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1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8 15: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lass="tborder" id="post165513"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class="thead" style="FONT-WEIGHT: normal" align="right"> #<a id="postcount165513" href="http://www.mx3x.com/showpost.php?p=165513&amp;postcount=1" target="new" rel="nofollow" name="1">1[/url] </td></tr><tr valign="top"><td class="alt2" width="175"><div id="postmenu_165513" unselectable="true" state="false"></div></td><td class="alt1" id="td_post_165513"><div class="smallfont"><img src="http://www.mx3x.com/images/icons/icon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讨论】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div><hr style="COLOR: #d1d1e1" size="1" /><div id="post_message_165513" style="OVERFLOW-X: hidden">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学习效率低,就怀疑孩子智力有问题。其实,造成学习效率低的可能因素有多种,家长在焦急寻找解决办法之前,先要明确孩子学习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一、学习问题的症结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正如人的身高和肤色存在差异一样,大脑加工和处理信息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人擅长用视觉进行学习,有的人对声音特别敏感,有的人则喜欢一边动一边学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模式,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学习效率自然就低!比如,擅长边动边学习的人,要求他们一堂课40分钟一丝不苟地端坐着听讲,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而言学习效果最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动力很大部分来自学习兴趣,对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就积极主动;不喜欢则千方百计地逃避,即使被家长&quot;看押&quot;着学习,也是敷衍了事,成绩当然不会好。对此类孩子,要在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责任心上下工夫。学习习惯不好。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一个孩子如果上课不听讲,一边学习一边玩,总是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一年级开始,如果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该加强弥补工作,力求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一只小虫碰到网上,中央的蜘蛛马上就知道了。知识也一样,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果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和难点,不能形成知识结构,最后肯定学不好,一点效率都没有。对这类孩子,父母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环境不良。有些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学习环境造成的。例如父母不顾孩子的特点把孩子送进重点班,孩子明显地无法跟上班级进度;父母无法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空间与时间,父母离异造成孩子很多心理困扰等,都会造成孩子学习的低效率。学习能力有缺陷。即学习障碍,与智力无关。表现为儿童在听、说、读、写、算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目前,被诊断为学习障碍的儿童人数虽然有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在校生的5%~10%),但总数仍很少。而且,除个别发现有大脑损伤外,绝大部分孩子没有这种情况。对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应当针对孩子特殊的学习能力不足进行专门培训。  此外,多动症、身体不适等也可能造成孩子学习效率低。家长应及时找出其根本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父母,千万别帮倒忙在孩子学习问题上,家长总是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却常常因认识不清而陷入误区,结果事与愿违。误区一:用外在条件刺激孩子学习案例:一个老心理学家住在一楼,门外经常有小孩扔瓶子玩,吵得他睡不着觉。一天,他对孩子们说,谁用瓶子砸到对面的一个脸盆,就给他一块钱。孩子们很踊跃。第二天,他说砸中一次只有0.5元,孩子们想想也不错,就接着玩。第三天砸中一次只有0.3元……最后砸中一次只有0.1元,孩子们觉得很不划算,就再也不到他家门口玩了。同样道理,本来孩子对学习是有兴趣的,但家长的行为将孩子的内在兴趣转化成了外在刺激,并不断强化这些刺激,使孩子逐渐形成了为外在刺激而学习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被刺激次数的增多,孩子对这种刺激的反应自然越来越低,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效率也就越来越低了。误区二:用时间衡量孩子学习有的家长每次回家看到孩子在学习,他就满心欢喜,仿佛读书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如果看到孩子在玩,心里就不舒服,觉得孩子不用功。其实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形:孩子半个小时做完了作业,想出去玩,家长说不行,一个早上才做半小时的作业,再做10题。不一会儿,孩子又做完了,家长说再加写一篇文章。结果一个早上孩子都在做作业。第二天,作业量还是一样多,但孩子一个早上都在做作业,因为他知道,即使早做完了也仍然不能玩,还会被多加作业量,不如慢慢做。学习不是搬砖头,不是说时间长了,总能多搬几块的。学习讲究的是效率。家长的这种做法,反映出家长自身缺乏&quot;效率&quot;观念,延长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却降低了学习效率,导致孩子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是不当的教育方式摧残了这种本能。误区三:孩子学得越多、开始得越早越好有人曾做过实验,将一对双胞胎婴儿中的一个挑出来,训练他爬楼梯。结果发现,这个先学爬楼梯的婴儿不过先会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照样也会爬楼梯,二者在智力和体能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可见,人有其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一样。有的孩子1岁开始认字,3岁能够读报、背诗,5岁就能解答简单的算术题了。家长花费时间和金钱,为孩子的教育提前推波助澜,有时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不少孩子在接受学校课堂教育前,已经在课外接触过这些知识了,认为学校学的东西是炒冷饭,索然无味,而实际上,他们却又一知半解。家长的这种&quot;善意&quot;,使孩子吃上了教育的&quot;夹生饭&quot;,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误区四:别人会的,我的孩子也要学会。有的孩子平时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外,父母亲还让其参加各种培训班:如周一、周三晚上学习奥数;周二、周五参加英语培训;周六上午学钢琴;周日学画画……就算孩子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父母虽然非常心痛,但一想到孩子生长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只能狠心坚持。家长希望儿女成龙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在接受不适合的教育时,孩子在心理上普遍趋向于被动和应付,并不能真正理解或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这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时表现出焦虑、退缩、畏惧等情绪。学习效率很低,非但不经济,有时还会导致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做事磨蹭等不良习惯。三、告别&quot;小拖拉&quot;、&quot;机械虫&quot;(一)&quot;小拖拉&quot;表现形式:写作业磨磨蹭蹭,不到半夜做不完作业,父母在旁边着急地催促,他却依然如故。内在原因:1.没有学习兴趣,硬着头皮应付,能拖就拖; 2.&quot;慢性子&quot;,行动迟缓,紧张不起来; 3.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对症下药:   第一种情况,主要需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提高责任心。   第二、三种情况,要在专时专用、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上下工夫。以下方法供家长参考:1.在平时生活中,联系具体事例,跟孩子讨论拖拉的害处。如隔壁小明因为做事磨蹭,导致学习困难的不良后果,使孩子认识到&quot;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quot;的基本道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人就会被淘汰,就会生活艰难。2.加强专时专用、提高效率方面的指导。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确每次学习的时间、任务和目标要求。每次学习,都要和孩子一起根据三者的要求对结果进行评价,多让孩子体验提高效率、增加玩乐时间的喜悦。其次,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预习--弄清难点;听课--领会关键;复习--扫除疑点;作业--全面巩固;小结--形成系统。再者,要指导孩子提高时间的利用率。督促孩子做作业时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决不要东张西望。平时要指导孩子见缝插针,善于利用零碎时间。3.增加计时性活动练习。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毛病,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从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洗衣物等。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和孩子一起共同设定好,然后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家长与孩子一起评价,调整要求,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对低龄的孩子,进行计时劳动、计时阅读、计时讲故事等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4.让孩子与效率高的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发挥伙伴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二)&quot;机械虫&quot;表现形式: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对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就忘得一干二净。内在原因: 1.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无目标,得过且过; 2.看不到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不灵活; 3.缺乏记忆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对症下药: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被动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毫无计划。家长应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其余两种情况,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以下建议供家长参考:1.要求孩子树立明确的记忆目标。记忆具有指向性。学习中,要记一个单词、一个概念、一条定理、一个公式、一篇诗文,就要孩子树立&quot;必须记住&quot;的目标,不能有记不记无所谓,记得住记不住没关系的想法。应付的态度不利于记忆。2.指导孩子注意理解,及时复习。理解了的东西容易记住。除了必须死记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年代等之外,凡有具体含义的材料都应先理解再记忆。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记忆之后的前几天反复复习,之后滚动复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遗忘。3.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不开&quot;夜车&quot;,保证睡眠。不同的功课,可以采取交替学习的方法,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一天中,利用早晨、上午精力充沛时,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4.增强孩子记忆的自信心。充满自信的人记得快,记得多。因此,家长必须鼓励孩子,让孩子尝到正确方法带来的甜头,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可带孩子去书店买一两本记忆方面的书,让孩子读一读,多学些好的记忆方法,并且鼓励孩子总结出适合他自己的记忆方法。</div></td></tr><tr><td class="alt2"><img src="http://www.mx3x.com/images/statusicon/user_offlin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d class="alt1" align="right">[url=http://www.mx3x.com/newreply.php?do=newreply&p=165513][/url]</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8 16:14:23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受益匪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46 , Processed in 0.10558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