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4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我不需要安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7 20:2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有一个月就是我的宝贝女儿欣欣的生日了,然而我现在最大的困惑就是在她满四岁的那天该怎样告诉她她的妈妈已经不在了?
我的爱人因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3周前住院接受化疗,2个星期后肺部感染了不知名的病毒,引起急性的呼吸循环系统衰竭,一周前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在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面前我强忍巨大的悲痛,在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坚强的安慰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让这个不幸的家庭继续勉强维持着正常的生活秩序。
经过几天的紧张的忙碌之后,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觉得有必要做一些事情来尽可能的冲淡家中的这种悲伤的情绪,该干什么的还干什么去,活着的人不能整天都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那样对所有的人都不好,包括我们的后代。我还很年轻,可以比较清醒的面对这样大的变故,但是家中的父母们是不能再遭受这样的打击了。欣欣还不知道妈妈已经去了,每天都在家里嚷着要找妈妈,要妈妈回来,要妈妈说话(因为我带着她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对于快四岁的欣欣来讲她还不能理解)。我的父母听在耳朵里,难过在心上,而更难过的是我,不但要忍受着悲痛的煎熬,还要为老人们的伤心而难受。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我想了好久,决定把欣欣放到一家条件尚可的幼儿园去全托,这样做一来减少了我父母的日常琐事,二来又可以让我父母不受到来自欣欣的言语方面的刺激,三来我可以比较放心的去从事自己的事业。可是我的这个想法刚向家人提出来,立刻遭到了父母们的反对——道理很简单,他们已经很孤单了,有个小孩在家里玩玩闹闹的看着心里也舒服些,再说放在幼儿园全托他们根本就不放心。
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为了老人,我好象的确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把欣欣送到幼儿园全托,但是为了让欣欣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我又不得不这么做。在生活中我一直是个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人,我不需要安慰,但是我该怎样来安慰家里的老人?我又该怎样在欣欣四岁的生日那天来安慰她?此帖由 不是非常可乐 在 2005-09-17 20:41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22:33:56 | 只看该作者
请各位朋友提点宝贵的建议,我给大家鞠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18 09:04:5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不到说什么朋友,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8 10:36:01 | 只看该作者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朋友,打起精神吧,儿童教育论坛 » 幸福之家 » 单亲乐园将成为另一个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18 13:25:13 | 只看该作者
一切顺其自然吧!不要想得太多。此帖由 lshz00007 在 2005-09-18 13:26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18 13:26:11 | 只看该作者
想得太多,反而是一种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18 18:27:27 | 只看该作者
月圆人不圆,是很无奈。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坚强。来到这里,楼主以后就有了另一个家园,网上家园,精神家园。。。欢迎你,愿你从此不再孤单!关于是否把女儿送全托,我的建议是不要:1、孩子还小,需要经常见到亲人,这样会使她感到温暖和安全。没有了妈妈,已经很可怜,再强制她和爷爷奶奶分离,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孤僻、不合群。。。三思啊。2、老人上了年纪,白发人送黑发人,其悲伤可想而知,有孙女在身边,还可以有点慰藉。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是大多数老人的心愿,送走了孩子,老人整日无事可做,伤心往事,想得更多。3、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理解什么是生离死别,确实难为了她,亲人远去,肯定需要时间来抚平心中的创伤,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楼主,都没必要强迫自己或别人把离去的亲人忘怀,勉强孩子不提不念,不是办法,孩子要妈妈,可以和孩子这样说:妈妈最喜欢看宝宝跳舞,听宝宝唱歌,宝宝学一首新歌,等妈妈回来,唱给妈妈听,好吗?——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想办法在孩子哭闹时让她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减少对老人的影响,楼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时间长了,孩子长大了,自然明白妈妈永远不会回来了,相信孩子,他们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我的经验也不是很多,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珍惜身边的亲人,保重自己的身体,楼主,珍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9-18 22:17:15 | 只看该作者
人和人的因缘,到底谁能够看清楚?有一次我和先生说,其实夫妻之间最后的结局不外乎两种,要么生离要么死别,他想想,说,真冷。可是细细想想,还有第三种结局吗?这就是人生的真相!(想想聊斋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们的因缘是几年几年,之后我就要怎样怎样”其实,未必都是妄语。)但是有个孩子在里边的时候,让一切都会成倍放大。因为疼孩子,能不疼不想那个最疼孩子的人吗?于是,越是看别人的妈妈,越想自己的孩子多么委屈,孩子越想妈妈,越是揪心的痛。看到这一点,就知道,孩子的快乐,是治愈这家庭伤痛的良药。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就像一趟车,有的人下车早一些,有的人下车晚一些,他们去换乘别的车。妈妈就是坐另外一趟车了,不过,她总归能看见你,如果你快快乐乐,妈妈就特别开心,妈妈不在身边,还有爸爸和爷爷、奶奶,大家爱你,你要特别坚强、特别快乐。(真的,死亡不是一个结束,这是我的看法,而且我并不觉得虚妄,不过在此不多谈。)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母亲过世会有影响,但是只要您以后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得很好,不会有太多问题。(这一点和离婚不同,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有时候要深很多,因为孩子看到至亲的两个人的反目。)给她保留妈妈的照片,给她讲妈妈以前多么爱她,都可以让她感受到母爱的存在。(当然要等您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做这些。)对于老人,像我前面说到的,痛,肯定是难免的,但是,只要孩子快快乐乐,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他们的伤痛就会慢慢平复。一个小建议,就是让孩子开始一种乐器或是一种什么技能(比方英语啊什么的)的学习,这样家庭的注意力就会发生一些转移,孩子离开妈妈以后仍然出色的成长,会给老人极大的抚慰。老人不愿意孩子入全托,原因就是本来就觉得孩子挺委屈了,还要再给她全托,委屈死了,觉得。所以还是让孩子上天天接送的幼儿园,这样父母又不会太累,又可以看到孩子每天从外面学的新东西,会感到安慰。另外,恐怕要治愈这个家庭,真的要全靠您了。真是无处可逃啊。好在看得出您足够坚强、理性。只是我恐怕你要在孩子身上要付出更多了。因为那一半的重任你也要暂时担起来,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孩子的确觉得,没有了妈妈,天,的确没有塌下来。人,都有特别难的时候,希望能对您有些许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18 22:31:58 | 只看该作者
来日方长,重担一个人扛,积极面对,顽强走下去。
祝愿你和你的家人早日走出困境,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你的一个精神家园,别忘了这里有很多人在在牵挂你们,祝福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9-18 23:28:0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一起其努力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41 , Processed in 0.10440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