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给学龄前儿童一个健康的心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1 13:5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pan>给学龄前儿童一个健康的心理</span><span> </span><span>  学龄前期儿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由于脑的迅速发育与外界接触频繁复杂化,智力已接近成人的</span><span>80%</span><span>,心理发展在这一时期也特别迅速。其心理特点主要有:</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1</span><span>、参加成人社会实践的愿望,对劳动、学习、需求增高;</span><span>2</span><span>、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社会情感随之开始产生;</span><span>3</span><span>、情绪易变,但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控性有较明显的发展,故已能初步控制情绪的外部表现,可独立和较细致地对外部事物和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初步显露出了个性;</span><span>4</span><span>、对两性区别有一定认识。</span><span></span><span>  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人士认为此一时期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应当注意大力引导。</span><span></span><span>  首先要正确对待学龄前儿童好动的特性,应当将其视为正常现象,因此期儿童大脑兴奋过程占优势,易兴奋、激动和喧闹,要求他们较久地静坐不动或较长时间注意力集中是困难的,所以,决不能刻意限制儿童的活动。</span><span></span><span>  其次,由于此期儿童活动能力和范围加大希望独立做一些事情,大人如进行干予,就会遭到拒绝或哭闹以示反抗。这是一种自我意志的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这种独立性的表现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反抗心理越强的幼儿长大后,意志往往越坚强。所以,作为父母应因势利导、注意保护、指导这种品质的发展,不可强加压制、讥讽。当然,也不能过分保护。</span><span></span><span>  再次,是要注意放手让儿童游戏。游戏是此期儿童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其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生理和心理需要。所以,家长、幼教人员对儿童这方面的活动只能鼓励、不能压制,并应为其游戏创造良好的条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正确理解儿童早期教育,不能违背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要求他们长时间学习听、读、写、算,或过多限制其玩耍,否则,反而会给他们的智力,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后果。</span><span></span><span>  最后,父母师长要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此期儿童可朔性很大,且个性处于形成过程,情绪很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所以,父母师长要注意给孩子起良好的表率,从而使儿童的模仿、放大效应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父母师长们要用良好的人格,使儿童潜移默化。否则教育不当,或自身行为不检点,都可能造成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或甚至病态人格。</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7:16 , Processed in 0.0724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