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7 10: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height="21"><div class="title" align="center"></div></td></tr><tr><td>孩子为什么缺乏自信心   孩子缺乏自信心,必有其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药到病除。病根从哪里找呢?还得请家长反思自己。   一般说来,孩子缺乏自信心,是源于家长对孩子过度关爱和保护,或是对孩子斥责和批评过多。家长的这两种教育方法虽然不同,其教育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   过度保护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由于&ldquo;独苗苗&rdquo;现象的普遍存在,孩子变成了家里的&ldquo;小皇帝&rdquo;、&ldquo;小公主&rdquo;,因而也自然成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聚焦中心,六双眼睛时刻关注着小宝贝的动静,惟恐有点闪失。加上小孩子的能力本来不足,做任何事情,笨手笨脚,动作又慢,很容易产生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大人在一旁看着,情不自禁地发急,往往自己动起手来,越俎代疱。   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会干,于是家里的六双手更&ldquo;有理由&rdquo;抢着包办代替,剥夺孩子自己做事的一切权利。孩子无从学习动手做事,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没有了。家长过度保护的另一种表现,是恐吓手段。比如,不让孩子出家门&ldquo;闯祸&rdquo;,偏说什么&ldquo;外面有大灰狼&rdquo;,&ldquo;有坏人要把你带走&rdquo;的谎言,使孩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这样孩子是变得听话了,可是,他的自信心也吓得没有了。   过多批评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攀比,恨不得将所有孩子的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这种脱离实际的幻想,当然实现不了,于是,孩子常常挨骂:&ldquo;你真笨&rdquo;,&ldquo;你怎么样样不如别人&rdquo;,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都能从家长的嘴里喷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能培养出有自信心的孩子来呢?   *对每个孩子都要一分为二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为,孩子特点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比如,每个孩子的先天遗传基因不同,后天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环境、生活给养、生存空间、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到孩子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可是,许许多多家长忽视了这个事实,总以为别的孩子能行的,我的孩子也能行。千万不可以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孩子,去为难孩子,给他施加压力。这样做,必然是自讨苦吃,也毁了孩子的自信心。   尤其是许多家长往往只盯住自己孩子的短处和缺点,所谓&ldquo;恨铁不成钢&rdquo;,而对于他的长处和优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说什么&ldquo;成绩不说跑不了&rdquo;。人们常常可以听到孩子的强烈抗议声:&ldquo;我什么优点都没有吗?&rdquo;&ldquo;为什么老批评我?&rdquo;应该承认,孩子也有优点,只是家长没有说,或是不去注意发现而已。对孩子的批评,也有冤枉或不恰当的地方,只是很少有家长认账,更少敢于放下架子认错的。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妙招   多点鼓励 孩子做事之前,家长说:&ldquo;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rdquo;孩子成功以后,说:&ldquo;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rdquo;从孩子学步时起,就注意肯定和鼓励,但要避免不符合实际的夸奖。   换个说法 孩子拣起了一块石头,高兴地拿给爸爸看,说:&ldquo;爸爸,你看我拣的石头多么美丽。&rdquo;爸爸如果说:&ldquo;看你弄得满身是泥。&rdquo;孩子会不高兴地扔掉石头,垂头丧气地走开了。爸爸要是说:&ldquo;这石头是漂亮,你去把它好好洗洗,那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rdquo;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发展。   改变思路 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追求成功上,而不是先考虑失败了怎么办。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他扬己之长,勇敢地去尝试,逐渐习惯于考虑各种达到成功的途径与可能性。   倾听梦想 即使你认为孩子说的是梦想,也耐心倾听,并尽可能帮助他去变为现实。   看到进步 不和别人比,多和孩子过去比,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7-18 21:58: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醒,分析的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7-20 10:32:59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31 , Processed in 0.07193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