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36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思妙想学数学(外研社)【双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3 14: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起步篇4册 适合3-6岁
提高篇5册 适合4-8岁
全套共九册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d3c3221269db595458c68b07229e20e5.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0f3aa16a3d68d186b7f4a8ae3a80f3df.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cdcd7d984e4bf7aa42a07118e3aebe86.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7c3a1b479f61748e949b39e538157382.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c18bdf30cd7b558ecc5bd072b9cfcb69.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86c68edf6835ea3404aba5f2a4273ce6.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5e6be6633270f0ec70b66b0cc4aab8e7.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bbebbe6c0b0234dc11aca04f6550f849.jhtml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31fe195bd05548e790a4513144f2f0a3.jhtml
“寓教于乐”的概念对于时下的少儿读物来说,早已不再陌生,甚至有点儿陈词滥调。不过只要去书店里逛一逛便知道,由于学前儿童读物的消费决策者不成熟,同时又受各种功利阅读、英才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少儿读物都专注于“寓教”,而忘记了对孩子的阅读和成长更为重要的部分――“乐趣”。再看看国外的童书,你不得不承认:在如何将IQ和EQ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融于趣味盎然的阅读和游戏中这一点上,国外的同行们的确要高我们一个境界。而外研社引进出版的《奇思妙想学数学》就正是这样一套“寓教于乐”读物的典范。

《奇思妙想学数学》源自美国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的一套经典分级读物Hello Reader(你好,小读者!),按照主题不同这套读物又分为Hello Reader Story(你好,故事),Hello Math(你好,数学),Hello Science(你好,科学),Hello Phonics(你好,语音)。这套分级读物从1976年开始便成为学者出版社的当家品牌,至今全球销出了约250万册。

《奇思妙想学数学》系列出自其中的Hello Math(你好,数学),9册图书可谓9个奇思妙想的数学童话。之所以称之“奇思妙想”,是因为图书“为数学插上了文学的翅膀”,即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性读物之中,帮助孩子——
*在故事和游戏中体验基本的数学知识,启蒙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快乐的阅读体验中,了解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在英语与中文母语之间的对应。

《奇思妙想学数学》包括:起步篇4册、提高篇5册:

起步篇
《怪物数学》(等量的加减法)
《怪物的数学野餐》(10的加法组合)
《怪物学校里的一天》(时间)
《三点连一线》(益智游戏)
提高篇
《排队》(12的组合)
《金发女孩儿和三个正方形的故事》(形状)
《还是有点儿乱》(分类)
《再多给我点儿!》(数量守恒)
《不公平!》(概率)

比如《不公平》这本书,通过讲故事向孩子介绍了“概率”这个数学概念。说到“概率”,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哇,太深奥了!大学里的高等数学课才会遇到吧。可是只要我们回想一下每天的生活,就会发现“概率”其实无处不在——小时候玩的手心手背游戏、抓阄、掷硬币、天气预报、交通事故……其中无不包含着有无可能、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不公平》一书恰恰就是以一种巧妙而又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体验了概率的含义。以书中的一个情节为例:克里斯蒂和大卫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玩走格子游戏,克里斯蒂说:“如果掷出的是6,你就往前走一格,如果不是6,我就走一格。谁第一个走到头,谁就赢了。”……游戏结束了。呵呵,也许你已经猜到了。对!克里斯蒂赢了。大卫也感觉到了不公平。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游戏中,色子出现6的可能性远远小于不出现6的可能性。准确地说,前者的概率是六分之一,而后者是六分之五。大卫当然不太可能赢啦!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饶有兴趣的阅读中体验了概率的含义。其实,对于还没上学或刚上学的孩子来说,并不需要他们非常理性地明白其中的数学原理,而只是建立一种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孩子继续思考和探究。故事中,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摸弹珠、下跳棋、猜橡皮糖等,都与概率有关。就这样,小读者在克里斯蒂和大卫的带领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了解了更多有关概率的知识。图书的前言还就概率的数学原理向家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并在书后提供了一些可供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游戏,以便家长帮助孩子进一步强化对概率的认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引进出版这套图书时,外研社还采用了中英对照的语言形式。通过阅读这套图书,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与英语数字、形状、加减法、时间等有关的英文词汇。这样做的好处,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童年时候学到的东西长大也记得很牢。数学概念和符号是国际性的。让孩子从小接触数学概念的英语文字,将来对他学习数学、学习英文都会有帮助。”就拿英文单词“chance”为例,我们学英文时候见到它的常见释义是“机会、可能性”,如果孩子知道它还有“概率”的意思,不仅有助于他理解常规释义,更能牢牢记住这个英文单词。

如今,能够将这套优秀的图书介绍给中国的小读者,真是感到欣喜无比。记得去年去国外参加童书展,朋友问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我说:“至少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国外的孩子更幸福。因为他们的需求被关注、也更被尊重。而在中国,尤其是在那些还没有自主购买能力孩子的阅读生活中,家长的需要往往是第一位的,其次可能是老师的,最后才是孩子的。”不过,正如某位名人所说:“人们往往高估两三年的事件,而低估十年以后的事件”。毕竟,如今的少儿出版,不论是出版社、还是消费者都在经历着迅速而又巨大的观念转变。让我们共同祝愿:以“儿童为本”的少儿出版早日到来。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10-1-28 11:23 编辑 ]

奇思妙想学数学1.jpg (111.83 KB, 下载次数: 3)

奇思妙想学数学1.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2.jpg (114.13 KB, 下载次数: 2)

奇思妙想学数学2.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3.jpg (90.3 KB, 下载次数: 1)

奇思妙想学数学3.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4.jpg (89.92 KB, 下载次数: 2)

奇思妙想学数学4.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5.jpg (94.83 KB, 下载次数: 2)

奇思妙想学数学5.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6.jpg (106.33 KB, 下载次数: 2)

奇思妙想学数学6.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7.jpg (103.82 KB, 下载次数: 2)

奇思妙想学数学7.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8.jpg (105.4 KB, 下载次数: 1)

奇思妙想学数学8.jpg

奇思妙想学数学9.jpg (96.47 KB, 下载次数: 2)

奇思妙想学数学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0:02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孩子经常会看见成人看钟表来确定时间。“现在3点半,我们该去看电影了。”“已经快5点了,奶奶马上就要到了。”“今天晚上你可以8点半再睡觉。”
这样的情景,孩子已经非常熟悉了。但要让他自己学会看时间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得先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有指针指示的,也有数字显示的。指针指示的钟表相对来说难认一些,因为有的有两个指针,有的有三个指针。表盘上数字的写法也五花八门。孩子需要经过很长的熟悉过程才能把钟表上的时间与日常作息联系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一些,因为有的孩子学认时间可能会比其他孩子慢一些。你要和孩子一起看这本故事书。如果他对学认时间感兴趣,那就让他从这本书开始学起吧。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1:49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对于孩子来说,学数数和学字母很相似,都是通过不断熟悉数字或字母的发音来获得认知。但对于成人来说,二者却是不同的。成人或许很难倒着背出英文字母表,因为字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倒着数数对成人来说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因为成人的逻辑思维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清楚地知道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初学数数时,孩子通常并不知道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他对“多一个”和“少一个”的概念也不是很了解。本书将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量的关系。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孩子会觉得倒着数数其实很容易。
  书后面配有一些活动。活动开始前,你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前面的故事,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说出接下来会出现的数字。这些活动都需要你和孩子一起来完成。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编辑推荐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系列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专家提示:阅读这本书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前面的数学小故事。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原来数学这么奇妙!数学也可以这样学!
  书后的数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相关的数学知识。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专家建议会使家长的指导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2:3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整理,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行这些活动。比如,在电话本里找电话号码、在超市里找葡萄干或者整理碗橱,我们都是在考虑物体的类别和属性,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整理。
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事物进行分类。比如,在玩游戏的时候,孩子通常会将玩具分成不同的类别:“这些是卡车。这些是汽车。”“我喜欢这些贝壳,不喜欢这些。”“这些东西不应该放在这个装玩具的盒子里。”学会辨识物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或将物品分类,是孩子学习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习分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识别字母、数字,还有助于他们以后的阅读和数学学习。分类思维是所有数学理论的根基,也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来培养孩子分类的能力。本书提供的活动可以帮助你。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编辑推荐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系列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专家提示:阅读这本书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前面的数学小故事,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原来数学这么奇妙!数学也可以这样学!书后的数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相关的数学知识,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专家建议会使家长的指导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3:03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大多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概率有了一些了解。他们听天气预报:“今天的降水概论为50%。”他们也知道通过抛硬币来做决定:“正面,你先走;背面,我先走。”他们还会一些概论游戏:“嗯,我要掷一个6才能赢。”
通常,人们都认为概率是数学中的难题,而只有那些“数学头脑”的人才能学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都可以学概率,孩子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习概率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开发,还能加深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这个故事鼓励孩子对概率进行思考。从数学角度来说,一个公平的游戏,游戏参概率的基础。书中的活动和游戏通过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公平与数学概率之间存在着联系。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编辑推荐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系列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专家提示:阅读这本书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前面的数学小故事。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原来数学这么奇妙!数学也可以这样学!
  书后的数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相关的数学知识。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专家建议会使家长的指导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4:0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对孩子来将,如果东西的数量只有1个--5个,他们很容易就能够数出来。但如果超过了5个,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大数字了。他们唯一会用的方法就是一个一个地数。让孩子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安排组织数字,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大小,还能帮助他们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能够清楚地看到12个小朋友是怎样按照不同的方法排队的。书后面的活动和游戏会让孩子逐渐熟悉12以内的数字。然而,在这里我们只讲数字12。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数字12,则可以扩展练习更大的数字。
利用具体的实物做活动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12枚硬币,让他们“看看”怎样用不同的方法把他们拆分或合并。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4:55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在生活中,推理对成人来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大多数的孩子还不会运用推理。孩子经常会像故事中的蒙蒂一样,对一些东西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如果你把两支完全一样的铅笔并排摆在一起,孩子会觉得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的;但是如果你把其中一支铅笔往前挪一点儿,这时孩子可能就会觉得两支铅笔的长度不一样。你还可以把5个茶杯和5个茶碟分别排成两排,这样孩子很容易就能看出茶杯和茶碟的数目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把每个茶杯之间的距离拉大之后摆放,茶碟之间的距离不变,那么孩子就很可能会认为茶杯比茶碟多。
孩子的推理能力是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不过在生活中,如果家长能够利用实物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这将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孩子能够利用这些机会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再多给我点儿!”是一个非常吸引孩子的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完故事以后,要关注一下孩子对这个故事以及后面的活动的反映。这将能够帮助你了解孩子推理的过程。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编辑推荐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系列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专家提示:阅读这本书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前面的数学小故事,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原来数学这么奇妙!数学也可以这样学!书后的数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相关的数学知识,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专家建议会使家长的指导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5:38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孩子可能读过关于“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童话故事。这本书中的故事是根据它的故事情节改编而来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帮助孩子认知形状。
孩子在入学之前已经在玩游戏(如搭积木)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些几何形状。通过对孩子早期的观察,我们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一些形状的特征,并且对形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同样是四个边的东西形状会不一样,圆形和尖形的东西拼在一起可以组成另外一个形状等等。孩子还学会了一些形状的名称: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本书中的活动可以加强孩子对形状的思考,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形状的认识,并帮助他们把形状与正确的数学词汇联系起来。请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并做一做后面的活动。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6:0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在许多国家,三点连一线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无论是画棋盘,还是按规则轮流在棋盘上画X、画O,对孩子来说,都充满了乐趣。同时,这个游戏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而逻辑推理又是数学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许多数学家都痴迷于钻研棋术,大学的数学课也同样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掌握三点连一线的游戏规则并不难,可要让他学会合理地运用战术,提高棋艺,往往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实践。
  不管孩子以前是否会玩三点连一线,他都会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对游戏规则作了非常详尽的讲解,并介绍了几种制胜的法宝。
读完这个故事后,请你试着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并进行书后的几项活动。在使用这本收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编辑推荐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系列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专家提示:阅读这本书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前面的数学小故事。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原来数学这么奇妙!数学也可以这样学!
  书后的数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相关的数学知识。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专家建议会使家长的指导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46:34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在我们的数学体系中,10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孩子有很多机会熟悉它:他可以数一数自己的10个手指,10个脚趾;日常的生活经验让他知道,10个1分是1角,10个1角是1元。以后他学数学时,还将学到个位、十位、百位等。
本书的故事不仅能教孩子学数数,还能鼓励他思考:哪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在这个故事中,两个数字每次同时递变1——10+0,9+1,8+2……,相加的结果都是10。这种模式有助于孩子发现数学的规律。
书后面配有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能鼓励孩子思考10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合而成。虽然这些活动针对的都是10,但对较小的数字同样适用。从比较小的数字开始进行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学习较大的数字。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编辑推荐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系列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专家提示:
阅读这本书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前面的数学小故事,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原来数学这么奇妙!数学也可以这样学!书后的数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相关的数学知识,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思考。专家建议会使家长的指导更加专业化,更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
奇思妙想学数学(双语版)。
书摘与插图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3-12 10: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44 , Processed in 0.11380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