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48"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style=" ADDING-LEFT: 5px" width="753"><div align="center"><table width="90%" border="0"><tr><td><div align="left"><span>本期文章 - </span><span>跌倒了再爬起来 作者:王荣欣</span></div></td></tr></table></div></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48"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style=" ADDING-LEFT: 5px" width="753"><div align="center"><table width="90%" border="0"><tr><td></td></tr><tr><td><p align="left">在邻里儿童游乐场,看到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女儿不到两岁,正在攀爬铁柱组成的梯子。爬到最后一级时,孩子一不留神摔到地上,吓得大哭起来,我在一旁也出了一身冷汗。这时孩子的妈妈走了过来,平静地检查一下孩子有没有受伤,接着把孩子抱到一旁看鸽子、看汽车。不一会儿,小姑娘就忘记刚才的疼痛,不再哭了。妈妈又把孩子领到梯子旁,鼓励孩子再爬一遍,嘴里还说着:“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没有关系,你勇敢地爬,妈妈在这边,你这次一定不会摔了!”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仅钦佩这位母亲,心里暗中为这孩子感到欣慰。她有这样一位母亲,将来一定拥有快乐、积极和勇往直前的性格。 <p align="left">前两天,在吴娟瑜的「快乐哲学」一书中恰好读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有位太太当年是早产儿,因此父母极尽可能地呵护她。照理说,她往后的人生应该相当顺利,可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被“跌交”这两个字所影响。她在与朋友的相处中“跌交”,与丈夫的关系中“跌交”,与孩子的关系中“跌交”,工作中与同事客户的相处中也“跌交”。她不明白为何自己总是浮现“自己会跌交”的心理,而结果也真的如同所担心的,到处“跌交”。 <p align="left">后来,她透过心理医师的协助,去探寻幼儿时期的家人关系,才发现原来当她学走路时,每当她准备跨出脚步时,大人总是紧张兮兮地在后面喊:“当心!当心!你会跌交!你会摔倒!”“你会跌交!你会摔倒!”也就是这样不停地呼喊,不知不觉深深地灌注在这位太太的潜意识中。从此以后,每当她正要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就被“你会跌交!你会摔倒!”这个负面想法卡住了! <p align="left">所以说,正在用心教养子女的父母,渴望培育出快乐子女的父母,请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究竟给子女提供的是正面的、肯定的“快乐种子”?还是负面、否定的“愁苦种子”? <p align="left">孩子磕磕碰碰、摔摔打打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位太太的父母为孩子注下了“愁苦种子”,而前一位妈妈却为孩子注下了“快乐种子”,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坚强性格。父母对孩子成长中类似事件的不同反应,会造就孩子们截然不同的人生……<p align="left"> 为人父母者,为了孩子的将来,请多对孩子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吧! <p align="left"><span>您是否希望孩子变得更好?答案是停止指令、开始教练。想要了解家长教练课程与学员们反馈,请点击<span><a onload="return top.js.OpenExtLink(window,event,this)" href="http://www.excel-pc.com/email/feedback.htm]http://www.excel-pc.com[/url]。<span>最新开课日期:2006年2月18日下午两点</span>。</span></span><span>您可电邮询问或致电64690417徐美燕小姐或91850348郑柔娟教练</span></td></tr></table></div></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