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川义则/尹奉吉
白川义则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曾参加过日本侵朝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1925年晋升为陆军大将,任陆军省大臣,但在中国上海,他没逃过当时朝鲜爱国组织“太洛太”成员尹奉吉的刺杀。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白川义则大将就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立即增派2个师团及第3舰队等部队入侵上海,发起新的总攻,并命令100架飞机在上海市内狂轰滥炸。飞机炸毁了大片的建筑,致使数万人丧命。他这一侵略行径引起上海人民和旅居上海的各国侨民强烈愤慨,特别是旅居上海的朝鲜侨民更加怒不可遏,决定要配合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刺杀白川义则。当时在上海有一个名叫“太洛太”(即武工队)的组织,专门从事刺杀日本高级军政要员的活动。它是“韩人爱国团”领袖、朝鲜独立党党员金九(化名李春山)于1930年年底秘密成立的,该组织派尹奉吉等人执行刺杀行动。尹奉吉和李东海都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两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而且具有丰富的秘密斗争经验,是“太洛太”的骨干。
为了保证刺杀活动成功,尹奉吉把两枚特制的烈性手雷分别安装在日本军用水壶和日产便当(饭盒)内。
刺杀行动以尹奉吉为主 李东海掩护 准备就绪后,尹奉吉等人于4月26日10时在法租界霞飞路宝康里27号召开宣誓会。尹奉吉胸前挂着誓词,左手拿着特制的手雷,与李东海并肩肃立在“韩人爱国团”团旗前,发出铿锵的誓言:“我宣誓,作为‘韩人爱国团'的一员,决心以赤诚之心,诛戮侵略中国的日军将校,以期还我祖国之独立与自由。大韩民国36年4月26日,尹奉吉、李东海。”
誓毕,金九举起照相机,“咔嚓”一声拍下这个有历史意义的镜头。随后,金九左手挽着尹奉吉,右手挽住李东海,心情沉重而严肃地说:”这次行动以尹奉吉为主,李东海掩护……”
1932年4月29日8时,尹奉吉身着笔挺西装,肩挎军用水壶,一手提着饭盒,一手摇动着太阳旗,与其他日侨一道,若无其事地进入虹口公园。而李东海则留在公园外接应。上午9时整,庆典开始。日军为了显示军威,首先举行阅兵仪式,鸣放礼炮21响。士兵列队依次通过检阅台,接受白川义则大将和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等军政要员的检阅。
10时30分,所谓的军民联欢会开始举行。会上,白川义则、重光葵、第3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等一个接一个发表歇斯底里的演讲,无耻地鼓吹“侵略者有理”“侵略有功”论,大肆叫嚣“武运长久”“圣寿无疆”等等。
这时尹奉吉看看怀表,时间还早,就先悠闲地在园内四处观看。一直磨蹭到11时左右,他才挤到检阅台左角前10米处。尔后,他点燃一支烟等待时机。
白川义则 “乘军舰而来,躺棺材而去” 11时40分,演讲完毕。在雨雾弥漫之中,全场1.3万名日军官兵和数千名日侨扯着嗓子高唱日本国歌,注意力都集中到检阅台上的两面巨幅日本国旗上。这时,尹奉吉扔掉烟头,拿起水壶突然将手臂向后一伸,“嗖---”的一声,把水壶抛了出去,准确地落到检阅台的中央。
“轰!”的一声巨响,顿时检阅台坍塌,血肉横飞,一片鬼哭狼嚎之声。白川义则被炸得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像血人一样;重光葵被冲击波抛上半空,犹如风中之叶,落地后右腿血流如注;其他军政要员也多处受伤。检阅台上,无一人幸免。
顿时,公园内一片混乱,日侨争相逃命。尹奉吉本来可以乘机脱身,但他为了避免牵连其他在沪韩人,毅然挺身而出,站在一个高台上,高声喊道:“来抓我吧,炸弹是我扔的。”“抓住他!抓住他!”日本军警听到喊声立刻蜂拥而至,把尹奉吉逮捕起来。
囚车开走之后,在公园外等候的李东海才匆匆撤离。白川义则因伤势过重,于5月26日毙命。当时,中国报纸刊登这则消息的标题是:“乘军舰而来,躺棺材而去”。
尹奉吉被捕后,日军当局采用车轮战的方法,对尹奉吉进行了连续几天的严刑拷打和审讯,企图撬开他的嘴,从而破获朝鲜侨民中的反日组织。虽然他们把宪兵队的各种刑法全部都用上了,但是几死几活的尹奉吉始终一口咬定,爆炸案只是他个人的复仇行动,与他人无关。
1932年5月初,按照天皇的手谕,尹奉吉被解往日本,关押在金泽监狱,由东京军事法庭审理。1932年12月19日7时40分,尹奉吉被使用日本最残酷的刑法、以木刑架分尸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