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yly+-->引用:dyly 真喜欢大家这样的讨论。我就看着欣赏学习了。不过我还是和linkspeed的想法差不多也是那么做的。
还有NF,如果你看点儿童心理学,你就知道所有这些早有理论家归纳出来了。 只不过我们演绎使用的能力不够强。
作为普通的家长我真的要多读儿童心理学的书,就是没时间没耐心,看了也记不得术语(我看一本书十天后就记得一两句自己认为有用的话),所以在理论方面我没有办法论道要向您学.
我在十楼讲这么多不是要归纳什么,只是想说明我们这一类人的思维方法是很不同的,我是喜欢对事物知其然后自己琢磨再看点书(质疑的态度去看)知其所以然,你们喜欢看书知其所以然后指导自己摸索知其然的,在理论的水平上您是有心往这方面发展,我在意的是实用的办法和最简单的理念而已.虽然思维方法不同,理念不同,教育途径不同,但是真理往往在同一领域的不同理论之间有共通性的,它不属于某个特别的理论(所以我不会成为信徒),我想说明的是我们信与不信理论的人用心的话都能找到规律,带好孩子,不必理论挂嘴上,这是我花一个晚上打中文打出臭文章的原因.
说说linkspeed 的事让您解剖麻雀用理论分析一下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摸奶是找心理安慰, 我才不强行让她断呢. 跟叼奶嘴一样, 我一直让她叼, 当时是通宵叼着睡觉. 某1天忽然她自己就不要了. 现在给她叼. 她也不要了.
我记得让孩子拿掉奶嘴或摸奶与理论早教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样的感受,我的女儿有早教的慧根,我没让她实践,非不能为而是不为也.这个问题我在孩子小时思考过一段时间.
摸奶跟叼奶嘴一样是找心理安慰,是孩子成为独立个体以后需要安全感的标志,这我懂,linkspeed说拿掉粗暴我也明白因为我女儿也要过奶嘴, 但是我觉得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孩子会找到其它的东西成为心理安慰也好安全感也好的替代品的,我实践换过孩子房间的灯光效果,晚上把孩子房间搞得很亮有安全感,再选用暖光效果的灯而不是产生白天效果的灯光让她知道昼夜的不同,再选择她最喜欢的旋转会发声的玩具挂在她的小床上,晚上她(应当2-4个月左右)睡觉拿掉奶嘴她哭了,我们就转转玩具,她就忘了奶嘴看,听玩具了, 奶嘴拿掉了,那个玩具放1到2个月就被其它她更喜欢的玩具代替了.不让她摸奶跟叼奶嘴是大人没有时间资源的提前下积极的回应而不是真无为的等她某1天忽然她自己就不要了.
说个题外话,孩子的幼儿园里经常见到他们的同学会寸手不离的拿枕头或抱枕或奶瓶(孩子都2到3岁以上了)在学校玩耍(吃饭,睡觉都拿的),最长的一个孩子拿枕头拿了6个月才放弃,家长觉得拿掉粗暴就由他们,我觉得家长要反思为什么孩子会对拿这些东西产生安全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生产让孩子感到不安全的做法了.粗暴拿掉不行,让他们感到不安全了给个东西拿拿也完全没有正面意义吧?
再说一个题外话,这里有的孩子长期由女佣带,孩子尿不湿用到4到5岁拿不下,拿下来了他尿不出,专家建议包着尿不湿坐马桶上尿,然后再慢慢拿掉尿不湿坐马桶上尿变正常,DYLY这是不是极度不安全还是恶习惯难改?
回到理论早教孩子的作用,如果用特殊的理论早教在我女儿身上,开始她肯定不喜欢,如果我们创造温和的环境就像拿掉奶嘴一样她也会慢慢接受专家提出的理论早教的教育步骤,我最担心的是对人异于常的恐惧,而且教育是不可以重来的,我个人觉得副作用挺多的.我哥哥5岁(没有任何特殊早教,走后门报名回答老师我五岁我爸爸叫我讲7岁这型的)去读小学成绩很优秀要比我聪明,一直保持到初三时父亲工作调动没老爸看住跟大的同学学坏了,那时十年制教育没老爸的工作调动他也成少年大学生了.作为普通家长我觉得早那么2-3年(2-3年后她也会了的)差别就那么大,早教好处讲了也要讲讲早教成功后父母亲和孩子还要付出的额外代价.这样一想我宁愿在习惯培养上粗暴也不要在文化学习这方面粗暴,当然为防止自己在文化知识培养上的无为(4-5岁前)对孩子日后竞争的不利,我会更加关注他们的心里,性格,习惯,体能方面的培养,我知道差不多所有的理论里都包括了这一块,但理论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个人就突出我个人就强调在乎这方面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