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 | 外语学习,不要掉进“越早越好”的陷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0 13: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 | 外语学习,不要掉进“越早越好”的陷阱2015-05-20 李伟,刘敏 [url=]泽邸 · 七年爬藤[/url]

▎泽邸 · 七年爬藤

在让我们的孩子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泽邸所看到最大的一种遗憾就是,很多孩子既没有学好英文,也没有学好中文。学习英语真的不是越早越好。请看《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几岁开始学英语》的深度文章。泽邸实践的建议是,严肃的英语强化,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五年级前后)。

▎七年 | 外语学习,几岁开始最好?不要掉进“越早越好”的陷阱
原载 | 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 | 外滩教育

去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征求意见:自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学科分数由150分减为100分。方案还同时明确,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这是继2001年后英语教育政策的一次较大调整。

小学英语课程列入国家级课程正式开设,始于2001年秋季开学。教育部明确,全国小学可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一年级就开课。也就是说,按照2001年教育部的规定,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最早为六七岁。新政策实施后,北京市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外语的年龄将被推迟到八九岁。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研究,一直是生理学家、语言学家与教育学家们共同热衷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孩子是否应该尽早学习外语?很多家庭也同样期待明确的答案。

但是专家们的实验结果却各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年龄条件,还取决于语言环境、师资状况、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因素。但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就语言学习本身,“年龄小”有一定优势,尤其在语音学习方面。

那么,到底儿童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外语最好?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语言学家莱尼伯格(Lenneberg)认为,大致时间是2岁到青春期。在2岁前,语言学习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脑还不成熟。所以,国际上一般认为,儿童在6 岁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最佳,最迟不能超过12 岁。很多国家的学校因此选择8~9 岁开始学习外语。在此期间,可以赶上外语的“可教学期”,同时也给予母语一定的巩固时间。

理想的做法是,在母语不会读写前不要教孩子们去读写外语。这样,第一语言的那些基本概念通常会成为儿童外语学习的敲门砖。

值得注意的是,在掌握母语能力之前,过早学习外语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主要制约性因素,在于缺乏外语的语言环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移民家庭的孩子可以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不具备这样的语言环境,则会使孩子的发展面临一定的风险。我国脑科学专家杨雄里院士认为,过早学习外语,极可能对孩子学习母语造成干扰,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缺陷。因为人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会逻辑思维,通常而言,一般人的逻辑思维形成是通过母语学习。此外,儿童的数学运算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都需要提升,而不应只限于开发外语学习。

我国教育部也认为:“8岁左右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外语学习,不与母语学习冲突,效率较高。”因此,北京市将英语课程的开始时间推迟到三年级,即孩子八九岁阶段,并不会错过学外语的最佳时期。
但另一方面,英语学习的低龄化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很多孩子开始在学龄前,即四五岁就进入各种英语早教班中。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上学的孩子中参加课外英语班的比例也非常高,甚至整班学生都会在外面学英语,这种状况还发生在重点小学中。在目前的全球化趋势与英语作为国际交流默认通用语言的前提下,英语学习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与之相对应是,我国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却非常宽松。其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以游戏体会为主,而不是传授知识。

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小学英语回归于兴趣,而家长们却将英语作为一项必须提前开发和熟练掌握的技能。这种落差的根源在于,在当今中国大环境下,英语本身的地位越来越高,早已超越了其作为工具的价值。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外语都是主科。外语成绩的好坏,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研究生、公务员考试都需要英语考试,求职、晋升需要英语证书,留学群体更加低龄化,富裕阶层希望把孩子直接送到国外读中学甚至小学。2011年中国仅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他们要参加托福、雅思、SAT考试。即使在“小升初”的各种隐秘考试中,英语仍旧是一个重要的考核项目。竞争的加剧,使考试难度逐渐增加,甚至达到了中考或高考水平。

麦柯是一家英文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从业7年来,麦柯一直在做小学英语课外培训,他最大的感受,是涌入英语课外班的孩子越来愈多。从起初家长们培养孩子兴趣的单纯目标,到现在渐渐分化成了三种:

第一种是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随年龄增长有深入学习的动力,不至于在英语这一科掉队;

第二种是让孩子考证书,像钢琴考级一样,有阶段性成果;

第三种就是单纯为了小升初、中考、高考做应试准备。很多家长本身受累于英语程度,对英语的态度也更功利化,更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专家们认为,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其实并不存在“起跑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学好。但家长们则认为,“起跑线”始终存在,那就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国际名校、公务员、大公司、更高的阶层。英语就是联结这不同“起跑线”之间的快速通道,是改变阶层的通行证。

这种情况下,英语学习的低龄化不可避免。几岁学英语?这是一个不难说清楚的问题。但是选择几岁学英语,则考验的是家长的信心。尤其是当其他孩子都去课外班时,还能否坐得住?

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较早开始学习英语,除了现实需求外,还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年龄小更容易学好英语。

人们经常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他的弟弟举例。基辛格到美国的时候是12岁,所以他的英语始终带着德国口音;而他的弟弟到美国是10岁,所以没有口音。但实际上基辛格的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达到了母语水平。中国人讲出来的普通话并不完全标准,许多人带有自己的地方口音。语言能力的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发音和声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外语教学大纲要求学习者达到本族人语音语调的水平。

年龄与学习外语能力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年龄是唯一的条件吗?人类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一直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与语言学家们争论的热点。

常用来解释外语年龄选择的依据是“临界期假说”。很久以来人们就从经验中直觉地认为,童年是学习语言,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的最佳年龄。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神经心理学家潘菲尔德(W.Penfield)得出结论: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与大脑的发育相关。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语言学家莱尼伯格(Lenneberg)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前,即人出生后的10~12年,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轻松地进行,所以吸收新的语言信息相对较快较容易。青春期到来后,多数人的大脑发生了侧化,左右半脑有了明确分工,已经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具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难了。临界期后的语言学习不再依赖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而是依赖于普通学习能力。

人们普遍注意到,移民的孩子最终能像当地人一样流利地说话,然而他们的父母却很少能达到他们的水平。语言学家也对一些地方发现的“狼孩”和“猪孩”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能达到正常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水平。

1980年,语言学家帕特考思基(M.Patkowski)对67名移居美国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了英语口语水平的调查。33名15岁以前开始学习英语的被测试者中,有32个人的成绩集中在4分或者5分。然而青春期后的学生组的成绩就比较分散,大多数人的成绩集中在3分。就口语而言,15岁以前的移民更有优势。

帕特考思基的结论得到了语言学家约翰逊(J.John)和纽波特(E.Newport)的肯定。后者在1989年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46名中国人和韩国人。他们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不尽相同,且都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到美国已至少3年。

实验对象被要求参加语法测试,测试内容为英语词法和句法的12条规则。他们要听磁带上的句子并在卷子上标出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其中半数的句子是符合语法规则的,另一半是错误的。在批阅考卷时,两位语言学家发现,被试者到达美国的年龄是预测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他们把3~15岁开始大量接触英语的人与17~39岁来到美国的人作对比,又一次发现年龄小就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结果紧密相关。

但是从以上两个实验可以看出:语言学家采用的年龄分界线是15岁,实验结果显然不能作为“学习外语越早越好”的理论根据。而且在实验中并未就接触英语的量和时间的长短进行探讨,学习者的动机、社会角色以及学习条件等因素也不应忽视。

还有一些语言学家的实验否认了临界期的假说。1978年,斯诺(C.Snow)等人对临界期的假说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以不同年龄、母语为英语的荷兰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习得进行纵向的研究,结果发现,12~15岁的实验对象和成人实验对象,其荷兰语的掌握最初几个月最快,而在学习了一年之后,8~10岁,12~15岁的实验对象荷兰语掌握得最好,而3~5岁的儿童在所有的测试中成绩最差。

语言学家伯斯塔尔(Burstall)将8~11岁开始学法语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的成绩并不比后者明显得好,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起步早的儿童的优势反而逐渐丧失。

目前,语言学家们对于外语学习是否有最佳起始年龄的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就语言学习本身,“年龄小”有一定优势,尤其在语音学习方面。另一方面,“年龄”因素只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对小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情绪。小孩子不高兴,有的不会表达出来。但学习效率就会变低,甚至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

1985年,国家教委曾组织了一次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国15个省市139所中学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共万余人。在被调查的重点中学初三学生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广东省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小学三年级学习英语。测试结果表明,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学生中有的成绩很好,有的并不理想。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重视程度、师资水平、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不仅是年龄的关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室主任吴欣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的发展具有先天的母语习得能力,外语如果有家庭双语环境的话,也是有响应期的。但我的看法是,任何年龄阶段都能学好外语,只是不同的阶段各有优势。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听力灵敏,心理障碍较少;16岁以后,逻辑思维能力强,自控能力强。如果学龄前有环境,当然越小越好。有的留学生把孩子带出去,在学校、幼儿园中,语言很快就讲得很好。但前提条件,就是有充分的语言环境。”

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跟我们谈到他的例子。在孙女3岁前,陈琳和老伴就在家中对她讲英语、教英语,创造英语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尽管不能讲外语,但小孙女已经能够听懂英语对话。

有一次,老伴怕她糖吃多了对牙不好,就用英文说:“listen,onepiece of candy everyday,not two pieces.”(每天只给一块糖吃,不要给两块。)还未等陈琳回应,小孙女就抢先说:“我爷爷本来每天就给我一颗,哪儿吃两颗了?”陈琳认为,年龄小有利于学习外语,但必须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否则也是事倍功半。(转载自《三联生活周刊》)

...七年...

▎《七年分享》 第八期预告
主题:举重若轻的留美之路
时间:2015年5月30日(周六)晚8:00-9:30
地点: 七年微信群
关注微信号查看历史消息,了解具体信息。

学贯中西不易
留学只是教育之选项,无他
回到根本,做好阅读,拓展视野
日积跬步,名校咫尺


[发帖际遇]: 谷雨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1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0-14 22:58:21 | 只看该作者
六岁左右开始学英语挺好,考虑到国情,一上学时间就很紧张,提前一点,五岁开始学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0-14 23:01:46 | 只看该作者
好多帖子都说要从一两岁开始,其实绝大部分是无用功,那些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只比别人好一点点。
[发帖际遇]: 美味冰激淋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3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0-14 23:06:38 | 只看该作者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学龄前的小海龟了,我儿子班上有个孩子当初跟做访问学者的父母在美国住了一年,现在他的英文水平只比别人稍好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33 , Processed in 0.10157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