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y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中大心理学家Freedom Leung谈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12-29 11:44:27 | 只看该作者
dyly+2005-12-27 18:40-->引用:dyly @ 2005-12-27 18:40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每天吃抗抑郁药来让自己快乐,时间长了大脑就非常依赖这个药物,自己就不会分泌快乐激素了!抗生素和所有的“药物“---人类干预的手段都是一样的结果,就是大脑的应变性会很差。并不会因为药物而更健康。大自然的安排是非常神奇的,人只有通过丰富多样适量的食物才会不抑郁,也不会缺钙。小孩子的成长更是需要这样缓慢自然的过程,任何人为改变这个规律的做法都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话说的远点,我们人类就是太自做聪明,以为能改造自然,才造成当今的各种问题。
同意,所以我有时候觉得药补锌、钙不好,当时具体自己还没想明白,只是觉得我是不是反科学啊。现在想起来是我认为3岁前会影响孩子以后得吸收能力。记得看过一个discoverry上说过人怀孕得时候呕吐是一种保护性反映,这样胎盘会长得更大,对孩子以后吸收营养更有利。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看来人工干预的事情一定要想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12:02:10 | 只看该作者
feiniaoyuyu+2005-12-29 11:28-->引用:feiniaoyuyu @ 2005-12-29 11:28 同意,我们孩子现在就整天要"讲故事""讲故事".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选择书很重要啊.另外,我本人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我觉得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是:和自己有对立情趣的人说话的时候,关闭自己的情绪,一律笑脸相应.也就是自己人为的干预自己的情绪,用另外一种情绪代替,我现在觉得这很好做到,并且完后感觉到别人的感情变化,感觉也很好.我自己要能够分析自己的情绪,好好利用自己的情绪,对自己是有保护作用的.但是这涉及到孩子处理事情的培养。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谢谢你的透彻清晰的分析,一直很关注你的贴子
[/quote]孩子的情绪管理和调控有很多都是从父母家庭那里习得。你的这样的做法很好。但是家庭内部应用时要注重适度和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12:12:09 | 只看该作者
feiniaoyuyu+2005-12-29 11:44-->引用:feiniaoyuyu @ 2005-12-29 11:44 同意,所以我有时候觉得药补锌、钙不好,当时具体自己还没想明白,只是觉得我是不是反科学啊。现在想起来是我认为3岁前会影响孩子以后得吸收能力。记得看过一个discoverry上说过人怀孕得时候呕吐是一种保护性反映,这样胎盘会长得更大,对孩子以后吸收营养更有利。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看来人工干预的事情一定要想清楚。
是的,特别对。大自然安排的任何都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一点,就有可能引起的是连锁反应,只是我们人类根本没有那么聪明,能全盘处理好。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女人在孩子吃奶时,吮吸奶头后,母亲大脑里会分泌出一种快乐激素,这种快乐的感受就会深深地印在海马里,海马主管人的记忆。因此母亲就会对孩子充满感情,吃奶的次数越多,就会越爱孩子。否则母亲只觉得喂养孩子是麻烦事,又怎么才会情绪很好的爱孩子呢?这也是母子感情依恋建立的最好方式。人工喂养对此造成的影响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孩子的安全依恋建立对她的心理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女人在性交中达到高潮时,同样会分泌这种激素,这也是女人为什么对男人这么痴情依恋,而男人因为大脑里没有这样分泌快乐激素,所以可以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当初就已经设计安排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12:15:26 | 只看该作者
<em>dyly . 如果把上面这句话用于左脑,恐怕也挺适合的.因为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左脑教育. 那么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下. 不好意思, 好象有点跑题 , 只是我一直这样想, 现存的,未必是最合理的,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改变 .</em> 学校教育已经做错了,我们不能因此还要在家庭教育上这样做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12-29 12:24:35 | 只看该作者
dyly+2005-12-29 12:12-->引用:dyly @ 2005-12-29 12:12 是的,特别对。大自然安排的任何都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一点,就有可能引起的是连锁反应,只是我们人类根本没有那么聪明,能全盘处理好。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女人在孩子吃奶时,吮吸奶头后,母亲大脑里会分泌出一种快乐激素,这种快乐的感受就会深深地印在海马里,海马主管人的记忆。因此母亲就会对孩子充满感情,吃奶的次数越多,就会越爱孩子。否则母亲只觉得喂养孩子是麻烦事,又怎么才会情绪很好的爱孩子呢?这也是母子感情依恋建立的最好方式。人工喂养对此造成的影响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孩子的安全依恋建立对她的心理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女人在性交中达到高潮时,同样会分泌这种激素,这也是女人为什么对男人这么痴情依恋,而男人因为大脑里没有这样分泌快乐激素,所以可以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当初就已经设计安排好了。
难怪我念念不忘曾经往事,在此才找到答案耶<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smil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哈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12-29 15:15:17 | 只看该作者
dyly+2005-12-29 12:12-->引用:dyly @ 2005-12-29 12:12 是的,特别对。大自然安排的任何都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一点,就有可能引起的是连锁反应,只是我们人类根本没有那么聪明,能全盘处理好。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女人在孩子吃奶时,吮吸奶头后,母亲大脑里会分泌出一种快乐激素,这种快乐的感受就会深深地印在海马里,海马主管人的记忆。因此母亲就会对孩子充满感情,吃奶的次数越多,就会越爱孩子。否则母亲只觉得喂养孩子是麻烦事,又怎么才会情绪很好的爱孩子呢?这也是母子感情依恋建立的最好方式。人工喂养对此造成的影响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孩子的安全依恋建立对她的心理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女人在性交中达到高潮时,同样会分泌这种激素,这也是女人为什么对男人这么痴情依恋,而男人因为大脑里没有这样分泌快乐激素,所以可以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当初就已经设计安排好了。
<font color="royalblue">  可惜我没有给孩子喂奶的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12-29 15:54:04 | 只看该作者
自己什么都不懂,看这些象看天书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16:01:12 | 只看该作者
liuxing+2005-12-29 15:54-->引用:liuxing @ 2005-12-29 15:54 自己什么都不懂,看这些象看天书一样。
别这么暗示自己。告诉自己&ldquo;我看得懂!&ldquo;连说三遍,然后再看。你就能回复讨论了。你坚持做上半年,你就能自己写了,到时看不懂的是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12-29 16:52:16 | 只看该作者
用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教育,家庭成员的良好素质和平和的家庭氛围更能塑造孩子的健良心理!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用自己的感觉认知这个世界! 总结的非常精辟!此帖由 dyly 在 2006-01-06 09:2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12-29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dyly+2005-12-29 12:15-->引用:dyly @ 2005-12-29 12:15 <em>dyly . 如果把上面这句话用于左脑,恐怕也挺适合的.因为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左脑教育. 那么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下. 不好意思, 好象有点跑题 , 只是我一直这样想, 现存的,未必是最合理的,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改变 .</em> 学校教育已经做错了,我们不能因此还要在家庭教育上这样做错?
既然学校是偏重左脑的,那么在家庭教育里偏重右脑多一些,是不是能左右脑平衡一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8:15 , Processed in 0.08348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