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7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孩子领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3 07:2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能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您对孩子关爱备至,呵护有加,从生活到学习,要什么给什么,可是孩子却就是不领您的情,还认为这一切都是做父母的应该做的,根本理解不了父母的一片爱心,更不要说孩子回报了。一切为了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这可能是众多父母的共同心愿。当然,父母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并给父母以尊敬和热爱。可是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无私奉献怎么就无功于衷呢?其实,孩子爱的理解和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父母—厢情愿地施爱,孩子就能理解,就能回报父母以爱。作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情感特点,并以此来施爱,孩子与父母之间才会产生爱的共鸣。  1.要针对孩子的需要来施爱。有对夫妇,为了不让孩子在同学面前失面子,给孩子买了大量名牌的衣服让他穿,同时,每天要他吃不少补品。父母认为天下数他们关心这孩子。可是终于有一天,孩子向父母抗议了:“你们烦不烦?!”他对父母的爱不耐烦了。相反地,这孩子与爷爷的关系很好,这主要缘于爷爷在外出差时,给他带回了十分渴望得到的—套雕刻工具。其实,情感的产生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有关,当客观事物正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孩子爱的产生也是如此,只有父母施的爱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孩子才会拨动心中爱的琴弦。所以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需,然后有针对性地施爱,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2.让孩子参与施爱的过程。孩子有时不领父母情,很多原因是因为他没有看到父母为爱孩子所付出的心血与艰辛。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廉价的,他怎么可能感动呢?回报就更谈不上了。有一位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份生日礼物,他开始准备像以前一样买一份,但他想到以前孩子把生日送给的礼物第二天就随意扔掉时,他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准备重操中学时那不熟练的泥雕手艺,给孩子塑一个济公像。在孩子生日到来之前,他没把这件事告诉他,而是和孩子一起跑商店买材料,一起构思,一起雕塑。当孩子生日那天,父亲把那虽不很好的塑像送给他时,孩子非常感动,因为孩子知道父亲为了完成这塑像,费了不少的心血,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后来,孩子一直把这份礼物保存着,父子间的感情更深了。   3.把握好施爱的时机。孩子对爱的需要是有时间性的,特别是孩子的个性在独立发展时,他常常不喜欢父母时时的呵护,父母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父母能孩子关爱时,一定要选择好时机。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经过自己的努力仍然不能解决,求人又不得时,父母这时如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全身心来帮助孩子,孩子当然会体会到父母无私而珍贵的爱。  4.关爱广泛些。孩子上了学后,许多父母往往比较关心孩子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其它方面关心得少些,这样也容易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如有一个学生给某杂志咨询栏目的信中写到:我是独子,父母都说爱我,可是我每天回家他们关心我的大都只是学习上的问题。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比我还紧张,盘问个没完,要是哪一门考砸了,简直就没有好日子过,除了责怪外,还要我找思想根源,写保证,制定赶超计划,真是烦不胜烦,他们除了关心我的学习外,其他方面就关心得少些,我现在怀疑自己不是他们的亲生子,他们也不是真心爱我。这里孩子之所以不理解父母对他的关心,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过于偏窄,这种偏窄的爱同时又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爱的范围应广些,除了学习外,孩子的生活、心理以及需求父母都要关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样孩子才会真正认为父母是真心爱他,关心他。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生活空间,心情自然愉快,对父母就会深深地热爱。 此帖由 用心才会赢 在 2005-08-06 07:55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3 08:48: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8-3 10:25:5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真是不好办,有什么实际案例发点,让我们借鉴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3 13:24: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8-5 21:41:29 | 只看该作者
不好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07:25:08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参与进来,看到、体会到父母的付出,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最好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12 23:36:5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是比较好实践的,特别是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我的孩子现在快到四岁,我平时经常让她自己洗自己的小衣服(当然也有有选择的),去超市回家她一定会拿一样东西并坚持拿回家,出门办事如果不急且方便的话一般尽量带上她,哪怕天很热或是下大雨,帮忙倒垃圾,帮忙择菜(打鸡蛋是她最爱干的活),帮忙拖地,到目前为止自己吃完饭后洗过两次碗(自己的碗勺),帮忙收衣服,负责给花浇水,帮忙记到超市要买的东西,自己的事自己干.......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劳动的习惯,一个勤劳的孩子更能体贴父母,孩子懂得体贴大人了,自然就更能体会父母对他的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8-13 22:25:5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9:02 , Processed in 0.07725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