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原创]爱你的孩子,请不要用中医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5-10-10 02:36:1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和苗药、藏药,印第安人、非洲土著的草药等世界各民族的草药知识一样,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在抵御疾病方面,经历了千、万年探索发现积累的东西,不知有N亿人依靠过它,存在至今,自有它的价值所在。

中医药与西学理念不和,也缺乏法律制度和现代科技的精确管理,小孩吃药特别要小心是对的,现在就是怕医生乱来和广告宣传,但不应因制度缺陷和现实问题就全盘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5-10-10 03:17: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西医的出现, 使人们的卫生保健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全世界范围内这都是一个主流。在中国,现行的医疗体制就是现代西医的体制。但是由于中医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故在中国受到不应有的吹捧,导致大量的民众对中医的盲信。一个有效的药物未必是安全的药物,而安全,则是药物最应具备的特性。中药,由于有着自身的缺陷,在安全性上是根本无法达到西药的程度的。当你有了更安全的选择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用你的孩子去冒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5-10-10 04:22:11 | 只看该作者
老鼠,你的文章我照看,中医我也会照看,凡事总有利弊的两面,我们当然不信鲁迅笔下蟋蟀配公母的中医药(中医药是有局限性), 但是也没必要连中医也废了.医理在医后出现,都是发展变化的,西医也是一样的,现在正确不等于将来正确,重要的是都要与时并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大拇指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5-10-10 07:33:18 | 只看该作者
frog+2005-10-09 23:24-->引用:frog @ 2005-10-09 23:24 这个,应该不是真的中医说的,很多广告打着中医的旗号,却干着败坏中医的事情,这一点,是国家监督无力,不作为的结果,就象很多地方打着"老军医,专治***病"是一样的, 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药不对证"的时候,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毒副作用, 但,大部分中药,确实毒副作用是比较低的, 实验室是无法检验的.
如不是真的中医说的, 那真的中医就没多少了.转39医药网文一篇:中药说明书上缘何少见不良反应说明?  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市面上畅销的“排毒养颜胶囊”因含有大黄被疑长期服用造成继发性便秘……中药不良反应频频被曝光。业内人士惊呼,诸多不良反应的“管涌”已经危及中药安全“大堤”。但是,一个非常现实而残酷的问题是,许多中医界内部都心知肚明的不良反应,为什么能够不写入药品说明书告诉消费者?消费者的知情权还要被侵害多久呢?  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需要强调的是,该法中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要求是“必须注明”。  但是,2001年6月22日,药品监管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下发“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的通知》,通知中把药品分为化学药品和中药,对两者说明书的要求分别作了规定。在中药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中规定,中药说明书格式中所列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的内容,可按药品实际情况客观、科学地书写;若其中有些项目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则可以不写,说明书中不再保留该项标题。  至此,中药说明书中可以不写不良反应的口子彻底被放开,中药厂家可以顺理成章地以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为由省去“不良反应”一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认为,“6.22通知”就是许多中药厂家不注明“不良反应”的法律依据。  事情也一度有好转的机会。去年1月28日,有关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做好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工作的补充通知》,对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等规章中的内容与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有关内容表述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规范说明,如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中的“生产批号”修改为“产品批号”,“禁忌症”修改为“禁忌”等。但遗憾的是,这一通知中没有对不良反应标注应该按照药品管理法进行规范的说明。  面对这种法律严、规章宽的现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一位工作人员说,严格地说,“6.22通知”应该服从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取决于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对法规的理解。  对此有关人士发出了这样的质疑:法大还是规章大?法律难道就扭不过部门规章的大腿?  记者近日了解到,这种情况正在向积极的方向改变。今年7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药品说明书中必须包括不良反应,中药说明书应实事求是地详细列出应用该药品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或症状系统性列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5-10-10 09:27: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肯定是有毒副作用的。我现在看中医,医生给我开药后会告诉我这几天我会有什么不好的反应,并不是像广告里说的中药没有毒副作用。

西医也有其局限性,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刀下去,复发再来。去年10月到今年6月我做了四次手术,结果越来越严重(很快复发,而且因为手术,感染面扩大),最后一次手术,医生都认为恢复结果不会很好,干脆就说你以后半年再来一次吧。无奈之下,决定看看中医试试,做完手术当天就看了中医,半个月后复查,居然没有复发,伤口也恢复的很好,疼痛感消失。

不过长期吃中药我觉得还是很可怕的,现在不得不吃(吃的也很少,一个月也就吃两服药,也就是两天吧),我就很注重西医的检查,看看我的肝阿,看看我的胃阿,胆拉有没有受到影响。

按我看来,西医能治的时候当然看西医,实在不行就试试中医。毕竟中医还停留在经验阶段,有点玄学的味道,西医已成为科学,疗效明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5-10-10 10:18:4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各位的争鸣之后,很受启发。到药店买药,无论是给大人还是给孩子吃,都会向你推荐中药,说没有副作用,一般人听了这话大概都会心动,尤其是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好在我们家对中药并不迷信,(我父母及老公最信奉的就是自愈——“人哪有不生病的,到时候自己就好了。”实在抵抗不过去了,才开始打针吃药。)而且孩子对中药味特别过敏,一吃就吐。所以长到3岁,吃的中药除了消食丸、止咳糖浆、王氏保赤丸外(吃的时候真的很痛苦),都是用西医西药。很奇怪的是,我发现药店里售的中药,与治疗同种疾病的西药相比,价格高出了不少。中药不是利用现成的材料加工制作的吗,为什么比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试验研制的西药还要贵呢?是不是利用大家对中药的迷信虚抬价格呀?
我是学文科的,对医药学所致甚少,不知道究竟谁说的有道理。但就我的理解和有限的知识,我认为对中药盲目迷信,认为包治百病显然是自欺欺人,但要一棍子打死,说中医是伪科学,我也不能苟同。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经验的总结,你不能因为个人经验不一定放之四海皆准而否认它是一种客观的经验吧。引用陈可冀院士的话:“个人经验很重要,个人经验怎样变成科学的经验?用循证医学模式,用科学的设计来进行论证,拿出证据,变成一个标准化的模式加以推广,我觉得现代医学的这种模式固然不见得完全全面,但却有很合理的方面值得采纳和探讨。”所以中西医结合现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家强调、鼓励中西医结合,并非因为它是“国粹”而必须保留、发扬光大,应该是看到了中医有发展的前途。
顺便问一句,楼主是不是学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5-10-10 12:50:3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也来说说:我是信中医的,现在的西医动不动就是抗生素、抽血、吊针,甚至胸透,反正我是坚决不去的。本来小孩生病时抵抗力就弱,再去医院这样一折腾,时间又久,没好处。
当然不是全不做的,凡事不可太极端,各有各的好。
就象睡前喝不喝牛奶的问题?睡前亦喝,促进睡眠;又有说睡前不易喝,影响消化系统休息,可能引发肾结石。
还有扑痱子粉的事,有说一定不能用,吸入气管会如何如何;有说非用不可,否则婴儿皮肤嫩易红肿。总之搞得人无法适从。
我觉得啊,有利有弊。
我爷爷在世时念叨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是药三分毒。
能不吃当然最好不吃,但是不吃药,让病深入好呢,还是吃点药,让病早点好呢?就看用过是利大还是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5-10-10 13:00:1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这个中医真不真的问题,还真难答。
现在中医院里毕业的学生,还真不能称上真中医的。我个人觉得。
中医应该是师带徒,父传子的方式,讲的是经验,而不是像西医一样上上课能搞定的。中医世家也是由此而来的。
真真的中医还真难找啊,能找准的是福气,找不准的只能叹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21:24:19 | 只看该作者
娃娃妈妈+2005-10-10 01:12-->引用:娃娃妈妈 @ 2005-10-10 01:12 中医的基本理论并不是大神理论. 只是你不理解而已. 不理解的并不都是大神理论吧. 比如天历的D三种,太阳历,就没人明白, 可是确定是存在过并且古代玛雅人用过的.只是失传了. 难道玛雅人全去TIAO大神去了/
哈哈,你这么久了都不来,一来了就冲我开炮了问题是中医只有一套漏洞百出的理论,以前还可以蒙人,现在就不行了,所以说是跳大神理论。别再跟我说失传的问题了,中医经常这么讲,什么什么中医方子,治疗方法,后来失传了(比如,砭石之类的,我还抢救过梅花针呢)。我前面说了,现代医学总是用新的产品替代旧的产品。中国倒好,反倒是越古越好,动辄祖传秘方,动辄抢救发掘,笑死我了。有效方一经使用,疗效真高,当然求之者日愈增多,还会失传?还用去“发掘”?有那么好的药,西医早就活不了了,生产他早就发大财了,简直是笑话。
Nikki and Felix+2005-10-10 04:22-->引用:Nikki and Felix @ 2005-10-10 04:22 老鼠,你的文章我照看,中医我也会照看,凡事总有利弊的两面,我们当然不信鲁迅笔下蟋蟀配公母的中医药(中医药是有局限性), 但是也没必要连中医也废了.医理在医后出现,都是发展变化的,西医也是一样的,现在正确不等于将来正确,重要的是都要与时并进.
中医不可能发展了,也没再发展过。21世纪学习中医的人还在看2000多年前的《内经》,1500年前的《伤寒》、《甲乙经》,500 年前的《本草纲目》。中医近二百年有什么重大发展吗?莫说现代医学向中医学习如何发展,中医自己都很难维持和发展了,哪里有什么能力去指导现代医学。
wlj181+2005-10-10 09:27-->引用:wlj181 @ 2005-10-10 09:27 西医也有其局限性,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刀下去,复发再来。去年10月到今年6月我做了四次手术,结果越来越严重(很快复发,而且因为手术,感染面扩大),最后一次手术,医生都认为恢复结果不会很好,干脆就说你以后半年再来一次吧。无奈之下,决定看看中医试试,做完手术当天就看了中医,半个月后复查,居然没有复发,伤口也恢复的很好,疼痛感消失。
嘿嘿,我前面还讲过5个烧饼的故事.
gaohuimami+2005-10-10 10:18-->引用:gaohuimami @ 2005-10-10 10:18 顺便问一句,楼主是不是学医的?
可惜不是,否则我会分析得更深入、更透彻,我的中医理论除了几本古书外,基本都是看文章学来的。不过即使这样,也许很多打着中医招牌的,连那点书都没看过呢。
双鱼座+2005-10-10 12:50-->引用:双鱼座 @ 2005-10-10 12:50 我觉得啊,有利有弊。 我爷爷在世时念叨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是药三分毒。 能不吃当然最好不吃,但是不吃药,让病深入好呢,还是吃点药,让病早点好呢?就看用过是利大还是弊大。
对呀,就是要看利大弊大。如果单说有利有弊,就会把两个事情描述的很接近。比方说看病一种方法是打针吃药,另一种最彻底的方法是砍下病人的脑袋,这样他就什么痛苦都没了。我要是说这两种方法都是各有利弊,相信没人会同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云起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5-10-10 21:55:47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中药西药,乱吃都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5 , Processed in 0.09853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