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33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性菌专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3 20:5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的腸道內滿佈很多細菌,這些細菌可分為益菌及害菌。益菌——可幫助小朋友消化食物,製造維他命及有助營養吸收。而<font color="darkred">充足的益菌數量,有助減少害菌入侵。害菌——是對身體有害的細菌,可能引致生病,令小朋友出現肚瀉、肚痛、反胃、作嘔及有肚風等疾病;甚至有礙營養吸收。腸道問題 一般來說,在冬天及春天較多小朋友是透過空氣感染腸道疾病,夏天則透過食物感染。所以在這些高危時間家長要小心,例如避免帶小朋友到人煙稠密的地方,以及要注意食物衛生。此外,增強本身的抵抗力亦很重要,傷風感冒等疾病可服藥或打預防針;而預防腸道問題可從進食帶益菌或有助益菌生長的食物來幫手。如何增強腸道抵抗力 腸道內的益菌一般可分為雙岐菌及乳酸菌,可透過食物加入活性菌或益菌生配方增強腸道健康。活性菌——是指將經處理的益菌直接加入食物當中,以增加腸內益菌的數目。 <font color="darkred">益菌生——是指供給體內天然益菌的營養,促進益菌的天然生長,更可改變腸道環境,令病菌無法生存。兩者均能有效增加益菌數量,令腸道更健康,大大增強身體抵抗疾病的一道重要防線。所以要讓孩子進食含有益菌生的食物,飲用含有益菌生的奶粉,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容易的方法。牛奶中含有4%左右的乳糖,乳糖是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而酸奶里面乳糖被乳酸菌给分解转变成乳酸,乳酸是能被人体吸收的。酸奶中还有一些有益的活性菌,是牛奶里没有的,这些活性菌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他的营养成分牛奶和酸奶都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03:54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black">对肠道的机理及作用双歧杆菌可治疗因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伪膜性肠炎。有人采用双歧杆菌制剂治疗伪膜性肠炎380例,临床总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副作用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双歧杆菌可治疗便秘。双歧杆菌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起到解除便秘的作用。双歧杆菌可治疗慢性腹泻。通过用双歧杆菌对慢性腹泻患者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在服药两周以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0.3%,复发率低。许多国内医院已将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治疗慢性腹泻的首选药物。保护肝脏人体肠道的有害菌产生并释放毒素进入血液中,对于肝脏会产生很严重的损伤。双歧杆菌制剂可以抑制产生毒素的有害菌数量,从而对肝脏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8家国内大医院采用双歧杆菌制剂对365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8周治疗,发现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双歧杆菌还可以用于治疗肝昏迷,并可以抑制乙肝病毒,促进大、小三阳转阴。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将其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类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因而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改善乳糖消化不良症牛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老年人和婴儿良好的食品。但是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这些人饮用牛奶后,常常会出现胃肠道紊乱,导致胃肠痉挛、胀气或腹泻,迫使这一人群不能饮用牛奶,从而放弃了牛奶中的其它重要成分,双歧杆菌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乳糖酶缺乏者饮用经双歧杆菌发酵的乳制品,就既可以获得牛奶中丰富的营养,又免受胃肠道病痛之苦。营养作用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营养作用。抗衰老作用欧美和日本的微生态学家调查表明,长寿老人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量与中、青年相当。我国科学家对广西巴玛地区长寿老人的调查也得了相同的结果。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原因,是因为双歧杆菌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其代谢产物中的氨、硫化氢、蚓跺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双歧杆菌与一般药品不同。一般药品是单向治疗,例如降血压、降血脂、治腹泻、治便秘等,其作用是单向的。而双歧杆菌制剂的作用是双向调整的,既可将高的降下来,也可将低的升上去,使用双歧杆菌制剂可以同时治疗腹泻和便秘,使人体恢复正常,这就是调整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06:45 | 只看该作者
急性胃肠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大多数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发病率与病程远低于人工喂养的宝宝。主要原因是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造成宝宝的肠道细菌分布不一样,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高过98%,而人工喂养儿的数量就相对较低。双歧杆菌在 肠内形成保护膜以防止坏菌的侵入;并挤占大部分空间,使坏菌无立足之处。同时,双歧杆菌能够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抑制坏菌的滋生,并加快肠蠕动,将坏菌、病毒及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从而保证肠道的健康,有效地预防急性胃肠炎。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儿童医院曾对55名婴幼儿进行为期一年多、近4500人次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喂养添加双歧杆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发生急性腹泻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明显地降低轮状病毒的排放率。   双歧杆菌是维持婴幼儿肠道健康的有益菌,但在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最明显。通过服用双歧杆菌制剂或双歧杆菌奶粉可以迅速调节肠道菌群恢复正常,保持双歧杆菌在肠道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肠道抵抗力,减少肠道感染的危险性。特别是双歧杆菌奶粉,不仅可以境加肠道菌的数量预防腹泻,而且可以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营养保障。   由于双歧杆菌所具有的多种营养保健作用,它已成为婴幼儿保健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09:41 | 只看该作者
双歧杆菌它是人体内典型的有益细菌,它的生长繁殖贯穿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新生儿刚出生时的粪便是无菌的,但出生后数小时既可检出肠道杆菌、细球菌,链球菌等,其数量不断增加。24小时时大肠杆菌占优势,达1亿—1千亿个/g(湿便)。生后第二天检出的双歧杆菌数量不高,但增长十分迅速,第4—5天开始占优势,此时最先出现的肠道杆菌等数量逐渐下降,到第6天左右减少到1百万—1千万个/g,于第6—8天则建立了以双歧杆菌占优势的菌群。在母乳喂养儿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8%,可达10亿 —1千亿个/g。 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的数量逐渐减少。最早消失的是婴儿期特有的婴儿双歧杆菌,其它肠道细菌则逐渐增多。 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主要来源于:(1)母亲的产道;(2)母亲的粪便直接污染;(3)通过污染的乳房皮肤中获得。 进入婴儿肠道的途经,多数学者认为是经口进入的。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护理人员由一个婴儿传递给另一个婴儿。 人的一生中胃肠道正常菌群几乎变化不大。婴幼儿菌群,胃内一般仅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及乳杆菌,空肠内有乳杆菌,回肠以下像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肠杆菌等开始逐渐增多,到结肠后腐败菌减少,双歧杆菌和拟杆菌增加;成年后双歧杆菌略减少,并且菌种有所更替,即婴儿双歧杆菌被青春型双歧杆菌所代替。同时,拟杆菌和梭菌增多,特别是老年人,拟杆菌和梭菌增多常为衰老的表现。正常成年人胃肠道菌群型态是相当稳定的,只有患病或用药时才被干扰,发生紊乱。 母乳喂养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在肠道细菌总数中占绝对的优势。人工喂养儿中双歧杆菌仍然是肠道中的优势菌群。但双歧杆菌在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中有差别。在数量方面,母乳喂养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比人工喂养儿高10倍。   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呈酸性,平均PH值5.5。并且含水量高,氨臭味低,腐败菌、致病菌很少检出。母乳喂养的婴儿痢疾的感病率在整个人群中是最地低的。而其他喂养方式的婴儿,粪便多呈中性,平均PH值6.0 ,粪便干燥,梭菌、肠杆菌的检出率偏高。   这就是母乳喂养婴儿比人工喂养儿抵抗力强不易患病的原因之一。显然,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多少可作为衡量人体(特别是婴幼儿)健康的标准。  <u>益生菌是如何保护孩子的?</u>益生菌进入体内——定植肠道——形成健康肠道菌膜 ——产生抗病菌物质——抑制有害菌 ——阻挡有害菌定植——排挤有害菌 ——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15:05 | 只看该作者
影响菌群失调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内因:像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免疫状态均能引起菌群失调。例如:(1)胃酸减少时胃内细菌增加,小肠内需氧菌和厌氧菌数量增加,有害菌可能乘虚而活跃;(2)肠蠕动速度减慢时,小肠内细菌量增加,容易形成细菌过生长综合征;(3)胆汁分泌减少时,小肠细菌也在增多;(4)肠系膜上粘液减少时,菌群失去了滋润和调节的环境;(5)解剖变化,例如胃肠手术后,正常菌群生培遭到破坏;(6)人体免疫力下降,对外部侵入的有害菌失去或减低了吞噬能力,保护能力降低;(7)人体患病后,无论是急性或是慢性病均会打乱菌群的结构和数量。

     外因:(1)抗生素等消炎药物的应用,大量杀伤和抑制生理菌群,甚至被消灭,造成消化吸收障碍综合征。进而肠粘膜在有益菌死亡同时也大面积脱落。致病菌可能有机会定植,并生长繁殖,对肠粘膜产生侵害,形成病灶;(2)放射性核素的伤害,正常菌群被破坏,致病菌即可引起各种炎症;(3)有些医疗措施,如外科手术引起菌群失调,丧失生理菌群,有害菌容易滋生;(4)环境改变,如出差到异地“水土不服现象”,哺乳婴儿的母乳或人工食物喂养等等,均可造成菌群失调。
  

纽约(路透社) 初步研究发现:断奶期婴儿补充益生菌要减少其患过敏性皮肤病——湿疹。
芬兰Turku大学的Pirkka Kirjavainen博士在最近的肠道学杂志上报道说:早期研究发现,患有食物过敏的幼儿通常都有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
Kirjavainen博士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中说道:肠道菌群平衡对于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统是十分关键的,婴儿体内建立的菌群平衡可以使免疫系统不发生对平衡失调所作出的过敏反应。
在目前的研究中,受试的是21名母乳喂养婴儿,他们都已被诊断为患有湿疹,而且很可能发展成过敏症状。
这些婴儿断奶后,吃的是乳清,其中一组加了益生菌,另一组则没加。然后测其大便中的益生菌及有害菌。结果发现,没加益生菌的组中,有更高浓度的有害菌。
而且,这些有害菌看来与免疫系统的反应及湿疹的程度有关。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在婴幼儿肠道内婴儿双歧杆菌对婴儿有全面功效,它们可固氮,增加婴儿体重,特别是对于非母乳喂养及剖腹产的婴儿,尤为重要。如何给婴儿有效补充益生菌呢?
有几种方法可供各位妈咪选择:
1、孕妇在孕期的第三个月开始添加含婴儿双歧杆菌的食品补充剂,在哺乳期间,也应继续添加。这样婴儿就可以从母亲那得到足够的益生菌了。
2、将含有婴儿双歧杆菌的益生菌粉剂用凉白开冲好,在给宝宝喝水时服用。益生菌尽可能即冲即喝,以免失活而影响效果。
3、擦一些益生菌粉剂在奶嘴或奶头上,让婴儿在吃奶时获得足够益生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19:44 | 只看该作者
代表性的保健品:<font color="red">三株口服液、合生元、百林双歧、乳酶生、促菌生、乳孕生、<font color="red">健体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22:47 | 只看该作者
便秘是一种病症,肠管内的废物排泄困难,粪便非常干燥和坚硬。人与人之间肠蠕动的频率及粪便的排泄量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出现排便困难和不适,这就是便秘,需要进行适当的治疗。

从调查结果看,便秘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病症,有相当比例的男人和女人都经历过便秘。

便秘按症状分类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便秘,按病因分类可分成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是由于肠道结构异常改变所引起的。急性病变如肠梗阻、肠粘连(尤其是手术后)、腹膜炎、阑尾炎等;慢性病变包括空肠、巨结肠、慢性肠梗阻和大肠癌。上述两类因肠道异常所致的便秘,需要进行及早的治疗。

便秘的类型有:
便秘 急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
慢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驰缓性、直肠性、痉挛性
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即所谓暂时的便秘,它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旅行、饮食变化、考试等,通常通过恢复正常起居饮食习惯来治疗。这种便秘也应及早治疗,以防逐渐演变成慢性便秘。

驰缓型便秘是由于肠蠕动弱造成的,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较常见。

直肠性便秘是大便滞留于直肠内,时间过长时而发生便秘,在妇女中这种类型的便秘比较普遍。
痉挛性便秘,与大肠痉挛有关,通常与精神紧张有关。这种便秘常与腹泻交替发生。

便秘的早期症状一般很少出现疼痛,然而当这种便秘转变成习惯性便秘时,各种症状就会相继出现,如头痛、肩疼、食欲不振、气胀、放屁、痤疮、皮肤干燥等。严重时由于肠内高压会使憩室胀开,过度用力排出硬便,还会引起痔疮,血压上升,甚至昏迷。

许多报道谈及便秘与癌症的关系。有人为调查乳腺癌检查了148便妇女的乳细胞。发现每周排便少于2次的一组妇女有四分之一的人发现有潜在的癌细胞;每日排便一次的妇女,仅有五分之一的人发现有异常细胞。

便秘与肠菌群有很大关系。便秘使肠气的气味非常难闻。气味的成份主要由肠内的腐败细菌产生,如氨、吲哚、粪臭素、有机胺、挥发性脂肪酸、硫化氢等。

这些物质中有一部分被吸收,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在健康人中,这些物质被肝脏脱毒,还有一部分完全被排出体外。一旦肝功能受损,进入肝脏的毒物就会随血液进入各种器官,造成损害,如果它们进入脑中还会引起致使性疾病,如肝昏迷等。

某些腐败性物质是致癌剂或是癌症的促进剂。据推测,上文谈到的异常乳细胞的产生,可能与腐败性细菌产生的雌激素作用有关。实验证实,由腐败性细菌产生的毒素在肠内积存的时间越长,与肠壁接触的时间也越长。它们很可能诱发大肠癌。有关肠菌群与癌症的关系将在后面的章切中还将进一步讨论。

为了防止的控制便秘,除主要改进饮食习惯外,应多食用食物纤维来预离便秘。

Shimoyama在调查25便慢性便秘病人的肠菌群时发现,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有一半病人通过服用双歧杆菌使病情得到了缓解。

Tanoka调查57便老人(平均年龄78岁)。由于他们年老多限制在床上,大约有70%的人有便秘,39%的人经常便用药物来治疗便秘。当这些老人连续日服100ml双歧杆菌发酵乳20天后,大部分病人的排便次数都增加了,便秘也得到了控制。


粪便与人体健康状况关系

肠内菌群对人体健康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在健康条件下,肠内菌群中的有益菌占优势,其代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然而身体条件的改变,饮食、压力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肠内菌群,并导致身体健康的综合变化。所以维持身体的健康,保持肠内有益菌占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通常很难确切地知道肠内菌群的状况,而用微生物法分析粪便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又相当繁锁,然而简单而又相对准确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大便的各种状态来获得。从粪便的软硬度、颜色、气味和体积来判断肠道的健康状况。

正常粪便含有70—80%的水份,形状就象香蕉或类似由管中挤出来的形状。肠内容物从大肠通过的速度是每小时10厘米左右,当速度过慢,水份被吸收过多,就会产生硬便而形成便秘。排泄时粪便干硬,同时伴随疼痛或不适,就是便秘的信号。如果粪便的形状似香蕉状,即便每隔3天排泄1次,也属于正常。当粪便水份含量超过80%时,大便为软状和稀状;水份超过90%时就会出现水样便,从而发生腹泻便。

每个人粪便的形状和体积是不同的,食富含食物纤维的饮食,其大便量多体积大;而食西方型的饮食,食物经过精制,富含肉类、高蛋白、粪便的形状就细长而且体积少。

粪便的颜色也可做为识别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信号。体内分泌的胆汁和胆红素的颜色使粪便构成特殊的黄色。胆汁是在肝脏产生的,并暂时贮存于胆囊中,而后通过十二指肠被排出。胆红素起源于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降解。胆汁的原始颜色是绿色,但经过肠内细菌的作用,使粪便变成黄色或棕色。通常灰白色粪便暗示黄胆病的信号;血红色粪便暗示痔疮或肠内出血;而焦黑色粪便暗示癌症、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信号。

粪便的气味主要由食物的成份和肠内细菌类型所次定的。粪便的气味与肠气的气味相一致,主要由氨、吲哚、硫化氢、粪臭素,乙酸、丁酸等成份构成。通常粪便的气味具有轻微的酸味、不特别难闻。这主要是肠内细菌进行发酵时产生乙酸、丁酸的气味。如果肠内细菌发酵异常,就会产生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在食用高蛋白性食物时就会出现腐败性气味,这主要是由腐败菌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24:16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至少在婴儿期时是如此。成人的粪便中含有70——80%的水份。如果粪便中的水份含量过高,就会出现水性便,也称之为腹泻。成人平均每天需要2公升左右的水,其中有90%的水被肠道吸收,大约有100——200毫升的水随粪便排出。腹泻有多种类型。大约有70%的人喝牛奶就会发生腹泻,这由于体内先天性缺少乳糖降解酶所致,这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属于不易消化和不易吸收的物质,它可增高渗透压、干扰水的吸收因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称为渗透性腹泻。  另一类腹泻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如肠炎、痢疾、食物中毒等导致的腹泻,使大量流体从肠壁中流出。这类腹泻称渗流性腹泻。  由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由激素的过量分泌,刺激肠壁分泌水样物质,导致的腹泻称为分泌型腹泻。  还有一类腹泻是由于大肠受到异常刺激,如紧张等因素,使水份吸收受到阻碍所致。  腹泻常由菌群失调所致,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可使60%的病人引起腹泻。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在小肠和大肠的展开区域形成粘膜坏死,有坏死性粘膜物和血浆凝结物在粘膜表面形成的假膜,这种病症称为假膜性结肠炎,并常常引起死亡。  结肠炎被认为是由于肠内的抗生素相关性细菌——葡萄球菌旺盛繁殖后产生的毒素所致。现在发现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也可以引发此症。这种结肠炎可以通过去掉所使用的抗生素,覆盖以正常菌群来治疗。但抗生素对治疗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使得医生有时进入两难境地。  正常情况下,消化道各部位有它们各自特定的正常菌群。然而有时在大肠内寄生的细菌可进入小肠,引起“自发性假性肠梗阻”,同时伴随严重的腹泻,这种症状类似于肠梗阻,但没有结构性差异。病人会因腹泻和便秘的轮翻交替而变得虚弱。  这种疾病的病因过去长时期没有搞清楚,最近才证明时寄生在大肠中的细菌,进入小肠内旺盛增殖所致,如类杆菌当由大肠进入小肠后旺盛生长,导致脂肪吸收受阻,最终引起脂肪泻,由于肠内积累过多的脂肪刺激肠壁,引起腹泻。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有的医生建议:虽然用抗生素治疗可收一定的效果,但不如服用双歧杆菌制剂使肠内菌群恢复正常更有效。  有关腹泻的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其致病因素未知,一直难以治疗。这两种病,由于溃疡可在肠壁上形成,可观察到腹泻和便血症状,最坏的情况可出现穿孔。有人认为肠内有害细菌可能与这两种疾病有直接关系。  <font color="red">肠内菌群失调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1:58:09 | 只看该作者
双歧酸奶与双歧因子     双歧杆菌酸奶(简称双歧酸奶),是近年来开发的酸奶新品种,它不仅具有营养丰富、适宜的感官特征及良好的风味,而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1.抑制腐败菌和病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尤其对老年人和婴儿); 2.通过抑制腐生菌的生长从而起到防癌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3.通过自身产生多种维生素和抑制解硫胺素芽孢杆菌等肠道菌的生长而改善维生素代谢: 4.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 此外,双歧杆菌还有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及提高肌体免疫功能等活性。 后来人们在实验中发现,有一些低聚果糖(如异麦芽低聚糖、半乳糖低聚糖、果糖低聚糖等)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故把这些物质称之为“双歧杆菌促生因子”(称为“双歧因子”)。在制作酸奶中人们就把促进双歧杆菌生产繁殖的“双歧因子”添加了进去,故市场上又出现了酸奶新品种——双歧因子酸奶。综上所述,双歧酸奶与双歧因子酸奶有所不同,前者是通过口服活性菌体来起到增殖的目的,后者则通过肠道中自然增殖而达到目的的。  <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ff3333">双歧因子不是双歧杆菌,双歧因子是一种促生机制,人体内双歧因子多了,就会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八年前,我做过这样一种比喻,双歧离了低聚糖(双歧因子)就像孩子没了娘,低聚糖(双歧因子)没双歧,等于父母把婚离。 <font face="仿宋_GB2312"> 双歧因子(低聚异麦芽糖)。它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服用后能直接进入肠道,有选择地刺激双歧杆菌的生长和活力,从而使体内双歧杆菌大量增殖,以抵抗有害菌的侵入,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双歧因子被许多科学家誉为第五代保健品。   双歧因子的六大功能   ★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双歧杆菌能发酵双歧因子产生短链脂肪酸(主要是醋酸和乳酸)和一些抗生素物质,从而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肠道内固有腐败细菌的产生和繁殖,通过微生物拮抗,对有害菌起到排斥作用。由双歧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能有效抑制志贺氏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   ★防止便秘双歧杆菌发酵双歧因子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从而防止便秘。由于双歧因子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从根本上恢复肠道正常排毒功能,因此不会像服用泻药一样产生依赖性、抗药性,不会产生其他毒副作用,属健康的生态清肠排毒食品。   ★抑制病原菌和腹泻双歧因子的增殖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病原菌,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使原生菌在消化道内迅速占领阵地,抑制病原菌,缓解腹泻。   ★保护肝功能摄入双歧因子可减少有毒代谢产物的形成。减轻肝脏分解毒素的负担。肝功能异常时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某消化疾病研究所给56岁有多年肝硬化且常出现腹泻的患者每天服用27克双歧因子后,肝硬化症状得到缓解,腹胀也好转。   ★降低血清胆固醇服用双歧因子可使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如连续2周至3个月每天摄入15~30克双歧因子,可减少血清胆固醇20~50毫克/分升。   ★优于食物纤维素的功能由于双歧因子不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故又称为低分子质量、非黏性、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比膳食纤维优越的是,其摄入量较低,有一定的甜味,完全水溶性,可添加在任何食品中,而不影响食品原有风味,不增加黏度,不影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此外,糖尿病患者亦可放心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2:05:35 | 只看该作者
乳酸菌
  乳酸菌是法国人巴斯德在1857年首次发现的。乳酸菌在食品和医药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乳酸菌及其制品对人体应用的效用,可以概括如下:
  ▲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提高胃内食物的预消化,促进胃内容物的排出,增进消化;产生的酵素可促进食物营养的分解,提高人体吸收率。
  ▲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可有效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繁殖和有害物质的产生,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
  ▲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半乳糖。半乳糖有助于儿童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
  ▲乳酸菌分解蛋白质,使其变成小分子的肽及氨基酸等,易于消化吸收。
  ▲乳酸菌分解乳糖,使乳糖不耐受患者能够进食牛奶。
  ▲调节宿主肠道菌丛,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乳酸菌及其制品具有降低胆固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防老化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8:24 , Processed in 0.08816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