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547|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孩子的问题----物理方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6 20:5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在东湖玩,小孩子看着宽宽的湖面,对爸爸说,爸爸,不用尺子, 你知道怎样测量湖的宽度?小孩子说:"妈妈拿一块镜子,婆婆站在对岸上,婆婆看到镜子头的光后就叫:看到了。爸爸用秒表计时,光的速度乘以时间就是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6 22:18:43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不简单啊!

背概念的孩子见过不少,能把书上的东西在生活中运用验证的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7 13:25:14 | 只看该作者
不科学——

原理是孩子学会光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你告诉孩子理论上可以,现实中非常8科学。

因为秒表是手动记时,误差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7 15:01:50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的思路完全正确,我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测一下,当然测出的结果不会正确,再引导孩子思考原因是什么。

多可爱的孩子啊。喜欢电机、齿轮这类的东西吗,我儿子最喜欢这些了,可以交流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1-9 15:52:21 | 只看该作者
恩恩+2005-11-07 15:01-->引用:恩恩 @ 2005-11-07 15:01 小孩子的思路完全正确,我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测一下,当然测出的结果不会正确,再引导孩子思考原因是什么。 多可爱的孩子啊。喜欢电机、齿轮这类的东西吗,我儿子最喜欢这些了,可以交流交流。
是的,我也觉着这小孩思路完全正确,而且很会动脑,更令人惊讶的是,看豆豆的注册信息是2003年10月的,不会是2岁多的小孩想出这种问题吧,给我的感觉就是太夸张了,简直是太吓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1-9 16:39:46 | 只看该作者
芜湖小李+2005-11-07 13:25-->引用:芜湖小李 @ 2005-11-07 13:25 不科学——原理是孩子学会光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你告诉孩子理论上可以,现实中非常8科学。因为秒表是手动记时,误差极大


版主,创造力比古板的实验守则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9 16:53:53 | 只看该作者

知道我为什么扣你的分吗?

“但是不要对孩子说,让他自己回答自己,不管他的答案是怎样的,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问题,他迟早会知道答案,可贵的是探究的精神。这也就是我不赞同告诉孩子成人科学思维的原因,因为思维会被固定的很死。影响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是你自己说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1-10 10:04: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上,我和6楼的产生分歧,导致6楼的动用特权...惭愧.

我前面所说的“成人科学思维对孩子的思想禁锢”是针对那些目前人类没有得到绝对科学论证的科学问题——比如天文学上的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是目前人类受到研究限制的问题,所以陌生领域广泛宽阔。

但是楼主这个光测距离的问题恰恰是个物理学上有准确论证的真理,在真理面前事实是最重要的,没有是非的空间。所以正确的实验手段是教学的根本。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的!

我所说的那一段话被6楼引用,说明6楼承认我的观点,开心!但是6楼也同时被我的思想禁锢咯!因为不同问题是要不同对待的!

不知道6楼赞同我的观点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1-10 10:52: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讨论讨论..我给你加回.利用时间和速度测距离,是较常规的方法之一.小孩的思维值得嘉奖,但小李说的也不错..另外,利用声音测光,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1-10 11:04:37 | 只看该作者
芜湖小李+2005-11-10 10:04-->引用:芜湖小李 @ 2005-11-10 10:04 我前面所说的“成人科学思维对孩子的思想禁锢”是针对那些目前人类没有得到绝对科学论证的科学问题——比如天文学上的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是目前人类受到研究限制的问题,所以陌生领域广泛宽阔。
但是楼主这个光测距离的问题恰恰是个物理学上有准确论证的真理,在真理面前事实是最重要的,没有是非的空间。所以正确的实验手段是教学的根本。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的!我所说的那一段话被6楼引用,说明6楼承认我的观点,开心!但是6楼也同时被我的思想禁锢咯!因为不同问题是要不同对待的!
不知道6楼赞同我的观点么?


拜托你看看版友豆豆的孩子多大?
拜托你记住这里不是小学课堂,这里有着从负岁到小学到中学孩子的家长!
在下结论之前,请先确定好你的前提,确定好你的说教对象。
"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也应当是因时因地因人因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的严谨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8:35 , Processed in 0.09859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