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有创造力的孩子一般有两种天赋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1 16:25
标题: 有创造力的孩子一般有两种天赋
NO1天赋是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NO2天赋是动机系统。
包括寻找新鲜智力刺激的动力,动机等。NO2天赋其实比NO1天赋更加重要。

同样的孩子,智力可能差不多,缺乏NO2天赋的孩子时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催促他一下,他就好好学一学,不催就不学。而有NO2天赋的孩子你根本
不用催他,他内在的强大求知欲,寻求智力刺激的欲望就会让他精力充沛
的去学习。

以x为例。x读小学时求知欲便极其旺盛。喜欢把各种知识
抄在小本子上。可谓如饥似渴。后来读中学功课多了就放弃了这个习惯。
x把还剩一半的本子交给了表妹,让他接着记。多年以后x看表妹
记知识的本子,一共只记了一页。这让x很失望。x表妹的智力一点不差,
但就是缺乏NO2天赋,最后读了一个函授的大学。x则一路读了名牌大学。

就x的体会来看,有NO2的好处就是他会一直处于大脑的运动之中,
就像海绵一样,处于不断吸收信息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非常强的
思考能力。

有一个学者做过一个研究,说所谓天才就是一种十年如一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的能力。我会在后面附录这篇文字。

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见过一些高考状元在毕业后成就很差。其主要原因
就是他们缺乏NO2,他们只是被动地学习,应付考试,应付完考试他们就
不知道做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茫茫然的。

父母懂得NO1和no2的区别好处很多。如果你发现孩子缺乏NO2,就不要
让他搞研究。尽量让他做那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公务员或会计,医生,
律师等。如果你的孩子NO2很明显。尽量让他做研究性工作,做创造性
工作,如自由职业,作家,学者等。

附录:

天才的“基因”是什么

  实验证明,天才并没有特殊的基因,而愿意坚持不懈地从事严格训练的孩子与情愿无所事事的孩子之间,倒可能存在“基因”上的差异。

  专门研究天才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天才具有某种特殊基因。然而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阿里克森博士提出了相反看法———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过10年的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

  阿里克森认为,“天才”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们培养出了储存特定领域信息的强大记忆功能。心理学家们承认人有长期工作记忆,这种对于任何领域的天才表现都起着关键作用的长期工作记忆,能够刻意加以培养。

  一些神经科学家对人的长期工作记忆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测试。最近,法国凯恩大学的佐瑞欧·马佐尔博士和同事,对一个名叫瑞格·盖姆的数学天才在进行计算表演时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了检测。瑞格·盖姆可在数秒钟内计算出一个十位数的5次根;在同样短的时间里他能够计算出一个两位数的9次幂;在被要求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时,他能毫不迟疑地讲出精确至小数点后60位的答案。运用正电子放射层面X线照相术,佐瑞欧·马佐尔发现,与平常人对照,瑞格·盖姆在计算表演时的大脑活动部位多出5个。由于瑞格·盖姆可以使用这种额外的记忆区,因此他可避免发生常人易犯的计算错误,而瑞格·盖姆的大脑在不熟悉的领域(例如词语记忆)接受技能测试时,没有异常表现。而且,现年26岁的瑞格·盖姆并不是生来就具备这种计算能力的,他是在20岁之后,通过每天4个小时的记忆练习才培养出这种能力的。因此,这一研究结果从神经学的角度部分证明了阿里克森的观点:长期工作记忆的功能是天才水平表现的基础。

  阿里克森认为,任何人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和努力,都可以拥有这种长期工作记忆的功能和由此产生的天才表现。为证实这一观点,阿里克森博士开始了试验,对只能记住7位数字的普通人训练一年,结果他们可以记住长达80至100位的数字。

  匈牙利人拉兹罗·波尔加的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当人们普遍认为女子不宜参加激烈的国际象棋比赛时,经过严格的心理训练,波尔加夫妇成功地将其3个女儿培训成3个具备世界级水平的国际象棋冠军,而经过最严密训练的第三个女儿,则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超级大师。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维纳认为,并不是拥有波尔加这样的父亲的孩子都能成为国际象棋天才。只有那些具有掌握某项技能的强烈愿望的孩子,经过数年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取得成功。阿里克森博士也认为,愿意坚持不懈地从事严格训练的孩子与情愿无所事事的孩子之间,可能存在基因上的差异。

  换言之,即使没有天生的数学家或音乐家,也可能有“天生的成功家”。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环境以及自己是否努力地投入。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5-1 20:54
No1不够也不行,我就是no1不够,no2很多的人。
所以很羡慕2个都强的人。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1 21:57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No1不够也不行,我就是no1不够,no2很多的人。
所以很羡慕2个都强的人。

iq达到120以上成就与160以上的无区别。这是一项统计的结果。
不过一些学物理的说有区别。
作者: 天下无双    时间: 2005-5-1 23:34
看到后很受鼓励,我是n02不足的人,看来控制好自己还是可以有所事事的。问题是怎样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平时接触的领域有限,要是一直没遇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的话,这一生,,,这样的人很多,如我。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2 12:12
天下无双+-->引用:天下无双 看到后很受鼓励,我是n02不足的人,看来控制好自己还是可以有所事事的。问题是怎样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平时接触的领域有限,要是一直没遇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的话,这一生,,,这样的人很多,如我。

职业跟兴趣一般人往往难以结合到一起。连爱因斯坦当初为了生计也当了一段小职员。
很多天才就是这么泯灭的。也许天才还得有另外一项素质,敢赌,自信,执着。

总之,当天才很难。人造基本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让他5岁前认5000个字,但他的其他天赋你又如何训练?

一个靠自身天赋轻松掌握一种语言的人跟被逼迫掌握的人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不仅专注,以之为乐,而且会越来越自信。

后者应付,疲于奔命,痛苦不堪。也许会被训练成一个专业技术人员,
要想成为创造者和天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者: farfaraway    时间: 2005-5-4 15:15
其实除了个别超具天赋的人之外,大多数人们从出生的起点开始都是一样的,都具有各种各样天赋的能力和潜力,但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很多潜力还深埋在我们的身体里,很多天赋的能力渐渐丧失,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有时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强迫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我们丧失掉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也就意味着丧失掉了学习的能力。尤其对于孩子而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根本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唯一的不同,是父母和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耐心用心的去发掘孩子爱上学习某样东西的能力,爱上它,自然而然能够学好,自然而然能够发挥出各种所谓的能力。
想想我们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的各位,哪一个在幼小的时候不是聪明伶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的呢。
作者: sunny001    时间: 2005-5-11 10:21
farfaraway+-->引用:farfaraway 其实除了个别超具天赋的人之外,大多数人们从出生的起点开始都是一样的,都具有各种各样天赋的能力和潜力,但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很多潜力还深埋在我们的身体里,很多天赋的能力渐渐丧失,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有时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强迫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我们丧失掉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也就意味着丧失掉了学习的能力。尤其对于孩子而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根本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唯一的不同,是父母和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耐心用心的去发掘孩子爱上学习某样东西的能力,爱上它,自然而然能够学好,自然而然能够发挥出各种所谓的能力。
想想我们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的各位,哪一个在幼小的时候不是聪明伶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的呢。

同意你的观点!
作者: jjhs    时间: 2005-5-11 13:30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职业跟兴趣一般人往往难以结合到一起。连爱因斯坦当初为了生计也当了一段小职员。很多天才就是这么泯灭的。也许天才还得有另外一项素质,敢赌,自信,执着。 总之,当天才很难。人造基本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让他5岁前认5000个字,但他的其他天赋你又如何训练? 一个靠自身天赋轻松掌握一种语言的人跟被逼迫掌握的人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不仅专注,以之为乐,而且会越来越自信。 后者应付,疲于奔命,痛苦不堪。也许会被训练成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要想成为创造者和天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他的其他天赋你又如何训练?这个问题问的好。
作者: 瑞妈    时间: 2005-6-1 14:50
我儿子现在强烈地想学下棋,但我找不着合适的老师。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