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0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学习不考试的刘真然回到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0 14: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pan class="style6"><font color="#010140" size="4">  在度过了自己给自己安排的漫长的暑假后,刘真然终于在一个月前重新回到了学校。问及这次重返学校的感受,刘真然一个劲地乐,按她所说,她现在已经和所有的同学都混熟了,而且同学们对她的感觉也不错,她现在正在竞选大队委。父亲所担心的&ldquo;女儿不能融入新集体&rdquo;的问题没有发生,这也让刘真然的&ldquo;鬼马老爸&rdquo;放心不少。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tongnian.com/Files/tnrw/tnrw051014001.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12日下午,中央电视台的两名记者扛着摄像机站在了刘真然面前,对于两位陌生的朋友和摄像机镜头,刘真然这个&ldquo;精灵女孩&rdquo;似乎并不怎么感兴趣,依旧自顾自地玩着。据两名央视记者介绍,他们要在天津呆三天,记录下刘真然的生活、学习情况,记录下她所表现出的这份童真,请大家来共同探讨其父亲那种多少有些前卫的教育方式。 相关新闻:<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另类老爸造就&ldquo;放肆&rdquo;女儿 光去上学从不考试 <p align="left"> 一名 8岁女孩上到小学 2年级却从未参加过考试,为了让她自由自在地生活,她的&ldquo;鬼马老爸&rdquo;甚至自主给自己的&ldquo;精灵女儿&rdquo;放起了长假。  见到刘真然时,她站在爸爸的工作间里,又是端起砚台,又是倒上墨汁和饮料的混合物,按她所说,她要给爸爸画个花猫脸。尽管对于 8岁的刘真然来说,记者是生人,但她丝毫没什么陌生感,和老爸打闹着,鼓捣着自己的发明。  &ldquo;她就是这样,孩子嘛,就应该玩,她肯定有自己的想法。&rdquo;刘真然的老爸似乎对这一切已经习惯了,而这对父女之间的称呼,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ldquo;老刘&rdquo;是刘真然给老爸的特定称谓。  刚刚做完墨汁和饮料的发明,刘真然就拿着毛笔跑到父亲跟前,非要给他画胡子,在遭到这个&ldquo;老朋友&rdquo;的拒绝后,刘真然开始画自己的脸,三两下就把自己画成了&ldquo;花猫&rdquo;。  孩子不参加考试是刘真然老爸的决定。&ldquo;我觉得那没有意义,学会知识就行了,没必要让考试给孩子造成压力。&rdquo;孩子上学两年,期中和期末考试,他都没让女儿参加,平时的小考,只要他知道,也一定把女儿接回家,所以在刘真然的记忆中,几乎没考过试。让孩子放个长假也是老爸的决定。&ldquo;过了&lsquo;六一&rsquo;儿童节我就不让她去学校了,这学期的内容都学完了,可以提前放假。我打算让她出去旅游,多见识见识,能了解到很多地理方面的知识。&rdquo;  刘真然的老爸说,孩子的不拘小节,孩子的所谓&ldquo;放肆&rdquo;其实都是他一手&ldquo;造就&rdquo;的,也是他故意的。&ldquo;孩子嘛,就不应该有条条框框,应该自由地发展,应该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hellip;&hellip;&rdquo;老爸的话还没说完,刘真然就又闹了起来,不过,这次她的&ldquo;发泄&rdquo;对象改成了摄影记者:&ldquo;你都拍了我这么多张照片了,中午还不请我吃饭,真抠门!&rdquo;  班主任评价刘真然优缺点  缺点  任性不认真不合群办事没长性  优点  聪明诚实勇敢能力强 <font color="#010140" size="4">  □细节&middot;专家 如此成长今后恐难融入社会  记者采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专家韩映红老师时,她觉得刘真然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ldquo;有点过&rdquo;。  首先,韩老师认为,刘真然的父亲不让孩子参加考试是不对的,&ldquo;让孩子从小参加考试,一是为检验他的学习成果,另外还是为锻炼孩子,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他战胜困难的能力,锻炼他的责任感&rdquo;。  据韩老师介绍,其实,像刘真然父亲这种类似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国外已经存在,不过,国外的家庭教育更系统,更规范。&ldquo;刘真然现在生活中随意性比较大,很有可能适应不了其他的孩子,无法融入孩子们的团体,这对她今后的发展,或许弊大于利。&rdquo;韩老师说,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融入,否则的话就会被淘汰。如果像刘真然在他父亲的教育下过于随意,过于自我,那么就很有可能脱离社会。  韩老师告诉记者,最近她接待的家长中,八成以上都是咨询孩子任性问题和如何交往的问题。在韩老师看来,刘真然父亲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尽管在国内还为数不多,但需要进一步探讨,进一步完善。   □细节&middot;老师  如此教育可借鉴但需推敲  在刘真然的班主任张老师眼里,这个 8岁的女孩与同龄人相比有太多的不同,刘真然所表现出的个性,有好也有坏。  在所有与刘真然有接触的老师中,张老师算是她比较喜欢的一个,刘真然甚至会每天亲一下张老师。这不仅在其他孩子看来很难做到,就连张老师本人都感觉特别意外。张老师说,在某些时候,她能感觉出刘真然的天真,感觉出她的真诚,这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亲她,而是她的表达方式最为直接。  对于刘真然父亲对于孩子的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张老师认为他的很多东西值得借鉴。不过,在张老师看来,或许有些时候刘真然的父亲对孩子并不是非常了解。张老师说,在现在看来,刘真然比较任性,有些时候听不进其他人的话,这对她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细节&middot;家长  如此教育只为让孩子快乐  刘真然的父亲将女儿的成长记录成一本书&mdash;&mdash;&mdash;《我就是希望你快乐》。&ldquo;其实,我现在也知道孩子身上有些缺点,比如她的没规矩,不过,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在我看来,那些看上去非常有规矩的孩子根本不是孩子的&lsquo;本我&rsquo;,而是一种装出来的表象。&rdquo;谈话中,刘真然的父亲始终在强调一种诚实,而这种&ldquo;必须的诚实&rdquo;也是他无时无刻不灌输给孩子的思想。&ldquo;孩子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一种诚实,一种真诚,因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如果装出来懂什么的话,那就不是孩子了,就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出现的心理状态了。&rdquo;  刘真然的父亲有时会让孩子一个人到厨房去做饭。&ldquo;这些事情她早晚要接触的,如果家长总怕孩子做饭时被烫着,那么孩子永远成熟不了。&rdquo;  刘真然的父亲认为,孩子想做什么,想玩什么,他一定会去做的,一定会去玩的,这就不如让他当着家长的面去做、去玩。假使他们背着家长,后果将很难想象,&ldquo;我觉得那会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rdquo;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33">疯玩俩月乐坏&ldquo;精灵女儿&rdquo; 插班问题难坏老爸 曾经轰动一时的&ldquo;精灵女孩&rdquo;刘真然,在&ldquo;疯玩&rdquo;两个多月后现在又开始想上学了,可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刘真然再想找个学校插班确实是有点难。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前&ldquo;精灵女孩&rdquo;就离开学校算起,她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和同学、老师在一起了。刘真然的爸爸说,当初就是尊重孩子的意见,才让她离开以前那所学校的,现在,或许是孩子开始留恋起学校的生活,又告诉他想重新上学。  这两个多月来,刘真然可是玩遍了大江南北,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日子还是比较充实的。&ldquo;我看到了大山,还看到了小溪,真的很漂亮。&rdquo;说起这次不间断地长途旅游,刘真然还是满脸的兴奋,她说,这些日子的经历,有的她已经画了下来,有的则写成日记,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小秘密。  不过,一说到想再回学校的事,刘真然的&ldquo;话匣子&rdquo;就像突然断了电一样,一下子没了声音,隔了好半天才小声挤出句&ldquo;现在没人要我&rdquo;。说这话时,这个调皮的小女孩还两手摊开,撅着小嘴,做出无奈状。  刘真然的爸爸告诉记者,作为家长,他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既然孩子又想回到学校,他也会再帮孩子去找个学校。&ldquo;然然说,她不想再回以前那所学校,想再换个环境。&rdquo;话说起来简单,事情办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从两周前学校开学开始,刘真然的爸爸连续跑了几所学校,但没有一所学校同意接收刘真然,理由也都几乎一样&mdash;&mdash;&mdash;不接收插班生。对于几所学校的苦衷,刘真然的爸爸表示理解。&ldquo;我们也问了一些老师,之所以不接收插班生,学校方面也是考虑到学生自身学习情况、来到这里的适应情况等。&rdquo;  尽管再次上学目前受阻,但刘真然却时刻做好准备,她甚至每天在家都看上一会儿书。&ldquo;我先自学,找到学校再补课。&rdquo;像个小大人一样,刘真然小声地告诉记者,其实,她现在真的很想到学校去上学,在学校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可以把这个假期的精彩日子讲给大家听。</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14:44:37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style6"><font color="#010140" size="4">   天津的8岁女孩刘真然从上小学到二年级从未参加过考试。这是她的另类老爸给她的&ldquo;特权&rdquo;:一到考试,就放假回家玩耍。这位另类老爸独特的教育方式受到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另类老爸名叫刘书宏,笔名&ldquo;老蛋&rdquo;,在女儿的口里,经常被叫做&ldquo;臭老刘&rdquo;或者直呼其名,他一点都不生气。这位另类老爸为女儿选择学校也够另类的:跑了十几所小学,反复比较后,却发现最好的小学是民工小学。于是,他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收费最低廉的民工小学,和卖菜打工的小商贩的孩子们坐在一间课堂里上课。他说:&ldquo;朋友都说,你怎么把孩子送那里去了呢?孩子会不会学坏了?我认为,在这所学校里,有个最重要的东西:见多识广,那里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如果孩子学点脏话骂人,她都会用很多方言。而且,能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各个阶层的人,对她的一生都有好处。&rdquo;但是,不久以后,他却给孩子转学了,原因是发现女儿的老师没有笑容:&ldquo;一个没有笑容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人。&rdquo;  刘书宏说,原本并不想让女儿去上学,但是觉得一个孩子天天呆在家里也是一个问题,就送她去上学了。上学以后,他却坚决不让女儿参加任何考试,以表示对中国应试制度的抗议:&ldquo;社会对这个考试成绩的压力太大了,其实这些压力没有道理的。因为测验本身就是老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的手段,结果变成了一种盲目追求高分数的错误心态,孩子考不好就非常痛苦,有罪恶感。&rdquo;发生这件事情后,刘书宏就告诉女儿:&ldquo;然然,如果你的老师让你罚站,你一定要跟他讲&lsquo;我不罚站,我有我的人格和尊严&rsquo;。如果老师让你请家长,你就说:&lsquo;我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解决不了,再叫家长&rsquo;。&rdquo;  今年暑假,别的孩子都在忙着上各种辅导班、写暑假作业,刘真然却忙着在爸爸的公司打工:上午扫地,下午擦桌子、喂鱼浇花,中午给老爸烧一碗面条。一天的薪水是5元钱,有哪样做不好,就会被扣掉一块钱。爸爸说,这样做是为了给女儿灌输有偿劳动的观念。  不考试、不做作业,那么等刘真然18岁以后,她连个小学文凭都没有,她如何到社会上去工作呢?对于这一点,小姑娘早有打算:&ldquo;我可以到市场里面,去摆个小摊子。不一定到大公司里去工作才能赚钱啊?没有能力是赚不了钱的。&rdquo;父女俩似乎一点都不担心以后的问题。现在,父亲已经把女儿的成长经历和做老爸的心得写成了两本书,一本是《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另一本是《我就是希望你快乐》,现在正在写第三本。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29 22:57:31 | 只看该作者
这位父亲的做法真叫人佩服。我就做不出来。尽管我也不想让我的孩子参加任何考试,可我没有勇气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心灵受到任何打击,可我没有能力帮助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30 23:02:19 | 只看该作者
这重做法不太试应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31 09:26:26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值得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1-2 13:40:10 | 只看该作者
学会生活应该是每个小朋友自身的事情,父母是决定不了的,她的父亲能够一生都为她提供这样的环境么?如果做不到,还是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成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2 15:30:45 | 只看该作者
真有勇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1-2 15:47: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改变不了社会,就得适应社会,这是我的体验。我觉得刘真然的家长有点过了,考试不见得就有多大压力,压力和考试是两码事,有许多人轻松应考的。快乐也不是没有压力不考试就能获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1-2 16:03:36 | 只看该作者
人是社会的人,快速适应社会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的一课。我不喜欢中国的教育体系,但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适应中国的教育体系。个人的挣扎是徒劳的,只会害了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7:25:11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理解看来:去适应偶们的教育模式,就意味着孩子天性的泯灭!从此,孩子近20年时间只能看到书本大个天!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17:51 , Processed in 0.08024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