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6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恢复高考30年来中国为何没出天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8 15:3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代中国的天才为数不多,毛泽东算一个。我理解的天才,一个首要因素是智力超群,
如果智力平平,却异常勤奋,这种人做出的成就有限。因为智力这东西简单说来就是
大脑学习的速度。天才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消化大量的信息,他们的效率可能是普通
人的数倍以上。人生搞发明创造的黄金时期也就一、二十年,所以这数倍的差距足以
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

中国人口多,历来不缺乏天才的脑袋。春秋(思想家,军事家)、三国(军事家,战略家)
的时候天才辈出。但是,千年的科举把中国人的脑袋弄坏了。天才脑袋要么忙科举,要么写诗。
要么钻故纸堆。除了李白等少数人外,三国后称得上天才的人不多。

清朝崩溃后,天才的脑袋得以释放,毛泽东是一个。这时候这是信息量极大的时候,
毛泽东的天才脑袋迅速把这些信息整合梳理,最后得出正确判断。
毛泽东最天才的地方是打仗。用兵如神。让手下那些猛将服服帖帖。

毛泽东到了老年,信息处理能力下降。犯错误在所难免。好在他把邓小平这棵种子
留住了,中国没有崩溃、大乱。

建国后几十年由于平均主义,天才自然机会很少。不提也罢。有几个天才脑袋王小波,
杨小凯,何新等人,都在文革中被修理过。前两个都早逝了,何新还在努力,
不知道能达到什么程度。

文革后天才们都去高考了,这跟科举差不多。高考就是鸦片,是消磨天才意志的
玩意。越学越上瘾,一直等到读了博士或者留洋才发现自己成了废物一个。

天才的大脑应该是发散的,像海绵,尽情的吸知识,然后再做消化处理,
7、8岁的时候应该有了兴趣点,然后在16、7岁的时候在这个兴趣的基础上应该
有了比较完备的知识积累。再过三年左右,小试莺啼,发表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或者
第一个发明创造。看过一项统计,很多天才都是在21、2岁暂露头角的。

再过10年,30到35之间,是天才的创造力大爆发的时候。当然有大器晚成者,
不过人数很少。因为这个年龄往后,体力,脑力,家庭,事务等等会很缠人。
再出成就很难。

过了35岁,天才基本是吃老本的时候了,这时,未来几十年该做什么在他这里都了然于胸,
剩下的或者只争朝夕,或者闲庭信步,这要看天才的使命感了。

为什么中国的高考制度害人。因为一个孩子7、8岁的时候正是发现兴趣的时候,
我们却在学一些基础知识,算术训练。孩子16、7岁正是瞄准兴趣高歌猛进的
时候,我们却在让孩子备战高考,一个智力飞跃的绝佳机会丧失了。

21、2岁,天才已经暂露头角,我们却在大学里消磨时光。为这个专业是不是
对口,为这个老师的课怎么这么白痴。为知识僵化,课程陈旧发愁。
如果要考虑生计那就更糟糕了,辅修个什么经济什么的,又要去应付无穷无尽
的考试,本专业考试,辅修考试等等。

如果还要考研,还要出国那就再增几门考试。

这么一折腾,几年时间第一,无法找到兴趣点。第二,无法找到方向。
这个人最后的结局基本上属于中才。不会成为天才。
即便出了国,只能给人家外国的天才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学术蓝领而已。

所以恢复高考后30年了中国目前还没出一个像样的人才,原因就是天才的脑袋都
让高考这鸦片给腐蚀了。

高考的可怕在于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你就被毁了。你还以为自己按部就班
什么都不耽误呢,实际上都时候已经晚了。

毛泽东那个时代没高考,所以天才可以自由自在自己找路。天才的能量得以发挥,
如果毛泽东生在今天,可能正在美国刷盘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9 15:56:02 | 只看该作者
你咋知道的?奇了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9 16:51:33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年代没高考就能出天才, 那个年代怎么只出了这么1个天才?什么又是天才呢? 据说天才100来年才出1个, 30多年出不来1个很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5-9 17:24:1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天才?好像在大家的心目中,天才就是聪明过人,而且天降神赋的人。
在我看来,很多天才都是宣扬出来的,我们只看到他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背后的汗水。
其实天才也都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并不比一般人高多少,只不过他在某方面花的工夫大,而且方法得当而已。
我有个同学曾经获得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有一学期,他去选修数论,数论是大家公认很难的数学科目,他的数论期末考试得了满分;但是主修课线性代数却没及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5-9 20:48:22 | 只看该作者
的确,高考是扼杀天才的绝佳利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5-9 21:40:02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的题目有点问题,虽然我倾向于认为这么多年来出不了什么天才,可这个题目有些武断。
读者看看内容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5-9 22:52:54 | 只看该作者
武断?太轻描淡写了吧

仅仅是武断吗?结合您另一篇文章的命题“。。神童。。。云云,,,“
您是否应该先给天才和神童下个定义,再抡大棒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12:21 , Processed in 0.10350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