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浙江、上海新高考落幕,人们对新高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还将有四个地区加入新高考行列,新高考选科于是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如何选科才能让孩子发挥到最好,才对生涯规划有利,一度让家长陷入迷茫。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新高考下选科的5个要点!
1、新高考选科是学生学习、乃至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步,选科跟高考志愿填报,高校招生息息相关。选好了,学习上、升学上就会顺利很多。
2、新高考下,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算,而是这科成绩在省内的排名,如果你的排名在全省前1%,哪怕实际分数不是满分,你也是满分。这就是按等级赋分。因此,在选科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慎重选择。
3、新高考选科要有依据,不盲目,不跟风。依据就是我们在高一、高二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和学业生涯规划。摸底成绩是我们选科的硬件,关系到高考成功与否,而学业生涯规划,则关系到选科和目标大学专业之间能否搭起一座桥梁。
以往,学生们只要埋头扎进书本里,高考取个好成绩,再去考虑志愿填报就可以,高考改革后,如果我们不提早规划,很可能即使取得好成绩,也上不了心仪的大学专业。
4、选科要谨慎,避免中途改变。新高考下,选科后,上课方式会有所改变,将实行走班制,如果中途改变,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也会使本就不固定的同学关系又生变化,再者,就是比起最初就选择某一科的同学,你中途加入,还要赶进度。可见,中途改课,成本还是很高的。
5、学业职业规划是新高考下,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一门课,高考改革后,学校会在这一方面开展相应的活动或课程,同学们一定要参与,不要怕耽误学习,从近的说,这关系到你的大学专业,放长远看,更关系到你的职业发展。
而来自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浙江省长兴中学校长钦国强,也对“新高考选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少一点博弈,多一份淡定” 对于新高考,千万不要把它变成一场博弈,少一点博弈,多一份淡定。近年来211高校都走向通识教育,高中生假如完全以博弈态度来确定选考科目,只重视两三科,以后进了大学肯定走不通。
“有鉴于此,我们如何谋划新高考选考科目的理性对接,大有讲究。是用博弈的价值取向,去挖学生的分,把所谓的选考科目吹大,重玩‘状元秀’?还是老老实实给学生打基础,打一生的基础,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和智慧。从杭二中来看,我们愿意以后者为自己的办学愿景,化博弈为淡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放弃任何一门课。”叶翠微说。 叶翠微建议,高中三年,学生要先成为真正的高水平学习者,能够多学尽量多学;能够不放弃尽量不放弃;能够坚持尽量坚持,在学业考试中尽量争取高等级。然后临考的时候,将自己感觉最好的科目作为选考科目。他说:“新高考方案给了学生可‘选择’,但‘选择’的硬道理还是自身的思维品质和兴趣优势所在。” 浙江省长兴中学校长钦国强:“打造特色学科为学生选择创造有利条件” 钦国强认为,就省内的高中学校而言,对于如何应对选课,就基本存在着“激进型”、“保守型”和“中间型”三种主要类型。但无论一所学校属于哪种应对类型,有一点我们必须深入地去考虑,即学生最后确定的选考科目究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和以往的文理分科相比,现在的选考科目要求确实是拓宽了学生课程选择宽度的前提下。
他还表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第一考虑,然后是在学科上的发展潜力、对未来的发展定位。
钦国强说,今后高中学校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外,还需要修炼的一项“硬功夫”是:进一步打造好学校的特色学科,为学生的选择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也是高中学校在深化高考改革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两大背景下的一条必然之路。
以上是关于“高中选科”要注意的几大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新高考选科,大家也可以多多搜集其他材料,同时征求老师的建议,从多方面来进行测评和选择。新高考选科可以说是高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是人生道路的分水岭,大家在选科时一定要将眼光放长远,思考清楚了做决定!
本文转载自:高考圈,中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