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89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冲突,3岁以后的“常规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4 22:4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子冲突,3岁以后的“常规战”


  
星期天,妈妈换上一件有暗红花纹的新衣服,准备带女儿豆豆去逛街。豆豆噘起了嘴巴,说:“妈妈,这件衣服不好看,你不要穿。”妈妈愣了,咦,这孩子今天怎么关心起妈妈的衣服来了?不过,她还是耐心向豆豆解释:“妈妈很喜欢这件衣服,它很漂亮。今天有点凉,这件衣服是长袖的,正好。”可是豆豆不听,坚持着:“你不要穿这件衣服,好吗?你穿白色的那件,这件给外婆穿。”妈妈笑了,“外婆的年纪不适合穿这件,妈妈今天不想穿白色衣服,容易脏,就穿这件吧。时间不早了,我们走喽。”没想到,豆豆竟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不要穿这件衣服……”弄得妈妈很气恼,说:“小孩子多管闲事,我们不去逛街了。”但豆豆就是不依不饶,最后,妈妈只好让了步,换了一件白色衣服。豆豆胜利了,开心地说:“妈妈真漂亮!”

类似豆豆妈妈这样的烦恼体验,很多父母都有过。3岁以后,曾经听话、可爱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越来越经常与大人发生摩擦,甚至故意跟大人唱反调。

其实,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像豆豆这样与妈妈发生的冲突是很正常的: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两三岁的孩子学会说不,四五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五六岁的孩子会用反问与质问来和父母“理论”了……这些表现恰恰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能力。

●而幼儿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开始加速,与同伴、成人的交往更加频繁,所以比起婴儿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冲突就要明显得多。

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常常会和孩子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使孩子的心理成长蒙上阴影。

来,检视一下,发生在你家里的亲子冲突属于什么类型吧。

亲子冲突常见的10种类型:

1、命令式冲突

“快把电视机关掉,立刻回房间睡觉!”

“哼!关掉就关掉!”

→不管孩子的实际感受,没有适当的过渡,“霸道”的父母用强制性的命令迫使孩子屈服。



2、武断式冲突

“哭什么哭!你肯定是和小朋友打架了。”

“我没有打架!是小朋友把我撞疼了。”

→你有没有曾经这样自以为是、武断地下结论?孩子当然会感到委屈和不满。



3、威胁式冲突

“下次你再和小朋友打架,就不许你回家!”

“不回来更好,我去奶奶家!反正你们老是骂我。”

→说“狠话”威胁孩子,结果可能使孩子不仅不妥协,反而产生逆反心理。



4、 说教式冲突

“告诉你多少次了,星期天晚上要早点睡。你看我上班又要迟到了。”

“……”

→你唠唠叨叨,苦口婆心,孩子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弄得你更烦躁。这样的重复说教是不是该改改了?



5、 无知式冲突

“看你怎么画的老鼠!只有一只耳朵。”

“动画片中有只老鼠就叫一只耳。”

→父母并非无所不知,若不肯先询问和倾听,很容易造成这种冲突。



6、 斥责式冲突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简直是笨猪!”

“我不是猪,你才是猪!”

→你先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别怪遭到孩子的反击了。



7、 厌烦式冲突

“自己到一边玩去,我要做事情。每天都要问那么多的为什么!”

孩子悻悻地走开。

→再忙,也不要这样对待孩子的问题,否则你不仅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好学,还把孩子的心推远了。



8、 出气筒式冲突

“每次接你,都得挨老师的批评,你让妈妈的脸往哪儿搁?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儿子!……”

孩子吓得不敢做声。

→有时候,我们是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或其他的挫折,然后拿孩子出气。



9、 顶牛式冲突

“你在幼儿园又闯祸了。今天看我不教训你!”

“你又要打我。老师说打人不是好孩子。”

→冲突中,孩子毫不留情地指出家长的毛病,使家长下不了台。



10、           不了解式冲突

“你怎么每天都要翻抽屉里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的天性,却常常被大人指责为故意捣乱。

以上10种亲子冲突中,你的家中经常上演哪几种?为自己打个分吧。



对亲子冲突的两点正确认识:

亲子冲突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轻松而巧妙地予以化解。

⒈  亲子冲突必须完全避免吗? ×

—— 一定数量的冲突有好处。 √

完全避免亲子冲突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因为一定的冲突有助于孩子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情绪,学习和演练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亲子冲突过程中,大人和孩子常有比较激烈的情绪对立和情绪反应,这为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绪体验,理解和察觉他人的情绪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亲子冲突,帮助孩子获得两方面的“成就”:对情绪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和对情绪表达技能的掌握。

这些“成就”对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成功处理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⒉亲子冲突都是消极的吗? ×

——父母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作用。 √

亲子冲突对孩子产生的作用如何,取决于父母的反应。

建设性的亲子冲突有利于孩子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而非建设性的亲子冲突容易造成孩子消极体验和不良亲子关系的形成。

建设性的亲子冲突——

表现:父母在充分理解孩子当时情绪感受的基础上,多用言语为孩子分析事情的经过,描述孩子和父母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同时,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做出及时的回应。

作用:孩子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技能会因此发展得更好,更容易对父母产生同情心,冲突过后情绪更倾向于积极和稳定。

例如:

“来,让妈妈抱抱,你心里很委屈,是吗?对不起,是妈妈错怪了你。妈妈下班回来看见桌上几个空的冰淇淋盒子,以为是你不听话偷吃的。你记得上次你吃多了冰淇淋生病的事吗?所以妈妈今天一下子就着急了,冲你发了火。妈妈是担心你生病,你明白吗?可是妈妈应该先问清楚情况,不应该随便发火。错怪了你,让你受委屈了,现在妈妈心里也很难过,你能原谅妈妈吗?”

非建设性的亲子冲突——

表现:父母为了尽快结束或避免冲突,采用或简单或粗暴的方式解决,无视孩子的情绪反应,和孩子缺少言语交流和情绪感受的互换。

作用:对孩子的同情心和对他人的理解、接受水平无益。有时,冲突过后孩子会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并且容易造成攻击型亲子关系。

例如:

“好了,好了,别哭了,明天带你去麦当劳。”

“小孩子怎么这么大的脾气,不许再闹了!”



化解亲子冲突的建议:

◇ 不要就每一件琐事对孩子发布命令。

有条件的话,试试把你和孩子相处的一段时间录像或录音,仔细研究一下,你是否对孩子有太多的要求和命令?如果是的话,请从今天开始,提醒自己,要明确事情的主次之分,尽量减少要求,不对孩子多次重复同样的话语。

◇ 责备孩子之前要三思。

在责备孩子之前要三思,切忌过于冲动,可以把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使孩子形成与父母争吵、顶牛的坏习惯。

◇ 勇于向孩子道歉。

如果父母自己对孩子做了没有道理的事情,或向孩子乱发了脾气,要向孩子道歉。这会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培养孩子的诚实和正义感。

◇ 尽量避免体罚孩子。

父母打孩子在有些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经常使用惩罚手段,效果会越来越差。这时父母就必须进行暴力升级,才能对孩子的行为有惩戒作用。而孩子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学会了暴力。

◇ 尊重孩子的人格。

对孩子要多使用肯定的、商量的语言,尽量少使用否定的、训斥的话语。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使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和父母。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当你想给孩子提一些忠告,可以走近他,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或搂着他的肩膀,清楚、明确地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说明父母是真正爱他、接纳他的。

◇ 及时奖励孩子的良好表现。

如孩子看见认识的长辈,主动与他们打招呼,父母事后可以赞扬孩子的行为。微笑、搂抱、抚摸或亲吻这些简单的动作对孩子都是很好的奖励,要尽量少用物质奖励。

◇ 不要以讽刺、嘲笑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是直接的,对成人的讽刺、嘲笑他们无法理解,常常会当真。

◇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任。

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要让孩子明白要受到惩罚,如剥夺吃肯德基的权利一次。

◇珍视亲子时间。

每天下班回家至睡觉前要安排一定时间和孩子独处,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并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关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寺男 + 1 + 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4 23:10:16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进行中,感谢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5 23:52: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6-8 14:06:2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22 14:10:4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谢谢!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6-22 14:54:4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06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22 15:03:5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但是我很想知道,如果碰上文章开头时的那种状况,尤其是孩子的要求并不合理时,怎么解决好?屈服于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4-5 14:45:3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了这篇文章,了解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冲突在三岁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尖锐,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大人好好学习一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4-5 15:13: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好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4-6 14:14:13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多多,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36 , Processed in 0.11152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