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广告:《直面网络》——蒋佩蓉:从管理者的身份看待网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2 04:53: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5-12 蒋佩蓉 根基成长教育

本文为佩蓉老师为马睿欣老师新书《直面网络》写的推荐,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是为了联结——跟创造者联结,跟他人联结,但是,因为关系的破坏,我们失去了这种联系。人与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开始变得不健康。我们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迷茫于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治理和管理的能力也在退化。原本该探索的未知,却让我们感到恐惧和焦虑;原本该去发现的万物,却成了我们的束缚。
吗啡可以止痛,也可在手术中用于麻醉,而来自于同一棵植物的海洛因却被我们用来制造快感,代替努力经营亲密关系获得的幸福。我们用“伪造品”代替“正品”,并成为替代品的奴隶,却无法享受真正的满足。能够用来发电供暖的核能,同时被用来做成杀人的炸弹;金钱本是最好的工具和仆人,却成了最可怕的暴君。从始至终,问题不在于科技或发明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跟它们的关系。
我在2008年为《亲子·根基》杂志写“跨文化EQ工作坊”专栏的时候,写过一篇有关想象力的文章,里面提到我对电子媒体的观点,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

“我认为,与其为保护孩子而远离媒体的轰炸,倒不如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使用媒体。这个时代的挑战就在于,无论谁,只要学会使用媒体进行传播,并影响这一代的头脑,他就将改变将来,因为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从人们心里外化的结果……‘笔强于剑’的时代如今已变成‘笔被LCD大屏幕所取代’的时代了。对我们的孩子的心与脑之战,关键就在有效地掌握和使用媒体。这是一场太昂贵的战争,不能只是坐以待毙。”

这篇文章已经成为我的书《丰盈心态养孩子》“给想象力空间”一章的一部分了。
改变思维
自古以来,科学的前进一直来源于有信仰的人。他们相信宇宙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有规律,并且经得起探索、应用和管理。但同时,也有一群人,利用人们的信仰,用宗教来束缚探索者的步伐。
让我惊讶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信仰的人们渐渐地不再去干涉世俗的事,把我们治理和管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使命交给了没有敬畏感、没有信仰,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万物中地位和身份的人。看见了越来越多人滥用科技,我们不但不去了解和探索如何治理的问题,反而出于无知去诅咒它,为它贴上各种负面的标签。结果,我们被世俗的人认为是一群无知、无关紧要、边缘化的人。我们不但没有站在每个新的科技浪潮上面获取发言权,呼吁人们好好思考要如何使用新科技造福人类(而不是束缚人类),反而往往成为了新科技的“移民”,甚至是“难民”。
改变思维的时候到了!但要从哪里开始改变呢?从家里。因为家庭是上帝设计的最基本社会细胞,也是每个人最起初的教室。家庭也决定着每个孩子将会是未来科技浪潮的冲浪者,还是俘虏。
我为什么推荐《直面网络》
在有信仰的圈子里,我听到的往往是禁止的声音,很多人出于无知的恐惧和批评,然后使用一些极端的例子来吓唬大家。网络也不例外,尤其是把“爱玩”跟“坏孩子”挂钩的中国文化。当我听到马睿欣女士写了一本有关网络的书,邀请我来写序言时,内心不禁涌起一股好奇和兴奋来。
自从《亲子·根基》刊登了第一篇私塾夫人(马睿欣,笔名私塾夫人)的专栏文章以后,我就一直是她忠实的粉丝和读者。我一翻开她的书就马上了解她为何写这本书了。网络是这个时代孩子们沉浸的新科技,却是一个很少被家长们了解如何治理的领域。市面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却缺乏深层思考。我们需要教育者,能从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和身份思考,了解这个新科技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看待它、使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束缚。
马睿欣女士写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当我们能从上帝子女的地位和治理者的身份来看待网络,它所带来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就消失了。就像皮影戏,幕后不过是小小的一块皮布,我们看到的却是巨大的影子一样,当我们了解到,这影子是通过我们的想象力而扩展为巨大的黑影时,我们也就能够轻易地去使用它,管理它,甚至制作各种皮娃娃来产生我们自己的影子,主导新的故事剧本了。
谢谢马睿欣女士为我们准备的这本思考大餐,让我们能够淡然、冷静、客观地去了解网络,去治理网络,也能从家里教导我们的子女如何去治理他们的网络世界。你不会失望的,你会战胜对网络的困惑、恐惧和焦虑。
科技的浪潮正在继续往前推。随着谷歌的Alpha Go 打败李世石的新闻以后,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式开始了。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去诅咒黑暗,还是装备我们的孩子们点燃他们的一盏灯去冲浪呢?

理家理心 直面网络
本书于5月下旬开始发行,目前,我们正在向全国地区招募图书代理商,有意向合作的机构或个人可致电或微信:010-64983301转615; 18601936593;理家理心女人的美丽心灵美丽家直面网络 父母如何化解网络带来的教养危机 “我的孩子一天到晚上网,怎么办?这样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5-13 15:09:4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蒋佩蓉的书,有很多独到的观点很受启发
[发帖际遇]: ppde7 花了 1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 22:42 , Processed in 0.086828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