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八根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经典教育文章收集--(12.28日更正失效链接)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3:50:33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7" border="0"><tr><td align="center" height="26"><font color="#a43b44" size="3">泰国:最重要的是责任感</td></tr><tr><td colspan="2"><font color="#a43b44" size="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7" border="0"><tr><td align="right" width="585"><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5" border="0"><tr><td class="l1514" align="center" width="585" height="40"> 2005年03月02日 09:00 《孩子》</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8" border="0"><tr><td class="l1514" width="578"><font>  说到泰国,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两个词:佛教、人妖。然而,我对泰国的看法,却与这个关键词不沾边,在那里,除了明净的山水,我的另一个体验是,泰国人非常注重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  2000年6月,我因工作关系去了泰国南部的宋卡府乍拍县,住在当地居民纳塔蓬的家里。  纳塔蓬有2个儿子,大儿子7岁,小儿子只有5岁。  6月20日,正好我休息,忽然听到一阵鼓声。从窗子探出头去,发现有一队人,正拥着一位穿着新衣服的小伙子向东方走去,像是在举行婚礼。纳塔蓬向我介绍,这是本地的风俗,男人长到21岁,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回来和一棵大树成亲,不然就必须终身不娶。  这相当于成年礼。  &ldquo;曾经有个男孩子,在美国读书,&rdquo; 纳塔蓬说,&ldquo;但是,在他21岁那年,还是回来选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树。&rdquo;  对于他们这种对风俗的坚持,我感到不可思议:山高水远跑回来,就为了和一个大树成亲,未免太过荒谬。  &ldquo;这是我们泰国人的责任,&rdquo; 纳塔蓬看出了我的想法,&ldquo;无论是对风俗,还是其他的什么事,责任都是需要承担的。&rdquo;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已经从他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所体会了。  纳塔蓬的大儿子特别爱玩。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却经常惹祸,令家里负担额外的经济压力,这是纳塔蓬难以忍受的事情。  有一次,纳塔蓬的大儿子又惹了祸,把一个小伙伴打伤,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小伙伴的家长找到纳塔蓬家,让他负担医疗费用。纳塔蓬如数支付了那笔款项,待他们走后,把大儿子拉过来,痛打了一顿:&ldquo;你要自己负责,要负责任,明白吗?&rdquo;  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我知道他所说的负责是什么&mdash;如果这个7岁的孩子,无法用自己劳动所得填补上这笔费用,那么,纳塔蓬就不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在街上躬着腰,帮小贩运送货物,或者去采草药卖给小诊所时,我就觉得,纳塔蓬做得有些过分。  然而,当我看到纳塔蓬对待小儿子的态度时,我才发现,他对待大儿子的做法,并不能称之为过分。  那天,纳塔蓬5岁的小儿子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用小铁锹&ldquo;翻地&rdquo;(将土壤挖松,用以种植秋白菜)。纳塔蓬给他规定的任务是近一米长半米宽的面积。小孩子当然不可能全身心集中在工作上,挖着土,看到小虫子要玩一会儿,看到小蟋蟀也要玩一会儿。就这样,到了吃晚饭的时间,那块地还没有&ldquo;翻&rdquo;完。  &ldquo;吃饭喽!&rdquo;孩子向房子走过来。然而,刚走到门口,就被纳塔蓬挡住了:&ldquo;你还没有干完活。&rdquo;  &ldquo;但是我饿了。&rdquo;孩子想从爸爸的腋下钻过去,&ldquo;吃完饭再干。&rdquo;  &ldquo;不行!&rdquo;纳塔蓬不容商量,&ldquo;干活前,你说能干完这些活,干活时,你去玩了。既然这样,你就要承担因为玩而耽误了工作的责任,你要为你说过的话负责。&rdquo;  最终的结果是,这孩子流着泪又拿起了小铁锹,而我想去帮他的时候,他竟然拒绝了,拒绝的理由竟然是,他要承担责任。  这一幕,始终印在我的心里,直到回国,直到如今,我都无法忘记。  今年初,我看了一部来自泰国的片子《拳霸》,才真正对纳塔蓬所做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影片中,生活在乡村的男主人公,为了乡亲们的嘱托,踏上了寻找失窃佛头的艰难旅途,其间数次经历九死一生的危险,却从没想过放弃,直到找到佛头,并将它带回了乡下。  ●文/风 山 图/崔 莹  责任编辑:三 宅</td></tr></table></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3:57:13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7" border="0"><tr><td align="center" height="26"><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jyz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a43b44" size="3">海外育儿:让孩子乞讨三天</td></tr><tr><td colspan="2"><font color="#a43b44" size="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7" border="0"><tr><td align="right" width="585"><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5" border="0"><tr><td class="l1514" align="center" width="585" height="40"> 2005年06月07日 06:25 《孩子》</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8" border="0"><tr><td class="l1514" width="578"><font>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怎么孩子会面有菜色?  &ldquo;我在幼儿园里做&lsquo;乞丐&rsquo;,&rdquo;孩子神气地说,&ldquo;因为我足够幸运。&rdquo;&ldquo;是啊,他正在做&lsquo;乞丐&rsquo;,&rdquo;杰克笑着说,&ldquo;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rdquo;  &ldquo;做乞丐?&rdquo;我怀疑自己听错了,&ldquo;孩子上的这是什么幼儿园啊?&rdquo;  杰克开着车,笑着向我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幼儿园里正在搞一个为期3天的&ldquo;要饭&rdquo;课,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整个幼儿园里,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其他的孩子都要去扮演穷人、乞丐和流浪汉,他们在这3天里得到的食物非常少,而且都很粗糙,这些孩子第一次尝到了挨饿的滋味,老师还在旁边进行解说:直到现在,美国还有100万无家可归者,而在全世界,还有2亿人靠乞讨为生。  &ldquo;那些人很可怜,&rdquo;杰克的儿子说,&ldquo;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感受。&rdquo;  &ldquo;好儿子,&rdquo;杰克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头,&ldquo;这次&lsquo;忆苦饭&rsquo;看来没白吃。&rdquo;  虽然我觉得这种忆苦思甜对孩子来说是必要的,但还是感到残酷了些:要知道,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正是需要营养、长身体的时候,忆苦思甜,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耽误了孩子长身体,却是一辈子的大事。  然而,杰克却认为,3天的饥饿,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损害,而一次这样的忆苦教育,却会让孩子得益终生,同时也会对世界的整体形式,完成自己的理解。  例如,杰克的儿子还曾经参加过一个&ldquo;体验饥饿&rdquo;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大家首先进行抽签,抽到的签上面写着&ldquo;15&rdquo;这个数字,那么就意味着,他可以成为占世界15%的富人,吃的饭菜非常丰盛,还有专人服务。如果上面写着&ldquo;25&rdquo;,则意味着他是世界总人口中25%的&ldquo;温饱型&rdquo;,即可以吃到分量尚足的米饭、少量鱼和豆子。要是抽到&ldquo;60&rdquo;,那么他就代表占世界人口60%的&ldquo;穷人&rdquo;,只能吃少许没有放油的土豆,而且还得耐心地排队等候领取属于自家的那一份。参加完这个活动,杰克的儿子再也不在餐桌上挑三捡四了。而且,对自己的零食,也分外爱惜起来,能节省下来的就尽量节省下来,说是要留给那些还在挨饿的穷人们。原先他可不是这样的,无论什么样的零食,几乎都是吃一半扔一半。  &ldquo;这是与众不同的饥饿疗法,&rdquo;杰克转着方向盘,把车倒进车库,&ldquo;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不像他想像的那样简单。&rdquo;  &ldquo;小孩子的世界,本来就是简单的。&rdquo;我对杰克的说法不敢苟同,&ldquo;人为地复杂化,会不会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rdquo;  &ldquo;当然不会。&rdquo;杰克下了车,邀请我到家里做客,&ldquo;今天是我儿子的生日。&rdquo;  美国人对孩子的生日是非常重视的,通常会请孩子的小朋友和亲朋好友在一起聚聚,准备美味可口的蛋糕和各种餐点,可是,我今天看到的情形却完全不同。餐台上摆着一个大纸板,纸板上写着&ldquo;过个爷爷那个时代的生日&rdquo;。餐台上的食物,显得简单而粗糙,饮料竟然也是最便宜的。  杰克的爸爸坐在餐台旁,满脸笑容地看着自己的孙子。  他很开心,孙子竟然接受他的建议,按他那个年代的做法,过一个简单而热闹的生日。节省下来的钱,自然纳入了孙子的&ldquo;小金库&rdquo;,不过,与他那个年代不同的是,他的孙子把&ldquo;小金库&rdquo;里的钱,全部都捐给了去年海啸中的灾民们了。  ●文/爱 莉 图/林静翘 责任编辑:三 宅 </td></tr></table></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4:18:55 | 只看该作者
上两篇来源于: http://babycgi.sina.com.cn/cgi-bin/baby.../search.cgi?key=海外育儿还有更多(要整行复制、粘贴到地址栏)此帖由 八根儿 在 2005-07-18 14:2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7-18 17:5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论坛很久了,一直没去碰 马羊老师的:“一个清华学子家长的经验谈”,以为又是个苦读的故事!
今天看了一些,简直好得我说不出话来!
我要为我的固执深刻反省!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8843&highlight=

[ 本帖最后由 八根儿 于 2006-12-28 22: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8:14:16 | 只看该作者
国外育儿方法:http://www.7t24.com/18/此帖由 八根儿 在 2006-04-15 14:1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8-8 13:28:10 | 只看该作者
  作个记号。  八根儿辛苦了。  打分是针对所有贴,希望没有扰乱版主的打分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20:06: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1966!
[size=\"3\"]bill8341推荐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的15岁儿子的书--放飞美国 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7076&highlight=
精彩至极!

[ 本帖最后由 八根儿 于 2006-12-28 22: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9-13 17:26:2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教育谁优谁劣,实在不好说?如果小孩以后主要生活在中国,还是应该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好一点!因为很多西方的教育方式,在大学及以后工作中,会接触到的,那时再学,并不难,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别的不说,最大的优点是让人变得非常有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9-13 21:22:59 | 只看该作者
wwu420+2005-09-13 17:26-->引用:wwu420 @ 2005-09-13 17:26 中西教育谁优谁劣,实在不好说?如果小孩以后主要生活在中国,还是应该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好一点!因为很多西方的教育方式,在大学及以后工作中,会接触到的,那时再学,并不难,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别的不说,最大的优点是让人变得非常有弹性
呵呵,我和你的看法迥异!〔转一个家长的话〕--女儿学前培训时班主任老师感慨地过,她带过各年级的孩子,一年级最活泼最有童心,虽然不爱守规则但最像个孩子,年级越往上孩子眼神越木表情越淡漠越是老气横秋,我们的教育真是有问题了。可是大环境如此我们无力改变。从女儿上学这几天我也体会到了,上课要守纪律,回家忙着完成作业,还要学点别的特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约束和压力中度过的,弦老绷得那么紧,久而久之能不老化吗。我们的教育,花了太多的时间用在记住书本上的东西,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就有相当大的问题!1。同一化(看谁记得多、用得对,很大程度的抹杀掉了一个人的个性)2。思想晚熟(头脑中充斥了各科知识,极大的缺少来自生活、来自社会的体验、感悟,也就极大的抑制了价值观的形成)而老外那种尊重个性、启发式教育下的孩子们,少有标准答案的约束,常做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课题,越大越独立、个人能力越强。我有时老在想:好莱坞的影视那么好看,还不是因为他们的人的创意能力、想像力之丰富!你所说的弹性,我到认为老外那样教育才会有!我们这样教育只会让人越来越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9-16 10:13: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八根儿,你没理解wwu420说的&ldquo;弹性&ldquo;,可能是指我们中国人适应社会能力强,领导前后各一套,人前人后也不一样。连过个红灯我们都有无数种方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2:47 , Processed in 0.07801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