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05-5-12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活动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老师给出指导语之后,让每个幼儿独自面对页面上所设计的问题情景,在 学具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进行解题。让幼儿自主解题、自定速度、自选主题。
2.探究性原则
解题不允许灌输。当然不等于不指导,应以不影响幼儿的自主发现为前提,给幼儿去探究,去发现的空间。
3.个别化原则
个别操作也不排除同伴间的探讨,但是要把握适度和适时,否则就影响幼儿的自主探索。
4.递进性原则
循序使用比不循序使用的效果好。逻辑狗的理论依据是程序学习法,训练主题的安排是重复出现,但训练方向和难易程度不断发生变化,智力难度的设计是螺旋式上升的设计。发展目标的设计是递进式的。
5.自我测控原则
做完一页游戏才可检测,最好有记录(参见文后附样)。自我调节、自我把握就体现在这上面。
6.反复尝试原则
不应只追求正确率,应允许幼儿反复尝试与探究,包括反复尝试,这个过程也是相当宝贵的。
五、实施的建议:
1.逻辑狗活动定位于专门的智力游戏活动
希望大家每次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能这样说:"孩子们,来玩逻辑狗吧!"而不要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做逻辑狗练习"。
2.学具内容的扩展
比如逻辑狗进入分类的练习,则可以有一个分类的集体指导,让幼儿知道怎么去思考。有些内容既可结合学科也可同教学主题挂钩,如有些数学内容就可以和所进行数学活动挂钩。
3.分组活动
可按程度(好,中,差)、年龄、混合(好差搭配)分组。又有两种方式:同时分组(同时开展各负责一组);不同时分组(共分x组,各又分成y小组,x组之间轮流进行)。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与活动区结合起来的分组。
4.个别操作
(1)教师介入时机是幼儿操作告一段落时,或幼儿要求帮助时,真的做到让幼儿自主性学习。
(2)操作完一张卡片后让幼儿解释自己的解法。
5.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
(1)开展相关的活动性游戏
如训练方位"在椅子前面、后面、中间......",可玩方位更多点的的活动性游戏。
(2)开展相关的操作性游戏
有些内容可以变成接龙台、规律排序等。如这张(4-4011-10)可做串珠子的游戏。
(3)开展相关的语言游戏
借助卡片的内容,如"看图"等都可以开展相关的语言游戏。
(4)开展相关的音乐、美术活动
要充分利用卡片反面的内容(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的特点而设计的)。
6.操作后的交流
不是说每次都要交流,而是说不排除交流。
7.家园合作
(1)让家长熟悉学具及实验方案
包括学具的背景等,都应让家长熟悉。
(2)请家长参与实验活动
让家长有阶段性的参与实验活动。
(3)和家长探讨发挥学具的作用
与家长交流时说出思维训练方案,以探讨的方式和家长一起开发这套学具。
(4)向家长通报实验活动的安排与进展情况
可在家长园地或小报上通报,不排除让家长经常了解孩子的记录。
(5)主动了解家长的反馈
可用调查表或意见箱等的方式。
六、教学配套材料:
1、提供家长观看的宣传光盘(观看后收回);
全套逻辑狗墙饰、根据不同年龄或班级配备的游戏内容墙帖,相关内容卡片。
2、逻辑狗思维训练课堂专栏;
统一设计制作的家园配合专栏,宣传逻辑狗的科学理念和了解孩子们参加游戏的时间安排和现场表现记录(聪明语录、自信语录、老师的话、快乐语录、特别的宝贝等等)。
3、教师用指导手册、教学示范光盘、示范教案、教学用大图卡。
4、幼儿思维能力测评量表(前测、后测)、达标证书、幼儿学习护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