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0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十八个亿培养经费清华北大,你留给了国家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17 23:3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养了这帮不孝子女,长大了弃母!回头再来帮着老外来跟国企竞争,来挖国家的墙角!最可悲的是,周围的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好像真的衣锦还乡了。   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   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在拿到这组数据之前,北京大学教务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北大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数据是不会向外公开也从来没有向外公开过的。   2002年4月5日,记者冒雨赶到了北京大学派出所办公室,门上贴着一张白纸:有事直接推门,不用敲门。进去之后,看到仅有的两个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交取表格、办理手续的人进进出出,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办公室负责人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抽空说:"这段时间是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的高峰期,北大学生申请出国留学被拒绝还是很少的,今年截止目前为止,出国留学的人肯定比去年还要多。其中大部分出国留学是自费的。"   清华大学对于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数据讳莫如深,记者曾多次向清华有关部门索要相关数据,得到的回复是:这些数据没有得到教育部批准,不能随便向外界公布。但是来自新华社的数据表明: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千人以上,而且每年都是持续增长的势头。   据北大一些老师和学生说,北大文科出国的学生少一些,理工科毕业出国的学生就非常多了。比如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一直是出国比例比较高的的学科,如上文提到的,几乎全班学生都出国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因此在美国举行同学会也就很自然了。   在北大、清华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在大二、大叁的时候不是去上基础课而是手里捧着新东方的"红宝书"准备"寄托"(GRE和托福)考试。   当记者走出北大校门时,碰见一群来自四川某中学度春假的中学生,尽管天上细雨靡靡,却丝毫没有降低他们的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在北大西门那座古香古色的门前留影。一个女孩子兴奋地对给她拍照的同学大声叮嘱,一定要把"北京大学"四个字拍进去,记者看见,他们的眼神中迸发着激动。   北大、清华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简直就是高高在上的圣坛,这里寄托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但是一旦梦想实现,当他们真正迈进这座大门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的"寄托"目标就迅速变成了遥远的大洋彼岸的那些国家?难道这里仅仅是他们实现跳跃的一道龙 门?   不回国的理由   为什么出国留学?学生们的理由充分得似乎无可辩驳,"国内技术水平低,试验设备差,研究环境不好。"   的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研究的环境确实无法和诸如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相比。不过出去的学生大部分乐不思蜀又如何解释呢?   《中国青年报》曾经在清华校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国时,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还有3位说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情况再作决定和不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   其实,很多人在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不再回来的准备。   另据统计,在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自费出去的,而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绝大多数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靠奖学金自费留学的。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国内的发展条件不好、体制不健全、国内的薪资待遇不高、国内的政策不够有吸引力……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上述理由的确成立。   如果按照个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他们的确实现了个人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也正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我们才更需要一流的人才投入到社会各个行业中,以改善现状,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北大、清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和培养的大学,拥有全中国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环境、设备,是国家最宠爱的两个孩子,但现在最宠爱的孩子尚不思回报国恩,我们又怎能对别的孩子有更高的期望?   记得上次采访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的叶朗教授时,他引用老子的话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为我们的根基在中国,鸟飞得再远再高,最终应该还是要飞回来。   三年十八个亿,收获了什么   从1999年起,为了支持北大、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国家分叁年累计单独给北大、清华各拨款18个亿。18个亿,虽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要的资金可能还差得很远,但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正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所说:"国家给了北大和清华18个亿,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投入。"这是一种额外的投入、是一种特别的预算。   按正常的拨款模式,北大、清华所得到的资金已经高于一般院校了,再加上这种政策倾斜,中国其他那些高校看来再急追慢赶,也无济于事,更遑论能够和北大、清华一争高下了。   所有的现象和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国家对北大、清华十分重视和关照,为了把北大、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不惜厚此薄彼。   为什么?   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期,急需大量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尤其是大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是18个亿和更多的投入之后,我们却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一流的人才,尤其是一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量地出走,而且是急不可耐地出走。花越多的钱,师资力量越强,教学环境越好,也恰恰为他们出国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清华的一位学生颇有感触地说:"能在本科毕业时出去,就不要在本国读研究生。"在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直接出国的学生比例比研究生还要高很多。   "事实上,美国的留学政策、奖学金政策就是要中国本科生去读研究生。"新东方的出国留学专家、副校长徐小平在一次留学讲座上这样说。北大的一位教授也承认,之所以北大一些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的比例比较大,是因为美国这方面人才紧缺,因此这方面专业的学生申请赴美留学也比较容易一些。   即使是没有出国参加就业的学生,也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外企。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外企,尤其是那些着名的跨国公司,他们的待遇要远远高于国内的企业。   于是一批批人才就这样流失了,前赴后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辛辛苦苦挖坑种树,施肥浇水,可是等到要收获果实的时候,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毫不费力地就把果实摘走了。   是国内真的没有这些人施展拳脚的环境和战场吗?   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政策,一样的体制,我们却同样看到了大批成功的人士、成功的企业在国内驰骋疆场。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这些人才能够适应,而那些流失的人才却不能?相反的,尽管也有大批黄鹤一去不复返,找到了他们认为更好的土壤,但是又有多少黄鹤在异地他乡"鹤立鸡群",作出一番丰功伟业了呢?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国内目前在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回国方面的确做得还很不够,国内的一些体制也的确还有待完善。但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政策、体制、环境也都是逐步发展、改进和完善的,为什么我们的一流人才没有耐心和信心融入到这个过程中来呢? 国家养了这帮不孝子女,长大了弃母!回头再来帮着老外来跟国企竞争,来挖国家的墙角!最可悲的是,周围的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好像真的衣锦还乡了。  叁年十八个亿的投入,这是北大、清华享受的特殊待遇,但是在高投入的同时,我们是否得到了高回报?北大、清华最优秀的人才究竟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23:44:4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在国际上的真实地位上周新报了一个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语言班,为下半年要开课的西方美术史打点儿专业名词上的基础。今天已经是上课的第三天,班里年轻的女老师今天对着同学说我:“那个日本男孩儿......。”然后,我说:“我是中国人。”老师一脸惊奇,用了一个词:“bizarre。”法语难以置信的意思。甚至班里的那个学法餐的日本女生也跟着惊讶,说我今天本身还决定和你用日语打招呼呢。我微笑着又说了一遍,花名册上写着我的国籍呢。   在国外这么久,去过不少地方,无论是在西班牙吃自助海鲜,还是旅途里,托运行李,机场候机,我被当过日本人,台湾人,新加坡人,甚至韩国人,但从来没有人直接的问:你是中国人吗?甚至到政府去办居留,政府竟然将我的国籍一栏填写成taiwannaise(台湾人)。至今我的护照上还保留着这张出错的居留,我常向媳妇开玩笑,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没想到就在我的一小本护照上实现了。   我想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之后我问过一些不同国籍的朋友,为什么他们在初次遇见我的时候,总是把我当别的国家的人,却不把我当中国人。他们说,难道你不看新闻吗?   我想了想是啊,在欧洲新闻里对于中国的报道多半是负面的,甚至在这里的中国人也总是被报道一些不好的事情。当然我不否认本身就带有政治倾向的新闻,难免有它不公正的地方。但是那些现象有时候真的让我们自己脸发烫。每年大批的中国偷渡者,像乞讨者一样涌向法国,留学生中一些女生“下海”就是从事了性服务行业,打黑工,申请难民的...... 记得一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和一位法国人争执,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已经强大了。他说,强大了?那为什么那么多人逃跑一样的涌向我们国家。我哑口。   是啊,我在想,我们真的强大了么,我们每个城市都有伟大的工程,摩天高楼,政府大厦,看起来强盛繁华。在欧洲除了巴黎伦敦等等的国家首府有些浩大的工程,其他的城市,甚至向我所居住的里昂这样的文化古都,都显得朴实,城市建设甚至不如中国的西北内陆城市,政府的办事处,不过是租用的一层写字楼。我的一位去过中国的朋友说,如果我们的人民没有饭吃,我们的政府决不会拿税收去建那些没有用的建筑,而在中国,既边很多人饿死,你们的政府也会拿民众的钱去建政府的和城市的形象工程。我们在假繁荣里沉浸的自满,却看不到了真正的问题。2002年过年,在政府宣传着中国人均收入又有了多少提高时我去了周至农村探望朋友,才发现有些人的生活对于幸福的我是难以想象的,心里疼,我却帮助不了他们任何。   很多的人吃不起饭的中国,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消费国,不断的有难民涌向西方的中国,却是世界上浩大工程最多的国家。在全球十四万收费的公路里,中国就占10万公里。各种政府部门的服务加上了各种名目的服务费,老百姓不禁要问,我们的税收交到了哪?1个亿的工程可以解决4万多人一年的温饱,可是哪个省没有动辄数亿的政府工程。   我们不能和外国人谈中国,因为我们自己常常哑口无言。   再者就是素质与公共道德的问题,来欧洲的留学生多半比去澳洲加拿大的学历好,家境却一般,因为欧洲多半不接受高中学生,最少要经过高考,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要求并没有保证这些学生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素养,你可以在很多公共场所看到中国人大声地用中文喧哗,随地吐痰。这些年流行的官员出国考察,在欧洲的旅行时甚至都有了两个必去的地方一个是“casion”赌场,一个是红灯区著名的阿姆斯特丹,连那里的门迎都会说中国话:“快来看真人,操操操,开餐饮发票。”这不是笑话,而是真事儿。当然,我的思想很开放,即便是官员,享受这些也是不为错的,但是他要是享受这些用的是人民的税收,那就不是用心寒两个字可以说得了的。   我的朋友们说想到中国就会想到的词就是,贫富差距,腐败……素质低劣,骄傲傲慢,……有许多奇怪的令人不解的现象的国家。虽说这伤了我的自尊,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他们说得没有一条不是现在的中国现实。 此帖由 泽 在 2005-10-17 23:4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18 16:30:0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都是负面报道?中国如此差劲?中国没有可取之处?可怜的中国人不顾及自己的现实!盲目的听从别人的指画!装进一些自己的思想吧!说这些话的人出过国吗?他知道中国人在外面的数量吗?说这些话的动机是什么?为了将教育素质提高上来,必须要做重点投资,学生毕业后出国,回来与否是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和环境问题,国家花大力气投入教育,培养人才是英明的!中国在开放,首先有机会出国的,当然有一些土老帽的事情出现,怎么了?一个乡下考上来的状元,到学校里不会做公共汽车,你就能否定他的90%?时代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31 06:30:38 | 只看该作者
jjhs+2005-10-18 16:30-->引用:jjhs @ 2005-10-18 16:30 为什么都是负面报道?
中国如此差劲?
中国没有可取之处?

可怜的中国人

不顾及自己的现实!
盲目的听从别人的指画!
装进一些自己的思想吧!

说这些话的人出过国吗?
他知道中国人在外面的数量吗?
说这些话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将教育素质提高上来,必须要做重点投资,学生毕业后出国,回来与否是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和环境问题,国家花大力气投入教育,培养人才是英明的!中国在开放,首先有机会出国的,当然有一些土老帽的事情出现,怎么了?一个乡下考上来的状元,到学校里不会做公共汽车,你就能否定他的90%?时代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
有道理啊,这样报道后国家就不投入教育那就更差,出去的人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31 09:22:29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出去有什么不好, 不能认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 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留在国内. 事实是国内那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 他们留在国内不是有更多的人没有工作吗? 再说啦, 他们上学也交了学费呀?

怪只能怪投资体制. 凭什么国家要投那么多钱给他们. 在国外可不是这样的. 我听过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田长霖教授的讲演. 他说美国政府投资的只占他们学校所需要经费的大约1/3. 他这个校长每年凭他的嘴四处化缘, 募集大约10亿美元.相比之下, 中国的校长了的主要任务是向政府要多多的钱.

与其国家把这么多钱投入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不如投入到基础教育.让全社会各个阶层受益, 让社会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所以清华北大学生出国太正常了. 不要强求他们一定要呆在国内. 也不要说他们不爱国.

我不是北大清华的学生, 我不能出国只能可怪我自己能力差, 只能怪自己是个大傻瓜. 只能怪自己就这命. 话说回来, 真正重要的是无论在哪个岗位, 只要是自己选择的, 就老老实实地干好这份工作.此帖由 xcqydr 在 2005-10-31 09:3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31 21:36:48 | 只看该作者
落叶要归根基础我们需要,尖子同样需要生活要逐渐改变,,,都是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3 17:35:02 | 只看该作者
落后就要挨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1-3 17:35:31 | 只看该作者
国人最大的儒家思想,死要面子活受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1-3 17:36: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神六上天了,中国变成了载人上天第三个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1-3 17:36:40 | 只看该作者
工人却下岗了。中国变成“失业”最多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3 , Processed in 0.10164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