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0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你才是孩子最佳的脑力开发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8 06:5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才是孩子最佳的脑力开发器

文/洪兰 中央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我去参加一个研讨会,看到会场在卖一些「右脑开发工具」,在我看起来,不过就是比较复杂一点的魔术方块,但是索价不菲,而且围了很多人,产品上面贴着斗大的字「会用左脑的人是人才,会用右脑的才是天才」非常吸引父母,再细看它的文宣,上面居然保证如果买了他们的开发右脑玩具,可以让5岁的孩子学会「三度空间及数学乘除法」,保证在「四个月之内用五分钟背完540句英文会话,且会背十篇英文散文,五篇伊索寓言,同时学会三国语言,而且不会混乱」,看到这种天花乱坠、吹牛不打草稿的广告,又看到很多父母趋之若骛,真让人感叹台湾的科学教育失败,因为我们连基本的普通常识都没有教给父母。



爱因斯坦不靠补脑变天才

我曾经在学前教育杂志上反复的强调:大脑是个机动性的组织(dynamic organ),绝对不可能只激发右脑,而让左脑躺着不动,更不可能「让右脑停工,甚至养成罢工的习惯」。广告中说,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多用了他的右脑,「要复制爱因斯坦的成功经验便是较早开发右脑」。这是完全错误的看法。

爱因斯坦的脑在他死后捐了出来,并做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他在掌管空间的顶叶和颞叶交会处的确比别人大15%,他的脑细胞也比别人多,但是爱因斯坦到3岁才会说话,如果生在现在,会被认为语言迟缓,他的私人书信及日记被公布后,有人认为他是阅读障碍者。他会右脑比较发达很可能跟他左脑功能不甚强,他很自然的用他最擅长的脑去处理讯息有关。如果他母亲每天逼着他读书写字,「补强」,训练他不强的左脑,他现在可能还是瑞士标准局的小职员,混一碗饭吃而已。他的例子反而是让我们看到父母应该顺其自然,就其长处去发挥。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间能力好的人往往语言能力不怎样;语言能力好的,空间能力常较差。也就是说,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总共就是这么多财产,哥哥分多了,弟弟就得少一点,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



大脑终身都有可塑性

现在的脑科学研究发现,过去以为大脑过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变的观念是错的,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的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美国最近有一个实验,请大学生到实验室来学杂技团的拋球,那时先扫瞄一次大脑,他们要练习到同时拋接三个球,并持续一分钟而不落地才可以停止,这时再扫瞄一次大脑;受试者回去休息三个月,不碰触球后,再回到实验室来扫瞄一次大脑。当实验者把三张不同时期的大脑图摆在一起作比较时,很明显的看出第二张图的顶叶掌管空间运动的地方有特别活化,血流量增多,区域变大;三个月不练习,那个地方又缩小。因为大学生已经超越青春期,所以这个实验很清楚指出:人类大脑可以因外在环境的需求而改变内在工作的分配,就像一个成功的企业,它内部是很有机动性,随时因应市场需求而调配人力。



学习窗口开放的时间不一样

从演化上来说,每一种功能学习窗口开放的时间不定,有的早早打烊,有的比较晚,人类如果没有这个特性可能活不到现在。

最近研究发现,婴儿在一出生的2个月内若没有两个眼睛同时看到一个东西,以后在深度知觉上会有缺失;如果没有在2岁以前把白内障拿掉,那么即使手术成功,孩子也看不见,因为视神经已分化完成了。

上个月,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的柴加尼医生来台演讲也指出:情绪的窗口开的时间很短,他认为4、5岁之前的情绪经验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有长远的影响。但是有的功能终身可以改变。例如没有手的人,他的脚趾可以画画、写字,谢坤山16岁才失去双手,他是有名的口足画家,作品一点都不逊色。

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这些例子,就知道孩子的大脑不需要花大钱去「开发」,爱因斯坦的妈妈并没有买这些昂贵的魔术方块给他玩,他也拿到了诺贝尔奖。天才绝对不是只会用右脑的人,他是放对「位置」(niche)的人。现在很多孩子不快乐,因为他的兴趣、长处不符合主流的趋势,被强压抑下来了;更多时候他是忙着补习,玩父母要他玩的东西,念父母要他念的书,被动的在过日子,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在那里。学习是个习惯,当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后,再好的天赋、再大的脑力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昂贵玩具不如父母的陪伴

父母不要很迷信脑力的开发,要知道一分天才,九分努力,成功的人都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是一定都是锲而不舍、有毅力、有领袖魅力的人。与其花大钱去买脑力开发游戏,不如不去加班,不赚这个买玩具的钱,把时间留下来陪孩子。再昂贵的益智游戏,它的效果绝对比不上窝在妈妈怀中听妈妈讲故事时来得大,我们不要舍近而求远,父母的关心与鼓励才是孩子最佳的脑力开发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06:56:5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有没有兴趣讨论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18 10:21:5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宁愿花钱花时间也不愿意自己动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12:01:1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动脑子,但是都是无意识的。我们的“灌输“教育导致了我们都是“相信吸收“或者“否定吸收“,然后动脑子都是往一边走。所以现在我们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有意识的辩证的思考总结吸收,最后实践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样孩子才能爱思考会思考,建立起全面思维,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19 00:46:14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6-19 11:26: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作者说的我都基本赞同,但最反对的是这个观点:

也就是说,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总共就是这么多财产,哥哥分多了,弟弟就得少一点,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

这和他说的大脑终身都有可塑性简直是矛盾的。脑科学家都已证实了大脑的某个区域功能丧失,其他部分会补偿发挥这个功能。他这么说好像大脑的功能是一定的,有空间能力,就不能有很好的语言能力。这些能力之间是矛盾的不可共有的。不知这是哪一年的观点,现在估计他也不这么认为了。

为什么现在这么重视早教,重视婴儿大脑的研究,不就是早期塑造大脑的可能性更大吗?让孩子们拥有尽可能多的能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19 18:11:08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总共就是这么多财产,哥哥分多了,弟弟就得少一点,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

以我的经验,这句话有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6-19 19:25:3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昂贵玩具不如父母的陪伴
父母不要很迷信脑力的开发,要知道一分天才,九分努力,成功的人都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是一定都是锲而不舍、有毅力、有领袖魅力的人。与其花大钱去买脑力开发游戏,不如不去加班,不赚这个买玩具的钱,把时间留下来陪孩子。再昂贵的益智游戏,它的效果绝对比不上窝在妈妈怀中听妈妈讲故事时来得大,我们不要舍近而求远,父母的关心与鼓励才是孩子最佳的脑力开发器。
  父母陪伴与玩具是两个方面的事情了,不具有绝对的可替代性。
  不管是贵的、便宜的、还是自己动手DIY的玩具,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能帮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取得几点经验,了解一些原理,那就是好的、有用的、合适的。
  如果花钱费力还不讨好,这时会感觉“昂贵玩具不如父母的陪伴”有点对。其实,关键还要看怎么用、怎么玩这些玩具。
  有钱的话,买一些玩具也未尝不可,毕竟花钱能省时、省力;没有钱,正好增加DIY的机会,DIY的过程,既是父母陪孩子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收获更多更大。

  急着要回家了,可能词不达意,明天再来讨论。
  
  
  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0 , Processed in 0.11299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