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光下我们共同成长——记我们的阳光贝贝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05-12-4 01:16:45 | 只看该作者
剪剪风+2005-12-02 09:59-->引用:剪剪风 @ 2005-12-02 09:59 我说怎么很久又没见到润润了,原来是又病了,小家伙看起来虎头虎脑,身体倒不是很好。还是多让他锻炼锻炼吧!
  现在怎么样?好点了吗?
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感冒了,有点咳嗽,又赶上变天,他奶奶没让送,怕引发他的哮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05-12-5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宣传文明,身为文明小卫士的我们,在周六的上午来到了少年宫,在那里,我们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宣传了文明,他们都夸我们是文明的好宝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6:13:09 | 只看该作者
贝贝们已经有四个掉牙了,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成长的快乐,今天,我们举行了换牙纪念活动,让孩子们记住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顺便看看老师的牙好不好?!哈哈此帖由 前车之鉴 在 2005-12-08 16:16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05-12-8 21:17:4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老师们。这么用心,这么负责,真的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05-12-9 19:35:14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对提高孩子注意力很有帮助:   
1、拼图、下棋 让孩子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快书。学习简 单棋类的玩法。  
2、在听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3、经常让孩子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 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4、让孩子听和看录音磁带和图书画面内容相一致的那种配套图书。它和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对电视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画面,也就是用来看理解故事,并且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损害。而这种图书却是以听磁带为主,用图片来加深理解,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提高了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   
5、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 让孩子把在纸上大小不同,次序也被打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让孩子把1-100基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味的画面。   让孩子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请孩子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6、教孩子跟随你说话,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面的半句,让孩子来说后面的半句。   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见的口袋里,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摸,然后提问孩子:“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若能按照以上方法对孩子坚持进行训练,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  

我试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05-12-9 22:09:20 | 只看该作者
完美的人生应有三感:使命感、失落感、危机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05-12-10 16:58:47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懂礼貌的方法

个人榜样和公众习惯。礼貌既是品质特征,也是社交技巧,孩子可以通过对有礼貌的父母同化、模仿来学会礼貌举止。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教育孩子要有礼貌时,父母必须要有礼貌。但是,父母经常很粗鲁地教育孩子要懂礼貌。当孩子忘了说“谢谢”时,父母会当着其他人的面指出来,这种做法至少可以说是很不礼貌的。父母急急忙忙地提醒孩子说再见,甚至他们自己都还没道别。

    六岁的罗伯特刚收到一件包装好的礼物,他满心好奇,用力地挤压盒子,想弄清楚里面包的是什么,妈妈在一旁看着,开始变得焦躁、紧张起来。

    妈妈:罗伯特,住手!你弄坏礼物了!当你收到礼物时该说什么?
    罗伯特(生气地):谢谢!
    妈妈:这才是乖孩子。

    罗伯特的妈妈大可以不必这么粗鲁地教孩子学习礼貌,而效果也会更好。她可以说:“谢谢您送他这么可爱的礼物,帕特丽夏姑妈。”相信罗伯特会跟着表达他自己的感谢。如果他没有那么做,他的妈妈可以在事后就他们两个人时,处理社交礼仪这件事。她可以这么说:“帕特丽夏姑妈很体贴,很周到,想到你,并且还送你礼物,我们给她写一封感谢信吧,她知道我们惦记着她,她一定会很高兴的。”这种方法比直接的训斥要复杂,同时也更有效。生活中美好的细节不可能靠大锤来灌输。

    当孩子打断大人们的谈话时,大人通常会生气地说:“不要无礼,打断别人的谈话是很不礼貌的。”但是打断插话的人同样也是不礼貌的。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时,不能用粗鲁的方式。可能这么说会好一点:“我希望能把话讲完。”

    说孩子不礼貌不会有好的效果,和父母的愿望相反,这不会让他们变得懂礼貌起来。而且这样做的危险是孩子会接受我们的评价,然后把它视为对自己的看法的一部分。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是无礼的,那么他们就会一直以这种形象生活下去。对于无礼的孩子来说,行为粗鲁是很自然的事情。

    尖刻的指责和悲观的预言对孩子也没有任何帮助。要想有更好一点的效果,大人必须使用简单的、有礼貌的语句。去朋友或亲戚家拜访提供了向孩子示范礼貌的机会。拜访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应该是愉快的,而要想玩得开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对孩子行为负责的重担交给孩子自己以及主人。

    孩子认识到我们不愿意在别人的家里严厉训斥他们,他们相信这种地域差异,于是就选择这些地方来做出一些不当行为。对付孩子这种策略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主人制定他们家的规矩,并且由主人来执行。当孩子在玛丽阿姨家里的沙发上跳来跳去时,让玛丽阿姨来决定这沙发是不是可以跳,让她来作出限制。当限制是由外人制定时,孩子们比较容易遵守。而妈妈在教孩子守规矩的责任下解脱出来之后,这时,她可以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愿望和感受,表达出对他的理解:“你多希望玛丽阿姨能让你在沙发上跳啊,你真的很喜欢这样玩,但是这里是玛丽阿姨的家,我们不得不遵从她的意见。”如果孩子反驳说:“但是你让我在我们家的沙发上跳。”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这些是玛丽阿姨的规矩,跟我们家里的规矩不一样。”

    这个方法只有当主人和客人就他们各自的责任范围有默契时才能实施。当到了玛丽阿姨家时,露西的父母可能想说:“这是你的家,只有你知道在这里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什么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果我的孩子做了你不喜欢的事情,尽管说他们。”对主人来说,要求遵守他们家的规矩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而对于拜访的父母来说,他们的责任是暂时放弃纪律维持者的角色。通过这种适当的不干涉,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处境的实际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05-12-10 17:01:0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中,如何处理他们的谎言、偷窃,以及其他一系列错误行为,每一个父母都曾感到为难、困惑过。威胁、贿赂、许诺、挖苦、粗鲁都不是答案。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清楚地表达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不要问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待孩子时,要尊重他们,就像我们希望他们尊重我们那样。这种处理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既充满关爱,又不失权威,并且能够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05-12-10 17:20:08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目前,许多孩子都存在着做事有始无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做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连任的教师,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神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模仿着、学习着,往往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上梁必须正”,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

    2、从严要求。坏的习惯,非严格要求不能矫正;好的行为,非严格要求难以形成、巩固。有的家长兴之所至,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起初能坚持督促孩子去做,日后,当孩子不肯做时又轻率迁就,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3、坚持鼓励为主。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缩,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唠叨个没完,或者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更不要讽刺、挖苦,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伤害其自尊心。而应细心观察,对于他们产生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4、应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自制力就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的能力。它表现为既能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又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所以,要根据以上特点,从孩子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让其通过不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5、让孩子负一点责任。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成人应故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比如,家里喂养了小动物,要求孩子给它们喂食、让孩子去取牛奶等。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05-12-10 18:01:08 | 只看该作者
愿我们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2 08:14 , Processed in 0.23364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