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教育广告中的科学问题 -- [博采此文]
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archiv...07/06/8730.aspx
发表时间:2005-07-06 19:22:40
我记得几年前我曾就加强教育广告的管理问题,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过提案,答复是什么也忘了,但这几年似乎情况没有好转。
教育是不是科学?现在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我认为这并不要紧,可以讨论,也可以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但是,如果你把教育作为科学来对待,你就必须要谈的是科学的内容,不要以科学作为幌子,让家长和公众以为你说的一套有科学根据。
去年我到军事博物馆去参观一个展览,看见军事博物馆的大厅里在办教育讲座,很有兴趣,走进去听了一会儿,刚好演讲的专家在讲脑科学,而且说脑科学证明儿童13岁以前背诵经典著作最重要,有很多好处,对孩子成长很关键。我对背诵经典著作没有研究,但可以判断他讲的脑科学的知识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走出来看见大厅门外正在配套发售他们推荐的经典书,300多元一套。他们说是清华大学文化学院下的一家公司。当时,我就告诉他们,那位学者所谈论的脑科学的内容是不正确的,下次不要再这样做了。一位中途退场的家长告诉我,他们来是因为海淀区学校发的票。事后,我曾想问问清华大学校办,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公司,事情一忙,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两周前,邻居给我送来一份资料,说是西城区某小学老师发的,让我给看看。这份材料是北京育灵儿童教育研究中心通过学校老师发的,也是在军事博物馆会议厅举办“经典教育与儿童潜能开发”专家报告会,也有一套权威经典版的图书配合出售,举办时间是6月18日和6月19日,共举办八场。育灵童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胡长乐博士。发的资料上有不少专家的题词和照片,头版头条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的讲话——经典诵读 塑造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成功人生,还配有郭教授的照片,想必是郭教授自己的讲话了。
讲话较长,许多问题倒也讲得明明白白。例如像郭教授说,既然西方人从小就念“圣经”,伊斯兰人从小就念“可兰经”,以色列人从小就念他们民族的“经典”,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那么多“经典”不让孩子从小去念呢?既然西方有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叫“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这样的理念呢:“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真理同在”?
虽然我对西方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也知道那些“圣经”、“可兰经”等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是一回事,但就算各人教育理念不同,暂且不作争论。
郭教授又讲到脑科学了,他说,靠背诵,人类发展了自己的脑神经、大脑,发展了我们人类的智慧,所以背诵是非常重要的。他又说,大家知道,十三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十五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下退,这是生理、心理学家们讲的。所以我们就利用十三岁以前,他记忆最好的时候,你就把人类文化的精华让他背诵,这个时候他的背诵能力非常强,非常强。郭教授又强调了一下,大家知道脑力及(?恐怕应是“即”)国力,孩子脑子的发展就是将来国家的发展,这个非常重要。
既然讲到科学,我就想向郭教授请教,他引证的是那些生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讲到科学的结论,应该出示可靠的科学文献。不知这些生理、心理学家怎么连脑神经、大脑、和脑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提出的结论都不符合脑科学的常识,也不知道那来的“脑力”这个名词。
如果这份资料是在街上随便发的小广告,倒也罢了,它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发给学生的,讲座是在国家级的博物馆举行的,举办者和专家又是我国著名的一流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我就想认真一下,问个究竟。
现在虚假的医药广告有人管了,最近假冒伪劣食品也引起了重视,也有人管了,不知虚假的教育广告该谁管?我不过是因为正在学习和研究一点有关脑与学习的课题,特别是12岁以前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看到了这则实例,出于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想提出来,让大家至少认真地思索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