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贤妻良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Ja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7-31 23:33:15 | 只看该作者
贤妻:阅好多了,又精神百倍的折腾扯着嗓子唱歌了!:)我是一直考虑想自己或者和几个父母联手在家里给孩子办个家庭幼儿园,上到3岁去幼儿园。一是因为3岁前没有理想的地方可送,我去上班后孩子怎么办。二是孩子们这几年就可以有些伙伴,象兄弟姐妹一样一起长大。三是家庭联手,资源共享,突出优势,可以节省资金时间。比如能雇得起外教。想向你咨询美国那边这样的托儿机构的课程和教育方法。Ja在家里上学,很为你们高兴。我相信你们这样的生活对Ja和你都会非常快乐的。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想这样和孩子一直生活到上小学呢!你不用有那么多的压力,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其实不抱着那么大的教育目标,就顺其自然的享受生活好每一天,Ja一定会成长的很优秀。我们小时候没有受过精心设计好的教育,我从来就没有上过幼儿园,现在看看来时路,也许最得益就是那时父母周围的人都没有功利心没有那么“精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01:03:3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另起楼了,就放在这里或放到我的日记楼去吧。  美国上学前班的年龄是5岁。5岁前,上的是幼儿园。上不上幼儿园,没有人管。但 到了5岁,是一定要上学前班的。假如不上,人家会找上门,这时候就必须办家庭学 校。  Ja上幼儿园上到这个月12号,就回家来了。我们还在摸索后面的路,现阶段主要内 容是玩。
诸神的黄昏+2005-07-30 16:17-->引用:诸神的黄昏 @ 2005-07-30 16:17 请贤妻良母今后把家庭教育的经验写在这个帖子里或者专门开一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01:12:15 | 只看该作者
你看看楼上我的贴。具体课程是什么,更何况还是3岁前的,我现在还不知道。因为 5岁才到法定入学(入学前班)的年龄。  Ja三岁前都是跟我在一起,满了三岁才上幼儿园了。  我想三岁前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享受亲情和母爱吧。你关于办家庭幼儿园的想法很好 啊,你们是不是轮流当监护人?如果这样的话,孩子得到的爱和关心,比外面幼儿 园强多了。  我以前送孩子上三岁班时,看到两岁班的孩子,主要内容是学自理。自己吃饭,自己 洗手,自己收拾玩具等。知识方面就是唱歌,讲故事,没别的。  我的确要注意我的“精心”:-)
dyly+2005-07-31 08:33-->引用:dyly @ 2005-07-31 08:33 贤妻:阅好多了,又精神百倍的折腾扯着嗓子唱歌了!:)我 是一直考虑想自己或者和几个父母联手在家里给孩子办个家庭幼儿园,上到3岁去幼儿园。一是因为3岁前没有理想的地方可送,我去上班后孩子怎么办。二是孩子 们这几年就可以有些伙伴,象兄弟姐妹一样一起长大。三是家庭联手,资源共享,突出优势,可以节省资金时间。比如能雇得起外教。想向你咨询美国那边这样的托 儿机构的课程和教育方法。Ja在家里上学,很为你们高兴。我相信你们这样的生活对Ja和你都会非常快乐的。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想这样和孩子 一直生活到上小学呢!你不用有那么多的压力,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其实不抱着那么大的教育目标,就顺其自然的享受生活好每一天,Ja一定会成长的很优秀。我 们小时候没有受过精心设计好的教育,我从来就没有上过幼儿园,现在看看来时路,也许最得益就是那时父母周围的人都没有功利心没有那么“精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8-2 01:15:54 | 只看该作者
对了,美国上小学一年级是几岁?有没有强制的规定?5岁上学前班,上几年呢?中国好像只有1年,那Ja6岁得上一年级,我觉得还可以晚一点上,7岁可能更好一些。还有,贤妻良母有没有研究过皮亚杰,据我国现在比较知名的教育家李跃儿说,皮亚杰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驱,蒙台梭利也只不过是用了皮亚杰的一部分东东而已(这个全凭记忆,可能有错)。我的签名里那个小巫专栏是李跃儿论坛里的分坛,有兴趣了解李跃儿及小巫的话,可以去看看(我已经看得眼睛痛了),营养丰富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01:20:58 | 只看该作者
诸神的黄昏+2005-08-01 10:15-->引用:诸神的黄昏 @ 2005-08-01 10:15 对了,美国上小学一年级是几岁?有没有强制的规定?5岁上学前班,上几年呢?中国好像只有1年,那Ja6岁得上一年级,我觉得还可以晚一点上,7岁可能更好一些。还有,贤妻良母有没有研究过皮亚杰,据我国现在比较知名的教育家李跃儿说,皮亚杰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驱,蒙台梭利也只不过是用了皮亚杰的一部分东东而已(这个全凭记忆,可能有错)。我的签名里那个小巫专栏是李跃儿论坛里的分坛,有兴趣了解李跃儿及小巫的话,可以去看看(我已经看得眼睛痛了),营养丰富哦:)
我刚退出,又看到你的贴,很惊奇,这么晚还没睡?  学前班上1年,6岁上1年级。美国是这么定的。  什么都按年龄来划分,不太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皮亚杰的理论,基督教有看法。我以后有空敲点东西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8-2 01:27:4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李跃儿的论坛上看到一些文章,很是感慨,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这个给你看看:http://lycos49718.w120.lycos.com.cn/bbs...2D2+1%3A16%3A04是的,我就是上学太早,造成诸多遗憾。当然,如果萱萱或者Ja能够在6岁上学,也就不必等到7岁。你也很忙,不过还是很期待你对皮亚杰的看法。此帖由 诸神的黄昏 在 2005-08-02 01:2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8-2 05:16:1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贤妻良母有没有研究过皮亚杰,据我国现在比较知名的教育家李跃儿说,皮亚杰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驱,蒙台梭利也只不过是用了皮亚杰的一部分东东而已(这个全凭记忆,可能有错)。哈哈,我记得哪本书上是倒过来 皮亚杰用了蒙台梭利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8-2 18:33:3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很重要,我想是家庭学校和学校最大的不同--同学,因为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同学,我的人生会 是怎样,没有那些从小一起长大,手拉手玩耍,一起哭一起笑甚至一起有小秘密的好朋友,会快乐吗?我小学的好朋友,到现在还没舍得断了联系呢,一见面还是亲 得不得了,更不要说中学大学了,那是一种父母兄弟姐妹无法替代的感情--友谊。我老爸都一把年纪了,还热衷于参加同学聚会呢,我还记得他回家后总是喋喋不 休,感慨万千地翻黑白影集,不难想象那段时光带给他的难忘回忆。还有,形形色色的老师也是一笔财富,我记得初中时的地理老师,连眼都不抬就那么随手在黑板 上画出一幅维妙维肖的中国地图,全班都镇了,还有英语老头,极有才华,会几门语言,连校长都让他三分,上课时坐在桌子上教我们唱英文歌,高中时化学老师的 裤腿总是一个长一个短,物理帅哥老师居然弹得一手好钢琴。。。,还有运动会,联欢会,校庆,所有的记忆都是跟同学老师有关。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或者变得很 单一,我想换了我,就是得了诺贝尔也不愿意呢贤妻良母:我比较赞同上面的意见.我认为这些东西是在学校这种环境中才有的,这些感觉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缺少了这些,孩子的人生是不是会有些许遗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8-2 19:18:56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从前!现在国内的学校还有几个有这种氛围?美国的家庭教育大多是几个家庭联合起来,他们没有计划生育,一般家庭可不止一个孩子。这样,大一点的家庭学校也和一个班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14:22:34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 color="#9900cc">8-9-2005   六个家庭学校资源: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alvertschool.org/engine/content.do">http://www.calvertschool.org/engine/content.do[/url]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laurelsprings.com/">http://www.laurelsprings.com/[/url]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robinsoncurriculum.com/">http://www.robinsoncurriculum.com/[/url]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moorefoundation.com/">http://www.moorefoundation.com/[/url]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mfwbooks.com/">http://www.mfwbooks.com/[/url]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oakmeadow.com/">http://www.oakmeadow.com/[/url]   今后我好好考查这6个家庭学校网站。此帖由 贤妻良母 在 2005-08-09 23:2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8 03:52 , Processed in 0.56445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