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1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有些英文基础,暑假又想玩玩书法的筒子请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3 00:1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在西方令人震撼的华人艺术家——徐冰,他是“麦克阿瑟大奖”即“天才奖”的获得者,这个奖如同诺贝尔奖一样分量。同时他也是英国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的获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00:30: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西方小朋友在玩什么呢?她在研习徐冰的“新英文书法”,中国旅美艺术家徐冰获奖和他创造的“新英文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他独创的“新英文书法”已经被日本录入了字库,而且在美国,很多餐馆的招牌都是用这种“书法”写的。中国书法能被老外喜欢除了因为有几千年文化底蕴之外,难解其意的陌生化也是原因之一。这种新英文书法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这样的“似曾相识”。 可以这样解释:徐冰使英文语义获得了汉字的审美形式,换句话说,他使中国传统的书写形式获得了英文的语义。正是这点使东西方文化获得了某种视觉与意义的衔接。此帖由 大风的爸爸 在 2005-07-23 00:3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00:37:0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什么是新英文书法吧!这是英文Art World的汉字形式。此帖由 大风的爸爸 在 2005-07-23 00:3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00:42:10 | 只看该作者
看中国字读英文音 麦克阿瑟奖评选比较侧重人的创造性和对社会的贡献。中国旅美艺术家徐冰获奖和他创造的&ldquo;新英文书法&rdquo;有密切的关系。 开始研究&ldquo;新英文书法&rdquo;是在1994年。徐冰在1990年去了美国,在新的文化环境里,对文字的持续兴趣正是国际范围内时髦的话题,带有语言实验性质的东西正好和国际上解构哲学讨论的问题吻合。于是在徐冰的创作中自然不自然地就会考虑到这种关系。 新英文书法结合英文的符号和汉字的结构。它的阅读规律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但书写的时候不一定完全遵照这个规律。有时一个字的出现频率太多了,就会有调整,上下结构有时会写成左右结构,&ldquo;加进了破的成分&rdquo;。徐冰说,如果一个西方人读下来这些字的意思,同时又了解是怎么写的,会很有意思。 <table align="center" border="0"><img src="http://www.china.org.cn/images/10257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able> 有人说徐冰是&ldquo;纽约的启功&rdquo;,因为他经常用&ldquo;新英文书法&rdquo;给人题字。&ldquo;我是这种字写得最好的,求字的人很多,香港大学出版社的标识就是。题字是属于东方的传统,通过这种方式今天在西方发展了。比如中国餐馆的牌子,以前都是一行中文,一行英文,如果用我的字体,一行就解决问题了。好像有点发明的意思,其实只是字体设计,只不过有点特别和奇怪。&rdquo;西方人都对书法有兴趣,但是没法真正进入书法的欣赏境界。不认识字就只能当做图画来理解。我通过这种方式把书法艺术真正带到西方去。这个作品是让他们在写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书法,扩展了他们的思维。我来了不是教给你们写字的,是让你们重新反省你们已有的知识。 麦克阿瑟奖,主要还是看你一个时间段的整体作品。它的权威性在于慎重地涵盖了各个领域,甚至会提前跟踪你的工作,那个主席就在一次聚会上对徐冰说:&ldquo;我们派了很多人跟踪你。&rdquo;但作为艺术家的徐冰只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有创造性、有意义,能有实用价值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00:53:4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把这个东西介绍给大一点的孩子,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全当游戏吧。首先他使孩子研究文字这种僵死的权威成为可能。通过给特定的语义自建构字型,使孩子获得宝贵的解构能力,解放孩子某些被捆绑的意识,这个在他们长大以后是非常有好处的。另一个就是复习了以往的英语知识,巩固兴趣。怎么样?大家试试?此帖由 大风的爸爸 在 2005-07-23 00:5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00:56:49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人喜欢做一些小游戏,不光是为了高兴。中国艺术家徐冰到各国去跟大家做游戏,越做越大。这些游戏都成了艺术,徐冰也成了: <p align="center">  夺得美国文化&ldquo;诺贝尔&rdquo;大奖的中国人<p align="center">  文/雷云<img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zhonghuawenzhai/2000-06-01/tp/15.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现在炒作很热的奥斯卡奖其实是一个商业奖,在欧美最高学术界的资料库里。你找不到《魂断蓝桥》,甚至连《卡萨布兰卡》也没有,更找不到《泰坦尼克号》,或者《美国丽人》。在这方面,欧美学术界确实很&ldquo;固执&rdquo;,商业与文化,他们分得很清。但就是这个傲慢的欧美学术界,却对一个中国人推崇有加,他就是徐冰。  徐冰1990年去美国生活了10年后,依然保持着东方人的见腆、朴实。10年前的春节,我和几个朋友去美院,整个校园就只有徐冰一个人在工作室忙活,作品《天书》就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艺术还很&ldquo;瘦弱&rdquo;,徐冰的《天书》能否在美国被公众接受。大家都拿不准。  10年过去了,徐冰拿到了美国学术界的迈克阿瑟奖。迈克阿瑟奖被称为美国的文化&ldquo;诺贝尔&rdquo;奖,不仅是艺术界,而且是整个学术界的最高奖项,它的奖金为31.5万美元。  徐冰得奖的消息传出后,很多现代艺术家、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国会给他发了贺信,他获奖的理由是:运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并用中国哲学方式认识事物,探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外国人开始使用中国人发明的新英文  徐冰最喜欢干的事是在工作室写字,他的一双筋骨突出的手,是习惯于劳作的。他的《天书》里,四千多个无法认识的自创字,都是用木块一个个刻出来的。后来为了满足观众的好奇,他把用过的工具和作品放在一起展出。此后经过多年的筹划,徐冰推出了第一批&ldquo;新英文书法&rdquo;,与《天书》相反,这些字不仅能认,甚至可以运用。徐冰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举办了这种新英文书法入门的活动。他把展厅布置成课堂,让观众用毛笔书写他造出的书法,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各国观众习惯的文化思维,使东方文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一部分。这种经历是西方人过去没有的。徐冰的新英文吸引的人越来越多,商人开始找他题字做广告,包括日本的剧场、美国的研究机构、中国城都用徐冰的&ldquo;新英文书法&rdquo;题匾。徐冰认为:现代艺术要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应该是老百姓能看懂的。  与大多数留美画家不同的是,徐冰没有在画廊里耗费过多的精力,他的作品《天书》从1990年开始在美国艾维姆美术馆展出后,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展,&ldquo;至今没有运回工作室&rdquo;。徐冰的展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装置作品《长城系列》高达13米,运输起来很不容易,而且它的展出地点均是世界最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如纽约的现代艺术美术馆,西班牙的索菲亚女王国家现代艺术中心,美国国家赛克勒博物馆等等。新英文书法能卖钱吗?它的价值与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不同,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内涵。非常现实的日本人用徐冰的《新英文书法》建立了一个字库,进而使&ldquo;现代艺术具有了更大的前景&rdquo;。  徐冰在美国住过的艺术村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大厅,蚕系列行为艺术中,他把蚕放在书上,几天以后,书上的文字看不见了,厚厚的书已变得什么都不是。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文化的不确定性、流动性和迅速改变的现象。  在美国,徐冰以前住在纽约的一个艺术家集居地东村,现在那里已成了一个文化景点。他现在住在布罗克宁的威姆斯伯格,这是一个最新的艺术家居住地,有很新的画廊、酒吧,最前卫的艺术表演,这里是美国媒体寻找灵感的焦点。  在发这篇稿的时候,徐冰正在英国的爱尔兰做一个关于动物声音与摇滚乐的艺术实验。在徐冰的艺术中,我看不到弥漫在画坛的商业化,也没有&ldquo;酒后&rdquo;左右摇摆的&ldquo;醉态&rdquo;,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徐冰已经走在了前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7-24 10:20:0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有创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8 11:12:28 | 只看该作者
创意极佳,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3 , Processed in 0.08123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