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美国大学申请结果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30 10: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数据告诉你:美高课程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写在美国大学RD申请出结果的第一周

今天小编的微信订阅号被下面这篇文章给刷屏了(主要原因是小编订阅了大量的关于留学的微信号,这也说明好的内容传播起来是多么的可怕)
文章确实写的不错,分析的也很到位,至于结论有争议,可以再讨论。

小编在此要再拿出这篇文章来讨论,却是想通过此文,试着告诉读者一个问题的答案:“国际课程,或者说美高课程,和国内课程相比而言,到底优势在哪里”,相信大家看完此文和小编的评论,就会有比较明确的结论了。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在第一周中国学生的惨淡录取情况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及可预测的趋势呢?接下来就帮大家解读一下!

一、名校的门槛又高了…而且这高度恐怕再也无法用标化成绩量化了。

上周有三所前二十传统名校放榜:综合排名第4的芝加哥大学、第7的麻省理工学院和第14的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除了向来门槛极高的MIT一如既往的基本没录几个人之外,UChicago和WashU的录取数量也都明显缩水,并大规模用waitlist手段婉拒了一大票SAT分数2300以上的学霸(包括很多2400满分学神!)。

这是个很糟的兆头,一个与去年考试季闹的轰轰烈烈的作弊风波有关的糟兆头。有很多小伙伴误认为作弊风波的影响是再度抬高了分数门槛,但其实不是…很多名校连满分都不要了--这意味着分数门槛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啊!简单讲,作弊风波是压死骆驼的稻草;美国名校近几年来一直越来越不爽中国学生(因为中国学生扎堆、不融入校园环境、且经常触犯有关学术诚信的校规),而College Board这次在处理作弊事件上的软弱更让名校再也无法相信原本被认为是对中国学生来说唯一可靠的衡量标准:SAT成绩(学校成绩单、活动叙述和文书普遍水分都太多,大学AO也都清楚)。所以在RD档期来临之前我就担心:会不会有很多名校果断弃坑,把原本留给中国大陆学生的名额转给那些申请真实度更可靠,且标化分数也不差的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呢?

答案是:会。芝加哥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今年的录取情况明确证实了它们果断放弃了很多以往会爽快录取的大陆学生,而改在美高党里录了数目不少的中国学生以为替代。

理由很简单:排名这么高的名校一般不需要为了一百多分的SAT成绩去录一个它们心里不确定能不能真的在这个学校留下交四年学费(而不是一年以内因为学不下来而被劝退)的学生。因为CB的“不懈努力”(和作弊党以及偷题泄题党对CB工作的“积极配合”),至少有一部分顶尖名校已经用行动证明自己基本整体放弃中国大陆学生群了,让中国小伙伴(尤其是现在高二的下一届小伙伴)越发没法活了!


小编评语:正是因为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失效,名校转向“美高党”,美高课程相比较国内课程第一次出现明显的竞争优势。
因为大家要知道,在美国的招生官眼里是按照课程而不是按照肤色来选择学生。
学生哪怕学的是国内开设的“国际课程”,只要课程设置合理,成绩考核公正,就有别于国内的高中课程。
此前国内高中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超高的托福和SAT成绩来拉开差距,现在连这个途径看来都已经失效了,所以那些有志于美国名校的学生和家长,以后在初中就要考虑一下是选择国内高中课程还是国际课程的问题了。

二、好惨啊!咱们可以做什么吗?

首先,我仍然心怀希望,认定无论在什么样的腥风血雨里都有像去年申请季末出现的南加州大学那样风和日丽的避风港。其次,今年RD展现出来的惨状意味着下一届的小伙伴们正好学乖点,不要再傻傻的以为考出个标化分数就可以保证录个名校…毕竟拜作弊党所赐,名校连满分都不要了!在下胆敢预言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
从下一届开始,想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必须想方设法让大学“认识你”。

除了主动接受面试和把申请文书写的更个性化、更出众之外,志在名校的中国学生以后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夏校、在申请季做campus visit巩固AO对自己的印象、积极申请官方与第三方面试和经常与名校招生办保持联系、刷新自己存在感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录取概率。名校找的再也不是主要由标化分数代表的二维学霸,而是真正喜欢它家大学并用行动证实了自己吻合度的有血有肉真·学霸!

小编评语:美国名校的申请从来都是一个全方位的竞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为什么IB,AP甚至ALEVEL会越来越受欢迎,而国内高中课程只要不改变跟着高考指挥棒转的窘境,就不会有实质性的竞争力,原因无他,高考考不出多元化,考不出真实的个性。
这其中选课制的AP和ALEVEL课程,可能更加适合中国学生,就是因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塑造丰满的个性。

2.
美高党的人数会继续增加,并越来越占便宜。

毕竟美高党提供的多样化数据更多,给学校留下的印象更全面。日后留学美高的趋势会日益激烈,对升学率稳定、有资深counselor的高中名校的需求尤其会越来越大。

3.
标化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一去不复返。

中国学生的标化分数本来就已经膨胀到离谱的境界了,这次的作弊大爆发正好给了老外借口整体无视SAT成绩。在所有申请人都拿着个2200、2300的情况下,人家早就不需要录高分做排名了(在众多申请人里,区区几十个录取学生的平均分差个100分对排名没影响!)。那么既然分数再也不能证明学习能力(多谢作弊党与助纣为虐的机构与“老师”们!向你们致敬!),名校看它干什么啊?所以以后只看分数录人的学校会是综合排名越来越低的一个“需要做排名”群体(譬如说今年是以UIUC、PSU为首的Big Ten中西部理工大学),而再也不会是前三十名校。
小编评语:这一点也是小编一直强调的,各类国际课程,包括国内课程,申请60名以后的学校,几乎没有区别;申请30-60名的学校,有一定的区别;申请30名以上学校有决定性的区别。
这其中如果申请美国大学首选还是美高和AP课程,或者IB课程,其次是ALEVEL,考虑到中国学生Alevel普遍选理工科专业,所以如果准备在人文或商业领域发展的,慎选A LEVEL


4.
提前申请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以后只有ED/EA的学生有可能被大学尊重(因为申请数量少,可以好好审核),而集体赶RD档期的千军万马将更有可能被草草处理,集体waitlist或翠菊。提前申请的选校一定要靠谱(protip:多申LAC!)!
小编评语:提前申请意味着提前准备,提前拿出成绩,这个难度是几何级递增的,没有从一入学就开始规划和准备,几乎不可能。这一点也是美高课程(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一个重大的不同,多少国内高中的学生资质要好于国际高中的学生,但是最后首鼠两端,以至于申请结果差距甚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时间这个最重要的裁判员在这场申请大学的竞赛中是站在国际课程学生这边的。

5.
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会意识到“It's not where you start, but where you finish.”这句名言的重要性。
在未来几年,大一和大二转学的学生数量会越来越多,转学业务会逐渐变成留学服务业的一个新焦点。

三、那么加州大学系统又是在闹哪出呢?UC-Davis和UC-San Diego都不是前三十名校,怎么连它们都waitlist了一大串学霸?!
UC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讲的是个州长与校长之间的政治冲突。众所周知,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是赔老鼻子钱的;因为它们的主要使命是为州内纳税人的孩子提供高等教育,所以对州内学生的录取门槛低、招的多、要的学费少且经常给奖学金和助学金。这样的运营模式很赔钱,所以所有五十个州都需要州政府拨巨款资助州立大学系统、确保它们能正常运营。

而加利福尼亚偏偏比别的州还难伺候。拜肌肉州长施瓦辛格的“政绩”所赐,加州州政府的运营模式是五十个州里最烂的,政府赤字也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州政府很不客气的对全美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UC系统--说了一句“俺没那么多钱救济你,你自己多想办法吧。”在这种情况下,UC只好用了几个下策:涨学费、多录外州学生、尤其是多录肯定付全额学费又不会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海外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几年来UC是同档次学校里录中国学生最多的,分数门槛最低的大学--它需要小伙伴们的资金贡献!有很多学生因此而天真的认为UC的门槛“就是那么低”,但其实不然:人家很清楚自己是在饮鸩止渴,为了学费而不得不年年录一大票能力及成熟度并不能配得上自己的中国学生。

3月初,《洛杉矶时报》报道了一则关于现任加州州长Jerry Brown与UC系统老大Janet Napolitano正在互掐的新闻。以州长为首的政客们认为这几年UC太没节操了,在狂招州外学生的过程中损害了本州学生的利益;UC老大则表示“你又不给钱又不让老娘去招摇钱树,整人呢吧你?”现在的情况是UC老大需要州长拨款资助经费开支及允许她再涨5%学费,而州长不想给钱及只愿意批准4%的学费涨幅。在这个双方互不让步的僵局情况下,UC老大公布了有关今年UC录取的几条特殊政策:

1.
维持与去年相同的州内学生录取数量。这政策对中国学生影响不大,只是用来安抚州内纳税人心的举动。

2.
将UC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的州外学生录取名额强行锁定在去年的数目,一个都不能多。这是个噩耗!它意味着虽然今年的UC申请数量远远大于往年(尤其是加上作弊事件后因成绩被delay而不得不转战UC的学霸以后),录取数完全不会增加!所以UCB和UCLA的录取率会比往年低(前几年年年都在增长),导致很多本来可以被录的学霸拿不到offer!而且这种情况会造成trickle-down effect,导致很多学霸只能改为UCSD录,而UCSD因总名额有限不得不下放一些本来会录的学生给UCSB录… 挨个走下去,所有的UC分校门槛都会因而升高!

3.
将UC圣地亚哥分校2019届新生的州内学生:外州学生比例锁定在8:2。这个政策也是导致很多往年录UCSD胜券在握的学生反被waitlist或翠菊的一大主要原因,也会加剧上述的trickle-down effect。

BUT THE NEWS AIN'T ALL BAD。UC老大同时宣布各分校今年将大肆运用waitlist系统,并很有可能从中录取很多学生。她的意图是通过上述的“让步”给州长施加政治压力,让州长拨款给她并批准5%学费涨幅;如果州长如是做,她很有可能出尔反尔、拿着到手的经费继续招摇钱树,让很多被waitlist的中国小伙伴重见天日。所以被waitlist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淡定,登了waitlist以后静观其变!这场政治斗争水很深,而且很有可能要到5月多才见分晓(加州明年的预算6月必须做好,而教育经费是其中的一大项目)。

小编评语:这两天我们美国班的班主任已经乐的找不到北了,因为这次掉下个大馅饼,我们美国班今年申请的学生中有一大半为UC的这两个学校录取了,加州戴维斯6个,加州圣地亚哥4个。
幸福来得这么快,以至于我们所有人都呆住了。
现在大家信心满满都在等待更多更好地大学offer,这两天你会看到我们的美国班学生干什么都两眼朝天的(小心地滑哦)

四、凯斯西储又是在干什么?为什么以“没有宿舍”为由waitlist了一大票学霸?简单说吧:同学们图样图森破,被Case Western耍了。作为一个综合排名38、地理位置很糟的中不溜名校,凯斯西储的目标很明确:做数据、提排名。所以它利用“免国际生申请费”的诱饵成功诱导了很多抱着“申着玩、多赚一封offer”心态的好学生提交了申请,并因此会在明年的排名名单上受益(向一个学校提交申请的所有申请人的平均标化分数和GPA是两项主要排名决定因素)。但是凯斯西储从一开始就没有条件或计划录比以往多很多的国际生;它的宿舍的确不够。所以对很多分数条件远远高于凯斯水准的学霸来说,你们瞎折腾了;Case从一开始就没想录你们(一个大学能发的offer数量是有限的,发多了增大overshooting projections,玩脱的可能性)。

希望小伙伴们能从以上UC和Case的案例吸取一个宝贵教训:千万不要小看老外,以为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做事方式很容易看透!事实是人家想的很多,在申请这个局里咱们其实都是他们的棋子!

最后预祝大家之后的日子越来越顺利,offer滚滚来!我仍然相信风雨之后有彩虹,会有避风港出现、收留众多可怜的小伙伴!






[发帖际遇]: 黑夜里的眼睛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1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7-31 11:20:33 | 只看该作者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8-1 10:31: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版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43 , Processed in 0.09443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