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受,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5 09: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一期的《读书》上有一位叫袁津琥的先生写了一篇《“挽联”的尴尬》,提到他所在的高校有两位教授相继去世,灵堂上要写几副挽联以寄哀思。结果区区一副挽联居然把文学院的一大帮硕士、博士、教授、博导难倒了,最后还是一位早已退休的老先生才算圆了面子。作者由此感叹,现在找半吊子英语和计算机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想找个能写笔好字,写篇像样文章的人,居然像沙里淘金。的确如此,现代社会不会有人和你吟诗作对,也不需要托诗寄意,寄了也白寄,恐怕对方也看不懂。你只要在QQ或者MSN能敲字如飞,便可以在现代交际中应付裕如。这样的新闻并不会引发太多的惊奇。不懂古诗的人与不懂作对联的人,现在是多数。跟学历和资历都没关系,时势使然。《红楼梦》中的丫环香菱上进的表现是苦苦学诗,没有文化的泼皮户凤辣子逼急了也能吟出“一夜北风紧”这样不俗的联句开头。但现在的博士、硕士的他们的老师,连副挽联都联不成。不知道这些博士和博导们事过之后会不会有人有心去补回对联这课?还是企盼那位会作挽联的老先生长寿下去,可以继续帮他们对付以后的难题。古体诗与对联的受冷落与尴尬似乎是一个引不起太多人回应的话题。其实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些文人雅趣哪一样不在式微?说穿了,这又是一个老话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现在掀起了新一轮的国学热,深圳也有学校开始读经,有的小学生已经能用经文中的字句展开辩论,成绩不俗。著名学者秋风在提出面对古典思想和传统礼俗,号召我们要做一个尽职的“遗嘱执行人”。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的执行好像一直在变味。孩子们现在学琴要晋级、学棋要升段位、学画要拿奖,统统往实用的路子上去了。有学者说过:“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受,生活才觉得有意思。”这样的提醒放在今天实在还有重申的必要。欢迎交流:E-mail:yangq@szed.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15 11:16:53 | 只看该作者
  游戏不需要理由。   特别强调PC游戏,不排除所有其他游戏。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08-15 11:2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8-15 13:40:4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特别强调PC游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15 13:56:23 | 只看该作者
ray+2005-08-15 13:40-->引用:ray @ 2005-08-15 13:40 为什么特别强调PC游戏呢?
  PC游戏的互动性好啊,孩子想改的话,可以探究原理啊。  N多的电脑高手都是从游戏起步。  从学习机(游戏机的美称)开始玩到现在的一代,大多数都成了高手。电视、报刊、杂志有没有报道过?上网、玩游戏出现问题的青少年,倒是天天在报道。既然在集中火力报道一个极端,也要同时报道另一个极端才算公平呀。  如果没有电脑游戏,屈原就不会投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5:45 , Processed in 0.07454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