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2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剧集] 军师联盟 之 历史迷雾 (转自微信 文史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3 19:5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军师联盟:曹丕、曹植的爸爸其实是孙权|文史宴原创 2017-07-04 桓大司马


《军师联盟》里面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动静极大,荀彧、崔琰等重臣竟然为此而死,这与历史非常不符,引起很多非议。其实这些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编剧是把日后在东吴发生的事情转移到了曹家身上,容大司马为大家细细道来。

《军师联盟》剧里把世子之争说成是曹操对曹丕的有意打压,荀彧、崔琰尊崇儒家“立嫡以长”的宗法制度,维护曹丕,竟然因此而死,确实是渲染得过于夸张了,这与历史也很不符合。


当时汉朝尚在,荀彧、崔琰遵行儒学,在意的只会是汉室与曹操的关系,不会过多关注曹操的家事。剧中这么设计是为了给曹丕加戏,并且增加戏剧冲突。


但这件事情也不是全无所本,数十年后的东吴,孙权就人为的制造太子之争,借此清洗儒学朝臣,并且最终达成了目的。《军师联盟》的编剧是把孙权的事迹平移到了曹操头上,但平移得并不妥。



看上去很美的太子孙登
1

孙家虽是江东人,但属于“孤微发迹”,出身低微,江东本地的大族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所以孙策席卷江东时,要靠大规模的屠杀来稳固政权,但孙策因为杀戮过重,也被仇家刺杀,孙权即位后遂转变了统治政策。

孙权对江东士族从镇压改为拉拢,东吴政权开始了江东化的历程,陆逊、顾雍等江东士族掌握了东吴的军政大权,从公元200年到240年,可以说是孙权跟江东士族的“蜜月期”。

武松版孙权

但当孙权看到曹丕为篡汉向士族让渡大批利益,导致曹魏政权逐渐被士族把持的时候,他就对江东士族加强了猜忌和防范,通过掀起“暨艳案”、设置特务机构(典校)等手段打压江东士族。

但是这些手段收效都不够,而更让孙权担心的是,他的太子孙登跟这些江东士族处得非常好。

江东士族多数尊崇儒学,太子孙登在他们的影响下也真心服膺儒学。当然儒学之臣不止江东士族(还有张昭、诸葛瑾、步骘等人),但以江东士族为主流,所以接下来我提到的“儒学之臣”可以约等于江东士族。

应该说一开始孙权对此还是乐见其成的,但看到曹魏的情况以后就开始防范。

儒学虽然从西汉以后被迫跟专制帝国合作,但对专制皇权始终颇有抵触,不像法家那样全心全意为专制极权服务。

这让孙权产生了两方面的担心:一是儒学之臣会不会联合太子制约自己的无限权力;二是太子即位以后政权会不会被儒学之臣把持。

《三国志》孙登的本传对他夸了又夸,仿佛孙登既是众望所归,又与孙权感情极佳,是无可争议的继承者。很多人也觉得如果孙登不死,孙权立嗣时就不会在孙和、孙霸之间摇摆不定,造成二宫之争,东吴也不会元气大伤。

看上去很美的太子孙登

但是《吴书》的记载暴露了实情:

弟和有宠於权,(孙)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

也就是说,孙登当太子的后期,地位已经受到三弟孙和的严重威胁,有可能被孙权废黜。孙权对他并不是那么满意,因为他跟儒学朝臣走得太近了。


人为制造的二宫之争
2

孙登死前,建议立孙和为太子。孙和是孙权第三子,这时长子孙登、次子孙虑都已经去世,所以他就成了嫡长子,宗法上正该轮到他。另外,孙和也服膺儒学,与儒学朝臣关系极佳。

因此孙权就像不满意孙登一样,也不满意孙和。为了保住自己和后代说一不二的无限权力,孙权虽然勉强立孙和为太子,但同时对第四子鲁王孙霸又给予太子一样的待遇,鼓励臣下进行政治投机。

孙霸本身是否服膺儒学不太清楚,但他领会了孙权的意图以后马上摆出跟儒臣为敌的态度,于是儒臣之外的武将、佞幸、宦官、孙家宗室大都站到了孙霸一边,支持立孙霸为太子。

孙和、孙霸的这场夺嫡之战,史称“二宫之争”,比曹丕、曹植之争的烈度要大得多。

二宫之争比他们猛多了

孙和一方的儒学朝臣多是江东士族,根深叶茂,而且手握朝权,声望崇高;孙霸一方的大杂烩则有孙权做后台,可以肆无忌惮的栽赃陷害,成为孙权手上的杀人之刀。

最终,孙权成功的利用孙霸一方的投机分子,大杀儒学朝臣。

吴郡顾氏的顾承、顾谭被流放交州而死,吴郡朱氏的朱据、张昭之子张休、名士吾粲等被杀,吴郡陆氏的陆逊被无端责骂至死,朝堂上的儒学之臣几乎清洗一空,江东士族也大受打击。

《军师联盟》里面荀彧、崔琰的作为,就是以二宫之争中陆逊、顾谭等人为蓝本设计的。

以陆逊为蓝本的荀彧

儒学朝臣先后拥护孙登、孙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尊崇“立嫡以长”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本身可以减少皇位的继承纷争,另外还能够制约皇帝为所欲为。

在帝国的时代,国家的制度跟皇帝的意图往往是有冲突的。皇帝或多或少都会违反制度,这种行为偶尔也会产生好的结果,但大多数时候是为了满足皇帝的享乐欲和权力欲,只会加重民间疾苦或者恶化政治生态。

所以朝廷大臣有维护制度的职责,使皇帝就不能为所欲为。这些制度都是一体的,违背了一个就会降低整体的权威性,所以每一次违背制度的行为,朝臣都要跟皇帝力争,何况是废长立幼、动摇国本的大事。

另外一旦太子确立,儒学朝臣就会按惯例给太子传授儒学,这主要是为了让太子能够克制权力欲,能够注重民生。而太子如果是儒学之士,说明他在这两方面都修炼到了一定水平,往往更能够得到朝臣的拥护。

因此陆逊、朱据、顾谭等人要坚决拥护太子孙和,并且因为不肯对独夫孙权妥协,纷纷被迫害至死。

荀彧、陆逊,事异而理同



后患无穷
3

孙权临终之年,终于下完了好大的一盘棋,完成对儒臣的清洗。但儒学之臣对抗太激烈,力量太强大,孙权花了七八年才把他们一一除掉,二宫之争的两方斗得旷日持久,东吴政权已经接近分裂。

孙权为了弥补裂痕,不得不将孙和、孙霸一起放弃,废黜孙和,杀死孙霸,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孙权为了无限权力,不惜献祭儿子的性命,可谓毒于猛虎,无复人理。

而东吴的皇权也随之高涨,但是皇家的人,无论皇帝、宗室还是宦官,他们真的靠谱吗?

新皇帝孙亮年幼,大权旁落在宗室孙鲁班(全公主)和孙峻(孙权堂侄孙)手中,连顾命大臣诸葛恪也是在孙峻的支持下才站稳脚跟。后来孙峻杀掉诸葛恪,与其弟孙綝接连擅权,大杀孙氏宗室,甚至废掉皇帝孙亮,改立孙权第五子孙休。

正是在这段时间内,曹魏淮南军团的将领反对司马氏,接连发动“淮南三叛”。东吴却因为内乱,以及孙峻、孙綝统兵无能,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最终错失开疆拓土的良机。

直到孙休计杀孙綝,皇权才重回皇帝之手。但孙休是昏君,之后的孙皓(孙和之子)是暴君,东吴政治毫无振作,孙氏宗室的自相残杀也一直在进行。

最终,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孙皓沦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江东士族对他不再支持。这时北方的司马炎已经代魏为晋,在六路晋军的兵锋之下,吴军一触即溃,土崩瓦解,雄踞江南的东吴政权只落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凄凉结局。

晋灭吴之战

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军师联盟》是把东吴孙家的二宫之争平移到了曹家,可见编剧的历史水平还是相当深厚的。

但这个平移并不妥当,因为孙权那时候儒臣只能通过宗法制度跟专制权力对抗,曹操那时却还有一个更好得多的工具,就是汉朝名分,儒臣以汉朝名分对曹操进行制约事半功倍,不必舍近求远。

所以曹丕、曹植之争是不可能让荀彧、崔琰这样的重臣卷进来的,曹操在汉朝尚存的情况下,也不敢造次,决不会故意把曹丕、曹植之争弄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20:00:11 | 只看该作者

军师联盟:崔琰及其后代有多牛|文史宴

本帖最后由 1717 于 2018-1-13 21:42 编辑

原创 2017-06-29 桓大司马 文史宴

热播剧《军师联盟》里面,曹操对崔琰尊敬有加,尊称为崔公,并且为曹植娶了崔琰的侄女。崔琰此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游戏里面都没什么戏份,为何地位尊崇如此?荀彧盛赞“清河崔氏,百年风范”,清河崔氏又是一个何等强大的存在?

今天大司马就为大家讲一讲崔琰此人,以及历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而不衰的顶级家族清河崔氏。


崔琰——清河崔氏的始祖
1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人。崔氏源出于齐国卿族,先祖在汉代有封侯的,但应该说直到崔琰这一代,清河崔氏还籍籍无名,没有什么“百年风范”。

军师联盟中的崔琰

有“百年风范”的是清河崔氏的远亲博陵崔氏。博陵崔氏在汉代已经出过一些名流高官如崔骃、崔寔、崔烈等,算是很有声望的家族,清河崔氏则在崔琰之前没有显达之辈,完全是崔琰带起来的。

河北名士
崔琰能够受人尊崇,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学大宗师郑玄的高足。东汉是儒学一统天下的时代,一代儒宗郑玄的地位崇高,崔琰因此也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在河北逐渐知名。

后来曹操消灭袁绍,崔琰担任丞相府掾属,负责选举,这是他发达的关键点。崔琰兼具风度、眼光、原则,选官十分出色,简直可以跟荀彧媲美,从此具有了天下性的声望。

曹操与崔琰

后来曹操开始做取代汉朝的布局,坚持原则的崔琰心有抵触,被曹操杀害。但是崔琰推举任官的堂兄崔林在魏国继续升迁,最终做到了魏国司空,崔琰虽死,清河崔氏的地位却大幅跃升,开始了迈向顶级家族的步伐。

崔琰的侄孙崔谅做到西晋的大鸿胪,崔林的儿子崔随做到西晋的尚书仆射,都是高官显职。

朝鲜崔氏
崔琰的曾孙崔毖在西晋末年担任东夷校尉。当时中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崔毖致力于招纳流民,但他的政策没有鲜卑慕容氏的好,流民反而多投奔慕容氏,这让崔毖十分恼火。

于是崔毖不听下属劝告,利用东夷校尉的号召力,组织鲜卑段部、鲜卑宇文部与高句丽一起进攻慕容部。慕容部本来比段部和宇文部要弱,这时又是几家一起来,兵是他的几倍,更加危险。

但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和儿子慕容翰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利用离间计各个击破,居然大败三国联军。崔毖害怕被慕容廆做掉,带着部曲逃到高句丽,成为朝鲜崔氏之祖。

清河崔氏开枝散叶到了朝鲜,像后世朝鲜在元明之际的权臣崔莹等,都是崔琰的后人。

韩国球员崔龙洙也是崔琰后人

五姓七家——声名显赫与灭顶之灾
2

西晋末年,中原大乱,晋朝政府迁都江南,中原成为五胡十六国的角力场,崔林的曾孙崔悦出仕羯族建立的后赵,崔悦之子崔潜出仕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都没有担任多高的要职,而是被作为五胡政权礼敬士族的标签。

前燕与东晋

直到北魏建立,清河崔氏迎来了一波大爆发。崔琰五世孙崔逞、崔林五世孙崔宏(崔玄伯)都被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录用,逐渐显要。崔宏之子崔浩更是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谋主,尤其显赫。

崔浩算无遗策,言必有中,为魏太武帝拓跋焘运筹,先后消灭胡夏、北燕、北凉,击退柔然和南朝刘宋的进攻,为北魏统一北方立下盖世之功。

拓跋焘将政事也全部交给崔浩,崔浩推行士族制,以五姓七家为头等家族,即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五姓七家从此走上政治舞台的中心,其影响至隋唐而不衰。

拓跋焘对崔浩先用后杀

但是士族与开化不足的胡人的结合始终是水土不服的。

崔逞就因为态度傲慢,有意嘲讽,被魏道武帝拓跋珪杀害,导致北魏一时没有士人来投;崔浩则因为推行汉化政策,得罪鲜卑勋贵,拓跋焘借崔浩编修国史,侮辱鲜卑先祖为借口,虐杀崔浩,并将清河崔氏宗族斩尽杀绝。

若不是崔琰的另一支后代随南燕政权迁徙到青州,清河崔氏到这里就除名了。


平齐户——从南朝到北朝
3

北魏登国十年(395),魏道武帝拓跋珪与后燕太子慕容宝决战于参合陂,燕军大败,次年后燕的开国雄主慕容垂病死,拓跋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夺取了华北大部,慕容垂之弟慕容德率部分人马南逃青州,建立南燕政权。


五胡十六国

此时,大批河北大族不愿被野蛮的北魏统治,随慕容德南迁,崔琰六世孙崔旷就在其中,分出清河崔氏的青州房。

晋安帝义熙五年(409),东晋太尉刘裕率北府军攻灭南燕,斩杀南燕国主慕容超。清河崔氏青州房与南迁青齐的河北大族一起归顺东晋,从东晋到南朝宋,都是南方政权在青齐依靠的力量。崔琰的六世孙崔道固做到南朝宋的冀州刺史。


刘裕的金戈铁马
让清河崔氏归顺了南朝

465年,宋明帝刘彧与晋安王刘子勋争夺皇位,南朝宋爆发大规模内乱,北魏乘机派慕容白曜夺取青齐。崔道固屡败魏军,坚守数年,终因后援不至,城陷被俘。

北魏将这些人成为“平齐户”,抵抗越激烈、投降越晚的,地位越低下,因此崔道固以及清河崔氏被当成下客,仅比隶户高一阶而已。清河崔氏在南朝复兴不久,眼看着又要没落了。


清河崔氏的复兴
然而,他们有幸等到了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魏孝文帝醉心汉化,要找昔日五姓七家的后人,于是被拓跋焘诛灭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凭借个别逃出去的孑遗,纷纷复兴。

崔琰的八世孙崔光、崔亮从平齐户中脱颖而出,被陇西李氏的李冲推举为高官,获得魏孝文帝赏识。

魏孝文帝复兴了清河崔氏。

崔光凭借深厚的学术修养成为一代文宗,后来因拥立魏孝明帝更当上一品大员;其堂弟崔亮也长期掌管北魏选官,都是身具要职。崔光的子嗣也都历任显职,其侄崔鸿则是知名学人,撰写了《十六国春秋》。

北魏后期爆发六镇之乱,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的子弟都因为乱世,被迫出仕西魏北周、东魏北齐两方。崔林九世孙崔彦穆投靠西魏北周,入隋后做到郡公;崔琰九世孙崔休的子孙则在东魏北齐生根发芽,延续着第一等家族的荣光。


大唐最后的宰相——与士族一起灭亡
4

入唐以后,清河崔氏终于被博陵崔氏比了下去,不过依然宰相辈出,只不过大多数是庸相,如崔圆、崔群、崔郸、崔龟从、崔彦昭、崔慎由等,都没什么大作为,像崔昭纬这种还是奸相。

唐代努力打压士族,虽然收效不大,但士族也只能改走科举路线,通过文化教育上的优势,通过科举当官,可以说已经被政权驯服,所以失去了六朝时的门风,陷入庸碌。

直到唐朝末年,才出了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宰相——崔胤,也是唐朝最后一个有实权的宰相。

唐德宗以后,唐朝皇帝的有意扶持让宦官成为了皇权的代理人,对朝廷大臣不断施压,朝廷大臣经过甘露之变,再也无力与宦官抗衡,不过清河崔氏的崔胤不信这个邪,非要做掉宦官集团。

晚唐宰相崔胤

为此,他跟宦官分别引藩镇的军头做外援。最后崔胤的外援朱温比宦官的外援给力,挟持了唐昭宗,崔胤得偿所愿,尽灭宦官。

不过,崔胤终究无法放下身段做朱温的臣子,他想兴复唐朝,做掉朱温,一直在悄悄的重建禁军。但一介书生岂是奸雄朱温的对手,崔胤被朱温杀掉,接下来的唐朝宰相都是朱温手上的肉,再无半分实权。

士族政治与大明宫一起沦落

朱温篡唐前夕,把出身博陵崔氏的宰相崔远及朝臣数十人扔进黄河,让他们这些士族清流永远沉没在浊流之中。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与唐王朝一起终结,几百年的士族时代也就此结束。

看看崔琰的这么多杰出的子孙,可见清河崔氏是何等繁荣,也可知崔琰留下的门风是何等可贵!他获得曹操、荀彧和天下人的尊敬,不是没有理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20:04:5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揭示了三国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但是毕竟不是历史正剧,难免有一些纰漏。现在大司马就谈一谈汉末三国的选举制度与官场伦理,对剧中的一些设定稍作点评。


东汉官场最大的特色是举主与门生故吏之间类似于君臣的关系。

门生故吏不拿皇帝当君主,而拿推举自己的举主当君主,为了举主的利益可以跟皇帝硬扛。此外,门生故吏还要为举主复仇、守孝、救难,以及帮助举主的儿子,忤逆举主有如武侠小说中的破门出教、欺师灭祖,将被不齿于世间。

这种伦理接近我国先秦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伦理,即“我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而不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举天下以奉一人”的帝国伦理。


封建制度的复兴

形成这样的官场伦理,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我们先谈剧集再谈原因。

《军师联盟》的剧情对东汉官场的这种伦理有一些涉及,值得称赞,但在有些剧情里面却罔顾了这种伦理。我们先来看看剧中的一些细节:


曹操怎么可能拷打司马防
汉献帝被曹操掌握以后,为了夺回皇权,曾经给国舅董承下衣带诏,让他想办法诛灭曹操。剧中司马懿之父司马防也参加了讨曹行动,在董承的盟书上签了名。

曹操为了得到这份盟书,把司马防下狱,让满宠严刑拷打,最终司马懿求了无数人,用了连环计,才堪堪救下父亲一命。

这是不可能的。曹操倒是真拷打过四世三公的杨彪,但不可能拷打司马防。

杨彪与司马防

司马防曾经担任洛阳令(相当于首都市长),在任上举荐曹操为洛阳北部尉(北区警察局长),是曹操的举主。这是曹操的第一份官职,曹操是司马防的门生故吏,司马防跟曹操有君臣关系。

即使司马防真的参加了衣带诏,拷打举主也会让曹操在社会上无法立足。真要杀司马防,曹操也不能出面,必须借汉朝的法律,由司法部门处置。

在这个过程中,按当时的伦理,曹操还应该营救司马防,或者至少做出极不得已、声泪俱下的姿态,悔恨自己没能救故主出来,哪能像剧中那么嚣张,那样的话别想在社会上立足了,属下也会群起鄙视。

何况司马防不可能参加衣带诏。司马家跟曹家是世交,司马防举荐了曹操,曹操发达以后,也根据当时的伦理,提携举主的儿子司马朗和司马懿做了丞相府的掾属,两家其乐融融。

司马防不愿在昔日故吏曹操手下效力,早早的告老是有的,但绝无与曹操为敌之心。

到了司马防晚年,曹操还特别邀司马防宴饮,开玩笑说:你今天还会推荐我当警察局长不?司马防机智的回应:当年推荐你当警察局长,是因为你那时的才具只能干警察局长。然后两家痛饮,尽欢而散。

这都快赶上曹操和对他极为看重的桥玄之间的开的玩笑了,可见两家交情之深,曹操大力提携司马懿大哥司马朗,曹丕大力提携司马懿,曹睿还大力提携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曹操对司马防报恩可以说报得到位之至。


荀彧不会对曹操自称“臣”

剧中王劲松饰演的荀彧相当的有戏,但荀彧对曹操自称为“臣”,可能有些不妥。

曹操对荀彧是十分尊敬的,因为唯有尊敬颍川士大夫的领袖荀彧,才能号召大批颍川士大夫为自己效力,另外荀彧的能力和人品也确实值得尊敬。

汉朝的选官制度分为察举和征辟。察举是地方州郡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征辟则是朝廷和三公、刺史、太守主动邀请人来做自己的属官。自然,天子的属官就是朝廷大臣,而三公的属官就是“高第”的掾属,刺史、太守的属官则是州里的治中、别驾和郡里的功曹之类。

曹操既然如此尊敬荀彧,自然没有让他做自己司空府属官的道理,必须把他推为跟自己性质相同的天子之臣,才能表示尊敬。

王劲松版荀彧

所以荀彧先担任天子的侍中,后担任朝廷的尚书令,始终是朝廷要职, 可以跟曹操分庭抗礼的,并不是曹操的门生故吏,不是曹操之臣,对曹操不需要自称为“臣”。

从汉武帝加强皇权开始,尚书处在收发文书的关键节点,地位就开始提升,到汉光武帝把庶政的大部分交给尚书台,尚书令就成了手握大权的官职。朝廷会议,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三大实权官员都是各占一席(其他官员是几人共一席),号称“三独坐”,可见其地位之显赫。

但尚书令虽然手握大权,官阶却不高,这是汉光武帝故意设计的大小相制。三公的实权可能不及尚书令,但地位尊崇,所以尚书令对三公还是要使用谦称,不过大家同朝为官,自称“下官”就可以了,没必要自称“臣”。


门生故吏与举主是怎样结合的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不是说好的就是帝国了吗,为什么到了东汉反而会有封建制的回潮呢?总体上来说,这是因为先秦封建制在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上的若干投射未能被秦制完全抹去,在合适的时机带动了封建制的复兴。

首先体现在选官制度上面。

察举和征辟是汉朝选官的主要途径,其中征辟制度是古代贵族制下高官招募家臣习俗的合法化,三公征辟的掾属具有三公家臣的属性,刺史征辟的治中、别驾也有刺史家臣的属性,

只不过在秦朝和西汉前期,国家权力强势,三公也好,地方官也好,都缺乏使用这一属性的自主性。

第二个原因就是地方豪族的壮大。

汉武帝将地方豪族吸纳进朝廷为官,不肯给朝廷效力的,则使用酷吏斩尽杀绝,使豪族成为政权的附庸。

但随着时势的发展,豪族熟悉了政权的运作方式,开始借住经济实力掌控政权,到汉元帝以后,逼于朝堂上日益壮大的豪族势力,不得不放弃打击豪族的政策,可谓作茧自缚。

因为豪族势力的复兴和壮大,国家的控制力就削弱,三公、地方官也好,就敢于与豪族组成联盟,将豪族当家臣使用了。

第三个原因是儒家伦理的支持。

儒家是推崇上古三代的学问,对封建制度颇为亲近。儒学以血缘亲情为根基,以基于血缘亲情的孝为基本美德,推广为仁恕等人际交往方面的各种美德,所以相对于忠来说,孝是更根本的、更优先的。

儒家思想虽然在汉武帝时代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但是到东汉才覆盖到大多数人,随着儒学的扩张和国家权力的下降,孝逐渐被抬到了忠前面。两汉之际,忠孝发生矛盾时大家还可以自由选择,东汉后期的风尚则多数人会选孝而弃忠了。

曹丕曾经很无聊的问属官,我和你爸爸掉水里你救谁,属官邴原勃然大怒,说当然是救我爸爸,你怎么问这种问题,可见一斑。

既然“忠于帝国”的绝对性被动摇了,那么相对于比皇帝更亲近的双亲和举主,“孝于亲”与“忠于故主”的观念凌驾于“忠于帝国”之上,就顺理成章了。


曹操VS袁绍

帝国制VS封建制

因为这三点原因,形成了东汉官场的特色,也生成了后世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随着《军师联盟》的上演,大司马会为大家继续解读,希望大家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21:38:22 | 只看该作者

军师联盟:杨修之死——四世三公的乱世沉浮|文史宴


原创 2017-07-06 李古 文史宴
李古|文



杨修之死,绝不仅是因为聪明外露,与曹操的政策转轨和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有莫大的关系。此外,他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也是理解从曹操到曹丕,政治逻辑演变的一条伏线。西祠李古为大家解读杨修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初
           杨修死前数月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进驻阳平关,与夏侯渊相拒。次年,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南渡沔水,结营定军山,居高临下,夏侯渊遭袭,为刘备大将黄忠斩杀。此时曹军新丧元帅,在郭淮的建议下,曹军推举曹魏名将张郃暂为元帅,稳定了当下较为混乱的局势。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月,曹操亲自领大军前来与刘备相争汉中。刘备则表示:“曹操虽来,无能为矣,我必有汉川。”于是坚壁不出。此时,曹操运米北山下,打算与刘备进行持久战。

汉中鏖战,曹操军不但损失了大量的军粮,失去了与刘备相持的资本,更是在撤退时死伤了大量的士兵,对曹操军的士气打击严重,以至于包括王平在内将领以及士兵大批投降。

于是,在与刘备相持了不到两个月后,曹操军无奈,只能选择放弃,撤出汉中。

219年时的曹操已经66岁了,在“人生五十,不称夭寿”的三国时代,他已经真正到了垂暮之年,在经历“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辉煌生命期之后,他58岁大举征伐,兵临赤壁,意欲一统东南,这种努力最终被26岁的孙权和34岁的周瑜击碎。

由此曹操进入了生命的垂暮期。

曹操在215年平定汉中之时,已引光武帝刘秀之语:“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来说明自己的心态,汉水之败后,回到长安的曹操已经是个充满疲惫的老人,面对着东吴英姿勃发的孙权和在西蜀日渐坐大的刘备,他深知削平天下使六合混为一统的景愿,在他生前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军师联盟》中的曹操

生前之志已不能逞,那么身后之事就不能不提了。


建安二十四年
杨修之死的悬案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时的杨修年纪有多大,记载不一,《三国演义》所叙杨修事迹,主要采自《三国志·陈思王传》(及裴松之注引《世语》《曲略》)、《后汉书·杨修传》(及李贤等注引《典略》《续汉书》)、《世说新语》等。

杨修被诛,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秋,《三国演义》称杨修死时三十四岁,这与一些文献的记载不合。《后汉书·杨修传》李贤等注引《续汉书》记载杨修被诛时已经四十五岁。

《军师联盟》中的中年杨修

而据《世说新语·捷悟》载: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裨楯(竹做的圆盾),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
曹操征袁绍,在建安四年(199),以此年杨修二十五岁计,至建安二十四年正是四十五岁。所以,《三国演义》称杨修被诛时三十四岁,并非史实。

三国演义中关于杨修之死的鸡肋故事,事见于《三国志》和《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彪、杨修附文,意同而言辞稍异。《后汉书》中记载如下:
……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文中并没有说曹操因为“鸡肋”一事而杀杨修,“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一句,说明这件事只是举个例子而已,说杨修的死,也只说“因事杀之”,则这个“事”可以是很多“事”,不见得就是“鸡肋”一事。又按《三国志·曹植传》中裴注云: 
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
曹操在三月进军汉中,“夏五月”已经回长安。杨修既然是死于二十四年秋,而他死后百余日曹操亡故,按曹操死于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因此杨修应该大约死于曹操救曹仁的建安二十四年九月中到十月间,所以杨修不当是为坐“鸡肋”一事而死于汉中。

在杨修死后,曹操曾给其父杨彪写信表示哀悼:
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
随后曹操又给79岁的“豪父”杨彪赐大量贵重礼物,并说,这些东西很微薄,可这是我诚心实意的赠于你,你不至于推辞吧?

杨彪接受了儿子被曹操杀戮的事实,也在表面上接受了曹操抚慰,可是心中从未释怀。后来一次,曹操见到他形容消瘦,就问其原因,他借此大发牢骚:“我惭愧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空怀着老牛舐犊的感情。”曹操不得不变容向他再次致歉。

这位豪父气度非凡,曹操杀掉了他的儿子,又用“峙豪父之势...延足下尊门大累”的语言来威胁他,他却依然对曹操不卑不亢,令曹操无可奈何。

杨彪可以令曹操都忌惮三分的声势,来自他的家门弘农杨氏

据《后汉书·杨彪传》和《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杨修传”记载:祖先杨喜,汉高祖刘邦时有功,被“封赤泉侯”(赤泉,侯国,都在今河南鲁山县)。后来,他的高祖杨震在汉安帝时为司徒。曾祖杨秉汉桓帝时为太尉。祖父杨赐在汉灵帝时为司徒、太尉,父亲杨彪在汉献帝时为太尉。

从杨震至杨彪,杨家共有四代人官至三公之列(司空,司徒,太尉)。所以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被并称为四世三公之家。


建安十五年
一切凶肇的初始
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极为贵重,而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而在政治观念上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及弥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所以自重门第杨家和唯才是举的曹操之间关系其实貌合神离。

而曹操在执政前期朝气蓬勃,对杨、崔、孔等士族还能保持着礼敬谦和的态度,在赤壁之后,曹操日益倾向于代汉自立,对于依托于汉室的士族门阀越来越没有容忍度了。

杨修在初任丞相主簿时,应该说还是比较为曹操所信任的,《三国志·曹植传》云“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又有“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杨修这个时候是深得曹操倚重的府吏,而且两人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连曹丕都要巴结他。

若以长幼相论,立曹丕为世子应该毋庸置疑,然而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大宴铜雀台,曹植挥笔立就《铜雀台赋》,深得曹操赞赏,从此有了立曹植为嗣的心思。

曹植颇有乃父之风,《曹植传》说他“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又说他自小就善于作文,“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曹操自己就是个性情中人,性格洒脱,不重威仪,《曹瞒传》中说他:
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二人身上共同具备的诗人狂放之气,因此曹操对曹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份眷顾很快就被身边人察觉,于是在《曹植传》中有了如下记载: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夺嫡之争中,一开始曹植风头极盛,这其中作为曹植智囊集团中坚——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起了不小的作用。

丁仪、丁廙兄弟与曹丕本就有私怨,事件的起因是曹操有感于丁仪父亲劝自己迎汉献帝的功德,便想把女儿嫁给丁仪,结果因曹丕劝阻说丁仪的眼睛不好而止,因此丁仪没有娶到魏公主,所以丁氏兄弟便怀恨在心开始大力支持曹植夺嫡。

杨修作为曹操身边的亲信,必定是曹植和曹丕的共同争夺的对象。也许因为杨修也是名闻天下的才子,在气质上跟曹植更为合拍,而曹植这个时候“特见宠爱”又兼主动示好,于是杨修遂顺水推舟加入曹植一方参与了这次残酷的夺嫡之争。

然而曹植文学才华占优,政治和军事才能上曹丕却要胜一筹,因为二人的特质不同,两人身边智囊集团的构成也不一样,曹丕的智囊是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晋书》云这四人在曹丕身边号称“四友”。

这四人中,司马懿、陈群的政治才能以及谋略应该说公认是汉魏谋士和大臣中的上上之选,全是老谋深算的政治高手。

《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

其中吴质心计深沉,文才也佳,在嗣位争斗的白热化时期,曹丕甚至数次叫他藏进货车的竹篓,入内廷谋划对策,在被杨修揭发后,又从容化解,其老辣可见一斑。

曹丕对曹植的文采十分忌惮,数度表露出不自信,曹操出征时,曹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曹操也很高兴。曹丕怅然若失,又是吴质在他耳边说:“父亲要远行,儿子流泪就够了”。

于是曹丕哭着跪在地下,一言不发,勾得在场诸公和曹操一起唏嘘,结果众人“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曹丕)也”。

杨修、丁仪、丁廙等人是聪明有才的文士,而陈群、司马懿、吴质才是真正的政治玩家,曹丕与曹植之争,一开始就是文人与政客的较量。

曹丕就这样在“四友”的策划下,于夺嫡的争斗中逐渐占了上风,他又适时地展开了公关攻势,塑造自己的形象,同时拉拢曹操手下的谋士重臣贾诩等人。而曹植身上诗人的狂放风格经常发作,“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最终闹出了大事。

有一次曹植乘车于魏国邺城的弛道中狂奔。邺城是曹操仿洛阳所建的都城,弛道,是曹操作为魏王的专用道路,曹植这样做,可以说已经以魏王自居了。

所以曹操大怒,结果是“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文人和政客的较量很快就落下帷幕。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植受命救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临幸却被曹丕设计灌醉,难以出发。曹操决意放弃曹植,开始为继承人曹丕布局,杨修的结局已不可避免。


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天
枭雄的晚年心境

曹操完成了立嗣大事,马上从政治角度出发,开始清除攀附于曹植身上的士族力量。

曹操认为曹植和曹丕二人的竞争不会因为世子之位的确立而结束。他害怕身死之后,不肯驯服的士族会以复古兴汉之名挟持自己的儿子们。

其实在曹丕、曹植之争的后期,杨修已经发行曹植性子疏阔高傲,实不可辅,有意切割,但曹植不肯让他下船,所以他最终还是被视为曹植党羽。

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处死了杨修,《三国志》是这样说的:“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首先说“终始之变”,再加上杨修“有才策”,又是“袁氏之甥”,所以杀了他。可见杨修除了因为参与了夺嫡之争被杀以外,还有两个原因就是“有才策”和“袁氏之甥”。

有才策的人物,未必一定遭到忌惮,有才策和有力量的人才是可怕的,而杨修之死的必然,就在他除了拥有才策和四室三公的士族背景之外,他的力量还和曹操并非同道。

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有名士之风,是个正统的儒学家,在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的时候,杨彪是尚书令,地位接近于丞相,就已经对曹操有所看法。三国志中载:
建安元年,从东都许。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建安)四年,复拜太常,十年免。十一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
杨彪在建安元年就对曹操表示不满,曹操则在建安二年(197)袁术僭号天子的事情株连杨彪,理由是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意图除去这个政敌。

这个时候,孔融听说了,连朝服也来不及穿就来曹操处说:“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积善余庆’,徒欺人耳。”曹操辩解道:“此国家之意。”孔融当即说:“假使成王欲杀召公,则周公可得言不知邪?”又继续要挟曹操“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

此时的曹操羽翼尚未丰满,对这些食之无味的名士清流还有点尊重,于是不得已“遂理出彪”。

孔融此人,也是一个长于清谈的狂放之士,几次对曹操冷嘲热讽。曹操下令禁酒以节粮,孔融就去书讽刺曹操说:“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锺,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

曹丕娶绍子袁熙的夫人甄氏为妻,他又调侃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和杨修关系亲密的还有一位名士,叫祢衡,祢衡在评论许昌众人的时候,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颇为相许,他看不起曹操,在击鼓痛骂曹操之后,被放逐到刘表那里,结果也不讨刘表喜欢,又遣送到黄祖处,最终被黄祖杀了。

曹操年纪越大,就越讨厌以世家自许的名士,建安十三年他杀死了孔门的后人孔融;建安十七年,他逼死了颍川荀氏的荀彧;建安二十一年,他逼死了清河崔氏的崔琰;建安二十四年秋,他以含糊不清的罪名杀掉了弘农杨氏的杨修。

杨修早有预料,所以自嘲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名士也料到了和政客相处的最后结局。

数月后,到了冬天,曹操以魏王之尊薨于洛阳。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又觉得需要士族支持了,于是想要让杨彪出任太尉,杨彪说:“我杨彪担任过汉朝的三公,遭到乱世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再去新朝任职。”因而坚决推辞。

黄初二年(221年)十月,曹丕拜杨彪为光禄大夫。在初一的朝会时,位次三公,待以宾客之礼。又赐杨彪延年杖及冯几,允许戴鹿皮冠,杨彪辞让,只穿着布单衣和皮弁入内。

数年后,有鹈鹕聚集于灵芝池中,下诏公卿举荐有独特行为、操守的君子。司空王朗举荐杨彪,曹丕因此置官吏士兵来护卫杨彪。

黄初五年(225年),杨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魏文帝曹丕确立九品中制,继续着意拢络天下的名流士族,于是士人皆悦,天下始安。

这或许就是士族与统治者周而复始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14 09:00:17 | 只看该作者
周而复始
[发帖际遇]: xvjianting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3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4-30 18:54 , Processed in 0.10664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