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cbo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潜能开发与儿童读经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4-2-9 10:22:32 | 只看该作者

【求种】有没有人下了bt@china上的宫崎骏的《侠盗鲁邦三世+on your mark》?

引用:jianl发表于2004-2-6 09:22 AM:
首先他老人家的话就有问题,阅读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并不是懂了就不读的,对于好的作品,我们往往是读了又读。
说得有理!本来阅读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做家长和做老师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将精华的东西向下一代作个介绍,以缩短孩子们在阅读中的跌打滚爬,需要指导,正因为我们人类现在拥有的知识实在如大海一般,其中有许多东西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一股脑儿地都传授给学生."好书不厌百回读",是的
,也有人终生只读几本书,肯定有他的道理.我的话并没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之间也没有太多的矛盾,只是有些角度的差异而已.

引用:jianl发表于2004-2-6 09:22 AM:
对于鸟语我们从来不懂,也从来不读。我只不过省略了这些话,调侃一下。里仁老兄总是动不动就怀疑别人 ...
可以看出你还是蛮会幽默的!
这种推理似乎有理,但是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努力适合多数人的愿望,但还是做不到考虑每个人的意愿,——你想读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你不想学什么就不教什么!我们自己或者孩子平时自己阅读时可以这么做。
当中国教育界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所站的角度和所具备的眼光肯定不是普通的家庭所思考的一样,是从中国人的文明传承、未来人才竞争、立身立世等角度来的,有时候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我听专家谈起中国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制定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这些人不会比我们笨的,我们能想到的他们也已经想到了,——其中就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加大初高中文言比例等相关的话题目。相信我们真正关注中国教育的人会注意到这些最新的信息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坐井观天,但我发现还有更多的也跟我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4-2-9 10:29:4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论坛成名十大绝招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而教育是关键,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数不胜数,往往让我们无所适从。如果我们东尝一下、西试一番,如果我们没选对教育的方法(方式),我们就在迷茫中浪费孩子的大好时光,因此我们不得不慎而又慎。
  只有终身学习,才是21世纪唯一有效的通行证(――联合国:《学习――内在的财富》)。
  因此,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孩子的终生学习能力!
  那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要培养孩子内心一种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善于学习,喜欢学习!这就是培养孩子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育科目一般分为:科学的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非科学的科目,如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
  科学科目与非科学科目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科目要按部就班、懂了才教、教了能用,前后是紧密联系的,如果前面的没学好,要学后面的就难上加难;非科学的科目要按照这些科目本身的规律来教,不能简单的“懂了才教”,而主要是靠耳濡目染和环境的熏陶。
  儿童首先发展的是语言能力,然后才是逻辑、综合分析能力。语文能力提高了,逻辑综合分析能力自然就提上去了。要确保孩子各个方向的均衡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那语文能力如何培养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语文?简单的说,语文=语+文。“语”就是语言,语言是可以在生活当中自然而然学会的,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如果我们还专门让孩子整年学习这些生活的语言,岂不在浪费孩子最宝贵的时间?“文”是指具有“高度的、精确的、简练的、优美的”的语言,是文化的语言、文章的语言。孩子学了高度的表达,自然会低度的表达。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文”,而不仅仅是“语”,学会了“文”,自然就会“语”!
  最快捷学“文”的方法就是读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以其“简练、精确、优美”而流传于世,那么读这些经典著作有什么好处呢?
自然识字:对于读经典的孩子而言,识字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具体的教育法如下:拿着书跟孩子一起读,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这个阶段大多数的孩子认字不多,并且还不会拼音,刚开始时可以滑读法(读的时候一行一行滑过去读),当孩子熟读或会背诵时,因为孩子已经会认识其中的一些字,这时就可以用指读法(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过去),反复用此法,孩子就会对号入座(用已经认识的字,继而来认未认识的字),不用多久,文章里面的字就都会认,而且会把这些字应用在其他地方。大多数孩子会在认字的过程当中,只要稍加引导,孩子自己就会学拼音,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能力!识字越多越早,就能更早地学习表达“复杂”的书本,在阅读中开发智力。我们发现很多上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还在读思维层次很低3-4岁幼儿的书本!主要就是识字不多的原因,这就浪费了孩子脑力发展的最佳时光!
  阅读及写作: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当孩子认了很多字,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我们只需引导孩子多读多看有益的书就行了,一旦孩子自己喜欢读书、自己喜欢学习,那我们要做的就很简单: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用丰富的信息来刺激孩子的大脑,孩子的智力就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得到了开发!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除了靠直接经验的刺激以外,更要靠间接经验的刺激,因为个人的接触面、生活面毕竟很有限。我们是以其直接经验所累积的体验为基础,去吸收更大更广泛的间接经验,也就是旁人的经验,以建构复杂的大脑。而接受间接经验的最好途径便是阅读,尤其阅读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经典之作!
  要孩子写出优秀的作文,就需要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以实际经验为基础,以间接经验为后盾,只要胸有万巻书,自然下笔如有神!
成绩:要升学、要就业,都要靠成绩开路。成绩的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学习的努力程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会玩的孩子,其成绩往往也很好),而是取决于他的理解能力的高低。上面已说过,要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中文经典教育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我们从头再看一下:读中文经典可以让孩子自然识字(这是基础);识字可以促使阅读能力的发展(这是前提);多读好书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取别人的精华为其所用(汲取大量的间接经验),书读多了,很自然地,知识面就广,知识面一广,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然就强,孩子喜欢异想天开,书读多了,还可以激起他的创新创造能力。由此,孩子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理解能力、逻辑能力、想象力得到了提升,这个时候孩子读教科书还会难吗?还用担心考试成绩不好吗?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单单有高智商(IQ)还远远不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博士指出:真正成功幸福的人,其成才因素中,情商(EQ)占80%,智商(IQ)仅占20%。“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方面内容:情绪控制力;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智商和技能,两者的作用加起来,还不如情商的作用大,而且位置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大。在企业高层领导中,情商的作用差不多达到85%。故良好的性情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又云:幼儿养性、童蒙养正!我们能不能在童蒙时期就培养好孩子的良好品性是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成功、是否幸福最关键的要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话说:整天跟伟人在一起,你想不伟大都难!由此可见:跟三姑六婆在一起,你想不成为三姑六婆都难!经典著作以其“真善美”来陶冶孩子的心性!
  这些经典著作的用处无所不至:
温家宝总理在就职演说上就用到《大学》的“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来回答记者提出的经济问题。在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中,在说到国际关系时,用了《论语》的“和而不同”来阐述中国的立场,当他和布什站在一起时,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总理风采,而身为美国总统的布什去不免相形见绌!
  国父孙中山先生也说:《大学》乃是中国政治哲学,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在《回忆我的父亲》一书提到:当我在科学研究处于逆境的时候,总是可以从《孟子》得到启发。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中国外交学院演讲时说:粒子的观念起源就是阳和阴。连续性观念的起源是公元前六百年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摸索不清的。对一个外交官来说,这种观念是非常有用的。
被誉为日本的爱因斯坦的汤川秀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旅人》自述一书说:我五六岁时就开始诵读中国经典……第一部分是四书,是从《大学》开始的。我最早读的一本书就是《大学》。《论语》和《孟子》,也是启蒙读物。
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我最喜欢的三本书是:《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因为他善用这些经典来管理、来经营企业,因此,海尔现在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至于文学造诣深厚的人,无不是从经典中获益良多!如毛泽东、鲁讯、胡适之、冰心、沈从文、老舍、金庸、余秋雨、蔡志忠……等等,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经典可以用来安邦治国、可以用来搞科学研究、可以用来管理企业……,经典教育内容包涵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等方面,如果那么多好东西不传承给孩子,而让孩子以后从最低的起点开始摸索,真可谓本未倒置,岂不很可惜!
  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前文言文的比例不足10%,现在提高到40%(按最新的大纲),如果教育部不清楚经典教育的好处,又怎么会逐年增加文言文的比重呢?
  孩子现在不读经典,将来也得读!那怕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你也不得不读!不同的是,越小的孩子读这些经典是很轻松、很自然的,在无压力、无分别心(孩子没有难易之分)的情况下就把经典背会了!如果等到为了应付考试再来背这些经典的话,由于孩子已经受到社会上各种好的或坏的习气的影响,并且没有语感(这跟学外语是一个道理的:3岁以前是学习外语最佳的年龄,越大的孩子越难学,难就难在没那个语感……题外话,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再另外讨论),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学得很痛苦,而且考完就忘……。所以,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大脑指挥人的一切行动,因此,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说来话长,稍候补上)……
  好的教育内容也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即适性教育!也就是顺应孩子脑神经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不能作到这一点,施教者会很辛苦,受教育者(孩子)也会很痛苦,效果自然就不会好!最高明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没有感到是在受教育,而效果已自然达成了,而这正是儿童的学习特点。(经典教育的教法后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对关心孩子教育的朋友有所帮助![ Last edited by 黄志平 on 2004-2-9 at 11:52 A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4-2-9 10:50:45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感觉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4-2-9 13:23:4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背起来比我快,但她不喜欢背.可能是我的教法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4-2-9 13:25:43 | 只看该作者
方法不要错!你不用她跟着你背,你只需要天天读给他听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4-2-9 22:14:0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Doman大家谈 板块即将更名为杜邦大家谈

引用:<<!--quote1-->可以看出你还是蛮会幽默的!
这种推理似乎有理,但是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努力适合多数人的愿望,但还是做不到考虑每个人的意愿,——你想读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你不想学什么就不教什么!我们自己或者孩子平时自己阅读时可以这么做。
当中国教育界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所站的角度和所具备的眼光肯定不是普通的家庭所思考的一样,是从中国人的文明传承、未来人才竞争、立身立世等角度来的,有时候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我听专家谈起中国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制定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这些人不会比我们笨的,我们能想到的他们也已经想到了
谢谢夸奖,我要飞到天上去了,呵呵。
可惜中国的这些专家想让我尊敬真是比较难,比较难。没事搞搞“岳飞不应该是民族英雄”啦,中国人起名字要规范啦,更别说现在的教育产业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4-2-10 08:44:26 | 只看该作者

历险小恐龙1-3(rmvb版)

yeah,I taker your point ,thanks for your advice a l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4-2-10 08:53:0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4-2-10 08:59:11 | 只看该作者

【恭喜】前车之鉴斑竹上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4-2-10 16:02:41 | 只看该作者

新东方-新概念英语flash全集(全部可下,快速!)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1:55 , Processed in 0.10729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