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2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00深圳孩子学芭蕾(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0 13: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在深圳有十数个较正规的芭蕾舞培训班,7000-8000名小孩在学芭蕾舞,最年幼的只有4岁。在全国业余跳芭蕾舞的孩子,深圳的水平排前几位。

  并不是希望孩子成为舞蹈家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带着孩子奔波在路上。注视着孩子的压腿、踮脚尖的眼神带着满足与充满希冀。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潮流。据不完全统计,在深圳有十数个较正规的芭蕾舞培训班,7000-8000名小孩在学芭蕾舞,最年幼的只有4岁。很多学校设有芭蕾舞兴趣班供学生选择。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了家长的一个共同的心态,多数家长在送孩子去学芭蕾舞的初衷都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芭蕾舞蹈家。

“怕小孩长大后像自己那么胖”

在南山某幼儿园的王添4岁开始在**艺术中心练舞,她妈对记者说,当初让小孩练芭蕾舞的目的是怕小孩长大后像自己那么胖。而且练芭蕾舞后手脚比以前灵活多了,一个小孩在家较孤独,到这里很热闹,对小孩身心健康有好处。

在北师附小就读的7岁的马丹宁从小就喜欢跳舞,她妈说,小孩练功时很苦,回到家也练,不管孩子将来能怎样,练体形、提高艺术气质是最重要的。

**艺术中心的吕老师向记者介绍,所有小孩都是自己喜欢芭蕾舞的,家长对此也很支持和鼓励。尤其令老师与家长都感动的是,有的孩子生病了,还坚持练舞。其时不是“学”一定要“舞”,跳芭蕾舞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想像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一句鼓励的话就有了艺术,有了美

目前,深圳学芭蕾舞大概每堂课(一个半小时)30元上下,每月几百元的支出多数家长愿意接受。吕老师说,在深圳学芭蕾舞的小孩99%是女孩,很奇怪。其实芭蕾舞不是一种神秘的事物,它只是青春协调,优雅而健康的一种形式。如果你有兴趣就可以踏入艺术的河流。人的自信却是后天培养的,每个人都是王子、公主,一句鼓励的话就有了艺术,就有了美。

梦幻的生活中

童话般的故事

一双足尖鞋飞舞于梦幻的生活中,美妙的身形,童话般的故事,演绎着多少人的芭蕾梦。

学芭蕾舞之风如潮涌,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第一个演绎芭蕾舞的人却是晚清时期年仅20岁的裕容龄,她用妙异的服饰、强烈的节奏、优雅的肢体语言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中国的舞蹈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此帖由 武大郎 在 2005-09-11 10:00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9-10 13:18:0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艺术教有序的系统活动。艺术教育涉及多种形式的教育目标,但它又不能代替其它形式的教育。艺术教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是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终极(根本目标)。就教育目标而言,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那就是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得到全面发展 ……”。下面就从艺术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等的关系谈起:

一、艺术教育与德育

艺术教育含有道德教育内容,还提供审美情感,因而对客观和达成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行动教育。艺术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艺术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用康德的话说,属于“实践理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则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具有律定个体的理性迫力,就其本质内涵或总体而言,它是一种刚性教育,与它相比,艺术教育却是一种柔性教育。它作为一种价值事实,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马克思语),美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一个审美的人,在令人沉醉、令人激动、令人神往的美面前,是不需要通过意志来观照的,例如,我们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我们带领学生登上巍巍长城,或泛舟在西子湖上,或徜徉于桂林山水间,面对祖国的锦绣大地,面对这令人神往的祖国山河美,那种油然而生的爱国之情还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吗?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种种催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理油然而生的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教,强制灌输的,艺术教育重在“以情动人”,它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以情感为中介,使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于最高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厌恶丑,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艺术教育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内容。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于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艺术教育是积极活跃,令人喜欢接受的形式,它能够大大消除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对接受者造成的障碍。艺术教育将思想道德中的说理进行了优势移植、使抽象道理的灌输被蕴含着深厚情感的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意象的明朗化,收到道德素质的效果,而艺术教育所使用的形式是自由的,又克服了道德教育的强制性,更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理解的积极性。

艺术教育激起受教者的审美情感,可以与道德情感联接和沟通,成为道德规范转为道德意志,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转化过渡。

二、艺术教育与智育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艺术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另外,艺术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艺术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右脑的作用。为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热衷于填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艺术教育包含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经验的内容,比如有关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等。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把科学文化、知识经验传达给受教育者,极大地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智力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层面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育者的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往往是很生动具体的,内化为知识素质会长久不忘。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艺术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艺术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教育,对于人的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艺术教育激起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作为理性与感性融合的情感可以为一般思维模式转化为自由、直观,从而打通理性返回感性,返回实践的道路。审美经验中感性对理性渗透融合所表现出的可相容性正是理性复归感性的中介,为一般智力认知走向自由直观和创造能力开辟了道路。艺术教育为智力素质提供的心理层面建构,是很重要的。

三、艺术教育与体育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艺术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善着审美心理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工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不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形式,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艺术教育还可帮助提高体质、体能的水平和技艺。体育的技艺是多种因素协调配合的结果。协调原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的形象,通过优美的动作,灵巧舒展的身姿,达到动作美、节奏美、结构美、造型美、和谐美的要求。如果缺乏美的修养,就很难达到上述美。

艺术教育中所蕴含的那种崇高,悲壮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品质,富有活力的生命追求,健康体魄,毫无疑问会为受教者从事身体素质的培养带来激励,也会为身体素质教育提供一种形象参照。而艺术教育所提供的审美自由精神和超越境界的培育,会有助于体魄自由强劲发展,艺术教育中艺术和审美操作与审美创造,直接影响身体素质,使体质更趋于完善,使行动、坐姿、步伐、走势,都洋溢着一种美感,显示一种教养、一种精神的文明。如艺术化了的各种体育运动,艺术体操、剑术、太极拳、芭蕾等,都已经使两种教育的内容有所融合。艺术化的体质教育活动关系到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的自由和谐,关系到身体自由均衡的发展,使身体具有审美性质,这必然有助于身体富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四、艺术教育与美育

艺术教育是客观和落实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中的那种审美教育是不能与艺术教育相比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依靠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

艺术教育所给予审美素质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培养一种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二是精神层面,培养一种超越精神与情怀。这两层关系到性情塑造、人性建构、心灵、文化心理建构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建构是极为重要的。

五、艺术教育与劳动素质教育

劳动素质教育一般包括劳动精神态度、劳动知识技能、劳动操作技术方法的培养,这主要依靠劳动教育来完成。但艺术教育也可以为劳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教育中总蕴含着有关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及劳动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受教育者可以从艺术教育中接受这方面的观念、知识、经验,为劳动素质打下某种知识观念基础,艺术教育十分重视艺术操作、训练,掌握某种艺术技巧方法融合贯通,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

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者那种审美的、自由超越精神和自由创造。这种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融入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里,会极大改善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质量和水平。

艺术教育的活泼自由形式能够改善劳动环境,调节生产者的情绪。审美素质渗透融入劳动生产活动,可以为劳动技术注入新的观念和操作艺术,提高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可以促进技术与审美的融合,技术的艺术化,改变劳动技术的单一操作方式,引导劳动技术活动摆脱实际功利的强制走上自由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赞赏和崇爱——这是人性态度的基础,舍此,人的文明素养的真正培育和形成便不可思议。”而且,我们要抓紧儿童与青少年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切莫错过;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位教育家的忠告:“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涉及每一单项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它的目标是综合多元教育因素走向素质教育目标的总体。艺术教育自身不能完成这一目标,它要靠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通力合作,而艺术恰恰在这种合作中起着一种支援、联通、融合的作用。这种多元综合性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

艺术教育追求的素质教育总体目标,表现在个体素质教育方面,追求一种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各种素质和谐而自由发展的人,整体素质达到一定质量和水平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9-10 13:23:0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俄儿童教育面面观 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历风雨
俄罗斯的父母和中国父母一样都非常溺爱自己的孩子,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和俄罗斯的有不少相像的地方,同时他们也突出地感到,俄罗斯的孩子们很幸福,综合素质很高。俄罗斯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的确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让孩子离开“摇篮”
  俄罗斯的父母们,非常注意让孩子不要总躺在“摇篮” 里,尽量让他们走出温室,经受大自然中风雨的洗礼。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父母也经常推着婴儿车出门,或牵着“小宝贝们”一起散步。平时在幼儿园上课,只要天气情况允许,老师就经常带孩子到院子里玩,教他们做游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休息日,夏天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们去郊区的别墅,教他们认识各种花花草草,冬天,则让孩子穿上小冰鞋或小冰雪橇,随父母一同溜冰滑雪,甚至是打冰球。在这样的教 育下,孩子们很少娇气,摔倒了,磕了碰了,就自己爬起来,接着和大家玩。而且,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打闹时决不会动不动就哭闹起来。
  此外,俄罗斯孩子也很早就懂得对美的追求,小女孩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甚至有四五岁的女孩扎耳洞的,男生们也会在玩得灰头土脸后,赶快把自己收拾干净。
  普及艺术教育
  俄罗斯的艺术教育非常普及,也很成功,不像中国的很多孩子在升学的压力下受的是应试教育。在俄罗斯,即使是打扫院子的清洁工也经常会穿西服打领带去欣赏芭蕾和话剧。而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的素质教育和社会上浓厚的艺术氛围。
  俄罗斯国有的幼儿园收费便宜,一个月只要大约150卢布 (约合50元人民币),而且不会有要赞助费之类的乱收费现象。上学以后,到上大学以前几乎都是免费教育。如此低廉的义务教育,让几乎每一个俄罗斯小孩都可以得到初等教育,使得俄罗斯基本上扫除了文盲。而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孩子
们可以学习画画、唱歌、跳舞,还经常排演小话剧,在学校里,由于俄罗斯学生升学压力不大,所以一年有很多的假期(每年暑假从6月1日至9月1日,还有两周寒假,以及各10天左右的春假和秋假),一周很多时候都只上半天课,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灵活支配自己的时间,俄罗斯的家长们基本上不会逼自己的孩子去学什么,完全凭孩子们的兴趣去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
  此外,很多学校还有各种航模小组、木工小组、气候观察小组等课外小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社会上,俄罗斯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都是全年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学生们对于参观这样的场所也的确有兴趣。在每年的卫国战争纪念日和青年人的喜庆日子,都会看到新 婚夫妇和青少年自发地向纪念碑敬献鲜花。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学校中课程考试有一半是以口试为主,因此,经过多年的上课训练和考试,一般中学毕业后的孩子们都“能说会道”,表达能力出众。我们在俄罗斯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无论是教授,还是普通的工人,都可以头头是道地和你讨论各种话题,而且大多语言流畅,思维清晰,懂得在合适地环境里讲出有实际内容的东西来。
  问题同样不少
  当然,俄罗斯的教育问题也同样不少。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俄罗斯的中小学不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校舍,都陈旧不堪。而很多前苏联时的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运动学校、少年科技工作站等都改做他用了。同时,由于苏联的解体和社会各种思潮的泛滥,过去一些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东西现在都没有了。过去苏联时有少先队,但现在没有了,过去学校会请二战的老战士来讲战争故事,但现在只讲二战,不讲苏联,于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很多人都不知道列宁是谁。
 此帖由 angle 在 2005-09-10 13:2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0 20:50:2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angle,让我又回忆起了几年以前的情景。重温过去,展望将来。愿孩子们的明天更灿烂!谨祝辛勤培育孩子的老师们节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10 23:05:0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angle,往事历历在目......
你的帖是教师节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11 00:15:36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贴子,想给angel发奖金,可您没开户。想送教师节的礼,但武老师也没开户。想给新任版主们发点活动经费,你们都没开户!郁闷!再来报到的MM们,不开户可拿不到金币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9-11 10:04:19 | 只看该作者
[quote=dawnch,2005-09-11 00:15]
这么好的贴子,想给angel发奖金,可您没开户。

想送教师节的礼,但武老师也没开户。

想给新任版主们发点活动经费,你们都没开户!

郁闷!

再来报到的MM们,不开户可拿不到金币的啊!
[/quote]
哇!谢谢老虫,我有过节费了,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9-12 12:44: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篇关于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贴子,真是篇精贴。

我相信所有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应该深有体会,艺术教育对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有很关键的作用,我曾碰到过一位这样的老师,他当时所对我说的那一番发自于他自己在几十年教学过程中身有体会的话,正与文中所述的完全相同。

我们应当正视和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同时要向那些活跃在艺术教育领地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39 , Processed in 0.42206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