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贤妻良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Ja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5-8-15 17:53:13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看了你的贴(大概浏览了一下,没来得及细看)我第一个想法是想移民美国 多多上周第一周上幼儿园,哭得一塌糊涂,连我去超市随便碰到的人都会走过来问多多哭得情况,可见情况很要命。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应该做了很多准备了,那一本幼儿入园准备多多早几个月就流利背诵了,还多次带多多参观幼儿园,从姥姥的汇报来看幼儿园的老师对多多也都很不错,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多多自己说哭是因为“跟她们不熟!”至于幼儿园的课程,书一拿回家多多就大部分都可以读出来了。数字只教到5,字母教到M,这家香港幼儿园在深圳已经算比较超前的,但一学期的学习量还不到多多一天的……当然幼儿园不止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独立生活要学习与人交往,我暂时也只能用这些说服自己,让多多坚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6:35:38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 color="#9900cc"> <font size="4" color="#9900cc">8-15-2005<font size="4" color="#9900cc"><font size="4" color="#9900cc">我给宝宝定了Kindergarten的书,书到后,图书馆将给我发Email通知我去办借阅手  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宝宝不可以在书上做题目。我说我当然知道。愿我能充  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满足宝宝的求知欲。她实在是太喜欢做智力方面的题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6:38:45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 color="#9900cc">8-21-2005<font size="4" color="#9900cc"><font size="4" color="#9900cc"><font size="4" color="#9900cc">Shu说,下周,她的教会,有四个家庭学校的妈妈带孩子聚会,邀请我一起参加,我  们计划去养老院慰问老年人。   家庭学校的孩子,交往能力普遍比学校里的孩子强,而且不像学校里的孩子,只会  跟同龄人玩,不会与比自己小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   以后宝宝和Shu的两岁儿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关注她的交往。愿她从小学会爱护比她  小的。   家庭学校的聚会,将给宝宝提供很好的交往不同年龄层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6:40:48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 color="#9900cc">2005年8月22日   取回了图书馆给我定的书:  10 Minutes a Day to Reading Success: Activities and Skill Builders to Help   Your Kindergartner Learn to Love Reading  Math made easy Workbook Ages 5-6   美国的数学书非常简单,比少年儿童出版社&lt;&lt;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大班数学&gt;&gt;简  单多了。   宝宝做的家务事是:  拆床套、枕头套;  把干衣机里的干衣服取出来,抱上楼;  把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放进干衣机;  清理干衣机的过滤网;  设置干衣机:衣物质地、干湿程度、干好后是否响铃叫人等等;  不能用干衣机烘干的衣物,比如背面有塑胶的卫生间用小地毯,用衣服架挂起来晾  干;  把要洗的脏衣物放进洗衣机;  用保险膜包好剩菜放冰箱;  洗碗;  擦桌子;  垃圾分类,需回收的,放进蓝色的回收物品专用垃圾桶。   做家务时,宝宝自豪地说她会帮妈妈的忙。我告诉她,神在圣经上说:&ldquo;你们要治  理这地&rdquo;,我们不但要治理我们生存的大环境,也要治理我们的居所小环境。家庭  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治理这个家。做家务是每个人应尽的本分。妈妈很高兴你能尽  本分,主耶稣也为你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6:43:21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 color="#9900cc">2005年8月23日   今天我带宝宝,和Shu及她的两个孩子,一起去坐公共交通车,体验平民的生活。   我们先坐Shu的车,到H Street,然后坐公共电动火车,再转公共汽车,到达海洋公  园。   我教了宝宝:  几个站名;  公共车上不可大声喧哗;  穿越铁轨安全注意事项,如果红白相间的栏杆放下来时,行人和车辆都得停下等火  车通行。  我和Shu还打算乘坐公共电动火车,带孩子们沿着太平洋,一路旅游下去,每去一个  地方,停留三天左右,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我打算随身携带手提电脑,边走边  写,配上孩子们的相片,旅游结束,书也出来了,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6:44:31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 color="#9900cc">8-24-2005<font size="4" color="#9900cc"><font size="4" color="#9900cc">宝宝非常喜欢做Math made easy Workbook Ages 5-6书上的题目,她昨天晚上做到好  晚。今天我打开一看,她已经做到第7课了,每课上她都给自己贴个小星星的贴纸做  为奖励。   我给她检查,说检查过的,在页数上划V。   宝宝不论是写字还是画V,写得都非常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6:51:04 | 只看该作者
szanny+2005-08-15 02:53-->引用:szanny @ 2005-08-15 02:53 贤妻良母:看了你的贴(大概浏览了一下,没来得及细看)我第一个想法是想移民美国 多多上周第一周上幼儿园,哭得一塌糊涂,连我去超市随便碰到的人都会走过来问多多哭得情况,可见情况很要命。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应该做了很多准备了,那一本幼儿入园准备多多早几个月就流利背诵了,还多次带多多参观幼儿园,从姥姥的汇报来看幼儿园的老师对多多也都很不错,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多多自己说哭是因为&ldquo;跟她们不熟!&rdquo;至于幼儿园的课程,书一拿回家多多就大部分都可以读出来了。数字只教到5,字母教到M,这家香港幼儿园在深圳已经算比较超前的,但一学期的学习量还不到多多一天的&hellip;&hellip;当然幼儿园不止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独立生活要学习与人交往,我暂时也只能用这些说服自己,让多多坚持下去&hellip;&hellip;
Szanny:幼儿园是为家长开办的,不是为孩子开办的。孩子在幼儿园,80%以上的时间,浪费 在等待中。  家庭学校以后必然会在中国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5-8-26 09:33:58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2005-08-26 06:43-->引用:贤妻良母 @ 2005-08-26 06:43 <font size="4" color="#9900cc">2005年8月23日  今天我带宝宝,和Shu及她的两个孩子,一起去坐公共交通车,体验平民的生活。  我们先坐Shu的车,到H Street,然后坐公共电动火车,再转公共汽车,到达海洋公 园。  我教了宝宝: 几个站名; 公共车上不可大声喧哗; 穿越铁轨安全注意事项,如果红白相间的栏杆放下来时,行人和车辆都得停下等火 车通行。  我和Shu还打算乘坐公共电动火车,带孩子们沿着太平洋,一路旅游下去,每去一个 地方,停留三天左右,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我打算随身携带手提电脑,边走边 写,配上孩子们的相片,旅游结束,书也出来了,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发行。
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5-8-27 02:48:5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你,希望你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5-8-28 15:54:09 | 只看该作者
转个帖子给贤妻良母瞧瞧<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tongue-ou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科吉尔博格太太是一位很普通的美国母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卡罗琳和杰西卡,今年11岁。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她不用每天早上送她们到学校去,因为两个女儿都在家上学。当卡罗琳在一旁抱着小猫学法语动词的时候,姐姐杰西卡则一头扎进了大部头小说《尤利西斯》的世界里,如果坐不住了,她会时不时地在门外闹腾一番。姐妹俩的书架上散乱着《读懂爱因斯坦完全手册》、《古代世界百科全书》等书籍,以及关于南北战争的VCD。  就在两年前,姐妹俩还在当地一家有名的公立学校读书。然而她们的校园生活并不快乐。她们频频遭受欺凌,严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无法正常上课,虽然看过精神病医生,但也不起作用。于是科吉尔博格太太决定让她俩在家上学。  &ldquo;我一直都不敢走出这违反常规的一大步,&rdquo;她说,&ldquo;但现实逼迫我们不得不这么做。我们的经验非常成功,我越来越难以想像她们回到学校会是什么样子。&rdquo;  据《纽约时报》报道,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为他们的子女做出了与科吉尔博格太太相同的选择。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全美至少有85万名儿童在家上学,而10年前仅有36万。在纽约市,根据今年的统计,全市共有1800名儿童在家上学。  与过去不同的是,加入这支队伍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背景,很难轻易归类。他们既不是恪守宗教戒律的右派,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左派,而长期以来,美国在家教育孩子的主要是这两部分人。如今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庭一方面难以忍受公立学校的诸多不足,同时也很难承受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再加上近年来美国中小学在改革的大旗下越来越强调标准和考试,很多有特殊需要和特殊个性的儿童感到很不适应。  对于这个现象,纽约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斯蒂芬森评价说:&ldquo;(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标准运动让更多的家长感到孤立,在家上学的儿童大量激增,实在具有讽刺意味。&rdquo;斯蒂芬森曾写过一本关于美国儿童在家上学的书&mdash;&mdash;《儿童王国:在家上学运动的文化及纷争》,他认为,让子女在家上学的假定是,&ldquo;儿童的独特需要在先,学校的管理需要在后&rdquo;。据斯蒂芬森介绍,如今的家长选择让子女在家上学要比10年前容易得多,因为宣扬&ldquo;在家上学&rdquo;的理论家已经非常成功地解决了儿童在家上学的法律问题,同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专为儿童在家上学用的教材,专门的网站也层出不穷,为在家上学的儿童及其父母提供支持的民间组织也发展得很快。  斯蒂芬森和其他一些专家还分析说,除了对学校的不满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还跟美国的社会潮流有关。与过去的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事业相反,现在很多妇女为让自己在家多与孩子在一起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很多家庭厌倦了终日忙忙碌碌的生活,渴望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  &ldquo;这可能是中产阶级父母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的一种反抗。&rdquo;斯蒂芬森说,&ldquo;我们一直都没有为现代母亲解决好工作与养育子女的矛盾。父母终日忙碌不定的生活让孩子深受其害。&rdquo;  纽约布朗克斯区的斯皮格尔斯太太最终也选择让他13岁的儿子所罗门在家上学,因为他在学校的负担太重了。&ldquo;他在学芭蕾、钢琴,还要学长笛。&rdquo;斯皮格尔斯太太说,&ldquo;我们现在已经取消睡前讲故事了,他整天都感到累。我们没有家庭生活,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学校。&rdquo;  斯皮格尔斯太太已经不再对公立学校抱任何希望,而一流的私立学校对学生又逼得太紧,&ldquo;四年级就像高中一样&rdquo;,最终她决定让所罗门像他哥哥一样,在家上学。所罗门的哥哥卡尔曼&ldquo;从家里毕业&rdquo;后现已在读大学了。  华盛顿的艾达维太太之所以让大女儿在家上学,是因为她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会看书、数数了。&ldquo;她是一个非常用心的孩子,&rdquo;艾达维太太说,&ldquo;她会专注于一件事情,不获得成就感绝不罢休。显然,到学校上学对她来说是起不了作用的。&rdquo;  目前,美国在家上学现象最权威的资料来自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1999年的相关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上文中的科吉尔博格、斯皮格尔斯和艾达维太太确实能代表让子女在家上学的美国家庭:大多数在家上学的儿童来自双亲白人家庭,家庭收入来自1人,有兄弟姐妹2人或2人以上。  据当年的调查,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前3项动机分别是: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49%)、宗教信仰(38%)以及学校的学习环境太差(26%)。  目前,让孩子在家上学在美国50个州都是合法的,不过各州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比如,新泽西州几乎没有对在家上学的儿童有任何监管;而在纽约州,家长选择让子女在家上学必须通知他们所在的学区,并登记教学计划,不仅每季度要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年还要提交评估材料,方式可以是标准化考试,也可以是成长档案袋。  由于家长们不必遵循公立学校的课程标准,因此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子女的学习,责任心强、资源丰富的家长通常联合起来共享他们的教学资源。在纽约,家长们发起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图书馆系统,有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可以从网上预定图书,像山地舞录像这样很少见的资料也都有。  在家上学的纽约儿童占尽了地利,因为纽约市内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多得数不过来,很多都是免费的,且只需乘坐地铁就能到达。&ldquo;纽约是机会丰饶之地,&rdquo;科吉尔博格太太说,&ldquo;即便算上一些昂贵的收费,也远远低于私立学校每年2.5万美元的学费。&rdquo;由于科吉尔博格太太经常带她的双胞胎女儿出门参观,她认为&ldquo;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rdquo;的提法是用词不当,&ldquo;因为我们几乎很少在家&rdquo;。卡罗琳和杰西卡还在市中心一家语言学校学习法语,学费原本是每小时30美元,但学校对在家上学的学生减半,因为他们能避过高峰期。  对于经济紧张的家长来说,最棒的资源渠道便是互联网了。&ldquo;你可以通过搜索引擎Google查找到一份三年级的英语教学计划,九年级的化学课本以及11年级的《哈姆雷特》学习指导。&rdquo;斯皮格尔斯太太说,&ldquo;通过&lsquo;美国在线&rsquo;的账号,什么都能得到。&rdquo;  根据纽约州的要求,家长必须对在家上学的孩子做详细的记录。这对斯皮格尔斯太太来说反倒成了一件好事。她说:&ldquo;由于要定期汇报,这让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体现孩子成长的重大事件上。我有孩子申请大学时需要的成绩记录,而孩子也学会了组织管理。&rdquo;斯皮格尔斯太太通过一张进度表来检查儿子每周的学习进度。进度表的左边是儿子学习的各科目,表的上面则是日期,这张表可显示出各学科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可以想像,没有了学校的&ldquo;标准化管理&rdquo;,孩子在家上学的成败是很难判定的。据一些常春藤大学的招生官员介绍,在家上学的孩子SAT(美国大学招生主要参考考试)分数比较高,进入大学后适应能力很强。一些在家上学的孩子取得的惊人成绩还给这些招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家的3个在家上学的孩子都上了哈佛大学;还有的孩子出版了自己的小说,并成了畅销书;而2000年全美拼写大赛的前三名都是在家上学的孩子。  面对这些成功故事,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全国教育私有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贝尔菲尔德发出了警告。根据目前仅有的考试分数比较研究,在家上学的孩子考试分数排名并不靠前。贝尔菲尔德说:&ldquo;有可能部分在家上学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一团糟,而其他却不是。而我们从数据中看到的都是情况不好的。&rdquo;  在关于是否让孩子在家上学的讨论中,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比学习成绩更为人们关注。贝尔菲尔德博士介绍说,目前这方面还没有专门的研究,但从很多流传的故事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走出了充满残酷竞争的学校,这些孩子有很多机会接触社会,而且对待他人的态度也更为温和。  贝尔菲尔德认为最担心的是偶尔发生的儿童虐待事件。新泽西州曾发生过一件事,4个由养父母照看的孩子在家忍饥挨饿。而让孩子出现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则是确保这样的虐待不会发生的一个途径。(李茂编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8 03:59 , Processed in 0.31269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