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做父母-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3 19:2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训练孩子好行为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用物质奖励、活动奖励和精神鼓励来提高孩子好行为的发生率,同时用撤销奖励来减少孩子坏行为的发生率。在这个基本原则下,还有几个具体问题,我认为很重要。  第一,当孩子出现一个不好的行为的时候,必须立刻表现出明确的否定态度。  举个例子,孩子的玩具找不到了,就哭,闹,大声喊叫,那些不善于训练孩子行为的家长,尤其是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爷爷奶奶辈,此时往往跟着孩子着急,翻箱倒柜地帮孩子找玩具。他们以为,只要玩具找到了,孩子就不闹了。须知,家长此时的行为,实际上强化了孩子在找玩具时的哭、闹、大声喊叫行为。他会认为,只要我哭、闹、大声喊叫,爸爸妈妈就会帮助我找。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他就会以同样方式对父母&quot;下命令&quot;,而且变本加厉,一次比一次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方法应该是马上表态:&quot;哭、闹、大声喊叫不好!再哭,再闹,玩具也还是找不到,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最后一次玩这个玩具是什么时候,玩完自己放哪里了?&quot;如果孩子真的想不起来,还是找不到玩具,可以接着说:&quot;妈妈帮你找玩具,但是有一个条件,不许哭、闹,也不许大声喊叫,不然妈妈就不帮你找&quot;等玩具找到以后,还要对孩子说:&quot;以后玩具丢了,先自己好好想,慢慢找,找不到了,来告诉妈妈,妈妈会帮你找,不要哭闹、大声喊叫。记住了没有?&quot;如果下次孩子忘记了,还是哭闹,就先提醒他:&quot;上次我怎么跟你说的?丢了东西,不要哭闹,先自己好好想想,实在想不起来,就告诉妈妈,妈妈帮你找。&quot;  不要几次,孩子以后再丢玩具,就不会哭闹了。  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只要您掌握好原则,孩子的行为就会按照您设计的方式,逐渐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您不懂得这些技巧,也缺乏耐心去跟孩子&quot;理论&quot;,那么,孩子变得不听话,特别&quot;皮&quot;,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在表达否定态度的时候,必须以讲道理为先,不要喝斥、打骂,情绪上显示出不高兴的样子,但不要发火。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理智和情感的分寸。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了&quot;坏事&quot;时,不是打骂,就是恶言恶语地吓唬,他们的体会是,这样做很&quot;管用&quot;,能有效地制止孩子的坏行为。一位妈妈跟我说:&quot;有一次,我刚扫完地,孩子就在那里用脚踢墙皮,把墙皮踢了一地。我就照一贯的办法,大声喝斥地说:'是你自己把墙皮扫干净,还是让我揍你一顿?'我这么一说,还真管用,孩子马上说:'我扫,我扫。'您看,问题不就解决了么&quot;  的确,问题表面上是解决了,孩子也知道了,在家里不能踢墙皮。但是,这里隐藏着许多负作用。首先,孩子并不懂得踢墙皮为什么不对,他认为,在家里踢墙皮,是要挨妈妈打的,只要没有人打他,这件事就可以干。在家里,妈妈要打,所以以后不敢在家里踢墙皮,但是出了门呢?到了幼儿园、学校,特别是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他不干这种坏事吗?其次,他以后可能会以同样的大声喝斥、骂骂咧咧的方式,对待他的同伴、同学。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学校,我们都能看到,有些孩子显得很有&quot;教养&quot;,一贯不打人、骂人,老师不在时也不干坏事,还有些孩子则缺乏&quot;教养&quot;,经常会出些坏&quot;点子&quot;,常常背着老师做坏事,对同学态度蛮横,但这些孩子回到家里却很&quot;老实&quot;,不敢做坏事,在父母面前像个小绵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一贯用这种打骂、喝斥的态度&quot;教育&quot;他们。父母缺乏&quot;教养&quot;导致了孩子缺乏&quot;教养&quot;。  像上面的例子,正确的作法应该是,看到孩子踢墙皮,马上不高兴地说:&quot;踢墙皮不好,不对,既毁坏了墙,又把地弄脏了,妈妈不高兴啦!乖孩子不踢墙皮,妈妈喜欢乖孩子。你现在要是自己把墙皮扫干净,妈妈就不生气了,记住以后再也不要干这种事情了!&quot;如果孩子是无意识地做了这件事,相信他会自己去扫地的。而且,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就是那种在幼儿园和学校显得有&quot;教养&quot;的孩子。  在200年前的英国&quot;贵族学校&quot;,有人发明了用严厉的方式教育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教师虽然严厉,但从不打骂,从不大声喝斥,但是效果非常显著,从&quot;贵族学校&quot;毕业的孩子,到了社会上,行为举止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因为他们从小接受严格的行为训练。在英国,这种教育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只是现在比那时更&quot;人道&quot;一些。  说起咱们中国人的素质,就不能不说到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如果上一代人是在父母的瞪眼、喝斥、打骂中渡过自己的幼儿期的,那么可以想象,下一代人也会在幼儿期有同样的遭遇,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的素质怎么提高呢?中国人怎么会变得越来越有教养呢?   第三,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提供好的榜样和示范。  一位妈妈对我说:&quot;我的孩子做了错事,我说他,他不但不听,还踢我,啐我,您说怎么办?&quot;我问这位妈妈:&quot;您和您爱人有没有在发生冲突时当着孩子面做过类似的举动?&quot;这位妈妈想了想,不好意思地笑了。显然,孩子的踢人、啐人行为,是从妈妈爸爸那里学来的。  观察学习是人的一大特长。好多事情,你不用教,孩子只要看到了,就会跟着学。像咱们&quot;国骂&quot;,还有工人体育场里的&quot;京骂&quot;,动画片里的打斗,反面人物说的坏话、闹的恶作剧、做的坏事,电影电视中成人的谈情说爱,还有引逗着孩子们逐步升级地消费攀比的那些广告词儿,孩子们学得最快。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新奇,好玩,模仿出来会引起人们的好笑和兴趣,甚至谁模仿得多,谁会受到同伴的钦佩和赞扬。  模仿是人的天性,连成年人都爱模仿别人的行为,孩子更不用说。所以,当父母的,必须在孩子面前约束自己的行为举动,有些言行,背着孩子可以说,可以做,但是当着孩子面不能说,也不能做。&quot;身教重于言教&quot;这句老话在这里特别应该强调。   做了父母的人和没有做父母的人就是不一样。做父母,肯定要失去一些自由,没做父母之前,你可以随随便便,大大咧咧,发牢骚、说脏话,都关系不大,但是做了父母之后,你必须约束自己,必须向孩子提供好的榜样和示范,你必须为孩子健康的成长和真善美的心灵负责!因为做父母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就必须为此作出牺牲。 <font face="Tahoma">转自:本文是陈会昌教授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嘉宾的文字实录。此帖由 永远的君度 在 2005-10-23 11:28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1-18 14:0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我们做家长的是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对孩子对自已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1-19 21:13:4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多谢楼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7-18 06:57:38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参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9:55 , Processed in 0.1816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