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78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有乱扔东西的习惯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6 09: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家姑娘今年五岁,从小就有乱扔东西的习惯,从不爱惜自己的东西,虽然很爱画画,但总是把油画棒乱扔,最后一支都找不到, 现在水彩笔和油画棒用得有10盒了。昨天女儿又把玩具扔了一地,并把水彩笔从盒子里拿出来扔的满桌都是,后来我批评了她,让她把玩具收好,她却说要睡觉就 自己去睡觉了,把这个乱摊子扔给了我们。每次让她自己收拾她总是找些理由,如:上厕所、睡觉之类的蒙混过关,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向 孩子发火,但她从没有改变过。象这种情况我们作家长的该怎么办?请大家提些好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16 11:29:53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宝也是乱扔东西。  不过,我和宝宝妈妈都不爱收拾,所以不好怪孩子。  相信长大了自己会改变,爱整洁是女孩的天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16 13:34:29 | 只看该作者
hq1966+2005-09-16 11:29-->引用:hq1966 @ 2005-09-16 11:29   “爱整洁是女孩的天性”
不见得有没有习惯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一回事我觉得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然后要会做,至于耍聪明,犯懒则另当别论逐渐的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吧,,,有个说法叫:细节决定成败。既不可全信,也不要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6 14:05:50 | 只看该作者
相关资料,参考参考<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8" border="0"><tr><td class="l1514" width="578"><font>&ldquo;我非得像个傻瓜似的,整天忙里忙外吗?&rdquo;你走进女儿的卧室,那种地狱般的杂乱不堪,气得你说不出话来!你拍打着脑门,再也想不起地毯原来的颜色。你隐约记得,上一次见到家里的猫,还是在3个星期以前。想必它也看不下去,早已逃之夭夭了。  &ldquo;芭芭拉,现在,你马上给我站起来!&rdquo;  &ldquo;干什么呀?&rdquo;  &ldquo;你看看这个房间!上帝,地毯哪里去了?还有,你的衣服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像个皮球似的,还能穿吗?&rdquo;  你热爱整洁的环境,或许还希望孩子和你一样。不过很遗憾,孩子不可能天生就爱清洁。相当多的人(即便不是绝大多数人)几乎生性邋遢。他们的染色体组合,也许原本就缺少&ldquo;清洁基因&rdquo;。既然如此,你不妨好好调教孩子,让他们学会自己打扫房间。你怎么能代替他们,完成那些并不属于你的事情?孩子要懂得料理自己的生存环境。对此,你没有必要过多地提醒他们。如果你坚持事事操心,孩子就会养成惰性,随时向你求援。你要避免过多地唠叨,也不要长篇大论地说什么:&ldquo;我有7个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应该把屋子收拾干净&hellip;&hellip;&rdquo;这会使孩子垂头丧气,他们只得硬着头皮,完成各种讨厌的差事。但是,他们内心的抵触情绪,却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因此你不要对孩子说:&ldquo;怎么回事?难道你非得让我替你打扫房间吗?&rdquo;你应当动动脑筋,想出更多的策略,鼓励孩子&ldquo;自扫门前雪&rdquo;。你不妨参考下面的建议。  打扫卧室的策略  1 关门不看&rdquo;的战术  打扫房间这件事,不见得是一生的事业。没有任何研究显示:孩子不能使房间保持清洁,他们长大以后,要么无家可归,要么大脑迟钝,要么有着惊人的离婚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的房间是否干净,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又不住在里面,何必自寻烦恼呢?何不让孩子把房门关上,索性眼不见、心不烦?或许你不喜欢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可这种置之不理的姿态,有时的确卓有成效。  在你采取某种对策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这可以使你对症下药,而不致草率行事。你要问问自己:孩子是否天生懒散,或者有某种能力缺陷(譬如学习能力低下,患有多动症、焦虑症或忧郁症等)?要是孩子身有残疾,或者他本身是一个很难相处的孩子,除了这类固有问题外,为什么他还会有更多的困难?  假设你有一个女儿,她不喜欢上学,对家庭作业深恶痛绝,也没有什么朋友。在大部分时间里,她的心情总是很坏,隔三差五地同哥哥打架。总之她的问题太多了,罄竹难书,让你伤透脑筋。可是你能怎么办呢?除了让不幸的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你没有更好的选择。难道你打算尽心尽力,帮她做好一切事情吗?你要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做这个做那个,甚至帮她收拾扔在地板上的东西吗?当然不,你必须让孩子自食其力,因为你总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要优先处理。  相当多的父母,似乎甘愿当孩子的仆人,帮助孩子打理一切。比如一看到孩子脏兮兮的碗碟或者衣物,他们就会大包大揽地替孩子洗净。为什么不让孩子自行解决呢?要是孩子不听话,或者故意拖延,你就马上搬出魔法。你可以使用厨房定时器,制作图表,或者实施魔法1-2-3(当然此时运用魔法的前提是,孩子能在两分钟之内,把用过的碗碟之类送到厨房,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别忘了,对年龄较大的孩子,要时不时地夸奖;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要经常夸奖。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他们必须把要洗的衣物放进洗衣机或洗衣篮里!否则,你就不会帮他们洗衣服&mdash;&mdash;那样的话,孩子除了自己动手,没有别的办法。你的这种威慑,效果非常明显。你也不妨运用&ldquo;削减原则&rdquo;。就像前面提到的,你可以到孩子的房间,取走他们的脏衣服或用过的碗碟。既然付出了这种劳动,你就要向他们索取报酬。  坚持实施上述方案,你的感觉一定不错,试试就知道了!用不着对孩子唠叨什么!不过,倘若实施&ldquo;削减原则&rdquo;,你要合理收费,别让孩子一下子就跌入&ldquo;破产&rdquo;的境地。  2 每周清扫制度  每周为孩子安排一次清扫活动,绝对是一种上策!你可以每周安排一次,或者酌情做出调整。孩子需要完成下列任务:收拾杂物,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或者洗衣机里,整理床铺,用吸尘器清洁房间,等等。另外,你最好把清扫时间固定下来(比如每个星期六上午)。在这个时间里,孩子要把房间收拾妥当,等待你的检查和验收。只有得到了你的许可,他们才可以外出玩耍,或者做其他事情。如果有必要,你可以使用图表,作为辅助性监督手段。清理房间属于&ldquo;积极行为&rdquo;。孩子顺利交差之后,你要给予某种奖赏(比如自由活动以及口头表扬),这可以大大地鼓舞孩子的士气。倘若需要给予物质奖励,你照样不可拖延。孩子的工作通过了你的验收,就要把奖励的内容记录下来,或者当即颁发奖品。不少家长尝试过每周清扫制度。他们在检查工作时,有时会与孩子发生争吵。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验收标准上,他们和孩子有了分歧。孩子觉得可以交差了,家长却嗤之以鼻,将判官笔一挥:&ldquo;还差得远呢!&rdquo;其实根本用不着争论,因为从一开始,家长就要确立验收标准。例如&mdash;&mdash;&ldquo;我的房间清扫完了,我现在可以出去了吗?&rdquo;&ldquo;你的床还没有整理好呢!&rdquo;&ldquo;您说什么?这已经够好的了!&rdquo;妈妈转身走了出去。&ldquo;到底想怎么样嘛?&rdquo;&ldquo;1!&rdquo;&ldquo;啊,上帝,行了!&rdquo;孩子只好再接再厉,把床铺整理得规规矩矩。对于床铺怎样才算收拾妥当,妈妈拥有最终的解释权。而且事前已就&ldquo;标准&rdquo;做了说明,没有必要再和孩子争论。孩子使用反诘、纠缠之类的花招,妈妈不吃这一套,坚持使用魔法1-2-3。数到3以后,孩子走回房间,为自己收拾残局。其实仅仅花上5分钟,他就会把床铺弄得像模像样!这也就算作对他实行&ldquo;禁闭&rdquo;的时间。  3 制作图表  有的父母特别爱干净,也希望孩子经常动手,把房间收拾得及时而彻底。这样的父母不妨制作图表,对孩子每日的举动加以监督。我已经交待过,你可以使用各种标签或者评定星级的方法,就孩子的表现做出评价。这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年龄稍大的孩子,最好使用&ldquo;5分制&rdquo;。父母可以向孩子下达通知:你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检查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且给予分数。譬如说,你选定的评估时间,是在夜里睡觉之前。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时间评估,或许不是个好主意&mdash;&mdash;大家睡眼惺忪,几乎要昏昏欲睡呢!你可能有些歉意,但仍旧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是啊,世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呢?  指望房间里天天整洁如新,那是不现实的。这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最好的办法是把全部家务进行摊派。大人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孩子也要负担起相应的责任。你不必刻意要求孩子将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要是那样的话,我就会怀疑你的居心了)。只要他们较好地结束了工作,你就不要吝惜溢美之词,把他们慷慨地表扬一番!  日常杂务的战略  我要澄清一点:让孩子清扫房间时,你&ldquo;关门不看&rdquo;的策略,仅仅是针对孩子的房间,而并不适用于家里的其他地方!这意味着,孩子不可以在其他地方随意堆放自己的物品。因而,除了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外,还得要求他们保持客厅、走廊、厨房、阳台的整洁。你很清楚,孩子常在这些地方制造垃圾。孩子也很清楚,把垃圾堆到厨房的柜台、桌子上,那可是再方便不过了。在我的研究当中,许多家长反应:孩子经常制造垃圾,而且,他们对于脏乱景象视而不见。可想而知,当整个家被他们搞得一塌糊涂时,你当然不可&ldquo;关门不看&rdquo;!下面我就为你提供一些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ldquo;厨房定时器&rdquo;+&ldquo;削减原则&rdquo;  在收拾家里的房子时,这两种&ldquo;积极行为&rdquo;策略十分有效,特别是在那些你不可避免的关键时刻。你必须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无愧于家庭成员应有的光荣。请记住,要以有效的激励策略,让孩子获得足够大的动力。倘若你想让孩子马上清理房间(尤其是在清理客厅或厨房的时候),可以使用厨房定时器。如果不速之客即将到来,为了迎接他们,你无暇收拾房间,当然就得调兵遣将了!&ldquo;嗨,孩子们!再有15分钟,琼斯先生和琼斯太太就会到来。在15分钟以内,你们得把自己留在厨房里的东西清理干净。我从现在开始计时。马上行动!&rdquo;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你最好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这样,下一次面临同样的情形,孩子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更大的渴望与定时器进行较量。孩子没有及时完成任务,你就要相应地使用物质处罚,比如扣除孩子的零花钱。这会使他们受到不小的刺激。他们绝不甘心输给定时器。他们期待着与定时器的再次对决!但是,要注意不要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用这种或奖或罚的激励方式。当然,要是孩子的表现可圈可点,你要随时给予口头表扬。你的表扬,更易于发挥激励的最好效果。你的表扬,表明你心满意足。因为做了让你高兴的事情,所以孩子会欢天喜地,手舞足蹈。  好点子  你的孩子没有权利乱扔东西、把家里糟蹋得一片狼藉。告诉他们,每天到某个固定的时刻,如果他们还没有及时清理自己的东西,一经发现,就要被你没收,若干小时以后才能归还!到时间了!你开始大肆收罗孩子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既不要抱怨,也不要说教。你很快就会看到,在今后的日子里,在那个固定的时刻到来之前,孩子们就会跑来跑去,争取抢在你的前面&ldquo;拯救&rdquo;他们的&ldquo;宝贝&rdquo;。  &ldquo;垃圾袋&rdquo;方案  这是家长们很多年以来,最喜欢运用的方法之一。它的操作极  为简单。首先,你要尽可能地敦促孩子不要在家里四处乱放自己的东西,如衣服、DVD、书籍、玩具、钢笔、漫画、纸张等等。当然,你不能期望这样就能有令你满意的效果。所以,接下来你要向孩子下达命令:每天在某个固定的时间之前,他们的东西,必须从家里的公共区域&ldquo;消失&rdquo;。换句话说,孩子得及时把东西转移到自己的卧室。假设每天晚上8点整,是清理好一切物品的&ldquo;法定&rdquo;时间。8点钟以后,孩子如果没有把东西取走,就要遭到你的&ldquo;洗劫&rdquo;。你不动声色,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放进一个很大的垃圾袋(或者其他容器里)。次日傍晚6点钟之前,这些&ldquo;战利品&rdquo;由你保管。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孩子被剥夺了对这些物品的使用权。  有的家长更为严厉。他们向孩子发出威胁:没有收拾走的东西,将被他们全部扔掉。以我之见,这种威胁存在两个问题:  1.要是家长说到做到,果真把孩子的东西扔掉,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还没有为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呢!  2.家长可能只是说说罢了,不会真的把东西扔掉。不过是他们虚张声势而已。接着,家长借机&ldquo;炒作&rdquo;自己,抱怨工作多么辛苦,生活多么不公,孩子又不听话。总之他们是太惨了&mdash;&mdash;诸如此类。家长试图让孩子一朝懂事,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mdash;&mdash;仅此而已。可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的威胁,只不过是&ldquo;纸老虎&rdquo;,一捅就破。孩子也会一眼看穿他们的用心,由此可能更加有恃无恐。  还是回到&ldquo;垃圾袋&rdquo;的方法上。假定孩子取走物品的时间还是8点钟。到了7点50分,你下达指示:&ldquo;凯瑟琳!你该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拿走了!&rdquo;凯瑟琳没有任何反应。她觉得你不过是说说而已,不会来真格的。可是她想错了!8点钟刚过,你就带着一只很大的垃圾袋,在房间里到处巡视,把凯瑟琳的5件宝贝收缴一空了。这时候,凯瑟琳才如梦初醒,见识了你的厉害。她发疯一般地跑来跑去,抢救剩下的物品,嘴里还不停地喊叫:&ldquo;真讨厌!这不公平!&rdquo;你本考虑运用魔法1-2-3制止女儿的喊叫,但最终你没有那么做。你只是默不作声地把垃圾袋放到自己卧室的卫生间里。第二天晚上7点50分,你再次发布口谕:&ldquo;现在是整理房间的时间啦!&rdquo;这一回,凯瑟琳小姐可不敢怠慢。她飞快地忙碌起来,把物品迅速转移到自己的房间。这时候,你不失时机地称赞说:&ldquo;做得好,凯瑟琳!你看,家里现在可干净多了!&rdquo;</td></tr><tr><td class="l1514" width="578"></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16 14:07:28 | 只看该作者
对房间的整洁标准,孩子与大人有很大的差别。大人看孩子的房间又乱又脏,不堪入眼,但孩子却认为特别有趣自在。孩子置身于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中,可随手触摸,随意玩弄,这使孩子有安全感。孩子玩耍时,注意力及兴趣易转移。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变化多端,可以不断地玩。孩子不知道整理房间有什么好处,当然大人仍应帮助孩子学习整理房间,及收拾玩具。学会收拾东西,不仅是爱护财产,而且对孩子自身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他适应今后进托儿所的生活。   让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学习整理自已房间,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不必太在意他干得怎样。可以这样做:  1.白天父母不一定要整理孩子的玩具,可以等到临睡前与孩子一起收拾。这样,白天可给孩子一些自由和空间,孩子在游戏场中可以尽情地玩耍。  2.当孩子长到3岁时,要鼓励他玩后把玩具收拾起来,逐渐形成这观念和习惯很重要,但不要寄希望于孩子会很快服从,要慢慢地灌输,逐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孩子不想收拾玩具,父母要与孩子协作,大人可以这么说:&ldquo;我把拼图整理好,然后你去把它放在桌上。&rdquo;各人分担一部分。此外,如果房间中全是玩具,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子全部收拾整理好。  3.可将整理玩具的事分步骤完成。如,先把小汔车放在桌架上,然后把积木放在玩具盒里&hellip;&hellip;这样大事化小,分步完成,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父母布置任务时应说:&ldquo;把娃娃放在柜子上,把小汔车放在书回上&hellip;&hellip;&rdquo;而不要笼统地说:&ldquo;把玩具放好。&rdquo;这样会使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配合不好。  4.在游戏中完成家务劳动。父母可让孩子感到做家务、整理玩具像游戏一样。不要让孩子把收拾玩具作为一种负担。可以这样说:&ldquo;这些玩具该上床睡觉了,快放到架子上让它们去睡吧。&rdquo;、&ldquo;娃娃应回家吃饭了,把它放到桌子上去吧。&rdquo;用游戏的形式整理玩具会使小孩子更有兴趣,有时也可用&ldquo;我来数,数到10,看谁能把全部积木放回到盒中,来个比赛怎样?&rdquo;帮收玩具时大人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不要老是嘀嘀咕咕地抱怨孩子,孩子的心情好,打扫的任务完成得也好。同时可以放一些音乐,让孩子做家务时有节奏感,提高他的积极主动性。  5.边收拾玩具边学习,如,&ldquo;我把红的积木放在一起,你把绿在一起&rdquo;,这样既是分工,又是学习颜色;还可教孩子学习形状、数字,&ldquo;当我数到20时,看看你有没有本领把这些玩具拾起来&rdquo;。这样既学习,又提高了兴趣,又做了家务。如果因此而让孩子感到有压力,可暂时放弃。  6.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孩子做超出小孩子能力的家务。书架的高度要让孩子能触到,玩具盒不能太重等。把不同玩具放不同地方,避免把所有玩具都放在一个大箱子中,这易使孩子养成杂乱无章地堆放物品的习惯,而且找不到玩具时有挫折感。  7.要随时鼓励孩子做出的努力,当孩子收拾玩具时,父母应鼓励说:&ldquo;谢谢你帮助放好玩具。&rdquo;而不应说:&ldquo;你就不能做得快一点吗?&rdquo;鼓励多,批评少,小孩会做得更好。但不要求十全十美,如果孩子十分喜欢杂乱的环境,不一定要固执地整理打扫,因为大人与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应让住,这是孩子的房间,而不是大人的,所以要尊重他,以他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16 14:09:3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100%" border="0"><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title">矫正孩子乱扔东西的坏毛病</div></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bt_date">(2002-11-01 10:03:48)</div></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 class="bt_content"><font face="宋体">家长们凑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时候总是感概说,现在为孩子操心的事太多,我 们小时候家长哪有时间管,可个个都挺有能力,起码自己能管自己,哪像现在的 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家长们嘴上这么说,可还是少不了跟在孩子后面背书 包、拿水壶,不时的再嘱咐两句。 有这样的家长也就别怪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了。其实孩子的毛病都是家 长一点一点惯出来的。因为在孩子一两岁时都很喜欢把丢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交 给父母,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爱干活、讲卫生,而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 的夸奖。因此,小孩子一般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注 意培养,势必会造成将来孩子的乱扔东西。下面向家长们介绍一些培养孩子物归 原处好习惯的方法。 一、要使孩子对收拾东西感兴趣。要以做游戏的方式教他们把东西收好。家 长们最头疼的可能是孩子脱下的衣服乱扔,对此,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孩子 如何叠衣服,并将衣服固定放在某个抽屉里。 二、及时表扬。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帮助家长收拾玩具或衣物时,家长要 及时表扬,使他们知道这个动作是多么的了不起。 三、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老师, 如果家长平时马马虎虎、乱放东西、家里乱七八糟,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决不 会养成好习惯。在习惯养成方面,双方应该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家长要监督孩子 的衣柜是否整齐,也就应该让孩子同样监督自己。有这样的亲子关系,不怕坏毛 病纠正不过来。 四、为孩子的行动提供方便。多准备让孩子够得着的衣钩、衣柜,他们常用 的东西要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 五、要求要具体。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具体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不要 过多的责怪。否则,孩子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就会对改正坏毛病失去信心。 六、适当处罚。如果家长的鼓励办法不管用,可以使用过度纠正的技术。要 求孩子仔细检查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看是否将东西都收拾好了,一天可以检查若 干遍,这样孩子感到乏味后,会认识到当初不乱扔就好了。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改掉坏习惯是将来的事。据心理学家 们研究发现,孩子乱扔东西的原因是缺少计划性,缺少对事情的统筹安排。周密 的计划性对孩子的学习及成人的处事都非常重要,有计划性的孩子在逻辑性强的 学科,比如数学就相对比没有计划性的孩子掌握得快且好,而乱扔东西的孩子往 往学习也不好,可见从小教会孩子不乱扔东西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有些问题严重 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纠正。 孩子改坏习惯,说穿了是家长在改,家长改好了,孩子就会好。最大的秘诀 是:不替代。 </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16 14:10:2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border="0"><tr><font color="#05006c">小孩子的陋习要早点改正</tr><tr></tr><tr><td height="30"><hr /></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2004-01-14 10:41:41 <font color="#a20010" /></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td></tr><tr><td class="p10"><!--enpcontent--> 不要说孩子还小,长大了就懂事了。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老。不爱惜图书和玩具,乱扔东西,这些陋习看似微不足道,殊不知往往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必然影响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善良个性的形成。导致孩子养成这些陋习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平时并不注重家的整洁,家里总是乱糟糟的;当孩子乱扔东西的时候,父母总是帮孩子收拾;当孩子&ldquo;破坏&rdquo;玩具和图书的时候,父母并没有严厉地制止;给孩子买的玩具太多了,淘汰的速度太快,孩子自然就不懂得珍惜;父母没有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己收拾东西,或者提醒孩子要爱护东西等。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变得懒惰、邋遢,没有整洁的审美观念;对许多事情都会不在乎,根本没有什么责任感;主动做事的能力也不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始无终,孩子也就不懂得什么是&ldquo;珍惜&rdquo;。  <table align="left" border="0"><tr><td></td></tr></table>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mdash;&mdash;    &middot;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整洁、有条理。让孩子在简单、整齐、舒适的家中愉快地生活。如果孩子知道父母亲都有乱扔乱放东西的习惯,当父母要求孩子保持整洁、干净时,孩子可能会这样反抗:&ldquo;你不是也不收拾自己的东西吗?干吗要求我这样做呀!&rdquo;孩子还没有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时,父母要刻意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远处。自己的东西,包括玩具等,不用的时候应该放回原位。    &middot;为孩子准备好储存物体的工具。为了让孩子养成能自己收拾东西的好习惯,父母应当为孩子准备好一些储存物体的箱子等物品。要求孩子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在这些箱子里,需要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找到。这样做也就为孩子提供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孩子一定非常感兴趣。    &middot;从小处着手。孩子还小的时候,自己收拾东西的能力不强,父母可以帮孩子收拾。但可以让孩子帮忙,把扔在地上的东西递一下。一边收拾,一边对孩子说:&ldquo;以后,这些事情就得你自己做。看好了,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等下一次想玩了,你就知道在什么地方找了。&rdquo;如果这样的教育坚持不懈,孩子就能慢慢养成习惯,就能知道乱扔东西不好。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已经有了一定的做事能力了,父母就不要再帮孩子收拾东西了。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父母可以站在一边指导。只要孩子愿意自己做了,就要表扬他。等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就教导孩子分门别类地把东西收拾好。    &middot;坚决对孩子说&ldquo;不&rdquo;。如果孩子总是不停地扔东西,不要立即帮他捡起来。如果孩子想让父母帮他捡,一定要坚决地对孩子说&ldquo;不&rdquo;!让他明白,自己扔掉的东西只能自己捡起来。而且,还要严肃地告诉他,这种举动是非常不文明的。    &middot;抓准时机表扬孩子。当孩子主动把东西放好了,或者能自觉保持房间里的卫生时,父母应该立即大加赞许。可以这样说:&ldquo;我们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已经学会了自己收拾东西。&rdquo;如果孩子老是改不掉乱扔东西的毛病,不讲究个人卫生,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当孩子老是不知道自己放自己的衣服,坚决不要帮他,等他想穿又找不到时,就可以趁机说:&ldquo;看吧,这就是你平时没收拾的好处呢!&rdquo;当他想穿这件衣服时,你就说:&ldquo;我没有洗它,因为它不在洗衣机里。&rdquo;然后再帮他一起找,教育他以后多长点记性。    &middot;在游戏中学会收拾东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收拾衣服等的游戏,或者让孩子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还可以让孩子给袜子配对,自己叠内衣内裤。并让孩子辨别哪些衣服是爸爸的,哪些衣服是妈妈的。可以要求孩子把鞋子整齐地放进鞋柜里。   </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9-16 16:57:26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2岁半,他小时候喜欢乱扔东西,不管扔什么,都让它自己拣起来,就是一盒牙签掉在地上,也让他一根根物归原位,那时候我是扶住他抓住他的手拣.大了以后玩玩具也是,玩了一个要收拾好再玩另一个,所以现在有时候不小心东西掉在地上,他马上一边说着:自己拣起来,一边迅速行动,让我在旁边看了都想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16 17:38:17 | 只看该作者
言传身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9-16 19:48:2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孩子,有的事情要管,就必须管住,她心里很明白你会放了他的。乱扔还屡教不改,你还给他买?这不是小气的问题,第一要有好习惯,第二再有钱也必须节约。上完厕所,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要不就别从厕所里出来了,20分钟不从厕所出来,就告诉她待上1小时后才能出来,只要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自己仍的东西。你坚持,他自然就软了。别打,别骂,就是想办法治住她!晚睡10分钟没关系,好习惯更重要。还有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把她喜欢的都藏起来,吃了苦头就慢慢改了,必须自己收拾,孩子小可以指导。此帖由 ccxy 在 2005-10-22 16:3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05:19 , Processed in 0.10193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