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6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6岁学前期] 关于孩子这个阶段到底该学,还是玩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山之石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30 14: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下的早教流传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句话害了多少的孩子,误导了多少位家长啊~于是,读贵族幼儿园、上各种兴趣班、学各种琴棋书画舞,小小年纪的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家长们也跟着忙得像陀螺转。

是不是让孩子们早点学这学那,就表示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了?而对于长年坚持亲子阅读的家长对这个问题会有独到的见解。他们默默地坚持着这么一种早教理念:以“阅读”来对抗“功利型教育”焦虑,以“不求甚解”来为孩子注入最长期的心灵温暖。
亲子共读的幸福时光,与孩子一起成长

相信阅读会形成一股无形力量
张鹏的女儿今年6岁,刚上一年级,她和女儿的亲子阅读已持续6年。

也就是说,女儿0岁时,张鹏就启航了母女之间幸福的阅读之旅。0-5岁,她们读图画书和绘本;6岁,她们选择了文字较多的书籍。每晚临睡前的10-30分钟,是母女俩的阅读时光。张鹏给女儿布置了一间小书房,她留意到,女儿一感到无聊或情绪低落,就会主动呆到书房里去看书,而当出来时,她小小的脸蛋上总会泛着光彩,那些阴霾已无处觅踪。

“阅读能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也能让人从中吸取正能量。”张鹏说,当女儿感到焦虑时,她会选择情绪管理类绘本与女儿共读;当女儿感到低落,她则会选择正面能量类绘本。而这些都并非刻意为之。当读完合上书籍,张鹏从来不会问女儿“在故事里明白了什么道理?”她只会问:“你喜不喜欢这本书、这个故事?”她说,她不在乎女儿读了多少本书,也不在乎女儿到底有没有理解书中的内容,她只在乎母女共同阅读交流相处的过程,她相信,阅读的能量是潜移默化和深层积累的,有一天,它们会以一股温暖力量的形式,径直返回女儿的内心。孩子会从书中获得自我的调整 近年,未成年人因小事而轻生的报道越来越多见诸于媒体。一次,女儿发问了:“妈妈,这是为什么呀?”这时,张鹏找来了生命类绘本与女儿共读。这本《活了100万次的猫》母女俩读了3次,第一次女儿不喜欢,因为不理解;到了第三次,她明白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像猫一样有那么多次,而且猫到最后不愿去死了,因为它找到了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伴侣。而她,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一大群她爱着的也爱她的人。

还有一次,女儿因考试成绩不理想闷闷不乐。张鹏便找了快乐成长方面的绘本与女儿共读,同时针对女儿易纠结的小个性开导她说:世界之大,除了分数,要在意的还有很多,要学会放开。渐渐,女儿开朗起来,学习起来也更有兴致了。

“孩子会从书中获得一种自我的调整,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张鹏说,女儿很喜欢绘本图画,也有看梵高的画作。她没给女儿上过绘画兴趣班,但有一天她发现,女儿在画画中竟然懂得运用一些色彩搭配和联想构图,这又一次令她看到了阅读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

“阅读应该是一种从小的培养,我们这一代较少阅读,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父辈很少阅读,都在为生计奔波。”张鹏说,“现下我们有了阅读的条件,就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书籍成为孩子一生受益的伴侣。”

    0-3岁,用伴读给孩子充足的“盘缠”

卢海红的亲子阅读来得更早,胎教时就开始了,抚着肚皮,给肚子里的宝宝大声读故事。

这源于卢海红从小爱阅读的习惯,她说她本来是个内向敏感的女孩,因为一直爱读书,一直有书的温暖,她才成为了今天自己喜欢的样子。

儿子出生6个月后,卢海红筹办了乐童中英文绘本馆,希望把亲子阅读的喜悦和幸福传播给更多的家庭。如今儿子2岁多了,每天都会定时要求妈妈读书讲故事,小小年纪的他在熟人圈里已“小有名气”:讲话一套一套的,有问有答,逻辑性强,完全不像一个不到3岁的小孩。

而其实,卢海红并不为这些感到特别骄傲,因为她觉得,阅读就像是播种,她并不刻意希望立即看到效果,因为种子发芽本来就需要一个过程。她只是很在乎、珍惜与儿子的共读时光,这是一种高品质的陪伴,是自己能给予孩子的最大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妈妈在0-3岁时给孩子的盘缠,如果给得不够,孩子长大后就会一直处于安全感的索取中。”卢海红说。

不刻意去“给”,摒弃功利性阅读

而就连这样的“给”,卢海红也觉得要给得自然,不能刻意,不然,孩子会觉得是负担,会滋生浮躁。所以,她也从来不问孩子“在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卢海红同样相信,阅读是一个缓慢的品格培养过程,这些能量都存储在孩子的脑海里,当某一天、某一时,孩子处于一个似曾相识的境况中,他的记忆闸门就会自然而然开启,那些积累许久的能量就会喷涌而出。
有时候,卢海红坐在店面中往外看,门前这条“培训街”每天都穿梭着忙碌的家长和孩子,恍惚中似乎感到他们从未停下过奔忙和索求。“这时我就会想起一句诗:‘请停一停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卢海红说,她便是以亲子阅读的方式,来抵挡现实的焦虑。她同时提醒,共读时家长须专注,不要三心二意玩手机,因为专心是最温暖的陪伴。
关于亲子阅读的一点建议

什么样的亲子阅读才是最合适、最舒适的?早期阅读推广人、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胡海兰建议:
■  时间:3-10岁是父母培养儿童阅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慢慢形成,开始接受认知外界。当然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可适当阅读,但要慢慢培养,不可过于心急。每天应保证不少于10分钟的共读时间。

■  好处:亲子阅读可有效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锻炼口才和表述能力,拓宽眼界,培养情操。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性学习。同时促进孩子与父母思想乃至心灵上的交流,到长大后,孩子会更愿意分享和交流。

■  环境: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服、光线充足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个采光好的位置,摆放一张书桌和一个孩子够得着的小书架,供孩子自己选择和阅读。

■  选书:应根据孩子的喜好和需求选书,还应挑选符合年龄段孩子看得懂的书籍。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选购,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内容来自小小阅读家,如有雷同,请友情联系我。为了解答之前以为麻麻的疑惑,特费周折找来的资源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
[发帖际遇]: 金牌花妈妈 花了 2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7-3 06:55:0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1:49:04 | 只看该作者

是玩儿,但不是瞎玩儿。其实这么多观点总结起来哈,就是不能本末倒置。咱们学艺术课或者兴趣班那是看起来就让孩子不一样,如果没有在阅读的基础上去学习,第一是有困难的:第二,是本末倒置了。现在好多家长,忽视是根源的东西。跟风严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7-3 16:06: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多少家长在所谓的素质教育——“玩”着学的理念中使孩子失去进步的动力和能力!玩不可以否认读书学习,两者可以兼并,这样的玩才会更有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2:22:29 | 只看该作者
新Andy0220 发表于 2016-7-3 16:06
中国多少家长在所谓的素质教育——“玩”着学的理念中使孩子失去进步的动力和能力!玩不可以否认读书学习, ...

为你点个赞!记得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小阅读家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9-4 08:44:40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3 12:24: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0 , Processed in 0.11115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