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5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分享] 千万,千万不要成为一个“怨妇”妈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6 17:45: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妈妈的”心”,孩子的“行”,总是能看到火急火燎的妈妈,把孩子教训的唯唯诺诺;
              也总能看到“怨妇”妈妈,让孩子的心灵也蒙受伤害,如何避免这一切呢,父母需要认真的学习!!
                                                                                        ——题记

1

我们都知道,上岗需要专业的培训,丰富的知识,勤奋的学习。
如同你想要上路驾驶汽车,一定要先经过培训一样,通过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能拿到驾驶证。

但是很多人做父母,往往是懵懵懂懂或者在长辈的要求下就生了。
然后就匆匆上路,无需培训,也不要领证。

倘若为人父母后,是愿意学习的,抱着做合格父母这个目标去,那还好。
如果一门心思没想过做父母是怎么回事,从没想过去学习的话。
那不是很可怕吗?

前几天带孩子去吃早餐,一个妈妈也带着孩子过来了。

因为赶着去上学,所以这个妈妈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

孩子一脸的不高兴。

坐下后,妈妈就点了一碗粉,然后给孩子拿了一个小碗也夹了一些。

孩子动了动筷子,没有吃。

妈妈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还不快吃啊!赶紧给我吃了,你不知道我每天带你有多么辛苦啊!你就跟你那个狗屁爸爸一个德行,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没有一点出息,但凡有一点出息,要我每天这么辛苦啊!“

那些话好像机关枪一样的扫射这个小男孩。

我看到他的脸埋的很深。

“怎么还不吃?”

“我想吃包子!”孩子说

“包子有什么好吃的,大家都喜欢吃粉,这么好吃的粉你不吃,是不是没长脑子啊!就知道浪费家里的钱,你爸一个月能挣几个钱!”

这个时候孩子的眼眶都红了,坐在那没说话,看着他的妈妈。

他妈妈这时候没有理他,直接吃完自己碗里的粉就拽起孩子的手走了。

“你今天不给我把那两个包子吃完,以后就不要再跟我说吃包子的事了“

带着孩子去了包子摊。

我看着小男孩背着书包的瘦弱的小小背影。

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我知道这个妈妈也是爱孩子的。

但是她的爱出现了问题。

已经让孩子很难接收到。


父母如果陷入无知、蛮横、固执、抱怨而控制欲强的状态,那这个孩子的人生基本毁掉了。

孩子成为了情绪发泄的目标,成为了挣面子的攀比工具。
或者干脆像养宠物一样喂养孩子。
比如:
“你不要问我为什么,我是你爸,老子说了算!”
“你听话就给你零花钱,不听话就一分都没有。”
“我养你太不容易,没有你我能过的很舒服。”
“为什么就你这么笨,我怎么就生了你啊!”
……
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一直在喊着让孩子受教育,父母去管教孩子。
其实,父母更需要受教育。

2

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是养不出一个幸福的孩子的。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面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

一些母亲经常抱怨丈夫事业的不如意,抱怨孩子的不努力,生活的不幸福,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个“怨妇”妈妈。

有时候,我们以为给了孩子名牌衣服、高档玩具,就以为孩子是幸福的。殊不知,孩子的内心一点也不快乐。

很多时候,妈妈一边看着手机或者电视,一边不停唠叨:“快写作业“,”不准看电视,你要好好学习“

孩子往往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有意无意中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输我们的人生价值,孩子对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

如果你每天回家就是板着脸,看这不顺眼,看那也不顺眼。长期抱怨家里人不理解自己,跟自己的朋友们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诉说自己的痛苦。

天天在抱怨里度日,那孩子也会听着,你的抑郁也在一天天灌满他的脑子和心灵。


3

拥有一个好的妈妈,是孩子的福气。
妈妈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港湾。
就算再难,为母则强,妈妈也会坚定的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而一个不合格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悲哀。
有时候,孩子受的伤害,终其一生都无法愈合。

对孩子的爱带着条件。如果孩子听话就爱,不听话就威胁说不爱。
甚至孩子读书也是如此,算计着读书能带来多少回报。

而很多父母做主的婚姻,不也是打着爱的名义,实现自己的目的吗?

漫漫人生路,若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爱,孩子的一生都会有这痛苦的印记。


4

有妈妈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是孩子跟我总是不亲,该怎么办?”,“我经常对孩子发火,但是每次都很后悔,我真的不是合格的妈妈”。

生养一个孩子是艰难的,因为从古至今,做父母从来就不容易,特别是做母亲,因为忍受孕育分娩之痛,更是艰难。

但是,将孩子带临人世时,我们就要明白,既然选择做父母,就注定风雨兼程,栽培自己,努力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起来。

一个爱看书的母亲,养的孩子也会喜欢阅读,一个勤快的母亲,孩子也喜欢动手做事;一个喜欢打麻将的母亲,养的孩子长大了也会跟你一样爱打牌的;一个喜欢骂人的母亲,孩子也会伤人。

有妈妈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真的觉得养孩子力不从心,养孩子真的和文化水平有关吗?
其实不然,养孩子是一门学问,要一个物理学博士或者文学硕士来养孩子,不一定能养好。
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接触的东西不一样,你学的那些理论和经验,在孩子的教养这儿几乎是白搭的。

所以,我觉得养孩子跟父母的学问无关,但是跟父母的用心息息相关。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就一定不要想着去控制他的人生,更不要想着让他帮你实现你未曾实现的梦想。

你得不断地学习,去懂孩子,去见证孩子的成长,做一个内心充盈而快乐的守望者。
如果你真的努力了,相信幸福的你会养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孩子。



我想说
“天生我才必有用,还看父母咋塑造”。上帝赋予每个孩子不同的禀赋和特质,目的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各个领域的有用之才,而这一点,常常会被许多父母所忽视,孩子们因此还被父母责骂。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即便是一个天才,也可能会被父母怨妇一样的特质带错方向。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父母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当父母不断成为怨妇一样对待孩子的时候,那么孩子就会不断的反感、厌恶自己的父母,这是很可怕的。

但是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或者是暴君,但之后就难说了,因为与父母反目成仇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是父母后天如何塑造的结果!

追其究竟,这背后更多原因正是父母抱怨儿女,孩子长期得不到关爱和鼓励,缺乏正确的品格培养方式,致使孩子产生憎恨和厌恶等不良后果。

因此,家长们必须要进行自我革命,先改变自己,再去教育孩子。所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教育也一样,你是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天下多少不合格的父母应该尽快醒醒吧!儿女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一生财富与幸福之重要元素,为了儿女健康成长改掉自己的一切毛病都是千值万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10-6 21:55: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发帖际遇]: 小宝妈妈NANCY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2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0-7 08:58: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0-10 09:11:14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内心充盈而快乐的守望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10 14:22: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帖际遇]: wx_lwvB9KSR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1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6:20:58 | 只看该作者

不用谢O(∩_∩)O~,互相学习分享,更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可以在(广告,删除)中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目师 -10 广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6:23:03 | 只看该作者
wx_lwvB9KSR 发表于 2016-10-10 14:22
学习了,谢谢分享!

不谢O(∩_∩)O~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言教身教,做阳光,积极,负责,坚强,担当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6:24:18 | 只看该作者
hjyo 发表于 2016-10-10 09:11
做一个内心充盈而快乐的守望者

是的,守望孩子的成长,注目孩子的成长,更好的引导孩子的成长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6:25:08 | 只看该作者

O(∩_∩)O~ 一起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12 09:11:58 | 只看该作者
责商100分 发表于 2016-10-11 16:24
是的,守望孩子的成长,注目孩子的成长,更好的引导孩子的成长O(∩_∩)O~

最高境界是父母把孩子当朋友, 孩子也把父母当朋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21 , Processed in 0.10694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