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7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芭蕾舞的结构和形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30 23: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古典芭蕾逐渐形成了一套结构形式,这套形式大约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日趋规范。在一部古典芭蕾中,双人舞、独舞、群舞都有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如双人舞是古典芭蕾中的核心舞段,大都用以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争斗、厮杀或其他关键性的情节。一般分为“出场”、“慢板舞”——由男女演员合作的抒情舞段;“变奏”——男女演员分别表的独舞,用高度的舞蹈技巧表现人物的性格、情绪;“结尾”——男女演员穿插表演,最后以合舞结束。由于双人舞本身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技艺精湛,往往能反映一部舞剧和表演者的水平,又常被选出作为晚会单独演出或国际芭蕾舞比赛的规定内容。与双人舞结构类似的有三人舞、四人舞、五人舞等,基本上按上面的出场结构,也有只含“出场”和“慢板舞”的。群舞是一种集体舞,可以是纯粹的古典舞,如《睡美人》中的华尔兹;也可以是性格舞,如《天鹅湖》中的西班牙舞、匈牙利舞、那不勒斯舞、玛祖卡舞等;还可以是宫廷舞蹈。
19世纪古典芭蕾结构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是“伴舞队”的运用。它是芭蕾交响化的孪生物,与一般集体舞不同的是它不能脱离主角的表演,只作为陪衬。伴舞者在主要角色表演双人舞或变奏时,以各种生动、形象的造型和多变、优美的图案来烘托主角,而在结尾时与主要角色穿插合舞,根据J.-G.诺维尔,关于情节芭蕾的理论,19世纪的舞剧编导们创造出情节芭蕾的结构形式。它是用舞蹈手段来表现和推进发展的重要形式。
            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舞作品中,上述规范化的形式已被大大突破,尤其是双人舞,已不拘泥于“出场”、“慢板舞”、“变奏”、“结尾”这样的刻板程式。此帖由 dawnch 在 2005-09-08 20:32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3-31 00:29:38 | 只看该作者
真    是    很   美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1 , Processed in 0.07594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