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国芭蕾顶着“样板戏”桂冠活下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7 16:1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dtitle1" align="center">中国芭蕾顶着&ldquo;样板戏&rdquo;桂冠活下来</td></tr><tr><td class="dfont"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2005年12月27日</td></tr><tr><td class="dfont"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来源:法制晚报</td></tr><tr><td>俄国流亡贵族带来芭蕾舞 从&ldquo;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rdquo;到&ldquo;大队会计的老婆立起足尖&rdquo;&mdash;&mdash;&mdash;  中国芭蕾的启蒙者是俄国的一批流亡者。十月革命后,一批俄国贵族滞留在上海、哈尔滨等地,有家难回,生计日蹙,以教钢琴为生,兼教芭蕾。  20世纪20年代,外国文艺团体来华演出形成一个高潮。同时,上海一些大戏院放映的歌舞短片也把芭蕾推进更多中国人的视野。  &ldquo;大腿满台跑&rdquo;的芭蕾在北京立足  1950年,为了声援和支持抗美援朝运动,欧阳予倩执笔创作,戴爱莲领衔主演了大型芭蕾舞剧《和平鸽》。这是中国第一部有活报剧性质的芭蕾舞剧,足尖舞等芭蕾特色的形式和技巧被广泛采用。中国艺术家的这次尝试并不太叫好,&ldquo;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rdquo;是对这次尝试最形象也最带倾向性的谑评。  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创办,中国芭蕾事业正式启动。一大批苏联芭蕾艺术家、编导和教育家来华授艺和访问演出。1958年,古雪夫为该校排练出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从此诞生了以白淑湘为代表的&ldquo;第一代白天鹅&rdquo;。  1959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个芭蕾舞剧团&mdash;&mdash;&mdash;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在北京成立。这个芭蕾舞剧团是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还有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  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到1965年,中国有了北京、上海两个芭蕾舞团和芭蕾舞学校,数十个芭蕾舞剧保留剧目。这是在苏联艺术家&ldquo;传帮带&rdquo;之下中国芭蕾艺术事业的第一个高潮。  &ldquo;大队会计的老婆也立起了足尖&rdquo;  &ldquo;文革&rdquo;开始了,红卫兵冲击芭蕾舞团,贴大字报,叫着&ldquo;砸烂芭蕾舞团,禁止芭蕾舞演出&rdquo;的口号,芭蕾舞几乎就要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了。江青出于政治的需要,提出&ldquo;八个样板戏占领舞台&rdquo;。一顶&ldquo;样板戏&rdquo;的桂冠救了中国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两个&ldquo;革命现代(芭蕾)舞剧&rdquo;被当作了样板戏。一夜之间,芭蕾舞团又神气起来。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并不顺利,在后来所谓的&ldquo;清队&rdquo;中,芭蕾舞团有45%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15%的人被划为&ldquo;反革命&rdquo;。  1967年6月,《人民日报》发出&ldquo;把革命样板戏推向全国&rdquo;的号召,中国芭蕾的第二次浪潮又在政治力量推动下铺天盖地而来。从北京到边疆,各种文艺团体和&ldquo;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rdquo;都跳&ldquo;一红一白&rdquo;,成千上万的琼花、喜儿、洪常青、大春涌现出来。1974年以后,又有&ldquo;革命现代芭蕾舞剧&rdquo;《沂蒙颂》和《草原儿女》加入芭蕾大普及的行列。芭蕾艺术对演员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必须经过长期正规的专业训练,中国大地上无数舞蹈演员跳的只是变了形的土芭蕾。当时有外国记者说:&ldquo;我的上帝,连大队会计的老婆也立起了足尖!&rdquo;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全国虽然有了5家芭蕾舞团,但全国各芭蕾舞团的演员加在一起,总共才200余人,这一数量在国外,也只相当于一个舞团的演员人数。  图为1872年在绘画中第一次出现的脚尖舞技巧  &ldquo;小驼子&rdquo;成为飞起来的&ldquo;仙女&rdquo;芭蕾舞鞋烹调成&ldquo;盛宴&rdquo;  第一位芭蕾舞者:练舞晕倒了  芭蕾萌发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盛大宴饮娱乐活动,正式诞生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路易十四从小受过良好的芭蕾训练,15岁即参加过宫廷芭蕾的演出。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 那么是谁第一个用脚尖跳舞?迄今发现的最早出现的脚尖鞋图样是1821年所绘的法国女演员比阿斯跳足尖舞的版画。但人们普遍认为,塔莉奥妮是第一个用脚尖跳舞的人。  塔莉奥妮生于瑞典。她的天赋并不算好,身材瘦小,相貌平平,四肢不匀称,甚至还有些驼背,曾被人讥笑为永远学不会跳舞的&ldquo;小驼子&rdquo;。父亲期望她继承自己的事业,毅然将她送到巴黎学舞。在父亲的残酷训练下,她终于用高超技艺弥补了身材和容貌的不足。她常常一天训练六个多小时,有时累得晕了过去,不得不解开衣服用海绵擦身才得以苏醒。  1832年塔莉奥妮主演了其父编导的《仙女》,她先穿软底鞋表演,后改用足尖舞蹈。她模仿飞翔的足尖舞姿,轰动了整个欧洲。传说塔莉奥妮在彼得堡演出后,一批崇拜者用钱买下了她的一双芭蕾舞鞋,并用各种作料烹调,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舞鞋宴会,最后把舞鞋分而食之。更传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布娃娃也被打扮成了塔里奥妮立起脚尖的模样,至今仍保留在伦敦的博物馆里。  塔莉奥妮所穿的舞鞋与今天大不相同,由于鞋的顶端当时还没有衬入&ldquo;硬物&rdquo;,所以她用脚尖站立的时间不可能太长。但芭蕾的脚尖技巧,从《仙女》和塔莉奥妮开始。  自创中西合璧&ldquo;如意舞&rdquo;颐和园办晚会调袁世凯乐队  中国第一芭蕾舞女&ldquo;文革&rdquo;遭断腿  第一个演习芭蕾的中国人是驻法公使裕庚的女儿裕容龄。裕容龄生于1883年,早年随父母出使日本,向日本女仆学习日本舞。  1901年,裕庚奉调驻法国巴黎,裕容龄随同前往,同年入法兰西国立歌剧院和巴黎音乐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902年,裕容龄成了邓肯的及门弟子。  1903年裕庚回国,裕容龄进宫一面做翻译,一面被特准于宫中研习中外舞蹈。1904年5月,裕容龄作为御前女官于颐和园乐寿堂举办了一场独舞晚会,由专门从天津调来的袁世凯的西洋乐队担任伴奏。独舞晚会上,裕容龄表演了西班牙舞、希腊古典舞和自己编创的中西合璧的&ldquo;如意舞&rdquo;,却没有表演芭蕾。  后来,裕容龄一直从事舞蹈职业,民国以后还多次参加义演,并做过总统府的女礼官。1949年以后,周恩来提名裕容龄做政务院文史馆员。&ldquo;文革&rdquo;中裕容龄的双腿被打碎。1974年,裕容龄以91岁高龄辞世。  裕容龄虽然是中国芭蕾的老祖母,可她并没有多少机缘跳芭蕾,也没有把芭蕾带到中国。她从巴黎回国十几年以后,芭蕾才在中国本土登陆。中国芭蕾的启蒙者是俄国的一批流亡者。十月革命后,一批俄国贵族滞留在上海、哈尔滨等地,有家难回,生计日蹙,以教钢琴为生,兼教芭蕾。       </td></tr></table>此帖由 styzx 在 2005-12-27 16:20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23 , Processed in 0.19768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