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再造母职,小孩不是我一个人的事(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24 08: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造母职,小孩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作者:苏芊玲  
来源:人本教育基金会  

  一九八○年秋天到美国念书时,原没打算那么早生小孩的,没想到来年春天却意外怀孕了。到学校附设的小型医院验孕确定后,医生直截了当问我:「是计划中的吗?」我老实回答,他接着问:「要不要考虑拿掉?」一副就事论事的平和口气,让人觉得应该实际地为自己做出决定,不必牵扯一些有的没的道德感罪恶感什么的。

即使没有保险,也决定把孩子生下

  考虑了一、两天,我告诉医生我的决定,他又问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有买生产险(maternity)吗?」美国生产的医疗花费十分昂贵,通常此项保险是单独购买,如不想生小孩,只要买一般的健康保险即可。事实上当时的我只有最基本的学生险,没有保险还想留下孩子,真是有点自不量力、医生得知我的决定之后,一句废话也没多说,就把我转介到医院的福利部门。社工员了解了我的情况,就开始帮我打电话,询问可能获得协助的管道。几通电话打下来,都没什么好消息,她本来要我过几天再去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不料最后的一通电话却打听到当地的一家规模蛮大也兼营保险业的医院,因为前一年的盈余颇丰,近日内准备开放一定的名额,专收已有状况(如怀孕、有病在身)民众投保,回馈社会。有了这样的信息,报名当天,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去排队,幸运地就把保险问题解决了,也放下了一颗心。

  因为外子和我都是学生,没什么所得,属于低收入户,依加州的福利政策,自妇女怀孕那一天起,就可按月领取营养补给津贴,直到小孩出生一年后为止。而婴儿的食物补助,则自出生日起到五岁为止。这项福利称为「妇女婴儿照顾计划」(Women and Infant Care,WIC Program)。就这样,我每个月去领取粮票,再到住家附近的超市换取奶、果汁、吉士、蛋、麦片等食品,它们的份量多到有时还得请家人帮忙消耗。

  一边怀孕,一边上学,虽然辛苦,但是保险的问题已经解决,开始定期的产前检查,而日常的生活饮食也得到这么好的照顾,心里庆幸不已,其它的不适,相形之下,都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孩子生下来了,要给谁照顾呢?

  随着肚子逐渐隆起,不免要开始盘算婴儿诞生之后的照顾问题,外子与我的学业才进行一半,如要亲自照顾孩子,一定十分辛苦。婆家原本提议将孩子送回台湾抚养,这样的安排却有违我想生小孩的初衷,如果不能参与孩子的生长过程,生育于我,就沦为工具性的行为了。排除了这样的做法之后,我们就开始到处探听相关的信息,很快地得知了外子和我就读的学校都有提供托儿的服务。我们因住在他学校的已婚学生宿舍,有着地利之便,另外,两相比较,他们学校的托儿办得更好、历史更久。于是,我们决定以他的学校做为申请的对象,看看机会如何。

  这个学校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早年原是由一群有需求的学生父母以自力救济的方式(Co-op)开始的,大家把孩子聚在一起,排出时间,轮流看顾,以使其它人可以去上课、念书、做自己的事。后来因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于是去跟学校争取,希望校方提供空间人力,接手来做这件事。几番商谈之后,校方接受了请求,向州政府申请到经费,开始在校区内提供托儿服务。

  我们在的时候,这项服务已行之多年,整个校区共有四、五个托儿所、幼儿园,照顾不同年龄层的幼儿。婴儿三个月大就可以提出申请,但往往因申请的人数众多,再依需求的程度订出优先次序(priority),其中以父母两人都是在学学生的优先性最高。我们的情况正好符合,因此,在女儿差不多九个月大时,我们就申请上了。

  校方的托儿所,人性化的做法不只这一端,收费的标准又是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应缴纳的托儿费用,完全以父母的收入来衡量。我们两人都是学生,当时外子兼任研究助理的收入远在标准之下,因此托育费用一毛也不必付。一年之后,我毕业了,找到一个兼差的工作,因收入还是不高,每个月只需支付二十多元美金。

  托儿服务主要以学生为对象,这些学生父母的作息,因不像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小孩送托的时间,也因此以半时(part-time)为原则,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安排,或是每天早上、或是每个下午、或是一三五送皆可。这样的做法,主要的考虑是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此项服务。

  制度上的种种安排己让我们瞠目结舌,实质内涵的美妙才更令人不敢置信!在学校开学前一周,我们即被通知可以带孩子前往托儿所适应环境,第一天,父母需要全程陪着孩子一起了解状况,第二天开始,可以把小孩独自留在那里半个钟头,被要求不管小孩听得懂听不懂,都必须指时钟详细告知孩子,保证时间到了一定要来接他/她,万万不能偷偷溜走。保育老师的说法是这样才能建立孩子父母之间的信赖感,不让孩子觉得遭到遗弃。而父母在该出现的时间也一定要回来。接下来,再一天一天将时间延长。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大半的孩子都能很顺利的进入状况,哭闹的情形越来越少。

  每一天,孩子送到托儿所后,老师们就会在簿本上随时记录孩子一天的生活内容,等到父母去接孩子时,只要浏览一下当天的记录,就可以知道孩子睡了多久、吃了什么、心情好不好,如有任何特殊的情况,老师再详细加以说明。

生养小孩,不光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女儿的第一个托儿中心收受年龄最小的孩子,座落在校区范围内,一共有三个大房问,都铺设着木头地板,十分宽敝舒适。第一个房问给最小的婴孩使用,每个婴儿都有一张自己的婴儿床;第二间给像女儿一样八、九个月到一岁左右的孩子,里头沿墙摆放孩子们的睡铺,另一面墙的架子上放置着童书和玩具,随孩子自由取用,中间则是用餐及活动的区域。第三个房间内有简单的运动玩乐器材,天气不好时可用来做为变换活动的空间。屋外有庭院,只有沙堆和一些简单的木头游乐设备,提供孩子安全无虞的玩耍场地。孩子在其间跑跳打滚,不须担心弄脏衣服,老师会帮忙清洗换衣。

  同一个时间差不多有十个左右的孩子,配备两个托育老师和一个工读学生,外加一个父母。每一个孩子的父母一星期必须到中心参与(participate)两个小时。这个特别的安排有许多的好处,一方面俭省人力经费,二方面能在一旁观察学习专业保育老师照顾孩子的方法,是很好的亲职教育机会,另外,有父母亲在场,也提供了最佳的监督力量,将人为的疏失减至最低。我自己就从中获益无穷。

  每一个保育老师都十分称职尽责,照顾起孩子各有特色,其中一个老师最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名叫德克的这个男性保育员,是学校历史研究所的博士候选人,已修完了课,正在撰写博士论文。当时他约三十岁出头,已婚,自己没有小孩,因写论文的时间较有弹性就一边到学校的托儿中心上班。每天,他做所有照顾孩子必须做的工作,如换尿片、准备餐点、铺床等等,熟练的程度不亚于其它的女性保育员。更难得的是,德克个性温和儒雅,嗓音亲柔悦耳,唱得一口好歌,弹得一手好吉他。每当孩子们吃饱睡足之时,他就拿起吉他,唱着一首又一首的儿歌,孩子们或坐或立,环绕着他,手舞足蹈,咿咿呀呀,跟着他又唱又跳。那真是一幅最美的画面,让我常常在一旁看得发呆。有过这个经验,如果有人再告诉我,男人天生照顾不来小孩,我是绝不相信的。不仅如此,我看待男性的标准也大大地改变,深深觉得温柔能干、会照顾小孩的男人才是最性感、最迷人的。

  这就样、随着年龄的成长,大女儿从一个中心转到另一个中心,拥有了最被妥善照顾、最快乐的小小童年,而外子和我,也在这段期间,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我们的孩子,不完全是靠我们自己养大的。

  养小孩确实很辛苦,但如果当时没有这么多样、这么完善的福利机构与服务措施配合,(别忘了,我们都只是一般的外国学生,根本不是美国公民!)我很可能只有中途放弃学业,独自奋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24 09:58:4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此文,只能一声叹息!我的女儿已经两岁了,前段时间对本地的一些幼儿园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真正具有爱心的老师是少之又少,而且现在费用也在节节上升(这点还可以勉强接受),只是老师的素质让人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26 19:56:5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只知道,美国的政府会过问孩子的生活状况,一旦出现监护人不能照顾孩子的情况,就由政府出面干预接管。
  看了这篇,感觉怎么象我们原来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40 , Processed in 0.07083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