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盈之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9-2 22:28:18 | 只看该作者
<span>带着孩子到处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是个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但自从有了孩子,我成了一个最不安静的妈妈。亲戚朋友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一头不知疲倦的<span>&ldquo;驴客&rdquo;。因为我一有时间,就背上大包小包,带上孩子到处跑。</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夏杨小的时候我带他在近处跑,骑着自行车,到公园、农村、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每到一个地方都有我的目的,花草树木,行人车辆,都是我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的道具。等到他大一点,我就带他到更远的地方,让他在一定时空之内,有了更多的见识,在向社会开放、向自然开放中,让孩子有了更多汲取各种知识和经验的机会。<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夏杨曾经有两张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在这两张地图上,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他都用红线和济南连在了一起。在那张中国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有了好几十条线,小小年龄的他,足迹已经遍布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带着孩子到处跑,是我在夏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投资。<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记得我<span>1992年我在珠海工作的时候,月薪是5000元,当时这样的一个收入算是比较高的了,但是一年下来,我也没攒下钱,在那儿我所有的钱都用来带着孩子到处跑花掉了。那时,我带他游历名山大川,去看科技展览和各种艺术场合,只要是孩子能体验的,我都带他去那里亲自体验一下,让他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感受不同的人文、历史,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一开始是我们带着他跑,后来是我们安排他跟旅行团或亲友去,更多的时候他是跟着夏令营到处走。<span>11岁时,他就跟着大人组成的旅行团到了西藏。有一次他去陕北回来,还学了一口陕北话,会像当地人一样扯着嗓子唱陕北民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让他了解了不同的文化,知道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夏杨就比较见多识广,阅历丰富。</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地有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我甚至在他将要进行期末考试的时候,还带他外出。那是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和他爸爸有事到海南,就跟老师请了假,把夏杨也带上了。为此老师指责我说:<span>&ldquo;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家长,快考试了还带着孩子到处跑。&rdquo;老师哪里知道我的苦心,我想,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很快补上,但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却很不容易重来,所以,我宁愿他一次考试失利,也不愿意他失去接触外界的好机会。值得一提的是,那次夏杨回来参加考试,数学、语文考了双百,老师也就无话可说了。</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现在夏杨的那张世界地图上出现的红线也越来越多了,我希望他能在学习之余游历欧洲的自然、文化、历史,而且他现在走多远我也不会担心,因为他已经具备了一个行者的智慧,不仅仅是旅游的基本常识,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的防范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培养起来的,是他行万里路跑出来的。<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带着孩子到处跑,这样的经历,这样的体验,就能够使他成为一个心胸开阔、知识丰富,独立于家庭、自立于社会的孩子。</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9-2 22:29:13 | 只看该作者
<span>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很多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苦恼,甚至有人说教育孩子简直就是在哭声和骂声中种土豆。但我却觉得在培养夏杨的过程中,我得到的快乐要比苦恼多得多。<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夏杨的成长和学习过程,基本是在快乐中进行的。当年我看到一个理论,说是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但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就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惟一的好办法就是要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从夏杨小时候开始,我们就努力为他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让他在笑声和愉快中,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夏杨的爸爸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受他的影响,我们家里总是有快乐的气氛。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时,喜欢开玩笑,看小品,听相声,说幽默故事,玩脑筋急转弯,有时候因为某件事情不愉快,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开个玩笑,或者自我解嘲一下,或者克制一下,不愉快会很快过去。<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夏杨的学习都是在这样的实际中完成的。比如他三岁时,可能对一只蚂蚁感兴趣,那我就围绕这只蚂蚁,给他讲有关蚂蚁的许多知识;在他十三岁时,可能他会对流行音乐、动漫感兴趣,同样可以把和这些有关的知识和他沟通。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夏杨的很多知识都是我们在这样的引导中获得的,在教给他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先让他感兴趣,接下的工作便会事半功倍。</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一个幸运的孩子,遇到的应该是一个克制、有耐心、不断寻求教育方法并不懈努力的父母。在这一点上,我和夏杨的爸爸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可能对孩子施加的不愉快影响。<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1.不在自己的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东西。</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3.努力营造快乐、鼓励、赏识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家庭中有成就感和实现感。</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4.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看到的是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孩子更多的是看到缺点。</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span>&mdash;&mdash;幸福。他的教育信念是&ldquo;要培养真正的人!&rdquo;而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的心态。</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在对夏杨的教育中,不管是我们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还是对孩子实施道德管教的时候(关于孩子的道德我将专门来谈),我都遵循<span>&ldquo;快乐教育&rdquo;的原则。我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不管干什么工作,一定是上进心十足,创造性十足,合作精神十足,他会不怕成长中的任何困难,他的人生一定是健康幸福的。</span></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9-2 22:29:29 | 只看该作者
<span>批评孩子的艺术</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改掉缺点的过程。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做父母的一定首先善待孩子的缺点,努力以平心静气的心境,来随时面对孩子可能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或错误。<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夏杨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当有错误时,我都会很冷静地先了解清楚情况,然后说:<span>&ldquo;夏杨,过来咱们谈谈。&rdquo;他知道这句话就是我要和他&ldquo;理论&rdquo;事情了,而且他知道他不会受到无端的谩骂和指责,也不会陈年老帐一起翻出来算,我会给他讲清楚道理,以自己的平和心态,让孩子也在平静中反思自己,而不是激化他的情绪。</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比如小时候,他和小朋友打架了,我不会马上就动怒打他一通,或者去找人家孩子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争情理,我会先认真倾听夏杨诉说他的理由,然后再去找其他的孩子了解情况,知道事情的真相,并在心理上认真做好准备之后,我才开始和夏杨的谈话,这样我对他的批评教育就有针对性,能收到好的效果,又不会让他逆反。<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他所犯的错误本身,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但大人对事情所持的态度却会给孩子很大影响。所以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我采取了淡化和转化的态度。<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记得夏杨上初中时,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和周围的同学说笑,结果老师惩罚他,就让他一个人单独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小单桌,他是班里惟一一位受此<span>&ldquo;待遇&rdquo;的学生。老师很严肃地找我谈,我发现那几天他回家,也明显地打不起精神。可能他以为我会把这件事情当成大错来批评他,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我首先是让他感觉,我对这件事情没有看得很重,然后安抚他,让他恢复正常情绪,保持心情平静,再给他分析这件事情的利害。当时他跟我说,老师当堂讲的内容他都掌握了,所以才没认真听讲。我就随机告诉他,人在一定的场所和群体环境里,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的,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行为,而破坏了规则。最后,我开着玩笑对他说:&ldquo;在这个世界上,想坐&lsquo;前排&rsquo;的人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lsquo;前排&rsquo;的人却很少,现在你成了&lsquo;坐前排&rsquo;的学生,我希望你永远都要坐前排,不但人坐在那里,成绩也要摆在那里。&rdquo;结果,这次错误,成了我激励他努力学习的教育时机,而且他很愉快地把&ldquo;坐前排&rdquo;带来的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力量。</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即使孩子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一样可以用温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必大骂。父母责备的声音越小,孩子越会注意倾听。<span>&ldquo;教&rdquo;而不&ldquo;罚&rdquo;,比纯粹的批评惩罚会更有效。人天生是一种喜欢接纳鼓励和抚慰的动物,而对批评则本能地产生敌对和冲突,所以,父母在责备孩子时,亲子关系、双方的感情都会受到考验。因此父母一定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掌握一些批评的原则。</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1、要把握批评的时机,在孩子对所犯的错误还记忆犹新,并有体验时,进行有启发性的批评教育。</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2、不要一味批评,要沟通对话。规定谈话时间,不要事无巨细地不停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对父母关闭了,那样你再正确、再有效的教育也无法实施了。</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3、尊重孩子的人格,耐心倾听他的辩解,允许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必须详细对孩子说明他被批评的理由。</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4、要让孩子知道日后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5、尽量避免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6、杜绝情绪化的批评。不要翻旧账,不要做人身攻击。</span></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9-5 23:16: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谢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9-21 09:31:2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9-21 11:12:30 | 只看该作者
正在用心培养孩子的父母快点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9-21 19:08:4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谢谢楼主和zmj0048 辛苦发布。此帖由 细雨霏霏 在 2005-09-21 19:1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9-21 22:07: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9-22 17:01:1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关注中。就是字太小了,眼睛不好的人看起来比较费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10-16 22:07: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13 , Processed in 0.08776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