心里的话。她也真是回答不出,双双妈,你这对孩子的重视,真有点难为孩子的味道了。</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ahoma">
双双妈+2006-01-13 18:27-->引用:双双妈 @ 2006-01-13 18:27 </span>“那么,你现在听妈妈跟你说,好吗?”</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第一:今天这件事不算是做错事,因为你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将遥控器滑落到地上了,对不对?爸爸妈妈还有爷爷都会有不小心打坏东西的时候,那不要紧,下次小心就行了。</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第二:好孩子做错事要主动认错,自己说清楚事情的经过。下次,爸爸妈妈回来,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不要遇到事情就哭。</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第三:遇到事情就哭的,不是勇敢又聪明的孩子。如果再这样,爸爸妈妈不但不原谅,还要重重地惩罚(周末不出去或者不邀请其它小朋友上家来玩)。</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其实我们俩挺相似的,因为孩子的懂事听话,会一厢情愿地认为给孩子讲讲大道理,他就能自觉自愿地接受我们的训导和建议。其实不然。他们以后还会犯同样的毛病,只是以其他方式出现。<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不过,我还是在不停地讲着,也许教育就是这样吧。此帖由 ealain 在 2006-01-20 12:3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20 00:54:02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1-19 23:58-->引用:jerryhao @ 2006-01-19 23:58 是,所以我认为,同样做一件事情,方式方法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讲道理是很好的,其实讲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比方说:我的孩子还很小,就基本不能用你例子里那些话去和他讲,我和他谈,基本回用直接的,结论性的东西来和他说,偶尔有问话,也是问问他的想法和感受。很少使用类似你说呢?可不可以?为什么?你觉得?这些问话和反问句。所以我只跟他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你应该XX做;你又犯了这个错误,下次爸爸会惩罚你了。我认为对我的孩子,问他问题是要得到答案,而不是用某种口气去表达我的不满和告诉他该怎么做,我的孩子小,他还不习惯大人的话里隐藏的东西。我如果问孩子:“你是穿这个衣服,还是穿那件”可定是他穿那个衣服我都同意,否则我会直接告诉他,你该穿这件衣服。如果我说,你说呢?可以不可以?实际上它没有任何选择,只有我暗示的那个答案可以回答的话,以后我去问孩子,就不可能得到他真实的想法了。我的孩子小,和你的情况不一样,说一说也仅供参考。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这其中有个问题:一直认为用商量的问句来和孩子谈话是一种民主的体现,“你说呢?可不可以?为什么?你觉得呢?”这一类的句式,会使语言更加婉转,更益让对方接受,而从没有意识到因父母心里已有一个唯一的答案,这问句中已透着虚伪,甚至是误导孩子,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这层含议还真没想过。如果强加给孩子一种结果而不是选择,我觉得会对孩子自主意识的形成无益,使他失去主见、学会盲从,做事也许就不通过大脑了。但看了你这个帖子,对这点还是有些疑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20 09:19:57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6-01-20 00:54-->引用:ealain @ 2006-01-20 00:54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这其中有个问题:一直认为用商量的问句来和孩子谈话是一种民主的体现,“你说呢?可不可以?为什么?你觉得呢?”这一类的句式,会使语言更加婉转,更益让对方接受,而从没有意识到因父母心里已有一个唯一的答案,这问句中已透着虚伪,甚至是误导孩子,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这层含议还真没想过。如果强加给孩子一种结果而不是选择,我觉得会对孩子自主意识的形成无益,使他失去主见、学会盲从,做事也许就不通过大脑了。但看了你这个帖子,对这点还是有些疑虑。
民主是用行动做出来的,而不是让形式上看着有些民主。实际上这种所谓的民主才会形成孩子自主意识的缺乏,因为他学到的就是如何顺着你的意思回答,而却不会认真自觉的执行。所以和孩子说“你应该”目的是一种导向,而不是强迫,有能力的话,这话这么说也许更好:“这个事,我认为……”,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主,但你必须有能接受不同观点的能力。说句笑话,不能理解亲子的精髓,而茫然去做,也许效果还不如那些打孩子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3 , Processed in 0.08092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