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5-5-3 21:09:41
|
只看该作者
双歧杆菌它是人体内典型的有益细菌,它的生长繁殖贯穿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新生儿刚出生时的粪便是无菌的,但出生后数小时既可检出肠道杆菌、细球菌,链球菌等,其数量不断增加。24小时时大肠杆菌占优势,达1亿—1千亿个/g(湿便)。生后第二天检出的双歧杆菌数量不高,但增长十分迅速,第4—5天开始占优势,此时最先出现的肠道杆菌等数量逐渐下降,到第6天左右减少到1百万—1千万个/g,于第6—8天则建立了以双歧杆菌占优势的菌群。在母乳喂养儿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8%,可达10亿 —1千亿个/g。 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的数量逐渐减少。最早消失的是婴儿期特有的婴儿双歧杆菌,其它肠道细菌则逐渐增多。 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主要来源于:(1)母亲的产道;(2)母亲的粪便直接污染;(3)通过污染的乳房皮肤中获得。 进入婴儿肠道的途经,多数学者认为是经口进入的。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护理人员由一个婴儿传递给另一个婴儿。 人的一生中胃肠道正常菌群几乎变化不大。婴幼儿菌群,胃内一般仅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及乳杆菌,空肠内有乳杆菌,回肠以下像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肠杆菌等开始逐渐增多,到结肠后腐败菌减少,双歧杆菌和拟杆菌增加;成年后双歧杆菌略减少,并且菌种有所更替,即婴儿双歧杆菌被青春型双歧杆菌所代替。同时,拟杆菌和梭菌增多,特别是老年人,拟杆菌和梭菌增多常为衰老的表现。正常成年人胃肠道菌群型态是相当稳定的,只有患病或用药时才被干扰,发生紊乱。 母乳喂养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在肠道细菌总数中占绝对的优势。人工喂养儿中双歧杆菌仍然是肠道中的优势菌群。但双歧杆菌在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中有差别。在数量方面,母乳喂养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比人工喂养儿高10倍。 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呈酸性,平均PH值5.5。并且含水量高,氨臭味低,腐败菌、致病菌很少检出。母乳喂养的婴儿痢疾的感病率在整个人群中是最地低的。而其他喂养方式的婴儿,粪便多呈中性,平均PH值6.0 ,粪便干燥,梭菌、肠杆菌的检出率偏高。 这就是母乳喂养婴儿比人工喂养儿抵抗力强不易患病的原因之一。显然,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多少可作为衡量人体(特别是婴幼儿)健康的标准。 <u>益生菌是如何保护孩子的?</u>益生菌进入体内——定植肠道——形成健康肠道菌膜 ——产生抗病菌物质——抑制有害菌 ——阻挡有害菌定植——排挤有害菌 ——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