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66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试】非常棒智力故事(更新至33个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2 20:0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华佗治病 东汉末年,有个太守得了不能进食的重病,就请华佗来治病。华佗给太守切脉之后,既没有开药方,又没有用针灸,就不声不响地走了。 太守以为招待不周,赶忙送去财礼,请吃酒席。华佗见礼就收,见酒就吃,但就是不开药方。一晃10 多天过去了,太守让儿子去问华佗。而华佗却带着钱财走了,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骂道:“无耻太守,枉活人间!”可是当太守看了这封信以后,他的病却好了。 试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2 真正的男人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是个很高傲的人。1961 年访华期间,他观看戏剧《穆桂英挂帅》,大不以为然,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怎么可以让女人当元帅呢?” 中国陪同人员很机敏,立即说了一句话,就把蒙哥马利说得哑口无言。 试问,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3 树在口中 有一天,11 岁的徐稚去拜见郭林宗,正巧遇见他在院子里指挥工匠砍树。那是一棵青枝招展的松树,给小院增添了许多生气。这样一棵惹人喜爱的树,为啥要砍倒呢?徐稚便问郭林宗:“这棵树冬天能挡风, 夏天能遮荫,砍倒多可惜啊!”郭林宗说:“你不知道,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那书上讲: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院子当中有棵树,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想看,木在口里,不就成了‘困’字了吗?我以后不就困难了吗?” 听了这没边没沿的话,徐稚感到很好笑。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反驳的办法来。 试问,他是怎样反驳的呢?此帖由 shuhuan 在 2005-07-15 03:11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0:09:11 | 只看该作者
1 太守看了信后,怒不可遏,连声呼喊:“抓住他!杀了他!”太守的人马分头追了两个小时,没有抓到华佗。太守又急又怒,气喘吁吁,大声咳嗽,吐了一大滩黑血。吐过之后,太守觉得轻松多了。第二天,华佗回来,将财礼退还主人,并告诉他:“你的病已经根除了。”原来,这是华佗为了让太守吐出瘀血,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2  他说:“英国的女王也是女的。按照你们的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


3  徐稚说:“按照那本书的说法,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的话: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的形状,房子里头住着人,人在口中不吉祥。你也想想看,人在口字里,不就是‘囚’字了吗?那不是说,人住在房子里不就成了囚犯了吗?普天下的人都住在房子里,不都成了囚犯了吗?”郭林宗听了心服口服。于是,他下令工匠不要再砍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0:12:14 | 只看该作者
4 浴盆中会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到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物质援助。邱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一天早晨,邱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种特大号雪茄,突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门进来。邱吉尔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在此刻会面,确实非常尴尬。而邱吉尔扔掉烟头,利用这特殊的场合以幽默的口吻说了一句话,就解除了尴尬的局面。

试问,邱吉尔是怎样说的呢?


5   一句妙语

50 年代,周恩来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一次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介绍了几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的对外方针之后,谦和地请记者们提问题。
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请问总理先生,中国可有妓女?”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总理坦然自若,他不假思索地说:“有。”这一回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总理紧接着补了一句,这句话一补,全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无不为总理的妙语所折服。试问,周总理补了一句什么话呢?


6  中国血统

加拿大前任外交官切斯特·朗宁,1893 年生于湖北的襄樊,是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的。他回国后,在30 岁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曾诋毁他,说:“你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但当朗宁反驳以后,反对派却无地自容。

试问,他是怎样反驳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0:14:05 | 只看该作者
4   邱吉尔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没有一点隐瞒。”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5  “在中国的台湾省。”周总理的回答的确十分精彩,他不仅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而且进一步表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6  朗宁坦然答道:“根据当地饮食习惯,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0:19:05 | 只看该作者
7 “傻瓜”

有一次,林肯总统正在演讲,突然一个青年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脸上掠过一丝阴云,随即镇定地说了一番话,就有力地反驳了这一污蔑。

试问,林肯是怎么说的呢?


8  郑板桥改诗

郑板桥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老师到野外去玩。他们在小桥边,发现一具少女尸体。老师马上写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了,说:“你怎么知道这少女是16 岁?肯定是风吹下小桥的呢?你看见了她的三魂七魄随波打转吗?”
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便反问道:
“依你看这诗该怎么作?”
郑板桥不假思索便把诗改了一下,老师听了,甚为折服。试问,郑板桥把诗改成什么样的呢?

9  鲁班修庙

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匠鲁班十几岁就投师学艺,跟着师傅到南山密林中去修香岩寺。一天,鲁班陪师傅在山上游看,走到古柏和怪石跟前,师傅说:“古树怪石,真真少见!”鲁班说:“若在石上再建座庙,就更好了。”师傅看了看鲁班说:“好!你就在这儿修建成一百一十一座庙吧!”师傅
这么一说,鲁班愣住了,心想:这儿虽有一块巨大的怪石,但哪里能容得下这么多庙啊?

一连两天,鲁班都想不出如何修,愁得他茶饭不香。这天早饭后,鲁班又坐在古柏下,看着那巨大的怪石发愁。忽然他眼睛一亮,高兴地自语道:“师傅说的一百一十一座庙能修啦!”

鲁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后,师傅夸他聪明,肯动脑筋。
试问,鲁班是怎样想的呢?

10  站着写作

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作品一向以简洁的风格著称。他的《老人与海》等作品极受读者的欢迎。他平时有一种古怪脾气,喜欢站着写文章。

一天,他的一个朋友拿着一份稿子来请教他。看他又是站着在写文章,禁不住问道:“我每次来时都看到你站着写文章,我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站着不是太辛苦了吗?”试问,海明威为什么要站着写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0:21:49 | 只看该作者
7 林肯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部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这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给我写信。”

说完,便继续他的演讲。

8  答案

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
粉面泛波涛。

9  答案

师傅说的一百一十一座庙,原来这里用的是谐音,意思是:一柏、一石、一座庙。

10  海明威的回答:“是的,坐着写当然很舒服,但文章一写就长;站着容易腿累,逼得我尽可能写得简短些..等到最后校阅的时候,我就坐在安乐椅上。这时多么舒服,它容许我勾去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余的东西。”

原来这就是他的文章写得简洁的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1:00:54 | 只看该作者
11  找答案

甲:克劳斯亲王是丹麦女王的丈夫。菲利浦亲王是英女王的丈夫。乙:克劳斯亲王是荷兰女王的丈夫,菲利浦亲王是丹麦女王的丈夫。丙:亨利亲王是丹麦女王的丈夫。克劳斯亲王是英女王的丈。
他们三人都说对了一半,说错了一半。你能找出正确答案吗?

12   蒲松龄批文章

蒲松龄曾当过胡守备的塾师,教他的一个冥顽不化的儿子。胡守备一介武夫,文才很浅,但望子成龙心切,看到蒲松龄批改作业时,好批语不多,就大发其火,埋怨老师教学无方。蒲见胡如此态度,又不能说昧心话,只得借用诗句,隐藏批评。下面是他在胡守备儿子文章上的几次批文:

第一篇因文章错别字太多,蒲松龄皱皱眉头挥笔批了句:“唯解漫天作雪飞。”
第二篇字迹不清,蒲松龄实在看不下去,就批了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第三篇文章洋洋洒洒一大篇,什么事也没说清,他批了杜甫的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胡守备看到批文,不解其意,便问道:“老先生,犬子的文章可有进步?”蒲答道:“高山擂鼓,闻声百里。”胡还难以领悟,又问道:“我儿四书五经想必已贯通了吧?”蒲应声答道:“人有七窍,令郎已通六窍。”

胡守备听得十分满意,蒲趁机辞馆而去。胡见到客人就出示蒲的批文夸耀儿子,客人听了个个掩口而笑。
你知道蒲松龄的批文是什么意思吗?


13   进城

上个星期的一天,我进了趟城。理了个发;买了一张那天发行的当地的周报;在农贸市场买了一些葡萄;在药店里买了一些药;还在银行里兑了一张50 元的支票。

理发店每星期一休息;银行每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农贸市场只在星期一、三、六开张;药店每星期日休息。你知道我是在上星期的星期几进城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1:03:51 | 只看该作者
11 答案

假设甲说的第一句话是真的,那和乙说的第一句话(“克劳斯亲王是荷兰女王的丈夫”)相矛盾,所以不可能真。根据题意“三人都说对了一半”,所以甲说的第二句话(“菲利浦亲王是英女王的丈夫”)为真。既然此句为真,则乙的第二句话就为假,乙的第一句话就为真。乙的第一句话为真,则丙的第二句话为假。这样答案就是:
菲利浦亲王是英女王的丈夫。
克劳斯亲王是荷兰女王的丈夫。
亨利亲王是丹麦女王的丈夫。

12 答案

“唯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白字连篇。
“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是:一片模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意思是:不知所云,离题太远。
“高山擂鼓,闻声百里。”意思是:不通!不通!
“人有七窍,令郎已通六窍。”意思是:一窍不通。


13  答案

用列表法解题: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理发店
× √ √ √ √ √ √
银行
√ √ √ √ √ × ×
农贸市场
√ × √ × × √ ×
药店
√ √ √ √ √ √ ×

×代表休息,√代表不休息,只有星期三都开门营业,所以他是在星期三进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1:05:29 | 只看该作者
14  谁的羊多

6 个牧羊老人一同去放羊。老王和老钱的羊数一样,老单的羊比老李的多,可比老王的少。老毕的羊虽然没有老王、老单的多,可又比老李的多。老钱的羊比老孙的又要少一些。请你说说到底谁的羊最多?


15 怎样安排

在一次国际青年学生联欢晚会上,来自4 个国家的5 位代表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周围。为了使各位代表坐下后彼此间都能交谈,工作人员在安排座位前就预先了解了各位代表掌握的语言情况: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

工作人员根据这些情况,很快就把各人的座位安排好了。

试问,如请你来安排,你会怎样安排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1:10:13 | 只看该作者
14 答案

老孙的羊最多,老王、老钱第二多,以下依次为老单、老毕、老李。

15  答案

根据题意,每人除懂本国语言以外,还懂一门其他国家的语言。5个人中懂德语的只有1 个人,他没法用德语跟其他人交谈。因为他是法国人,所以他必须坐在两个懂法语的人中间。因此,他左右必须是1 个法国人,1 个是懂法语的英国人。有这3 个人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其他两人的位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02 , Processed in 0.08214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