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用心才会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入学习——《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22:44:14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愤 怒 !!! <p align="left">  我们多数人都认为愤怒是不好的,而且我们担心自己的怒气会伤害孩子,所以我们总是忍耐愤怒。发泄愤怒的代价很高,但忍耐并不是好办法,事实上忍耐不解决问题,而且怒火迟早会爆发。愤怒经常是周期性发作,而且总是那么突然、意想不到。  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理智,我们大喊大叫、辱骂、抨击,我们对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哪怕是在打击敌人时都会犹豫一下。  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内疚,我们郑重地决定,以后绝不重复这样的行为了。  但是,愤怒会无可避免地再次来袭,破坏了我们良好的愿望。我们再一次猛烈攻击那些我们为了其幸福愿意献出生命和财富的人。而试图不再生气的决心根本没用,甚至是火上加油。 (对我来说,这3段描述性的文字写得太贴切了!)  安宁的家庭不能单纯依靠人性中的善,而要依靠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努力在愤怒爆发前有系统地减轻紧张情绪。  愤怒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必须面对,我们应该承认: 1、只要是人,肯定都会有发脾气的时候。 2、人们有权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者羞愧。 3、人们有权表达自己的感觉,只要不攻击对方的人品或者性格。  父母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及时意识到自己的愤怒(这是一种EQ能力,需要训练和培养),并且高度重视自己的异常情绪,通过及时的换位思考控制情绪,设身处地地去体谅孩子,理智地、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  父母要把愤怒当成一种信息资源,是他们关心孩子的表示。父母的言语要和他们的心情一致,不要隐藏自己的情绪(上一节中有详细描述)。父母不应该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痛责孩子。  发怒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声明,描述自己的情绪,给它们明确的定义。这可以提醒相关的人改正或者采取预防措施。例如:&quot;我看到~~~,我觉得讨厌。&quot;&quot;我看到~~~,我觉得被激怒了。&quot;  第二步,进一步声明,表达&quot;我的愤怒已经升级了!&quot;。在第一步没什么效果时采取此步骤。在表达时加强愤怒的强度:&quot;我非常非常生气。&quot;&quot;我气极了。&quot;  第三步: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  (我觉得发怒最难把握的是&ldquo;不攻击对方的人品或者性格&rdquo;)&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核心理念:  1、不必刻意压抑愤怒。  2、有目的、有技巧、有控制地发泄,是解决情绪问题根本方法。  3、发泄愤怒要以&ldquo;不攻击对方的人品或者性格&rdquo;为原则。  (发泄愤怒的具体方法非常重要,但书中所提的发泄愤怒的三个步骤,一般。应该有更好的,一定要找到。研究中~~)此帖由 用心才会赢 在 2005-07-30 08:53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7-30 08:56: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过程中的很多看法和观点都很粗浅、不成熟、不准确,应取消置顶,待真正提炼出精华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8-19 10:47:28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太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8-19 12:20:44 | 只看该作者
用心真的是用了心了!我近日来也在读这本书,我是边读边在本子上做笔记,其实也就是摘抄一些关键的句子,和一些认为是以后要注意到的核心问题,以便于不上网的时候,有空的时候再拿出来学习,也可以随时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然后问自己:我做到了吗?我还该怎样做?真的感谢有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1-3 11:18:28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认真的看了三遍,确实非常有启发,因为这本书,我才特别注意与孩子的对话,而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教育细节决定着教育的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5-8 12:01:3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开始看第二遍这本书,还介绍给了同事。醍醐灌顶的一本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9:55 , Processed in 0.07567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